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

熊津道下諸近衛師將士在夜間陸續抵達泗沘城下,火炮及拋石機之類的攻城器具也隨軍而來,到第二天清晨時分,全部近五萬人的將士,大部的戰備物資,都已經齊聚在泗沘城下。

爲了防止其他地方來的百濟軍隊支援泗沘城,使我攻城的部隊腹背受敵,李業詡也令所屬軍隊,派出一部兵力,在離泗沘城幾十裡外的一些險要地段佈防,同時派出大量的斥候,配合特戰隊員一道,探聽情況,對有可能來支援的百濟大軍進行襲擾、阻擊。

我大軍在極短的時間內重創了百濟與倭國的水師聯軍,隨便馬上攻擊熊津,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攻陷了熊津城,這兩場戰役的情況,因唐軍派出大量的人員截殺了敵方的斥候,使的戰事的消息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傳到百濟的其他城池,其他城池所駐守的軍隊也不會很快來支援泗沘城的。

百濟王扶余義慈目睹了自己水師的覆滅,又知道唐軍馬上就要攻擊泗沘城,肯定是發出勤王命令,或者派出使者向鄰近各城救援,只是離泗沘城最近的熊津城已經被我軍攻佔,其他各城路途更遠,使者即使抵達了鄰近諸城,勤王的百濟軍隊要往泗沘城來的話,也不可能比唐軍速度更快,更不要說派出的使者還不一定能安全離開泗沘城、抵達其他城鎮。

泗沘城遠離新羅境及高麗境,與新羅及高麗境交界的方向都有許多城池防衛着,從戰略角度上來看,在遭受傳統的敵人新羅或者高麗攻擊時,泗沘城確實不容易遭到敵人的攻擊,只是此次唐軍從海上來,繞過了那些駐有重兵據守的城池,戰事剛開始即將泗沘城作爲打擊目標,這樣的攻擊方法使得那些重兵駐守的城鎮,對唐軍的攻擊步伐絲毫起不了阻滯作用。

而且百濟的水師在剛剛開戰時與唐軍遭遇,即出乎所有參戰人員的意外,落了個幾乎全軍覆沒的下場,扶余義慈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增援的。

所有將士都抵達後,李業詡立即召集高級將領們議事。

在諸將都到自己的帳後,李業詡即宣佈了作戰的命令:“諸位,對我軍的勸降,百濟王沒有回令,本帥不願意再等待,準備攻城!下面本帥佈置諸近衛師在攻擊作戰中的安排!”

“攻城行動將在半個時辰後開始,具體作戰任務如下:以蘇定芳爲攻城總指揮,以第一近衛師和第三、第四近衛師作爲主攻力量,正面攻擊泗沘城南門,不論何代價,一定要攻破城門…”

因我大軍從熊津城方向過來,正對的是泗沘城的南門,而南門外也是泗沘城外最平坦的地方,雖然城牆建的異常高大,因城門外有大片開闊地,可以擺放數量衆多的火炮及拋石機等其他攻城工具,實是最適合攻擊的地方,其他幾城外空的場地不大,地勢高低落差較大,實不宜以更多數量的軍隊展開,因此這次李業詡也是選定以南門爲主攻的方向。

“謹尊大帥令!”蘇定芳、李業嗣、程處默、尉遲寶琳諸將齊上前一步,挺直胸膛,大聲地應命。幾人臉上都有掩飾不住的欣喜,程處默還和尉遲寶琳相互擠擠眼,以表示得到主攻任務他們心中的那股興奮勁。

對這兩個紈絝子弟的得意表現,李業詡當作沒看到,接着宣佈命令:“以李吉的第二近衛師攻擊西門方向,蘇海政之第五近衛師攻擊東門,李子和的第七近衛師攻擊北門,上官懷仁的第六近衛師作預備隊…”

“末將領命,”李吉、蘇海政、李子和、上官懷仁都大聲地領命,只是自己所領的近衛師作爲預備隊的上官懷仁,臉上明顯有失落的表情。

出征百濟,若能攻破其國都,對於出征的將領來說,那是最大戰功的表現,歸朝後有功的將領得到的獎賞肯定是最大的,也會因此而名揚軍中、朝中,這樣的誘惑對於每一個出征將領來說都是很大的,誰都希望能領主攻的任務,而不希望被當作預備隊閒置,只是主帥命令如下,誰也不敢違抗。

各將的命令佈置完,李業詡環看着諸將道:“泗沘城有敵守軍四萬,城中人口數在五萬以上,人員數倍於我,城池高大,我攻城難度肯定會很大,諸將要齊心協力,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泗沘城,生擒百濟王!”

“末將一定會竭盡全力,不拿下泗沘城絕不罷休!”衆將齊聲吼道。

泗沘城,王宮內,百濟王扶余義慈正和太子扶余隆、次子扶余泰及一衆大臣商議事情。

已經近五十歲的扶余義慈一臉頹敗之色,看着也是差不多臉色的諸臣道:“諸位臣卿,唐軍快速進逼泗沘城下,將王城包圍,並勒令我們獻城投降,你們說說,要如何決斷纔好!”

“大王,唐軍在熊津江口擊敗我與倭國水師聯軍,又在一日之內破了熊津城,依臣所想,泗沘城也是守不住的,大王要做早打算!”左平扶余義直道。

左平是百濟國內職位最高的官,居一品,共有五位,在百濟國內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扶余義直是義慈的堂弟,曾多次領軍與新羅交手,也取得過不少的勝績,只是最近這些年其領兵作戰,都是敗績居多,上一場戰役,扶余義直率五千大軍攻擊新羅甘勿、桐岑等城池,在桐岑城被新羅大將金庾信擊敗,五千將士全軍覆滅,扶余義直隻身逃回,被義慈嚴責,雖還任左平職,但在國內的聲望卻一落千丈。

只是扶余義直一直對扶余義慈忠心耿耿,這也讓扶余義慈對扶余義直很是信任,大小諸事都喜歡聽取扶余義直的意見,如今聽到扶余義直如此悲觀的言論,更讓扶余義慈受打擊。

“大王,臣覺得,我泗沘城高大堅固,非熊津城可比。熊津城臨熊津江,唐軍艦船可以直接參戰,那種厲害的武器也可以攻城,熊津城被唐軍攻破也是有可能的,”左平興首站出來說道,“只是並沒有使者來報知熊津被唐軍圍困或者被攻破的消息,唐軍傳言熊津城破,有可能是詐言,因此臣以爲,大王應該集合衆軍,依仗王城的地勢,與唐軍做一死戰!”

興首這些年也深受扶余義慈的信任,此次興首伴隨扶余義慈率軍在熊津江兩岸設伏,興首見到唐軍火炮威力巨大,已方船隻損失慘重,也馬上建議扶余義慈率軍從熊津江岸撤軍,以防被唐軍發現後,被戰船上的厲害武器攻擊,而再遭損失,應該據那些堅固險要的城池而守,不讓唐軍戰船上的武器發揮作用纔好。

扶余義慈也聽從了興首的建議,倉皇率軍從熊津江撤退,奔回泗沘城,並在熊津江入海口一帶到泗沘城一些險要的山口布置了兵力把守,試圖阻滯唐軍的攻擊速度,得到其他各地勤王之師的支援。

只是扶余義慈與他的大臣怎麼也沒想到,只是在熊津江口敗亡兩三天時間後,唐軍的大隊人馬就趕到泗沘城下,並將泗沘城四面包圍住,唐軍的快速行動能力對泗沘城的守軍及百姓震動不小。

扶余義慈還是嚴密封鎖了水師在熊津江口敗亡的消息,以免造成*人心浮動,但唐軍出現在王城下,這是封鎖不住的消息,城中百姓已經是人心惶惶了。

興首所說的給了扶余義慈一點信心,沒有得到熊津城被唐軍攻佔確切的消息,還真有可能是唐軍的詐言,唐軍剛剛從海路來幾天,沒有可能這麼快就攻佔熊津城,很有可能是派軍將熊津包圍住,再派一部從熊津方向來,同樣將泗沘城也圍住,造成城內恐慌而已。

泗沘城建的非常高大,城中守軍又有四萬之衆,還有數萬的百姓可以發動,相比較唐軍肯定沒有這麼多軍士的。

這時左平成忠也站出來道:“大王,前幾年吐蕃、高昌、西突厥、薛延陀都在很短時間內被平定,唐軍的戰力非同一般,此次我軍剛與之交手,即全殲我水師艦隊,依臣所想,我們不能與唐軍硬拼,大王不若上表向唐皇請罪,稱臣納貢,方可避過這場大禍!”

“父王,兒臣也是如此想!”成忠話剛說完,太子扶余隆也站出來說話,“上次唐使相里玄獎來時,兒臣就建議父王聽從唐使的勸告,與新羅罷兵,以民生息幾年,對大唐朝貢如初,以此換來大唐對我百濟的支持,待我國力強盛了,方可再圖事。如今唐大軍兵臨城下,我勤王大軍至少要十數日纔可抵達,唐軍戰力出衆,許多將士曾目睹了熊津江口我水師的慘敗,軍心不穩,實不能與唐軍對仗!兒臣願代父王到唐軍中請罪,並願到長安做人質,以換唐軍的退兵,保我百濟安寧!”

“父王,不可!”聽扶余隆如此說,扶余義慈的次子扶余泰馬上站出來說道,“唐軍擊殺我數萬水師將士,此仇不共戴天,如何能與其媾合,兒臣建議,父王應該拿出百倍的勇氣來,召集城中的軍隊與百姓,誓與泗沘城共存亡,兒臣願領作戰!”

扶余泰說完,對左將殷相使了個眼色,殷相會意,馬上站出來:“大王,不可言降啊!臣願與王子泰一道,領兵抗擊唐軍的入侵!”

“父王,不可戰啊,應與唐軍議和方爲上策!”太子扶余隆再出來說道。

聽諸臣如此吵,有些煩燥的扶余義慈站起了身,對諸臣揮手着怒吼道:“傳本王令,拒絕唐軍請降的要求,本王親領軍,與唐軍決一死戰!”

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73章 閉門謝客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75章 女助手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8章 軍事屯田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98章 溫情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8章 無可奈何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51章 夠味吧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32章 比武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59章 回家第70章 攻擊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46章 好馬第67章 出征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22章 論理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70章 攻擊第60章 潛規則?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60章 潛規則?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97章 回家了第40章 受到攻擊?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37章 壽辰(上)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41章 玩的過火?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49章 有佳人第92章 酒後亂性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49章 過年了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86章 有驚喜第244章 倭軍不堪一擊第116章 如何戰?第15章 回府(下)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19章 新事物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45章 龍涎第171章 心跡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