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受傷+見薛仁貴(二合一)

“多謝房將軍了,不過我遺願沒有,願望倒是有一個。”趁着說話的功夫,原本已經筋疲力盡的蘭統領又恢復了一點力氣,只見他緩緩舉起了手中的刀,肅然道:“我早聽聞房將軍是大唐軍中第一勇士,一身武藝天下難尋,蘭某不才,也是自幼習武,自詡武藝非凡,難逢敵手,今日既然必死無疑,我希望能夠在臨死之前和將軍對陣一番,看看我和天下第一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呵呵呵……”房遺愛低沉一笑:“既然你執意如此,那就……如你所願~”

“失禮了!”蘭統領大喝一聲,舉起唐刀就衝向了房遺愛,他這一刀當真是劈的又狠又急,刀鋒劈開空氣,帶起淒厲的尖嘯。

房遺愛也不甘示弱,青龍偃月刀帶起一抹青影,同樣也迎着蘭統領就砍了過去,這一次兩人都沒有用防守的招數,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以攻對攻,絲毫沒有留手。

兩人距離不過十多米,在兩人的速度下,只是眨眼間便碰到了一起,然後微微一頓,便再次交錯而過,背對而立……

房遺愛看了看胸口,鎧甲破裂,一道從左肩到右腰的刀痕乍然出現,鮮血彷彿不要錢一般涌了出來。

“好刀法。”感嘆的讚美了一聲,房遺愛便仰天倒下。

而作爲他的對手,蘭統領卻從始至終都沒有說話,一直到驚呼的士兵上前查看房遺愛,不小心碰倒了蘭統領之後……一道和房遺愛一模一樣的傷痕出現在他的身上,只是這道傷痕比房遺愛的要深了許多——蘭統領整個人都已經被沿着這條刀痕斬爲了兩段……

“什麼?遺愛受傷了?”得到消息的李貞驚怒交加:“傷的重不重?是誰傷了他?”

報信的小校頓時覺得身上彷彿猛然放上了一座大山,李貞磅礴的氣勢幾乎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面色漲紅語氣艱難的說道:“殿下不用擔心,房將軍受的只是皮外傷,經過隨軍大夫的救治,除了出血過多之外,已經沒有大礙了,接下來只需要修養就可以了,而且傷他的那個人已經被他剁爲了兩截……”

“到底怎麼回事?”聽到這個消息,李貞纔算是放下心來,緊接着又問起了事情的經過:“你從頭給本宮說,就從你們進城之後開始。”

“是,屬下們進城之後……最後房將軍被對方在上半身劃了一道長長的刀口,也幸虧他出手快了一分,提前半招將對手斬殺,否則房將軍恐怕……”

“真是胡鬧,這都什麼時候了,居然還玩一對一的把戲?一己之短,攻敵之長,實在是不智……這一次也就是他運氣好,再有下一次,本宮倒要看看他還有沒有這麼幸運了?”李貞怒道,要知道當時房遺愛可是在攻打皇宮呢,在這緊要關頭他居然玩起了鬥將的把戲,實在是不識大體。也幸虧他在這麼做的時候,戰鬥已經接近尾聲,他的對手已經是最後一波敵人,否則李貞非要治他一個貽誤戰機之罪不可。所以說罵他一頓還是輕的,要不是看在他受傷的份上,李貞估計都要將他叫到跟前,好好的暴揍他一頓了。

更何況鬥將是這麼玩兒的嗎?房遺愛是力量型將領,他的出手速度雖然不慢,但比之技巧型將領卻還差了許多,他的這一特點更適合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卻不適合單打獨鬥,就算是真的單打獨鬥,房遺愛也應該選擇以力壓人,而不是在自己最不擅長的出手速度上和對手拼命,那簡直就是傻子所爲。

而蘭統領顯然就是技巧型將領,在單打獨鬥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見他在提出挑戰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安什麼好心,虧房遺愛還真以爲對方是個好漢子呢,簡直傻的可以。

而且,真實情況也並不是如小校所說的房遺愛出手夠快,純粹是因爲他的兵器夠長,蘭統領的唐刀卻比較短罷了,在同時出手的情況下,長兵器能更早的接觸敵人。也正是這一點優勢,在兩人的決戰中被無限放大,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蘭統領首先被刀砍中,然後蓄足了十成十的力氣在這一刀之下頓時泄了九成,這才導致了他最後雖然砍中了房遺愛,但因爲力氣不足,沒有做到一擊致命,而只是在房遺愛身上留下了一道不小的刀傷而已——可以想象對方若是同樣使用長兵器的話,那麼這一次死的很可能就是房遺愛了。

“還好,遺愛終究是將皇宮拿下來了,這一點倒是不幸中的萬幸。”旁邊杜荷說道,他生怕李貞因此遷怒房遺愛,便連忙將他的功勞說了出來——雖然房遺愛最後差點出了漏洞,但好在事情沒有到最糟糕的程度,皇宮拿下來了,李治也已經被生擒,他的任務可以說是已經完美完成了。

“這些你不說我也知道,難道幫你以爲本宮還會是那種是非不分的人嗎?”李貞似笑非笑的掃了杜荷一眼:“房遺愛雖然受傷,但他並沒有犯錯,受傷也只是他自己不小心罷了,是他自己的事情,既然同樣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那本宮自然不會吝嗇賞賜。”

杜荷大喜:“屬下代房遺愛,多謝殿下了。”

“殿下,現在怎麼辦?皇宮已經拿下來了,我們現在就進城嗎?”旁邊的裴行儉也問道。

現在李貞身邊也就只剩下杜荷和裴行儉了,其餘人都各自帶着自己的本部兵馬,從長安各處城門涌入,從各個方向同時鎮壓混亂。

李貞想了想:“這樣,杜荷,你代替本宮去看看房遺愛,要是他醒了就幫本宮臭罵他一頓,如果沒醒就算了。至於裴行儉,你帶三百人護送陳天祿去皇宮,九弟的傷勢太重,必須要他親自出手才能救治,至於本宮……要去大安宮一趟。”

李貞也很想去看房遺愛,問題是現在長安城內一片混亂,而且可以想象的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這種混亂會一直持續下去,並且由明轉暗,繼續和李貞鬥智鬥勇,所以他需要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一時半會兒根本就抽不開身,更別提去看房遺愛了。

至於他爲什麼不第一時間去太極宮,而是去大安宮見李世民?這純粹是爲了避嫌,也是爲了以後不留把柄。否則他進城的第一時間就是跑進了皇宮裡,天知道別人會怎麼想?

畢竟李世民還在呢,他就如此迫不及待,那麼在有心人的傳播下,誰也知道他的形象會變成什麼樣子。或許他二十年來培養的好名聲就會一朝散盡,他自己發動的這一場戰爭也將會從解放長安城,清除叛逆的正義之戰而徹底變成一場純粹的奪位之戰。他本人也會從一個正義使者變成一個奪取黃文位的野心家,他身上的那張正義的大衣將再也無法使用,或許就連李世民對此都會心生隔閡,萬一這中間要是再出什麼幺蛾子,那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在進入太極宮之前,大安宮這一趟他是無論如何也走不掉的。

“……屬下明白了,殿下小心一點。”杜荷也明白李貞的苦衷,便也沒有說別的,只是叮囑了一聲,便和裴行儉一起退了出去。

……

“原本還想着好好的看看長安城呢,可惜去念回來的太過匆忙,也沒有來得及好好的看看,本來是準備今年回來好好的逛逛的,結果這一場戰爭將一切都毀了。”走在長安城的街道上,看着周邊尚且彌散的垃圾和時不時出現的一團團發黑的血跡,李貞感嘆不已。

他雖然幾乎每年都會回來長安一次,但每一次都是匆匆的來又匆匆的走,並沒有好好的看過長安城。原本他想着這一次回來長安就不打算回去了,應該是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好好的逛逛這號稱夢中長安的地方到底究竟有多麼夢幻了,可是現在卻是什麼也看不到了。

戰爭的破壞力當真是太大了,如今的這一座長安城從修建開始到現在足足用了幾十年,如果從前隋文帝時開始算起的話,一直到貞觀二十三年,差不多足足用了七十年時間方纔有了今天這等規模。就算是從唐朝建立開始算起,也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了。

可是這麼長時間修建的一座城市,卻只是因爲一場戰爭就損毀殆盡,雖然這一次戰爭因爲自己的加入,導致對長安城的破壞並不大,長安城的根基還在,但想要將其恢復到之前的繁華,怕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何況這一次長安能夠倖免於難,也是運氣夠好,自己正好率領大軍正好駐紮在城外,因此及時制止了混亂的延續。可這一次能夠倖免,但下一次呢?難道下一次長安城還能這麼幸運?或者說乾脆就是異族打進了長安,就像是兩百年後,吐蕃大軍攻陷長安那樣,難道那時候也會有大軍正好駐紮在長安城旁邊嗎?

所以,光靠運氣是保不住長安的,靠防守同樣守不住長安,只有進攻進攻再進攻,一直進攻到天地的盡頭,整顆星球上再也沒有了大唐的敵人之後,長安城才能真正的萬世永存,再也不用擔心被敵人破壞——想到這裡,李貞對於自己接下來的征服之路又多了一個理由,那就是保住長安城這個大唐帝國最重要的核心,保證這裡永遠都不會被人破壞。

爲了安全着想,也是爲了趕時間,這一次李貞也是走的通化門,距離皇宮很近,再加上他從小就生活在這裡,又在大安宮陪過李淵一段日子,熟門熟路之下,根本就不用人帶路,就快速來到了大安宮外。

只是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人……

“屬下薛仁貴,見過太子殿下,多年不見,殿下一切安好?”李貞遇見的正是薛仁貴,他應該是提前得知了李貞即將到來的消息,便提前出來迎接了。可以看得出,薛仁貴非常的激動,因爲說起來他和李貞也有三年沒有見過面了,前兩年李貞回來都是待了不到半個月就匆匆離開了,而偏偏那兩年薛仁貴事情比較多,李貞兩次回來他居然都沒在長安城,導致君臣兩人已經許久沒有見過了。

“好久不見啊,仁貴這些年可還好嗎?”李貞的情緒也有些激動,薛仁貴是他身邊的老人了,除了李二狗等幾個李世民派給他的大內侍衛之外,他和杜荷以及房遺愛算是最早跟着李貞的人了,從李貞三四歲的時候就跟着他,二十年來爲李貞衝鋒陷陣,幾乎參與了大唐對外的一切戰爭,可謂戰功赫赫,官也是做的越來越大,卻從來不驕不餒,在李貞面前的時候更是自動將自己歸類於跟班,可以說是忠心耿耿,永遠不背叛。

在李貞的心裡,他的心腹也是可以劃分好幾個等級的,而毫無疑問房遺愛薛仁貴杜荷程處亮尉遲寶慶等有數幾個人的信任等級都是最高的,都是值得自己絕對信任的,彼此雙方的關係已經超越了君臣,甚至已經超越了朋友之間的關係,而是來到了足以生死相依的程度,是可以託付生死的存在,李貞有理由相信,哪怕自己沒有登上皇位,而是中途夭折,或者當上皇帝后卻不等李晃長大就駕崩,薛仁貴等幾人也絕對會全心全意的輔佐李晃一直到他長大成年的。

像是這樣的忠臣,李貞是絕對不會放過的,這裡面或許有些人的才能不足,但李貞也願意花費鉅額的代價將其培養起來。比如杜荷,要論資質他只能算是中人之資,比他老爹可差遠了,但因爲李貞的看重,因此他很快就成爲了高達州總督,經過五年的歷練之後,已經足以獨當一面,或許應變還不足,但出將入相,輔佐帝王卻也勉強夠格了。

薛仁貴同樣也是如此,李貞願意相信他,他也沒有讓李貞失望,於是李貞就將他送上戰場,經過二十年如一日的歷練,以及名師的指導,他已經是公認的大唐下一任軍方領頭人,地位將不會在李靖之下。

第十一章 南洋事畢第三十二章 解惑第四百一十章 第七卷終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議第三十章 豐厚收穫第兩百三十九章 ‘心黑手狠’的李世民(二合一)第一百七十章 另一個臥底(2)第兩百五十六章 香料島的作用第八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八章 王玄策的雄起第十六章 水泥(2)第一百六十五章 輕鬆生擒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炮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船隊到達+雙方矛盾(四千字)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貞的努力第十四章 殺心起(四千字)第一百五十章 攻入崇山寺第一百五十八章 都殺了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話?假話?第三十七章 房遺愛和杜荷第二百一十一章 提氣(第十六更)第二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三十章 馬車的革命(2)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思前第兩百八十章 移民前……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逆不道陳天祿第三百一十一章 提前泄露上架了第三十二章 運銀船第一百零八章 觸雷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百五十毫米大炮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唐好福利第三百七十三章 事先通個底第七十九章 縱橫級第一百九十六章 香料島(3)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鬥結束第一百八十六章 葛朗臺·羅第二百零六章坐熱氣球去(第十一更)第二百一十章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第十五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吧唧!~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第八十六章 獻俘大典(7)之各方心思第五十二章 想起來了……第八十五章 突厥大都護府大都護第七十三章 銅豌豆第八十章 提前察覺+敵人出手了(四千字)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元慶的依仗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七十五章 雜事一大堆(2)第三十三章 處刑+流放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穿第二百三十八章 可不只有三個啊(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活捉唐徠第八十六章 定國五策(1)第五十二章 想起來了……第兩百二十四章 秦瓊到來(2)第三百一十九章 恨意沖天弟一百二十九章 反對第二十四章 亡國公主阿雅第八十九章 競爭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兩百五十二章 居然是他……第一百零一章 本因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征服,從天竺開始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殺~殺~第八章 證據第六十一章 叛亂?不存在的。第八十九章 大唐宣戰高達國第三十六章 嶺南戰略概述第兩百五十章 問罪第三百九十七章 寶劍明藍(3)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史爲鑑?你在搞笑嗎?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章 海軍狀況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九十四章 六詔獻寶第六十九章 怪事第七十五章 漢夷之見第五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十三章 王玄策的雄起(7)第九十二章 獻俘大典(13)之大閱兵結束,陰謀咂起第五十一章 不淨之人第一百零七章 作死的李承乾(3)第十六章 劉仁軌第二百二十二章 決絕(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化戰爭第二百一十一章 提氣(第十六更)第二百六十章 演一場大戲第兩百章 宇文化龍第四十五章 慫恿第九十九章 強悍的大食帝國(2)第九十五章 內附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知道了!!!第兩百六十二章 醒來……好藍瘦……第二十章 佛學會(1)第一百五十八章 門開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房遺愛的大招(上)第七十八章 椰港失守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