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話?假話?

至於李世民爲什麼這麼心狠手辣,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這點就更是笑話了,要知道李世民可從來都不是心慈手軟的主兒啊。他能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親生兄弟,甚至連其家小都不放過,逼迫親生父親退位,可見其心狠手辣,和在歷史上的聖君名號相比,完全是截然相反的。

而且在歷史上,他也不是沒有殺過自己的兒子,齊王李佑造反失敗之後,同樣是被他親手賜死,那還沒有造反成功呢,就已經是這樣的懲罰了,如今李治不但成功了,而且還將他關在了自己曾經囚禁父親的地方,這對李世民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對他的傷害更大,派遣刺客殺死李治也就理所當然的了。

何況,殺死李治,未必就不是對他不好,相反從某種角度來說,李世民派人暗殺李治其實也是是在爲李治考慮——他太清楚造反是什麼罪名了,也很清楚李治是絕對幹不過李貞的,哪怕李治背後有世家團體支撐也不行,一旦李貞徹底發飆,不管不顧將麾下百萬大軍調回來的話,這世上沒人有人能是李貞的對手。

而李貞也不是好相與的,論心狠手辣甚至還遠超自己,一旦李治落到了李貞的手中,那纔是真的算是想死都難了,李貞一定不吝於在李治身上使用人間最殘酷的刑罰。而一旦落到了這個地步,甚至連李世民自己都不好爲李治向李貞求情,因爲面對造反者,無論是任何處罰都是不過分的。因此與其讓李治在未來受盡折磨之後慘死,倒不如現在就出手直接送他上路,也好讓他少受一點罪——這是他作爲一個父親,所最後能爲自己孩子做的事情了。

只可惜刺客實在是不夠專業,在刺殺李治的時候居然偏了一點,導致李治並沒有當場死亡,並且被太醫維持住了性命,一直堅持到了陳天祿的到來,李世民的打算算是徹底落了空……

“這段日子父皇虧你照顧,你也辛苦了。”看着越發蒼老的王亭初,李貞溫聲道:“你爲大唐做出如此貢獻,等父皇恢復皇位,論功行賞的時候,必然少不了你的一分功勞。”

“爲陛下效忠,奴婢不覺得辛苦,也敢不奢求回報。”嘴上說着不求回報,但王亭初早已經淚流滿面,在這一刻他突然覺得自己這些年來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往日受到的委屈再也不見,有的只剩下了對李世民李貞父子的絕對忠誠。

說實話,王亭初對於李世民絕對算是忠心耿耿了,對於整個李氏皇族更是嘔心瀝血,這些年他執掌隸圉司可是替李世民擋了不少的罵名啊——隸圉司每年都要消耗掉至少好幾萬奴隸,這些奴隸雖然大部分都不是唐人,但超高的致死率還是讓民間不少聖母女表將隸圉司形容成了地獄,王亭初本人也被形容成了活閻王,揹負了不少的罵名。

而原本這些罵名應該是歸於李世民和李貞的,畢竟隸圉司的成立是李世民的意思,輸送奴隸的則是李貞,也正是有王亭初在前面擋槍,這口髒水纔沒有潑到他們兩人的身上,光是憑着這個功勞就足夠他封侯了。更不要說這些年他還替李世民辦了不少的髒活兒,對於大唐來說這是一個功勞絲毫不下於李靖房玄齡之流的功臣,只是他太監的身份限制住了他的發展,否則的話封侯拜相完全不在話下。

可惜啊,他是個太監,而無論在任何時代,太監都是讓人看不起的職業,除非你是真的有大功於國,比如改進了造紙術的蔡倫那般,他的造紙術位列華夏四大發明之一,是華夏文明傳承的最重要的載體,有大功於人類,被封侯爵之後無人有異議。可是王亭初他有什麼功勞?在外人眼中他只是一個草菅人命的劊子手,每年死在他手裡的奴隸不下數萬,這樣的人早該下地獄了,還想封侯?想都不要想。

但是外人不知道,李貞還不清楚嗎?王亭初這些年立下的功勞絲毫不比歷史上的那些有名的太監差,他當然在有資格封侯的,李世民迫於朝野的壓力,再加上心虛的緣故,因此不敢對王亭初有什麼封賞——否則別人會怎麼想?難道王亭初這些年做的事情都是你授意的不成?這樣一來鍋就真的會扣到李世民頭上去了。

問題李世民怕這些,李貞可不怕,反正衆所周知王亭初是李世民的貼身心腹,和李貞的交情也就那樣,李貞可不會包庇王亭初,如此推理下來,旁人也不會懷疑李貞是幕後指使者。只要是他認定是對的事情,他可很少考慮別人的意見,否則他也不會在前些年一意孤行幹了那麼多任性的事情了。

而且相比於面子問題,李貞更注重手下人的想法——一旦李貞真的冷落了王亭初的話,那些知道內情的人會怎麼看他?會不會將他看成一個天性薄涼之人?他雖然不是很在乎別人的想法,但民間對他的態度他還是很在意的。

想到這裡,李貞輕聲道:“你也不用推辭,這些本就是你應得的……你家中可還有什麼同族晚輩沒有?若實際有的話,本宮做主選一個天性良善的過繼給你,也好繼承你的爵位。”

“奴婢……多謝殿下恩典……嗚嗚嗚……”王亭初這一刻真的忍不住了,心情激動的涕泗滂沱,忍不住跪了下來,給李貞來了一個大禮參拜。

“行了,起來吧,帶本宮去見父皇吧。”李貞實在是受不了一個老頭子跪在自己跟前大哭的樣子,連忙轉移了話題。

王亭初立刻從地上爬了起來,擦拭着眼淚:“是,是奴婢失態了,殿下請跟奴婢來。”

殿門打開,映入李貞眼簾的正是那個無比熟悉的面孔,只是和去年自己回來所見到的相比,此時的李世民要蒼老了許多,就連一向烏黑的頭髮,已經變成了花白,原本光滑的面龐,此時也已經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皺紋——一直到這一刻,李貞方纔醒悟,那個曾經無所不能的父親,其實早已經老了。

李貞心中一顫:“父皇~”

李世民正伏在桌子上揮毫潑墨,聽到李貞的聲音,連忙擡起了頭,笑道:“貞兒,你回來了,快來看看,父皇的這幅字寫的如何?”

“是。”李貞收斂心情,快步上前走過去,瞄了一眼發現李世民寫的是飛白體,立刻誇讚道:“父皇的書法越來越精湛了,就算是發明了飛白的蔡邕,估計也比不上父皇了。”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其實朕的這番進步也是最近一段時間纔有的……哎,這段時間朕無事一身輕,心無雜念之下,這書法反倒是越發的精益了。只可惜最喜歡的一直都是王右軍的書法,尤其是《蘭亭序》更是朕畢生的追求,卻一直見不到影子,頗爲遺憾。”

李貞道:“《蘭亭序》在辯才大師的手中,只是辯才大師自從二十年前出國傳教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大唐,更不知生死如何,《蘭亭序》也跟着他不知所蹤了。不過父皇放心,等這件事過去之後,兒臣就派人出去尋找辯才,想來一他高深的佛法,應該是可以在周遭各國留下自己的蹤跡的,真要尋找卻也不難。”

說起辯才,李世民卻突然問了一句:“對於這一次的罪魁禍首,你準備怎麼處理?”

“……”李貞好懸沒有被自己的口水嗆死,無語的看着李世民:“父皇你這話題轉移的他太突然了吧?”

李世民道:“這些你別管,先回答朕的問題。”

李貞沉默了片刻:“父皇想要聽真話還是想聽假話?”

李世民來了興趣:“真話如何?假話又如何?”

李貞眼中怒火無盡蔓延:“兒臣的真心話就是,這些大唐帝國的囊蟲,大漢民族的敗類,他們的血脈裡一直都流淌着漢奸的血液,全部都該殺光殺絕,一個不留。並且兒臣準備編纂一本《漢奸錄》,收錄古往今來幾乎所有漢奸的名字和事蹟,這些世家一個也不能放過,全部都要記錄在冊,被萬世唾罵……”

李世民撫掌大笑:“這樣處理當真的痛快至極,不光是你可以將心頭之恨發泄出去,就連朕也能夠好好的出一口氣……不過朕還是想聽聽你的假話是什麼?”

“兒臣的假話則是……這幫罪人雖然罪該萬死,但畢竟各爲其主,兵不厭詐,勝者爲王,爲此不擇手段倒也理所應當。他們勾結外敵固然要被千刀萬剮,但他們的家人卻並沒有參與進來,只需要盡數貶爲庶民,流放三千里就可以了。”

李世民道:“這個處罰光是聽聽就覺得讓人不甘心,若是讓朕來處理這件事的話,八成都不會這麼做的。”

李貞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可是雖然真心話足夠痛快,但兒臣卻不得不選擇假話來執行。”

“哦?”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狼毫,饒有興趣的問道:“這是爲何?這些人不但是漢奸,而且還是逆賊,而無論是賣國還是造反,在《貞觀律》裡面可都是誅九族的重罪……既然滅族既合乎情理法理,又能讓你我感到舒心,你爲什麼不選擇這個處理方法呢?”

“可是法不責衆啊。”李貞又發出了一聲苦笑:“此次參與九弟叛亂的各大勢力光是世家的頭頭腦腦就有不下百人,他們各自又都有龐大的宗族,全部的九族算下來的話可就是數萬人啊,如果全殺了,天下人豈不是真的要將兒臣看作殺人狂了?

何況光是這幾萬人的世家的話,兒臣狠狠心的或許話還可以全部殺掉,但父皇不要忘了,支持九弟的勢力可還有儒家和佛門這兩個龐然大物啊,這兩大勢力每一個都有數百上千萬的信衆和弟子,難道兒臣還能將這些人全部殺光不成?”

“貞兒,你終於明白這個道理了。”李世民撫須讚道:“你要記住了,爲君者,最忌的便是意氣用事,任何事情都是要從大局的角度來看待的,在君主眼裡從來就沒有恩與仇,更沒有情與義,一個英明的君主眼中從來有的就只有利益,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需要從大唐的角度出發。只要符合大唐利益,哪怕這個人犯了殺頭的重罪,你也必須要赦免他。而如果一個人的存在對大唐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壞處多多,哪怕他是無辜之輩,在必要時候也必須要痛下殺手……

就好像魏徵一樣,他昔日在息王麾下的時候,可沒少與父皇爲難,好幾次父皇都差一點被他給逼入絕境,當時父皇就在想,如果父皇能夠奪取皇位,那麼魏徵必須是要死的那一個,可是後來當真父皇登上皇位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想來你也是很清楚的。”

“兒臣明白的,想要治理大唐,光靠殺戮可是遠遠不夠的。”李貞點頭,按照魏徵對李世民做的事情,李世民登基之後就算是將他千刀萬剮也是不爲過的,更別說在投靠李世民之後,魏徵更是多次與李世民爲難,曾經不止一次的在朝堂上令他下不來臺,導致李世民還幾次都差一點動了殺心……可如今魏徵不但還活的好好的,而且官也是越做越大,就是因爲他對大唐的貢獻太大了,以至於就連李世民都捨不得殺他。

“不過……”李貞說到這裡,語氣卻是突然一轉:“雖然兒臣只打算誅首惡,但這並不代表兒臣就會放過他們的家人,這畢竟是造反,光是驅逐的話,未免有點太仁慈了一點,也顯得我們太過懦弱了。一旦這件事爲後人所引用,那麼造起反來豈不是更加的肆無忌憚?所以此例絕不可開。”

“哦?那貞兒你準備如何做?難道要將他們貶入奴籍嗎?”李世民一愣,從李貞的語氣中聽得出來,這些人死估計是死不了了,但想要活下去卻也是千難萬難,可是除了貶爲奴隸的話,他實在是不知道李貞還有別的什麼方法了,更何況李貞應該也不會真的將所有人都貶入隸圉司中,否則那和殺了他們又有什麼區別?甚至比直接殺了他們還要更加惡毒。

而且他也是專門發佈過法令的,唐人永不爲奴(至於隸圉司中的唐人囚犯並不算是奴隸,他們的性質應該定義爲勞改犯更加合適),一旦李貞真的這麼做了,那就是在和《貞觀律》作對,以李貞的智慧,應該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蠢事出來纔對。

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三十四章 改進製糖工藝第二十一章 馬蹄鐵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起雲涌(3)第七十六章 不走了第六十九章 雜事數則第一百零五章 李世民碰釘子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四十三章 叢林中的危險第兩百四十章 重新賞賜+微服私訪(二合一)第九十六章 魏徵的威力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都要第一百零七章 悲劇的李佑第一百零七章 作死的李承乾(3)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塊大蛋糕第一百一十章 投降(2)第九章 燒起來吧第四十一章 到底是誰第二百九十三章 土地問題(2)(第二更,求收藏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擊潰(2)第一百四十六章 刺殺天*皇,引發混亂第一百七十二章 撫卹金的問題(四千字)第八十四章 常勝營第五十六章 皇宮秘話(二合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震驚,皇帝在宮中竟然做這樣的事情》第八十三章 少年軍的未來+開槍(三千字)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洋地圖(2)第四十四章 遇險第三百七十三章 事先通個底第三十四章 辯才第一百八十九章 道理?公平?拳頭?第十章 王玄策的雄起(3)第一百六十八章 萬死不辭第六卷 第一章 歸來第一百零六章 世家陰謀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想起標題……第五十一章 應戰:折賀的抉擇第六章 馮智寶的苦衷,自己人被打(二合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可不只有三個啊(第三更)第兩百一十五章 章節名去相親去了(四千字)第三十一章 銀島第兩百三十九章 ‘心黑手狠’的李世民(二合一)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九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兩百九十五章 船隊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值錢的夜壺第二百章 麻煩+毒招第五章 溫馨時光(四千字)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零九章 誤會一場第二百一十六章 本王相信你(第二十一更)第十二章 悲慘的李佑三人組第一百九十九章 禁忌試驗(第四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遙領……第二十四章 驚世駭俗的言論第三十二章 解惑第三百零三章 不得不賞賜卻又賞無可賞第一百三十八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一百三十章 再勝第七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先知=前隋餘孽?第七十一章 漢奸家族(2)第十三章 悲慘的李佑三人組第九章 燒起來吧第七十九章 後果嚴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父子交心(六千字)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走(四千字)第二十七章 競技場的設想第兩百一十二章 暫時解散第八十五章 捉迷藏第九十七章 獻俘大典之大宗正第五章 誰搶老子酒樓?(第四更)第四十三章 勘探隊出發第九章 刁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起雲涌(7)第三百八十一章 小福子歸來(三千字)第一百八十章 決斷 (第七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臨僧伽補羅第六十四章 背叛與投降(1)第二百二十九章 辯駁(第四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密議(上)第四百零五章 瘋狂崇拜第二百九十二章 土地問題(1)第一百二十章 神機營之威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三十六章 打死了算我父皇的第五十八章 人嫌被人趕(三千字)第兩百零九章 婆羅洲總督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聞管理條例》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一百一十六章 動手(1)第一百零九章 林邑貴族鬧事第十五章 離京第三百九十六章 寶劍明藍(2)第一百三十四章 審判(1)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穿第三百四十章 蒼白的解釋第三十三章 遠洋艦隊出事了?第三十三章 吳福成第兩百八十六章 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