第1554章 大格局(萬字求月票)

大唐郵局的成立,顯得有點高調。

唐儉這個戶部尚書親自兼任了大唐郵局的局長,並且還從觀獅山書院商學院抽調了呂小北負責具體事情的落實。

這個呂小北跟陳斌是同窗,都是觀獅山書院商學院第一批的學員。

如今在商學院裡頭,也算是頗有名氣的教諭。

他的父親呂強早些年就是一個茶商,呂小北也算是從小耳濡目染,對商業上的事情很是精通。

要不然也不會在商學院畢業之後就順利的留下來當了教諭了。

這一次,唐儉爲了讓大家充分的認識到大唐郵局的好處,專門召集了不少報社的寫手開了一個發佈會,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把大唐郵局的定位、使命和運營方針等各方面的內容都給介紹了一下。

之後,不管是《大唐日報》還是其他的各種報紙,都對大唐郵局成立的事情做了非常廣泛的報道。

長安城的勳貴世家也好,普通商家百姓也好,都算是在短時間內就知道了大唐郵局的存在。

“小北,這一次你可是處在風口浪尖,務必要把這個事情搞好,要不然就對不起太子殿下的看重了。”

在作坊城中的一處院子,呂小北剛剛回到府中,就被自己阿耶叫到了跟前。

呂強十幾歲開始經商,對大唐這些年發生的變化也都是看在眼中。

“阿耶您放心,我知道事情的輕重的。

這是太子殿下監國以來安排下來的第二件大事,能夠交到我來具體執行,我肯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其實這個事情,雖然看起來很大,但是不見得就那麼的困難。

太子殿下已經把大的框架給定好了,我需要做的就是把各個州縣的事情具體落實下去而已。

大唐郵局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結合了現在的驛站之後進行完善而成的。

有太子殿下的支持,這個事情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呂小北對自己將要負責的事情,顯然是信心滿滿。

作爲觀獅山書院商學院的教諭,這些年他也是研究了不少商業案例。

現在能夠有機會自己出手操刀大唐郵局的組建與發展,他自然是非常上心的。

“話是這麼說,但是要真的把這個大唐郵局搞好還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如果只是單純的在長安城來建立這麼一個體制,那確實不是很難,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但是現在的情況可不是這樣。

大唐地域遼闊,特別是遼東道、鎮北道等地方,一個縣的面積比關內道一個州的面積還要廣闊。

在這個郵局的建設過程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些問題,你還不能單純的使用某一種方法去進行解決。”

呂強顯然沒有自己的兒子那麼樂觀。

呂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看上去比較有前途的子嗣,呂強自然不希望呂小北把事情給搞砸了。

“我明白您的擔心,不過其實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

這一次太子殿下一口氣要求建立起全國各道、州、縣的郵局體制,自然也是給了充分的支持的。

戶部已經將相關的費用專門劃撥出來了。

我準備首先把各個州的郵局給建立起來。

這些州府的郵局負責人,我準備一個衝當地世家子弟中選擇,另外一個從各個書院的學員之中選擇。

這麼一來,兩個人搭配着展開工作,既能解決當地的一些具體問題,也能及時的跟長安城這裡保持溝通。”

千頭萬緒,要做的事情很多。

不過呂小北顯然是已經把大的框架給屢清楚了。

這麼一來,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要不然的話,大家都跟無頭蒼蠅一樣,那就麻煩了。

“既然你已經有了主意,那就大膽的去做吧。

在這個過程之中,及時跟唐尚書和王掌櫃保持溝通,千萬不要認爲自己無所不能,一意孤行。”

呂強自己不過是一個販賣茶葉的商家。

雖然這些年也算是掙了一些錢財,但是不管是見識還是財富,其實都還比較有限。

所以他真正能夠幫助到呂小北的地方,其實是不多的。

好在他也有自知之明,除了提醒呂小北一些事情之外,並沒有多加干涉。

……

“阿耶,太子殿下每次都是搞這麼大手筆的事情,會不會有點好大喜功了?”

蕭府之中,蕭鍇跟年邁的蕭瑀在書房之中說着話。

“什麼叫做好大喜功呢?”

蕭瑀很是淡定的瞥了一眼蕭鍇,顯然不是很認可他的說法。

“先是搞出面向全國的人口調查,然後現在又是組建什麼大唐郵局。

這些事情都不是什麼小事,真的要做好的話,難度非常的高。

最關鍵的是這些事情的意義到底有多大,是一個很值得讓人感到懷疑的東西。

花費這麼多的錢財去搞這些,到底有什麼意義,讓人感到懷疑啊。”

在蕭鍇眼中,人口調查也好,大唐郵局也好,基本上都是不會直接產生收益的事情。

但是投入的人力物力卻是非常的多。

這麼一比較的話,就覺得這個事情好像有點不值得去做了。

“我的觀點跟你不大一樣,你會有這個想法,說明你的格局還是太低了。

太子殿下安排下來的這兩件事情,其實每一件都不簡單。

如果真的能夠順利的搞出來,那麼這絕對是屬於有大格局的事情啊。”

蕭瑀那可是三朝元老,說不定到時候都是四朝元老了。

那個眼光,自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比較的。

“大格局?阿耶您的意思是這個大唐郵局的背後,也蘊含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蕭鍇還是太年輕,顯然是看不到那麼深遠的意義。

“當然了!大唐立國以來,統治區域越來越廣,如今更是已經將觸角伸到了海外各地了。

要維持這麼廣闊土地的統治,單純的依靠軍事力量肯定是不夠的。

所謂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國家的治理,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大唐郵局的建立,一方面是相當於朝廷進一步的把觸角伸向了各個縣,甚至是各個鄉村。

雖然這種影響可能不是那麼的直接,但是一旦大唐各地的消息能夠比較暢通的流通,那麼間接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巨大的。

舉個例子,如果嶺南道有個小縣城裡頭有人要舉報某個貪官污吏,那麼他只需要往郵箱裡頭投放一封信,成本非常的低。

但是如果是放在現在,人家要翻山越嶺的來長安城舉報,基本上是不現實的。

當然了,這個舉報的過程肯定也沒有那麼簡單,當地官員也肯定會通過各種手段來阻攔。

但是至少相當於給各個官員做事多了一個掣肘的東西,讓那些官員不至於有天高皇帝遠,做事亂來的想法。”

蕭瑀隨便舉了一個大唐郵局帶來的影響的例子。

這個影響顯然不是李寬搞大唐郵局的初衷,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會產生這樣的影響。

“如果只是要監察百官的話,御史臺就可以去做,也可以讓百騎司去做,並沒有必要耗資巨大的去成立大唐郵局吧。”

蕭鍇仍然不是很能接受自己阿耶的這個解釋。

“監察百官只是其中一個效果,最關鍵的還是大唐郵局加速了大唐各地之間的信息和貨物的流通。

這些年,由於商業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也比之前多了許多。

那麼多人背井離鄉,跟家鄉之間的溝通其實也是很有必要的。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信息溝通,對於進一步的促進各地的人員和商品流通是非常有好處的。

像是嶺南的水果,在本地可能一文不值。

但是製作成罐頭之後,在長安城就能賣上好的價格。

很多商品在本地都是非常廉價,沒有什麼意義的。

但是在一些地方卻是非常受歡迎。

通過大唐郵局的建立,各地之間能夠更好的溝通相關的信息,促進商品的流動。

並且,這對於安穩人心來說,其實也是有好處的。

要不然很多人離開家鄉之後,家人連他的什麼的動靜都收不到,這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蕭瑀雖然能夠感受到大唐郵局的好處,但是這個東西畢竟不是他提出來的。

要讓他一二三四的說出特別多的好處,也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不過就現在這個認識,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反正按照您的意思,太子殿下搞出來的這個大唐郵局,我們配合着做好就是了,對吧?”

蕭鍇雖然不能完全理解大唐郵局的意義,不過自己阿耶都表示了認可,他也不會跳出來反對。

“嗯,好好配合一下吧,特別是涉及到江南老家那邊,不要掉鏈子了。”

……

“郎君,太子殿下這是公器私用,直接讓大唐郵局從奔馳四輪馬車作坊採辦五百架馬車,這個做法也太過分了吧?”

城南馬車行裡頭,韋寶很是不滿在站在韋思仁面前抱怨着。

反正房間裡就只有他們兩個人,有些出格的話,說了也不怕被人聽到。

“如果大唐郵局真的按照太子殿下公佈的方案進行推進,那麼需要的馬車遠遠不止五百架。

這個訂單,確實不能讓奔馳四輪馬車作坊完全吃下去。

不過陛下如今已經南巡了,朝中幾乎都是太子殿下說了算,我們應該要怎麼阻攔這個事情比較好呢?”

韋思仁自然是對大唐郵局現在的馬車採辦事情不滿的。

但是要怎麼把這個局面給翻轉過來,他卻是還沒有想到什麼好主意。

將質量,城南馬車行是絕對不敢說自己的質量比奔馳四輪馬車作坊生產的要好的。

將成本,自己是有一些優勢,但是他也聽說這筆訂單,奔馳四輪馬車作坊給了一個優惠價。

這個優惠價,肯定比自己現在正在售賣的價格要低。

雖然自己如果一口氣拿下五百架的訂單的話,也可以給一個更低的價格。

但是人家要是耍流氓,拿大量採購的價格跟自己的零售價格相比的話,在流程上還真不能說一定有問題。

最關鍵的是操作這個事情的呂小北,完全就是觀獅山書院的人,鐵桿的不能再鐵桿的太子黨。

這種情況下,哪怕是韋思仁很不滿,一時半刻也不知道要從哪裡切入進去。

“我聽說這個大唐郵局,單單初始的籌建費用,戶部就劃撥了三百萬貫,後面還會有更多的投入。

這麼多的錢財,沒有經過朝臣的充分討論就開始實施了,我覺得應該不是很妥當的吧?

可不可以讓御史臺那邊發發力,先把這事給攪黃了?”

韋家跟御史臺的關係還算不錯,裡面有好幾個御史都跟韋家有着藕斷絲連的關係。

所以這個時候,韋寶首先想到的就是怎麼利用御史臺的力量。

歷朝歷代,一旦碰到類似的大事的時候,御史們是最積極的。

這事揚名立萬的好時候啊。

“御史臺的那幫人也不傻,這個事情雖然耗費巨大,但是不管是對於勳貴世家,還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你讓他們怎麼跳出來反對呢?難道就因爲花了比較多的錢財,就要反對嗎?

那戶部每年花費那麼多的錢財去修建水泥道和鐵路,那就更加應該反對了。”

韋思仁現在也學聰明瞭,不會傻傻的什麼時候都讓御史臺的相好出手。

“如果通過朝堂上的手段沒有辦法解決的話,那我倒是有一個大膽的提議。”

韋寶深呼吸一口氣,讓自己的腦子儘量變得清醒。

“什麼建議?”

“太子殿下不是一向是非常講究遵守商業規則,希望大唐的商業都能在規則內進行發展嗎?

那麼這個大唐郵局的馬車購買,也應該按照規則來購買啊。

他們需要多少輛馬車,有什麼特別要求,這些都應該對外公開,然後讓所有的商家都參與到報價之中。

最終根據大家報價的優劣來選擇從哪裡購買。

在這個購買過程之中,最好還要有御史臺的御史負責監督,這樣才能保證公平。

這樣一個提議的話,很多人應該都是會支持的,御史臺應該也樂意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

薑還是老的辣。

韋寶在長安城商圈混了這麼多年,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很顯然,他發現使用陰謀詭計沒有用之後。

果斷的選擇了使用陽謀。

這麼一來,李寬會同意他的那個方案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聽說奔馳四輪馬車作坊那邊已經在開始準備第一批特供給大唐郵局的馬車了。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提出這樣的建議,那就相當於把他們給得罪狠了呢。”

這個時候,韋思仁難得的猶豫了起來。

沒辦法,如今的局面,對他來說實在是談不上有利。

他雖然眼紅奔馳四輪馬車作坊的收穫,但是如果幹擾這個事情的代價比較大的話,那麼他也不一定會考慮的。

“這有什麼關係呢。

反正奔馳四輪馬車作坊作爲大唐排名第一的馬車作坊,跟我們的關係一直都比較差。

在很多場合,我們都是直接的競爭對手。

要是這一次我們能夠把他們吃到嘴裡面的肥肉給撬下來一塊,那麼也算是揚名立萬了。”

韋寶越說越覺得自己的方案其實非常的可行。

李寬是什麼性格,他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

特別是李寬對於大唐商業的態度,他們這些商家就更加清楚幾分了。

“既然你覺得可以試一試,那就試一試吧。

不過這個事情也不要玩過頭了,到時候不好收場就麻煩了。”

韋思仁終歸還是同意了韋寶的方案。

不給奔馳四輪馬車拖一拖後腿,自己這邊的日子實在是太難過了。

……

“使臣,長安城這段時間大家都在討論那個大唐郵局的事情。

這算是大唐的太子殿下掌權之後提出的第二件大事,您覺得我們有沒有必要也跟着學習成立一個新羅郵局呢?

新羅使臣府邸之中,金大棒放下手中的《大唐日報》,跟金勝強商量着事情。

作爲首個全面唐化的番邦屬國,新羅現在幾乎是什麼都跟着學習大唐。

就連十八部的結構,金勝曼權衡利弊之後,也選擇了跟隨。

甚至金勝曼去年的時候還正式的在金城設立了新羅書院。

書院裡頭各個學院的結構都跟觀獅山書院一模一樣。

哪怕是他們對於很多東西的理解還非常的片面,非常的膚淺,但是他們卻是選擇了跟隨。

不管是書院的質量怎麼樣,先把架子搭起來再說。

雖然新羅每年都有很多勳貴子弟尋找了去長安城遊學,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沒有機會去大唐的。

新羅書院就是爲他們而設立的。

“大唐那麼大,信息傳遞起來非常的不方便。

哪怕是勳貴世家,要從鎮北道、嶺南道等地傳輸消息回長安城,都甚是不便。

雖然很多人家也開始養殖信鴿,通過信鴿能夠解決一部分的問題。

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是五力進行跨越縣城的信息傳遞的。

雖然我沒有完全搞明白大唐太子殿下的想法,但是這個事情應該還是有一些好處的。

這麼多年來,大唐不管是做什麼事情,幾乎都沒有出錯的,所以我覺得我們也應該要跟隨。

並且在這個事情上面,我們是有優勢的。

新羅的國土面積沒有那麼大,如果設立新羅郵局的話,不需要花費特別大就可以順利的運行起來。

並且我們的信件傳遞效率,肯定是要比大唐快的。

你想一想啊,一封信如果要從長安城送到永平港的話,需要多長時間啊?

半年內能夠送到,就算是快的了。

甚至還有很大的可能性,這些信件會丟失呢。”

金勝強一頓分析之後,覺得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把大唐郵局的事情跟國內進行彙報。

然後建議國內設立新羅郵局。

“這倒也是,其他的事情我們要超過大唐,難度是非常高的。

但是在郵局這個事情上面,我們船小好調頭,還真可能做得比大唐郵局要好。

到時候我們《新羅日報》上面也可以好好的報道一下,讓大家知道我們新羅王國也不是吃素的。”

金大棒雖然在面對唐人的時候顯得很自卑。

但是在沒有外人在的時候,又顯得很牛掰的樣子。

這種窩裡橫的樣子,完全就是跟着金勝強學習的。

“大唐郵局要招募那麼多的人手,應該也會組織專門的培訓。

到時候我們想辦法把他們的培訓教材給搞到手,然後讓金城那邊照搬就行了。

這個郵局跟鍊鐵作坊不一樣,他們本來就是面向普羅大衆的,哪怕是他們想要隱瞞什麼,也沒有辦法隱瞞。”

金勝強覺得自己這一次佔便宜是穩穩的事情了。

總不可能到時候任何報紙都不報道大唐郵局的情況吧?

也不可能郵局只是爲大唐百姓服務吧?

“嗯,使臣您放心,這個事情交給我了。

只要給我一筆經費,肯定能把消息打聽回來。

我們在長安待了這麼多年,只要自己不說是新羅人,一般的人根本就區分不出來。

到時候只是打聽一下大唐郵局培訓的事情,肯定有人願意說的。”

金大棒如今也算是一個大唐通了。

畢竟在這裡已經生活了十多年了,一口唐語說的比大部分大唐百姓都要標準。

所以他要是冒充一個唐人去跟人打聽消息,一般人還真是很難識別出來。

長安城的百姓是看不起番邦屬國的人員的。

哪怕你是新羅貴族,人家也是看不起你的。

但是如果人家認爲你是唐人,又給了好處的情況下,那打聽消息的難度一下子就降低了不知道多少倍。

……

“荊木,這大唐郵局一成立,以後對我們勞牛運輸隊的業務肯定會產生影響。

如今我們在做的一些快遞運送服務,到時候很可能全部都被大唐郵局給搶走了。

你有什麼好辦法解決沒有?”

勞漢三的商業嗅覺還是非常敏銳的。

大唐郵局的成立,有點突然。

雖然這幾天好多人都在討論,但是也只是湊熱鬧的討論而已。

大唐郵局真正會給大唐帶來什麼影響,卻是沒有幾個人知道。

勞漢三作爲一名傑出的商人,顯然看到的東西比一般人要多。

“大唐郵局的成立,主要還是爲了方便各州縣之間的信件溝通,那些貨物的運輸,應該不是他們這段時間的重點項目。

要不然的話,他們首次採辦就不是要五百架奔馳四輪馬車了。

勞掌櫃,您想一下啊,單單長安城到涼州的貨物運輸業務,就足以消耗掉上百架馬車。

而大唐郵局是要在每個道,每個州,每個縣都需要設立分局的。

哪怕就是一次性購買五千架馬車,也不算誇張的。

現在他們沒有鋪這麼大,說明大唐郵局主要還是以郵寄信件爲主的。

這方面,我們勞牛運輸隊涉及的很少。”

看到自己掌櫃的那麼糾結,荊木自然要在旁邊幫忙尋找一些理由。

當然了,他這個理由倒也不是完全亂說的。

大唐的快遞市場雖然沒有後世那麼廣闊,但是絕對能夠容納兩家的。

再說了,勞牛運輸隊的主業其實是人員和貨物的運輸,快遞相關的業務量其實是很少的。

“初期的時候是這樣,但是隻要大唐郵局的人看到了其他業務的好處,沒有理由不去做的。

現在戶部是劃撥了不少的經費給他們,但是以後總不能每年都依靠戶部吧。

那個呂小北,我也是認識的。

這就不是一個老老實實幹活的人,到時候肯定會折騰出不少的東西出來。”

勞漢三的看法顯然沒有荊木那麼樂觀。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找不到更好的應對辦法。

人家大唐郵局是隸屬於戶部的,相當於後世財政部直屬的大型國企。

背後還有李寬這個大唐太子撐腰,哪裡是勞漢三這麼一個沒有什麼背景的商人可以比的?

“勞掌櫃,大唐郵局的成立,其實我覺得對我們來說也不見得是壞事。

雖然勞牛運輸隊的一部分業務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是我們的蒸汽機車作坊卻是很有可能受益無窮呢。

剛剛我們也簡單的推算了一下,大唐郵局在各個地方要想順利的運轉起來,需要的馬車數量是非常的多的。

但是馬車照料起來還是比較麻煩,因爲那些馬匹都是活物。

如果我們的手搖煤油發動機能夠順利的研究出來,到時候直接取代馬匹,拉着車廂到處跑動,肯定會比馬車方便很多。

太子殿下一向是支持新鮮事物的,大唐郵局的那些人投其所好,肯定也會考慮採辦一批我們的新式貨車。

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面,那麼我們把蒸汽機車作坊單獨拿到大唐股票交易所裡頭上市交易,估計立馬就能讓勞掌櫃您的身家增加幾萬貫呢。”

荊木的這個提議很是新奇。

勞漢三聽了之後非常感興趣。

“你的意思是我們蒸汽機車作坊正在研究的產品,將來有可能進入到大唐郵局,取代奔馳四輪馬車?”

“是的!完全有可能!

這段時間我們的手搖煤油發動機的進展很是順利,通過跟外面的一些作坊購買部分零件,如今我們的樣品在下個月就可以全部製作出來了。

到時候就可以組裝出我們第一臺驗證機,然後再不斷的改進。

要是運氣好的話,指不定今年就可以推出第一臺搭載了這種發動機的車輛呢。”

荊木對於自己負責的項目還是非常瞭解的。

以大唐現在的技術,要想生產出先進的發動機出來,顯然是不現實的。

但是隻是參照後世手扶拖拉機的水平,製作一個簡陋版的樣品出來,還是很有可能的。

“我看各個報紙上幾乎每天都有煤油發動機相關的各種各樣的報道。

在研究煤油發動機的作坊可不僅僅是我們呢。

到時候要是被人搶了先怎麼辦?”

發動機項目太重要了,哪怕是商場老將勞漢三,此時也有點心緒不寧。

“他們很多書院的研究所和實驗室在研究煤油發動機相關產品的時候,商業利益不是首先考慮的事情。

更多的時候,他們在乎的是名聲。

所以只要有了新的成果,他們立馬就會在雜誌上進行發表。

而我們作爲一個以盈利爲目的的作坊,對於發表論文的述求遠遠沒有他們那麼強烈。

所以我們的很多發現,可以不着急發表到雜誌上去,留給自己慢慢的研究。

像是手搖煤油發動機的改進方案,我們就一直都沒有對外公佈。

所以到時候我們的產品出來之後,一定會給人很大的驚喜。

至於被人家搶先搞出來的可能性,則是非常低下的。”

荊木這麼一說,勞漢三的心情倒是緩和了一些。

現在的情況確實就像是勞漢三說的那樣。

各個書院一旦有什麼進度,都很是主動的把自己的論文給發表出來。

更有甚者,直接就通過報社的寫手把自己的一些觀點或者發現發表在了報紙上面。

這麼一來,倒是方便了荊木他們這些在旁邊偷師的人。

別人有什麼新的進度,他基本上都搞得比較清楚了。

但是自己這邊是什麼情況,人家壓根就啥也不知道。

到時候等到量產的產品推出來的時候,大家再反應過來也已經遲了。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再從各個地方挖一批匠人過來,爭取儘快的把能夠使用的發動機給製作出來。

一旦我們開了這個頭,那麼以後我們在大唐工商業裡頭就算是徹底的站穩了腳跟了。”

雖然勞漢三不懂發動機工作的具體原理,但是他的目光不差。

如今聽了荊木的話,他對這個項目有了充分的信心。

這個時候,自然就有必要再加一把火,把事情搞得熱鬧一點。

……

“太子殿下,大唐郵局遍佈各地,是非常好的打聽消息的一個渠道。

我準備安排一部分情報調查局的人員進入到大唐郵局。”

王玄武作爲情報調查局的負責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管理的力量越強大越好。

在之前,情報調查局的力量,更多的都是集中在長安城及邊疆州縣、朝鮮半島和倭國等地。

對於大唐境內的影響力,其實是比不過百騎司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情報調查局是一個主外的機構,百騎司是一個主內的機構。

當然了,這個區分肯定不是絕對的。

“大唐郵局的首要目的是要確保各地之間信件的順利流通。

情報調查局可以在一些信件的分揀中心安插一些人手,其他地方就儘量少插手。”

權利是需要平衡的。

李寬如今已經開始接受一部分百騎司的力量了,所以對於今後情報調查局跟百騎司的分工,他自然也是有一些考慮的。

情報調查局更多的時候,還是對外的。

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的。

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拿過來對付內部的敵人。

而百騎司則是監視百官,監察民間的機構,到時候整改一下,儘量往這個方面發展。

除此之外,李寬也準備在警察部裡面成立一個機構,專門負責內部的一些防間諜之類的工作。

反正大唐的情報機構,其他人可能不見得很重視,李寬是絕對不會忽視的。

信息的重要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太子殿下您放心,情報調查局肯定不會干擾大唐郵局的運轉的。

只不過那麼多的信件從大唐郵局經手,裡面肯定有一些目標人物的信件。

我們想通過一些手法提前獲取相關的信息,看看能不能有什麼用處。”

對於李寬,王玄武自然不會有任何的隱瞞。

所以他很是坦誠的把自己安插人員進入到大唐郵局的目的。

“可以是可以,不過如果對方有準備的話,肯定就會在信件上做一些標記。

到時候一旦讓人意識到大唐郵局不安全,那麼就會帶來很壞的影響。

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場景。”

李寬這話,也算是一個提醒。

這些特殊力量對於一個國家的統治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大家還是要儘量的守規矩,不能亂來。

要不然他們今天可以做出這樣的出格事情,明天指不定就可以對李寬下手了。

這自然是任何統治者都不希望看到的場景。

所以說以前的朝代,爲何朝廷的不少機構設定的明明不是特別的合理,但是卻是能一直的延續下去。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變革的成本或者說是代價太大了。

很少有人能下定決心的。

“太子殿下您放心,這個事情我們肯定是會慎重考慮的。”

聽李寬的話,王玄武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做成了,臉上多了一些笑容。

……

襄陽是山南道的交通要地,不僅地理位置重要,經濟也是非常發達的。

哪怕是大唐新冒出來很多發展迅速的州縣,襄州在大唐的賦稅收入榜單裡頭,也是能夠進入到前十名的存在。

雖然只是在十名上下徘徊,但是考慮到李寬折騰出來的那麼多產業都跟襄陽沒有什麼特別關係,還能有這個成績,就算是非常不簡單了。

哪像是後世,襄陽別說是前十名了,前一百名都不知道有沒有它。

只能說不通的時代,城市發展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像是華亭縣那個地方,現在完全就是一片農田和灘塗地,誰能想到哪裡將來會是華夏大地最發達的城市所在呢?

“陛下,這段時間,長安城送過來的奏摺數不勝數,太子殿下剛開始的時候還老老實實的上朝。

後面沒幾天就改成三天一次朝會了,據說最近已經好幾天都沒有參加朝會了。

這樣的監國太子,恐怕會搞出事情出來啊。”

襄陽縣衙,如今已經被徵用了。

縣令彭志安是長孫無忌的人,這次倒也總算有機會在李世民面前刷一下存在感了。

“無忌,太子殿下這段時間其實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我剛看戶部的賦稅數據,今年一到四月份,長安城的賦稅增長幅度創出了新高。

特別是四月份,很多數據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這顯然是有太子殿下的功勞在裡頭的。”

房玄齡現在已經不避諱了,直接表明了自己支持李寬的態度。

都這個時候了,還藏着掖着的也沒有必要了。

“我承認工商業的發展,對於我們大唐的繁榮富強來說是有很大的用處的。

但是作爲監國太子,要治理好一個國家,不是僅靠發展工商業就行的。

治理一個國家跟治理一個作坊,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

長孫無忌雖然知道李寬將來登基爲帝,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但是他還是忍不住想要在李世民面前給他上一上眼藥水。

沒辦法,長孫家現在變得有點落魄,明顯是李寬的罪過啊。

至少長孫無忌是這麼認爲的。

“太子殿下運籌帷幄,哪怕沒有每天都參加朝會,也能讓朝廷運作的井井有條,這說明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之下,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只要確保這樣的發展局面不便,我們大唐必將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房玄齡跟長孫無忌兩個人就在那裡鬥了起來。

一路上,李世民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了。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會勸說一下。

不過到了現在,他就完全不管了。

等他們兩個爭論的差不多了,李世民才說道:“很多年前,寬兒曾經跟朕提到過三個有利於的說法。

如今他作爲監國太子,只要做的事情是有利於大唐的繁榮富強,有利於大唐的發展壯大,有利於提高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

朕覺得可以不用拘泥於小節。

寬兒的性格本身就比較灑脫,如果天天讓他坐在御書房批閱奏摺,也不見得就是大唐的幸事。”

李世民現在已經徹底的看開了,要不然也不會把朝政大事全部都託付給了李寬。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現在就跟一個太上皇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大唐已經開始提前進入到了李寬的時代。

雖然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這個說法不認可,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不認可也沒有什麼辦法。

這個時候,倒不如放寬心,好好的看看大唐各地的情況,看看從哪裡去尋找突破口來的有意義。

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1236章 沒人看好第446章 我真不想成爲神醫啊第882章 愛好有點獨特啊第1421章 立馬動手第487章 走了大運的楊七娃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832章 兒子多了也有好處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157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912章 最正確的支持方法第122章 出海打漁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1426章 國家大事,跟普通人也是有關係的第1341章 要慢牛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163章 立規矩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90章 這是慢熱嗎?第988章 加稅第774章 不一樣的分號第2章 王爺,這個不能賣啊第210章 不懂就要學第1391章 房玄齡的顧慮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46章 真的有毒?第1590章 小玉米的大作第548章 大唐立國節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第1091章 楚王府的對策第694章 大權在握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1537章 競品分析第629章 產業化的意義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296章 煤油燈第1587章 熄火了?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400章 這傢伙……送的是什麼衣服?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1427章 油鍋裡灑水第1366章 大戰前夕第1557章 小零件意義不小第572章 幸福來得那麼突然第1369章 勝利果實第887章 玄奘的選擇第1422章 意外的發現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第1018章 王有才的絕殺之行第591章 哈梅迪的新生意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152章 難波津見聞錄第1056章 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22章 新的航線第888章 太平洋一點也不太平第300章 這戰鬥力有點渣啊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506章 大唐皇家專利局第1029章 米塔爾的野望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幣作坊第1121章 一個金幣的生意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629章 產業化的意義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582章 房遺愛回來了第1335章 過熱的資本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1102章 打雷了(求月票!)第572章 幸福來得那麼突然第691章 淵氏父子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745章 學院派的首戰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493章 不一樣的品鑑會第1308章 風靡法蘭克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09章 沒聽說最近有颶風啊?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931章 熱情的有點受不了第915章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祝大家新年快樂)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157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579章 這個使者不一般第246章 任務完成第1606章 西域省第1582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499章 目瞪口呆的高陽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1180章 貴妃要下西洋第1160章 瘋狂的通貨膨脹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