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戴全的傑作

自從有了棉花,大唐百姓冬天的穿衣問題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決。

朔州北部草原的棉花種植面積,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之後,已經可以基本上滿足大唐現階段的使用需求了。

當然,這個種植面積每年都還在不斷的增加,只是增幅沒有剛開始的時候那麼誇張了。

這棉花的種植面積變廣了,棉布的價格自然也就下降了。

因爲長安城的勳貴普遍都在朔州北部有屬於自己的棉花種植園,再加上大部分人有修建了屬於自己的棉布作坊。

所以大唐的棉布市場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不管是當初太原王氏的棉布作坊率先引入了水車來提高生產效率,還是後面的蒸汽機的運用,都讓棉布的價格不斷的下降。

這麼一來,棉布就算是徹底的取代了麻布,成爲百姓們的首選。

棉布這個東西,也不再是最開始的時候那種昂貴价格。

戴全對此是有着最爲充分的體會的。

作爲李寬手下最早的八級工,戴全如今已經快六十歲了。

放在這個年代,絕對算是大齡勞動者了。

當初他購買自己的第一套棉衣,花費了差不多兩貫錢,纔在珍品閣裡頭搶了一套。

現在同樣的棉衣,只需要幾十文錢就能搞定了。

不過,穿衣問題得到解決了,戴全卻還是有一個小煩惱。

他這個人平時不喝茶,不喝湯,只是喝白開水。

但是冬天的時候,白開水燒開之後,很快就冷卻了。

而他的腸胃不好,要是直接喝冷水的話,往往就會胃痛。

受過許多次虧之後,戴全再也不敢隨便喝冷水了。

不過這也是個麻煩。

在家中的時候,可以在蜂窩煤爐子上面煮一壺水,什麼時候想喝了都沒有問題。

但是出門在外的時候,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哪怕是他去到一些作坊,想要喝熱水的話,也是沒有那麼方便了。

至於在馬車上面的時候,那就更加不方便了。

所以這幾年他也一直在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製作一種可以保溫的器具。

雖然戴全已經上了年紀了,但是他一直都比較好學。

活到老,學到老。

這個精神在他身上可謂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前段時間,他在《科學雜誌》上面看到了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的一名學員的論文,上面是關於熱的傳導相關的文章。

這篇論文裡頭,很是具體的將熱的傳導分成了幾種情況。

“熱量從系統的一部分傳到另一部分或由一個系統傳到另一個系統的現象叫傳熱。熱傳導是三種傳熱模式,熱傳導、對流和輻射……”

到現在爲止,戴全都很清晰的記得這片論文開頭的描述。

曾經困擾了戴全好多年的問題,突然之間就有了頭緒。

既然熱是通過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的方式進行傳遞的,那麼自己製作一種容器,把這幾種傳熱方式都給削減到最小,是不是就可以讓容器裡面的熱水一直保溫?

一旦有了這個想法,戴全立馬就行動了起來。

他好歹也是太子府下面各個作坊的元老級匠人,地位非同尋常。

是那種可以直接求見李寬的存在。

所以他要製作什麼試驗樣品,自然很是方便。

在戴全看來,要製作一種可以保溫的器具,必須從熱傳導和熱輻射方面着手。

至於熱對流,因爲不管是杯子裡的水變冷,還是茶壺裡頭的水變冷,顯然都不是熱對流的影響。

所以他沒有從這方面着手。

不過,想起來簡單,真正要做的話,還是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的。

不管是玻璃杯還是鍍錫的鐵杯子,亦或是竹筒和木頭製作的杯子,都沒有辦法避免熱傳導和熱輻射的發生。

雖然熱傳導和熱輻射的原理,戴全不是特別的清楚。

但是結合自己看到的論文,他知道不同物體的熱傳導效率是不同的。

換一句話說,使用不同的容器去裝熱水,熱水變冷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戴全專門去觀獅山書院格物書院找人請教了一番,得到的結果有點讓人意外。

真空狀況下,熱傳導的效率是最低的。

這一下可把戴全給難住了。

真空是什麼意思,他自然是知道的。

當初觀獅山書院格物書院門口馬拉銅球的實驗,他也是親自去看過的。

當時就是把銅球裡面給抽真空了。

折騰來折騰去,戴全將目光最終轉向了玻璃作坊和瓷器作坊。

按照他的設想,直接使用玻璃或者瓷器來燒製一個雙層的瓶子,然後想辦法抽真空,看看效果怎麼樣。

經過了多次試驗之後,最終戴全總算是找到了一種相對優異的結果。

“戴師傅,這些都是剛剛燒製的雙層玻璃瓶,已經根據您的要求在瓶底開了一個小孔用來抽真空。”

作爲剝離作坊的老功臣,戴全在這裡的威望是非常高的。

哪怕是如今的作坊負責人陳大力在他面前,也得乖乖的叫一聲戴師傅。

“嗯,全部都放在那裡,看看這一次的抽真空設備的改進效果到底怎麼樣。”

很顯然,今天不是戴全第一次來準備樣品了。

折騰了好幾個月,他不僅確認清楚了製作玻璃瓶的最佳方法,還讓蒸汽機研究所幫忙製作了一臺可以用以抽真空的蒸汽機設備。

不過前面幾次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最終的抽真空效果應該不是很理想。

所以熱水瓶的保溫效果不是很理想。

今天算是他計劃內的最後一次確認,如果能夠讓熱水瓶裡的熱水在半天后還能保持比較燙的狀態,十二小時後都還能有一定的溫度,那他就準備安排匠人去大規模生產了。

這麼好的東西,不應該只是自己一個人獨自享受。

“從上次的情況來看,在玻璃瓶內壁鍍了一層銀之後保溫效果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如今再進一步的提高真空度的話,這款熱水瓶一定會成爲震驚大唐的一款產品呢。”

本身就是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的兼職教諭,戴全在找學院其他人諮詢之後,對於熱傳遞的原理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瞭解了。

抽真空是爲了讓熱傳導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而鍍銀則是爲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熱輻射,這還是戴全從鍍銀的鏡子能夠反射光線的原理之中找到的靈感。

沒想到試了之後效果居然還很不錯。

原本保溫一個小時之後,基本上就已經降到了室溫了。

但是加了一道鍍銀工序之後,保溫效果立馬上了好幾個臺階。

如果將就一下的話,都已經可以順利的推到市場上去了。

戴全有充分的信心,這樣的產品已經可以橫掃市場。

但是追求完美的他,覺得還可以報熱水瓶做的更好。

所以這段時間他都在爲如何更好的抽真空做準備。

不管是重新設計玻璃瓶上用來抽真空的孔,還是改造專門的抽真空蒸汽,都是爲了今天的最終確認。

很快的,一個有一個特製的雙層玻璃瓶就被放到了抽真空設備上,戴全很是熟練的親自操作了起來。

搞定一個瓶子之後,自然就有匠人幫忙給它往裡頭加熱水。

就這麼折騰了一個來小時,一百個樣品已經全部裝上了熱水。

現在就等着每隔半個小時就拿三個出來確認一下溫度,最終繪製一條溫度變化曲線出來。

如果這個變化曲線符合戴全的設想,立馬就會安排玻璃作坊開始大規模的生產這種特製的雙層玻璃。

甚至爲了讓熱水瓶能夠更快的推到市面上,戴全已經讓人用竹子編織了一個外框。

到時候把玻璃瓶放在竹筐裡頭,開口處再塞上軟木塞,一個後世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熱水瓶就誕生了。

之所以要用一個竹筐來包裹,主要是考慮到了減震和成本問題。

後世普遍都是用鐵皮來製作成外殼。

但是鐵這個東西的價格,自然要比竹子貴很多。

哪像是後世,竹子製作的工藝品一樣的外框,價格比鐵製的要貴。

“戴師傅,水溫現在是九十五度!”

“戴師傅,水溫現在是九十一度!”

“戴師傅,水溫現在是八十八度!”

“戴師傅,水溫現在是八十五度!”

……

伴隨着助手的不斷彙報,戴全臉上慢慢的露出了笑容。

裝了熱水之後,過了四個小時還能保持在七十多度,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數據。

而在裝了八個小時之後,仍然能夠保持四十多度,這基本上已經不影響大家喝熱水了。

至於十二個小時之後水溫變成了二十多度,那也算是正常了。

要知道現在外面的氣溫可是零下幾度呢。

正常情況下,熱水瓶裡的水能夠支撐八九個小時就基本上夠用了。

再要更好的,只能是後面不斷的提高了。

雖然抽真空設備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顯然沒有達到完全的真空。

然後那個鍍銀的工藝,是不是已經做到最優了,都是需要繼續優化的事情。

不過現在已經不影響他決定將這個東西推向市場,絕對專門去給李寬報喜。

……

“太子殿下,這就是玻璃作坊聯合其他幾個作坊專門生產出來的熱水瓶,我已經確認過了,保溫效果比之前的任何方法都要好。

各個衙門裡頭,只要早上有人負責燒水,給各個熱水瓶都加滿水,基本上就可以滿足大半天的需求了。

如果有必要的話,中午再換一次誰,一天就都夠用了。”

戴全是李寬身邊的老人,他有新的產品研製出來,自然立馬就能見到李寬。

但是其他的匠人,那麼是做出一樣的成績出來,想要直接見到李寬,都是很困難的。

“熱水瓶?你居然把熱水瓶給搞出來了?”

李寬看到戴全手中的東西,立馬很是好奇的接了過去。

雖然這個熱水瓶的外表是層竹子編織的筐,跟李寬前世接觸的熱水瓶有所不同。

但是整體的外形還是非常眼熟的。

再加上戴全已經說了這是熱水瓶,李寬自然是秒懂了。

“是的,前段時間我在《科學雜誌》上面看到了熱傳遞相關的一篇論文,然後就有了靈感。

經過了幾個月的嘗試,總算是有了今天這個成品。”

戴全臉上也很是開心的笑了起來。

作爲李寬身邊最早的八級工,戴全的收入絕對是比一般的小商人都還要高不少。

在加上李寬又在作坊城獎勵了房子給他,所以戴全基本上可以說是衣食無憂,財務自由了。

這個時候,做出一些不一樣的成績出來,這纔是他更加感興趣的事情。

“你是怎麼製作這個熱水瓶的,爲什麼他能保溫呢?”

李寬大概知道熱水瓶裡面的內膽是玻璃的,其他的其實並沒有專門去了解過。

誰拿着保溫杯的時候,會特意去想這個保溫杯爲什麼能保溫呢?

“主要是通過兩點來實現的,第一個就是減少熱傳導,這是通過燒製一個特別的雙層玻璃瓶,然後使用特製的設備把兩層玻璃之間的空間抽真空,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熱量的損失。

第二個方法就是在玻璃內壁上面鍍銀,也可以減少熱輻射。

從目前的實驗效果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戴全侃侃而談的樣子,倒是讓李寬覺得他纔是一個穿越者。

不過,能夠在沒有自己的指導之下就發明出一些新的東西,李寬還是非常高興的。

說實在的,這麼一個東西,還真是非常符合大唐百姓的需求。

當然了,早期的熱水瓶,肯定不是普通百姓能夠消費的起的。

不過大唐的勳貴世家這些年掙了那麼多的錢,現在薅點羊毛回來,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能夠學以致用,你這個發明都可以入選明年的大唐皇家科技獎格物獎了。

現在可以大規模生產了嗎?回頭讓王富貴幫忙協調一下,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熱水瓶推出來。

先在《大唐日報》上面做一下廣告,然後立馬在珍品閣裡頭開始售賣,價格可以設置的高一點。”

從小處着手,不斷的改進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

這是李寬現在追求的方向。

戴全搞出來的熱水瓶,很顯然是符合這個方向的,所以他自然要大力支持。

“太子殿下您放心,玻璃作坊那邊昨天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生產了,再過兩天就可以拿到珍品閣售賣了!”

聽到李寬對自己的肯定,戴全覺得自己猛然間年輕了好幾歲。

今晚回去可以好好的跟自家新購買的倭國女奴交流一番了。

第35章 纖毫畢現第1527章 還沒開始賣就火了第975章 對付天竺的大招第168章 不時不食?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372章 長安城的勳貴百姓完全沒有一點抵抗力(三合一大章,繼續求訂閱)第135章 渾身是寶第469章 格物書院號的榮光時刻第702章 留下了後遺症?第1236章 沒人看好第939章 每次都要爲禮物而頭疼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117章 意外的請帖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1465章 勸說第364章 神仙打架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28章 倭國人都去了國子監第710章 釋放利好第1558章 金山港的複雜局面第697章 演講的套路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267章 春闈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697章 演講的套路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467章 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最近業績怎麼下降了?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13章 王玄策第966章 賣還是不賣?(繼續求月票)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1239章 當成飲料喝第1139章 愈演愈烈第1134章 快刀斬亂麻第362章 無以爲報,唯有……第653章 別具一格的懸賞第45章 大唐版維權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1275章 有點失控的局面第1465章 勸說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631章 時尚潮流第1327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1186章 刷新李祐的認知第1355章 聰明人不少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1394章 程咬金的反應第883章 很溫柔,卻是生不如死第1244章 洪六買車記第990章 恐慌和踩踏第131章 跟本王除了它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310章 哪來那麼多的修羅場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773章 新羅人的好算盤落空了第465章 大唐版的足球比賽轉播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第1474 開條件(求月票)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1381章 改革第517章 莫非這纔是楚王殿下安排的託?第170章 暖房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90章 這是慢熱嗎?第281章 先來後到(求月票,第二更)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96章 肉食不夠?第13章 王玄策第170章 暖房第128章 我賣的真是鹹魚第226章 美食的威力第550章 夷男先出手了第1091章 楚王府的對策第1483章 好好看熱鬧就行了第572章 幸福來得那麼突然第442章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582章 房遺愛回來了第203章 延誤了?第1348章 快,先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