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人口調查

人口調查,聽起來好像是一件比較普通的事情。

但是作爲天子,瞭解了李寬希望達到的目的之後,就知道這個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了。

大唐地域遼闊,這個調查要怎麼搞?

下面的官員會不會爲了應付朝廷的任務,隨便填寫一些數字上來?

因爲這個工作如果踏踏實實的去做,是非常花費人力物力的。

但是如果弄虛作假的話,那麼只要一個胥吏閉門造車的搞個一天就搞出來了。

關鍵是有些數據你還很難分辨真假。

就比如說豫州的人口實際上可能有五十萬,但是人家胥吏憑藉着感覺寫個四十萬,你怎麼知道真假?

你就是想要去核實,難度都超級大。

最麻煩的是覈實來覈實去,還涉及到時效的問題。

按照李寬的設想,這個人口普查工作,在貞觀二十二年底要完成。

這裡面就已經給出了一年的時間去調查了。

如果後面還涉及到各種覈查工作的話,就完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了。

再說了,在這一年內,本來就有各種各樣的人口出生、死亡和流動,這無形之中又給人口調查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

所以哪怕是李世民瞭解到了人口調查工作的好處,心中其實也是沒有底氣這項工作能夠順利完成。

“寬兒,你給諸位大臣再解釋一下人口調查的意義和推進計劃吧,這不僅涉及到戶部,還跟各個州縣的衙門密切相關,也需要警察總署和觀獅山書院算學院一起配合執行。”

在召見了李寬之後的第三天,趁着李寬難得的來參加了一次朝會,李世民把房玄齡、長孫無忌、蕭瑀等大臣留了下來,商討人口調查的事情。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人口調查在李世民看來,就是李寬燒的第一把火。

只不過這把火併沒有特別明確的對象而已。

“兒臣遵旨!”

李寬掃視了一下在場的衆人,知道李世民其實是支持自己的。

這就夠了!

現在是封建時代,可不是跟你們講究所謂的民主的時候。

當今天子和當今太子同時決定了要做的事情,是不可能做不下去的。

現在說明清楚,只不過是爲了讓這項工作更加順利的做下去。

“大唐如今正處於貞觀盛世之中,連續高速發展了二十一年之後,各個州縣的情況都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就像是登州,以前是一個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的州府,但是現在卻是大唐有數的上等州,不管是人口數量還是經濟規模,都已經不是當年可比了。

再比如鎮北道,當年那是突厥人的地盤,如今已經正式的納入到了我大唐的統治之中。

再比如海外的蒲羅中和難波津,以前那裡基本上沒有什麼我們唐人的活動蹤跡,但是現在已經有數十萬的唐人在海外生活。

朝廷要制定一個政策,肯定是需要結合每個地方的情況,分門別類的制定方針來展開推進。

具體舉一個例子,教育部如果要在各地修建書院和學堂,那麼肯定是要結合人口數量來綜合考慮相應的規模。

我們不可能跑到一個人口只有幾萬人的州府去修建一個可以容納上萬人的書院,那是對朝廷人力物力的浪費。

但是如果像是涼州這樣的大州府,如果修建的書院只是可以容納幾百人的小書院,顯然也是不夠用的。

再比如,吏部要考覈各地官員的政績,除了對比賦稅的絕對值收入以及各地自己上報的人口數量之外,每個地方的具體人數,自然也是有必要覈實清楚的。

歷朝歷代,雖然都在做人口統計的工作,但是這項工作一直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出來。

雖然我們搞人口調查也不可能得出一個完全準確的數據,但是能把這個數據的精度提高到大家能夠接受的程度,就已經算是成功了。

大唐那麼大,到底需要養活多少人,這裡到底生活了那些民族,哪些番邦屬國的人員呢。

這些問題,都是希望通過這個人口調查來搞清楚。

與此同時,我們也想通過這個調查,確認清楚每個地方的人口構成。

一個州府是以漢人爲主,還是以突厥人爲主,亦或是其他人爲主,這對朝廷制定一些政策,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除此之外,人口的年齡結構,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數……”

李寬已經做好腹案的工作,如今說起來自然是頭頭是道。

他整整花費了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纔將人口調查的目的和好處給說明清楚。

不過,當他說到人口調查的推進計劃的時候,長孫無忌終於忍不住跳了出來。

“太子殿下,如果按照您這麼說的去執行人口調查的任務,那麼朝廷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巨大的。

每個道,每個州,每個縣,每個鄉鎮,甚至每個村落都需要有人專門去從事這項工作。

這裡面涉及的人員行動,至少是數十萬人的規模,至於花費的錢財,更是數不勝數。

不可否認,如果能夠準確的搞清楚大唐的人口結構,對於朝廷來說肯定是很有好處的。

但是爲了那一點點好處,花費那麼大的人力物力,到底值不值得,這是一個有待商榷的事情。”

長孫無忌老奸巨猾,他沒有直接跳出來否定人口調查的意義,而是以“很客觀”的角度去提出了人口調查執行起來的難度。

大唐從來沒有搞過這麼大範圍的人口調查。

甚至可以說朝廷從來沒有搞過這種範圍的事情。

這就相當於從中央朝廷到最基層的村落,都需要有人認真的去配合,去執行,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雖然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各個縣衙裡頭都已經有了朝廷直接發放俸祿的胥吏,相當於朝廷對於縣城這個級別的治理能力是在提高的。

但是再怎麼提高,這個力度也還沒有到達鄉鎮一級。

像是鎮北道、遼東道這些大的道,一個鄉鎮的面積都非常大,要想搞清楚裡面的情況,需要有人專門跋山涉水的去確認。

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長孫無忌這麼一反問,許多人都忍不住點了點頭。

“無忌說的也不無道理,要準確的統計出大唐的人口情況,確實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

主要是這裡面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很可能最終會出現一堆人員應付了事的情況。

www ●ttκá n ●Сo

這麼一來,我們的調查就失去意義了。”

房玄齡雖然是支持李寬的,但是長孫無忌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所以他其實也有點糾結。

“聽說太子殿下這段時間跟觀獅山書院算學院的教諭和學員做了很多討論,這些人算是我們大唐對數字最敏感的一批人。

這人口調查,涉及到大量的數據統計與彙總。

如果沒有朝廷安排的人去指揮的話,很多人可能都並不知道要怎麼展開這項工作。

隨便瞎搞的話,哪怕他們全力去執行這個任務,最終搞出來的東西肯定也是五花八門,達不到太子殿下期望的效果的。

所以我們如果真的要搞這個調查,是不是戶部跟觀獅山書院算學院一些聯手,給每個道、每個州安排專門的工作組去指導工作呢?”

蕭瑀雖然已經老邁,不過頭腦還算是比較清晰的。

他的這個提議拋出來之後,立馬就有不少人表示贊同。

“蕭相說的有道理,戶部和觀獅山書院可以一起合作,安排工作組去到各地。

我們警察總署也可以提供一些警員配合工作組工作。

與此同時,警察總署也會要求各地的警察署配合人口調查工作組的工作。”

馬周自然是堅定支持李寬工作的。

不過只是李寬自己的人在那裡獨自的搖旗吶喊的話,效果要差很多。

所以他並沒有首先站出來說什麼。

現在蕭瑀提出了工作組的事情,他自然就順便把警察署的警員也安排到了工作組裡面。

“除了觀獅山書院之外,各地還有許多其他的書院,這些書院基本上都有算學院。

雖然他們算學院的水平肯定是比不上觀獅山書院的,但是比一般的胥吏肯定是要強很多。

如果到時候人手不夠的話,可以讓各地書院安排算學院的教諭給當地的胥吏做一些培訓,甚至可以讓他們直接出面帶着胥吏去展開工作。

這麼一來,人口調查的難度就立馬大幅度下降了。”

許敬宗也適時的冒出來補充了自己的意見。

反正大家說的話都很有道理,無非就是把這個事情討論透徹,然後指定詳細的完善計劃之後,儘快的開始執行。

“諸位說的這些都很有道理,通過這些手段的實施,確實可以讓人口調查的工作變得更加順利一些。

但是歸根結底,還是沒有解決投入跟產出的問題。

朝廷投入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但是產出的只是一堆數據而已。

不可否認,這些數據有很強的參考意義,但是我們大唐之前沒有這些數據,也一樣發展的那麼好。

我不覺得沒有了這些數據,今後的發展就會碰到什麼困難。”

長孫無忌這話一出口,立馬又把大家的焦點給轉移了。

說來說去,朝廷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涉及到一個投入與產出的問題。

李寬如果沒有辦法在這方面展示出充分的證據的話,人口調查這個第一把火,還真是有可能給長孫無忌給攪渾了。

因爲很多時候,人口調查的意義是沒有辦法那麼容易量化的。

並不是說你調查清楚了就能讓朝廷的賦稅增加多少,或者是讓大唐的人口增加多少。

但是展開人口調查的花費,卻是相對容易測算的。

只是簡單的估算一下,就知道這肯定是需要花費至少幾萬貫,甚至是幾十萬貫錢財的事情。

甚至在這個調查過程之中,有些胥吏爲了準確的去到一些人跡罕見的地方,還會出現性命危險呢。

“父皇,長孫司空關注的無非就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朝廷的每一文錢賦稅都要花到刀刃上。

這個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人口調查的數據對於大唐將來的民族政策、鼓勵生育政策、移民政策、勞役政策、兵役政策以及醫療健康、教育推廣、救災賑災等各方面的影響都是全方位的。

不客氣的說,一份準確的人口調查數據,就是一座無價之寶,哪怕是在史書之中,也是可以留下非常重要的一筆。

上千年來,這個數據一直都很曖昧,模糊不清。

朝廷管理天下,自然是希望信息越清晰越好,政策越精準越好,這樣我們大唐才能維持長盛不衰。

當然了,長孫司空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其實我們也可以將這個任務委託給觀獅山書院,由戶部和觀獅山書院聯合設立一個人口調查中心。

針對今後的人口調查花費,全部由觀獅山書院負責籌集。

相應的,觀獅山書院也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並且依託於這些數據來給朝廷製作一些政策參考。

如果戶部覺得這些參考意見有意義,那麼就可以花費一定的金額來購買相應的報告。

這麼一來,基本上就解決了投入產出相關的擔憂了。”

這是李寬成爲太子之後,在朝中提出來的第一件大事,怎麼可能因爲長孫無忌的胡攪蠻纏就不搞了?

再說了,人口調查的重要性,他們可能有疑問,李寬能有什麼疑問?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相當於將這個調查作爲一個獨立的項目,由觀獅山書院展開這個工作,戶部進行配合,今後從觀獅山書院購買相應的報告。”

房玄齡立馬就表示了同意。

作爲一個宰相,他雖然不是非常確定人口調查的具體意義,但是這是一件對大唐有好處的事情,這個他是非常確定的。

至於李寬將調查的成本轉嫁到了觀獅山書院,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事。

倒不是說李寬不差錢,就隨便給朝廷補貼錢。

而是這筆花費,李寬要想辦法讓朝廷補給觀獅山書院的話,有的是辦法。

最簡單的就是到時候教育部劃撥經費的時候,直接多劃撥一部分就是了。

關鍵是長孫無忌哪怕是知道了李寬的這種做法,他也說不出什麼來。

人家玩的是陽謀,我有這個權利這麼晚,還沒有破壞規則,你能怎麼辦?

很快的,蕭瑀也表示了支持。

這麼一來,長孫無忌就沒有辦法說什麼了。

不過,論起噁心人,他還是非常擅長的。

“雖然這樣對於朝廷來說是沒有花費什麼錢財,但是觀獅山書院終究也是我大唐的一份子。

如果將資金花費在一些意義不是很大的事情上面的話,其實他的價值也是值得商榷的。”

這麼酸不拉幾的話,顯然大家都選擇性的無視了。

很快的,人口調查中心就成立了。

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749章 主動出擊還是自投羅網?第868章 顧盼盼:這幫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負我?第1006章 鎮北道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1493章 盧宣的選擇第1142章 總想上頭條而不得第282章 榜樣的力量(繼續求月票,三更走起)第995章 陽謀對陽謀 (大章,求月票)第1539章 放權第849章 塵埃落定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659章 不一樣的巡街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1467章 李世民有請第923章 發現之旅第1351章 最耀眼的新星?第925章 如此神獸?第1341章 要慢牛第1141章 大遊行第420章 誰搶到,就是誰的?第576章 朔州城的變化第97章 豬肉有毒?第774章 不一樣的分號第1139章 愈演愈烈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863章 史上最貴的廣告費第883章 很溫柔,卻是生不如死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722章 最後的大招?第264章 元宵燈會第1111章 爆倉第814章 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第56章 比對子我也不怕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571章 一拍即合第801章 夜不能寐第1507章 不一樣的造紙作坊第1058章 對付吐蕃國的新招數第505章 這篇文章不一般第32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483章 好好看熱鬧就行了第924章 李寬最牽掛的東西第265章 驀然回首第5章 也是有礦的人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308章 怎麼是綠的?第818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893章 我還欠錢莊好幾萬貫錢呢第862章 不講武德的楊本滿第887章 玄奘的選擇第1346章 變故第579章 這個使者不一般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365章 房遺愛想出名,怎麼辦?(求訂閱)第763章 週二福的意外之喜第933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爲盟主 書尋書樂 加更!)第523章 朗清要挖牆角了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第1024章 騎虎難下第460章 好毒的計謀,好狠的陽謀第1185章 經略西洋第221章 不一樣的供暖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590章 姐夫,你真的不介意?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73章 八百里加急第539章 不一樣的一張紙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47章 這一波穩了第1135章 薅番邦屬國的羊毛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792章 腰有點酸第315章 好人卡(求訂閱)第760章 救援李寬?第1543章 德勤會計事務所第1524章 狄仁傑大婚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1207章 罐頭的春天來了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599章 西域風雲(當萬字成爲常態,訂閱是否也成爲常態了呀?)第330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第735章 淵蓋蘇文的應對第1357章 韋思仁眼中的商機第22章 宅久了去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