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太子港的變化

當長安城還籠罩在春天的尾巴之中,位於南半球的太子港,卻是迎來了自己的秋天。

空氣中瀰漫着略帶着草木清香的味道,樹葉已經滿滿的染上了顏色,繽紛的秋意,觸眼可及。

太子港湛藍的海水,跟四周衆多五彩的樹葉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副非常美好的畫面。

“阿耶,今年的牛羊長得都非常的好,牧民們已經開始修建羊毛了。”

李厥今年已經十一歲了,在大唐這個時代,算是已經懂事的人了。

對於李承乾來說,被貶到澳洲,是一件讓人很難受的事情。

但是對於李厥來說,那個時候的他,懂的東西還不是很多。

但是來到了太子港之後,他就愛上了這裡。

所以對於澳洲的生活,他反倒是充滿了熱愛。

當然,經過了幾年的緩衝,李承乾也是徹底的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通過引入牛羊,在太子港附近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牧場。

這裡的氣候,顯然是比鎮北道更加適合畜牧業。

哪怕是到了冬天,往往也都不會下雪。

草場上一年四季都有嫩草供牛羊食用。

所以短短的幾年時間,這裡就已經有了十幾萬頭牛羊了。

按照現在的發展節奏,再過個幾年,這裡的牛羊數量就能超過一百萬了。

而廣袤的澳洲,要養活一百萬牛羊,那根本就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

要知道,後世的澳洲,可是有一億多隻羊,人均擁有羊的數量是世界第一。

整個國家的羊羣數量,也佔到了全世界的六分之一。

可想而知,太子港四周的養殖業,前途是多麼的廣大。

“羊毛粗加工作坊要及時收購牧民們手中的羊毛,不能讓牧民們覺得我們是在騙他們。”

當初李承乾只不過是帶了幾千號人來到太子港。

但是到了現在,這裡卻是已經有兩萬多人了。

能夠這麼快的增加人口,除了從永平港和蒲羅中購買奴僕之外,最關鍵的還是吸引了一批願意冒險的唐人過來定居。

只要唐人來到太子港,直接就可以擁有一千畝的草場,然後還能免費得到一棟木屋和半年的口糧。

在頭五年的時間,不需要繳納任何的賦稅。

這樣的條件,對於一些瞭解太子港一部分信息的唐人來說,還是挺有新引力的。

雖然路途遙遠,但是在這裡卻是立馬就能讓一個貧窮的大唐百姓,變成相對富裕的小地主。

這麼一個機會,在大唐內部,是很難提供的。

至於去鎮北道這些邊疆,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特別是嶺南道的百姓來說,那麼風險跟去澳洲是差不了多少的。

反正都是人生地不熟,要冒險自然要去收益高的地方。

所以在太子港的努力之下,每個月從蒲羅中固定出發去太子港的海船之中,都會有少則十幾戶,多則幾十戶的大唐百姓,拖家帶口的來到太子港。

這些人是太子港繁榮穩定的根基,所以李承乾對他們的生活情況是非常關注的。

以前,他雖然是大唐太子,但是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況,可以說是完全不瞭解的。

但是在太子港生活了幾年,李承乾卻是完全變了一副模樣。

如果李世民再次見到他,估計都沒有辦法相信李承乾的變化。

“阿耶你放心,長孫管家早就已經安排妥當了,不管是羊奶牛奶,還是羊毛,府上都有專門的人去向牧民收購。

從大唐過來幫我們修建奶粉作坊和羊毛線作坊的匠人,也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了。”

李厥一副小大人的模樣,顯然是已經開始參與到太子港的日常管理之中了。

“郎君,在太子港西邊五十里處,匠人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石炭礦藏,到時候我們也可以直接製作蜂窩煤和蜂窩煤爐子,讓大家也不用擔心冬天的寒冷了。”

長孫家慶是長孫皇后的侄子、長孫熾的孫子,很早就被任命爲李承乾的侍讀。

李承乾被貶到澳洲之後,僥倖撿回來一條性命的長孫家慶,也跟着被貶到了澳洲。

如今他算是太子港的三號人物,每天也是忙碌異常。

“衣食住行,這些東西是百姓們生活不可缺少的。那石炭礦藏的發現,對於我們太子港來說,也算是意義頗爲重大。

我已經讓人帶信去長安城了,到時候會採辦一部分四輪運輸馬車上的關鍵零件回來,然後再請二哥幫忙安排幾名匠人來幫我麼組建一批四輪馬車。

以後我們太子港的東西,除了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玩意,其他都儘量自己解決。”

李承乾現在雖然待在澳洲。

但是每個月一趟的海船,還是會把每一期的《大唐日報》等報紙都給帶到太子港。

所以他對大唐的瞭解,雖然信息有點滯後,但是還是比較清楚的。

眼下要開採石炭礦藏,四輪運輸馬車肯定是不能缺少的。

甚至水泥作坊,李承乾都已經拜託李寬安排人幫忙協助開設了。

當然,李寬的這些幫忙,自然不是完全無償的。

太子港現在沒錢,那就找大唐皇家錢莊借錢。

有李寬這個大股東做擔保,借款多少錢都沒有問題。

當然,這個做法放在後世的銀行規則之中,是否違規,就不是李寬現在會去考慮的問題了。

“嗯,等到秋天過後,我想在太子港內開設一座蒙學和小學,爭取過個幾年,也能開設屬於我們自己的書院。

阿耶,現在來我們太子港的唐人多了,如果我們能夠太子港上所有的適齡兒童都有書讀,有學上,那麼一旦這個消息傳遞出去,對於不少人來說,應該也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事情。”

別看李厥才十一歲,但是卻是非常聰明伶俐。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人的孩子,其實也一點也不差的。

“這個事情我沒有任何意見,只是要提前找人去蒲羅中購買想過的書籍和筆墨紙硯。那個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我們短時內內應該還不會去修建。”

就那幾萬人的太子港,根本就支撐不住一家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的生存,所以李承乾倒也沒有什麼都求個周全。

第181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更,求月票)第1469章 影響深遠的洛陽夜談第827章 風起雲涌第703章 楊本滿的困惑第607章 來者不善啊第958章 國際通用的姿勢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1243章 掙錢,沒有那麼難第10章 誰是傻瓜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1458章 過敏第153章 用等重的銀子換第1278章 亂戰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286章 紙裡包不住火(訂閱加更,七更)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1481章 真的要走到這一步嗎第547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896章 領導覺得你行,你就行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71章 人間修羅場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1217章 小小拉鍊,一點也不簡單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1240章 讓人愛恨交加的食物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564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1443章 薛仁貴的新職位第1448章 難以下定決心第1036章 海賊王第44章 報仇不隔夜第13章 王玄策第742章 難以下手的遼東城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274章 算出來了第463章 這幫人老搞事,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787章 大唐的中產階級第1470章 隔牆有耳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14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581章 本王給你的纔是你的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460章 好毒的計謀,好狠的陽謀第1214章 蒸汽機設備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第1281章 關鍵時刻,結果……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941章 女兒奴第376章 跨越時代的經典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853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上)第33章 哪裡都有攀比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還有人性嗎?第1401章 新的機會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967章 變化中的遼東道第685章 金榜題名(求個票)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1345章 非同尋常的鋼管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943章 商機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1379章 還擊第1223章 重騎兵的威力第275章 奇怪的收購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694章 大權在握第508章 明德門上的新東西第417章 故地重遊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460章 好毒的計謀,好狠的陽謀第788章 不能任由新羅人坐大第289章 二十貫就想要一成份子?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254章 一聲慘叫第1345章 非同尋常的鋼管第219章 歎爲觀止第312章 上火怎麼辦第1590章 小玉米的大作第1047章 誰的宣傳效果好?第1384章 聯合對抗?第126章 滿城魚香第200章 夜黑風高第1536章 百安居鋪子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第101章 爭風吃醋第54章 這還是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