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

巴士拉建於貞觀十年。

那時候,大食帝國剛剛政府伊拉克,在巴士拉附近修建起了一座軍營。

短短几年時間,這裡就發展成爲一個繁忙的城鎮。

由於巴士來是連接波斯灣和內河水系的唯一樞紐,這裡很快就成爲大食帝國最重要的一個港口,短短十來年時間,就已經贏得了“東方的威尼斯”的稱號。

這裡的百姓利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下游沼澤地帶的蘆葦和椰棗樹葉作原料,建立了造紙作坊,並且在這裡種植大麥和水稻,完全顛覆了大家對沙漠邊緣地區的認知。

“姆加爾,這一次我們雖然順利的把棉布和絲綢都全部給售賣出去了,但是我感覺大食國內的那些商人,對我們的敵意是越來越大了。”

在巴士拉的一處客棧中,普拉巴和姆加爾一行人包下了大半個客棧。

作爲天竺人,姆加爾和普拉巴算是比較早接觸大唐的絲綢和棉布的人。

當初,他們在保健丸營銷之中,雖然也損失慘重,但是跟他們白手起家的起始點比起來,還是掙了不少錢的。

再加上他們及時的抱上了安塞洛的大腿,在新成立的北天竺王國之中,算是有了一些依靠。

這個時候,他們做出了人生最大的一個決定,那就是成爲大唐的棉布和絲綢商家。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只能從齊王港拿一些棉布回到天竺來售賣,不過這樣也獲利頗豐。

短短的一年時間,他們就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積累,然後順利的從齊王港買到了一艘海船,開始了前往大食帝國開拓市場的道路。

大唐的棉布產量,雖然不能說是供過於求,但是每年大量新增的棉田,導致國內的棉花價格不斷的下滑,如今一匹棉布的價格,早就比十年前一匹麻布要低了一大截。

用物美價廉來形容大唐的棉布,絕對是不過分的。

雖然不能說每個大唐百姓都能買得起棉布,但是至少在各個州縣裡頭生活的百姓,八成都是買得起的。

這個時候,拓展棉布的海外市場,就變得愈發重要了。

要不然的話,朔州北部還在不斷的擴大棉花種植範圍,到時候一旦棉布的價格下滑到無利可圖的境界,對大唐的棉花種植產業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這是李寬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所以以東海漁業爲首的各個海貿公司,紛紛開始加大了向海外進軍的步伐。

像是朝鮮半島和倭國這些地方就不用說了,早就已經被棉布給瓜分了市場,本地的布商,除非轉行售賣大唐的棉布,否者就活不下去。

至於南洋,各個貿易公司也紛紛將棉布作爲主要的貿易貨物,進展也十分不錯。

但是這個趨勢,頂多就到了天竺,再往西就不容樂觀了。

所以東海漁業才把大量的棉布運輸到齊王港,然後鼓勵大食人、天竺人來齊王港批發棉布,讓他們自己去開拓市場。

相當於大唐把一部分的利益讓給了這些商家,換取他們主動積極的去開拓市場。

可以說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像是姆加爾和普拉巴這樣的天竺人,能夠有機會成爲富商,跟大唐的鼓勵政策其實也是分不開的。

“對我們的意見大,那是很正常的。不管是誰,自己的生意被擠佔的快要活不下去了,肯定都會有意見。

不過,我覺得下次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拉攏一批大食人出面,我們躲在背後。”

姆加爾顯然是有點捨不得大食帝國的龐大市場。

哪怕是這裡已經有不少競爭對手虎視眈眈,他也不願意退步。

“這個可能不見得有多大的效果。就拿巴士拉這裡來舉例,所有流向內陸的棉布和絲綢,都是我們跟其他一些同樣從齊王港拿貨的大食帝國商家手中售賣出去的。

相當於我們一起把巴士拉原本的那些商人逼得活不下去了。

最關鍵是我們損害的還不僅是這些商家的利益,還有這些商家背後的大食帝國官員及種子麻仁的百姓啊。

這一次我們進入巴士拉的時候,就碰到了大食帝國水師的多次搜查,花費了我們不少錢財才把他們給打發了。

下一次,估計就不是花錢就能那麼容易解決了。”

普拉巴顯然是對於大食帝國這邊的情況心生退意了。

“這樣吧,我聽說之前在坎奇普蘭城做生意的大食帝國商家賈比爾多這段時間也正好在巴士拉,要不我們去拜訪一下他,看看他有什麼建議?

雖然我們在坎奇普蘭城跟他沒有什麼交集,但是賈比爾多跟安塞洛和齊王港的人的關係都不錯,應該會賣我們一個面子的。”

姆加爾看到普拉巴這個態度,心中也有點猶豫不決。

大食帝國雖然是一個國力不斷向上的國家,但是內部的政治卻是談不上多麼的清廉。

不少商家跟大食帝國的高層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兩年,因爲從大唐而來的絲綢和棉布在大食帝國內攻城略地,已經將大食帝國原本的紡織產業幾乎都給摧毀了。

最關鍵的是,絲綢和棉布將大食帝國內部的大量金銀和其他貨物都給換走了,這已經引起了大食帝國的哈里發的警惕。

“也好,不過我聽說那個賈比爾多現在做的主要是紅茶生意,並且主要的客戶都不在大食帝國國內,這也讓人挺奇怪的。”

賈比爾多的大名,普拉巴自然也是知道的。

如果能夠聽到他的看法,自然會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大食帝國內部的茶葉生意,現在已經被大食商人給壟斷了,齊王港那邊也無意跟我們合作。

我估計賈比爾多在大食帝國內部也混的不見得多麼如意,所以纔會被迫去極西之地開拓市場呢。”

雖然在大食帝國才待了兩年時間,不過姆加爾對這裡的情況還是有一些基本的瞭解的。

“這個我們就先不用去管那麼多了,只要聽一聽賈比爾多對我們現在的情況的一些分析意見,,就算是達到目的了。

到時候是去是留,我們也要儘快的有決斷。”

第1029章 米塔爾的野望第1365章 訓練有素的海員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1239章 當成飲料喝第738章 起事第828章 不要小看七品芝麻官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351章 發展的這麼好,那就給你拉點仇恨吧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94章 父子對話第157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833章 王富貴這是要搞事了啊第1097章 機遇和風險(求月票)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231章 行軍難第1585章 香餑餑第94章 父子對話第1443章 薛仁貴的新職位第1334章 有點過熱的股市第209章 三日內查明真相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154章 蘇我蝦夷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第520章 煩惱的人很多,原因各不相同第275章 奇怪的收購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341章 沒有人接受金幣銀幣,怎麼辦?(求訂閱)第1624章 禪讓第538章 黃金的魅力是永恆的第1486章 不能心慈手軟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58章 還要比嗎第500章 廣州的這個冬天有點不一樣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55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719章 商機第1190章 李耿講故事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1346章 變故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677章 增產,繼續增產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第427章 好,本王就拭目以待!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439章 讓你們知道我這個黜陟使不是擺設第1191章 新資金入場第888章 太平洋一點也不太平第343章 沒錢,那就借嘛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1586章 上市了第162章 望眼欲穿第459章 大唐紀念碑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212章 工業化的切入點第748章 淵蓋蘇文有點慌第345章 不佔人便宜的李泰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1195章 逃離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121章 登州府第596章 變廢爲寶第611章 有多少要多少?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麼跟樹皮較上勁了?第679章 又看走眼了第108章 雞鴨成羣第246章 任務完成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379章 大唐也有黃牛黨?第1436章 兩手準備第283章 武照的新領悟(求推薦票)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1465章 勸說第1614章 顧問委員會第503章 一代女神醫的冉冉崛起第1476章 您覺得是否有勝算?第42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275章 有點失控的局面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916章 還能繼續淡定下去?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538章 黃金的魅力是永恆的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36章 最大贏家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491章 孔穎達的怒火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780章 秋風掃落葉第260章 這數據是瞎寫的吧第658章 叔寶!好東西!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