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

李業詡知道,新羅王新立,肯定會上表朝廷,希望得到唐廷的承認,並受冊封,只是如今戰時,傳報到長安必須要通過他這位行軍大總管,而他領了李世民的密令,有權力任命新羅國內的官員,甚至包括新羅王的冊封,此份命令裡,就是承認了金勝曼的新羅王地位。

因爲新羅國內發生這麼重大的事情,李業詡不得不改變原先的一些想法,調整了已方的佈署,發往新羅命令的內容和方式也改變了一些。

李業詡領蘇定芳將原命令譭棄,在一番思慮後重新寫了命令,在對金德曼的去逝表示哀悼的同時,也以非常嚴厲的措辭,命令新上位的新羅王金勝曼,率領屬下諸軍,立即進入新羅境內,對諸城池展開攻擊。

新羅國內應該還不知道我軍已經擊敗倭國與百濟水師聯軍,併成功攻佔熊津城的消息,新羅派來的使臣不知何日能到我軍中,李業詡只得以不一般的行事方式,使人以最快速度將以大總管名義發的悼文及命令傳往新羅軍中。

對百濟的此戰事中,李業詡雖然不指望新羅軍隊能幫上非常大的忙,在作戰中起關鍵的作用,但一些攻城的行動,必須交由新羅軍隊去完成,一些糧草物資,也希望得到新羅的資助,並對新羅人許以厚利,讓新羅王及重臣心有所動,驅使其全力攻擊百濟,以數萬新羅軍隊攻擊百濟諸城,百濟人所據之城肯定有被攻破的,即使那些不破之城,也一定嚴重打擊。

新羅集全國之力,也只不過能徵集到七八萬的軍隊,若能使其在與百濟人的交戰中消耗,那百濟平定後,這兩國的事務就好處理多了,至少對我軍及我方設置的州縣威脅就小多了。

李業詡在命令中也對新羅王金勝曼下達了具體的命令,一定要在指定的時日前發動對百濟的攻擊,以策應我軍的行動,沙鼻歧、奴江、慰禮、任存、真峴、枕服岐、党項等百濟皆有不少兵馬駐防的城池,給交給新羅人去攻擊。這些城靠近新羅境,以李業詡的估計,同樣心懷不軌的新羅人,對這些城池肯定是垂涏已久的,此戰後有可能歸於新羅名下,新羅上下會全力攻擊的。

李業詡現在最希望的就是新羅軍隊能在攻取一些城池後,與我軍靠攏,那他就可以花一些手段,以朝廷的名義,指揮新羅軍隊展開行動,並可以借金德曼的死,削弱金春秋及金庾信的權力,使這兩位新羅的重臣對新羅國內的影響力大幅地減少,將那位十八歲的新羅女王治服帖,這樣以後可以少許多麻煩事。

這是個機會,對新羅施加我大唐影響的絕好機會,李業詡不想錯過,李業詡也真的服李世民,新羅國內有可能發生的事,都給他預料到了一些,並給予自己便宜行事的權力。

在命令送達後,李業詡對已方軍中一些隨後的安排也作出調整,準備在攻取泗沘城後,立即揮師東進,攻擊周留城,奪取周留城後,繼續往東南方向攻擊,將與新羅的陸路聯繫打通,爭取得到新羅的物資援助,並親自調遣新羅的大軍。

已方的物資雖然還算充裕,但李業詡還是要求新羅國內提供數量不少的糧草及其他物資的援助,以作軍用,這是新羅人應遲的義務。

在佈置完因新羅王暴斃而需要進行的一些事後,李業詡也對熊津城內駐防的大軍佈置做出調整,將攻擊泗沘城的各近衛師將士移駐到熊津城外,城內的守軍全部由水師將士承擔。水師將士陸用,對於這些原本許多來自陸師,陸上攻防手段不錯的軍士來說,以萬餘之衆,守衛熊津城,那還是小事一樁。

而且熊津江上還停泊着數量不少的我方艦船,船上的火炮及萬餘軍士是任何人也不敢小視的打擊力量。

李業詡只給攻城的大軍休息一個夜晚的時間,第二日清晨即準備快速行進,往北面的泗沘城而去。

攻擊泗沘城的行動,李業詡還是讓蘇定芳指揮,並嚴令要求蘇定芳要用最快的速度攻下泗沘城。

李業詡現在最擔心的不是攻不攻得下泗沘城,而是怕百濟王扶余義慈棄城而逃,此戰若不能擒獲扶余義慈及其他百濟高官,那攻下泗沘城的意義也失去了大半,若是能將扶余義慈掌握在手,那即可以這位百濟王號令百濟國內,降服的百濟城池一定會很多。

入夜時分,滿面煙塵的尉遲寶琳率領着一羣親衛,快速地衝到李業詡帳前,尉遲寶琳隻身入帳,手裡提着一個包裹,滿是驚喜地報告道:“大帥,扶余福興殘部被我軍全殲,扶余福興被擊斃,此是他的首級!”

“好,好樣的!”正在燈下對着沙盤分析情況的李業詡大喜過望,激動地站起了身。

扶余福信殘部被殲,那熊津城守軍已經全軍覆滅,如今百濟水師遭到重創,居中樞位置的熊津城又被我攻佔,這位百濟國內的名將被擊斃,對百濟人的打擊定是不小。

只是李業詡看到尉遲寶琳手中拎着那還滲着血跡的包裹露出噁心的樣子,對這位滿臉得意之色的黑臉將軍揮揮手,示意將包裹中這個前百濟王子的首級拿出帳去,再吩咐道:“使一部百濟降者將此首級送往周留城,告知守軍讓他們投降,若不投降,熊津城就是個榜樣,扶余福信的遭遇就是他們幾日後的下場…”

“是,大帥!”尉遲寶琳將首級交給帳外的親衛後,又折回來湊近李業詡一步,有些厚顏無恥地說道,“大帥,我軍將攻擊泗沘城,能否將主攻的任務交給我師?”

看到尉遲寶琳這副套近乎的模樣,李業詡有些沒好氣地說道:“你師馬上休息,做好準備,明日一早出發,由何師擔任主攻,本帥自有安排!”

“是,大帥!”尉遲寶琳大喜,屁顛顛地跑出帳去。

李業詡繼續對着沙盤沉思。

泗沘城在熊津城北偏西方向,距熊津城約一百三十里路程,因兩城是百濟國內最重要的城市,百濟人在兩城間修有大道,車輛馬匹可以直接快速抵達,這給我軍的行動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李業詡先前派出的裴行儉的第四團和劉仁願的第八團,以兩團近三千人的兵力,逼近泗沘城,監視泗沘城的動靜,並迫使百濟人不敢放棄泗沘城。

李業詡除以鄭仁泰的水師守熊津城外,還讓席君賣所領的第二團及第十一團依然進逼周留城近,並不攻城,讓百濟人感受到壓迫,疲於應付,其餘各近衛師餘下的將士,全部參加攻擊泗沘城的行動。

七個基本滿員的近衛師兵力,李業詡自覺這也是在百濟境內最集中兵力的一次用兵,泗沘城也是志在必得,即使花上很大的代價,也是要將其攻下的。

從回報回來的情報中李業詡也得知,我在軍攻擊熊津城的時候,泗沘城的敵守軍連出城增援的意思都沒有,只是緊閉泗沘城四門,城上大量守軍嚴陣以待。

百濟軍隊對我軍如此畏懼,以前兩戰中表現出來戰力的低下,讓李業詡對攻取泗沘城更是充滿信心。

因有熊津城至泗沘城的大道,幾近衛師將士在清晨從熊津城下啓程,大部都在天黑時分抵達泗沘城下,隨行的輜重物資及火炮也在夜半時分抵達城下,將士們輪流休息,做好一切攻擊泗沘城的準備。

先前抵達的裴行儉及劉仁願的兩個團,已經與百濟人交鋒過幾次,百濟守軍見我軍抵達泗沘城下,並不急於進攻,有可能也料到我軍的意圖,不甘心如此受迫,在我裴行儉部和劉仁願部剛剛抵達,準備紮營時,即以一部兵力出城攻擊我軍,但被早做防備,據險而守的裴行儉和劉仁願部擊退,泗沘城的守將也再一次領略到了我軍手雷的威力。

這些泗沘城的守敵,有一大部曾經參加過熊津江畔的伏擊行動,許多人目睹了百濟水師在大唐水師的攻擊下,毫無還手之力的慘狀,而造成如此情況的正是唐軍中那咱能爆炸,威力巨大的武器,他們沒想到進逼至泗沘城下的這批唐軍陸師將士軍中也有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在唐軍依着地勢,居高臨下地向出城攻擊的百濟軍扔手雷後,百濟軍隊倉惶而退,躲入城中,緊閉城門,並嚴守各城門,城上的守軍皆以弓箭對着城下方向。

到了夜間,百濟守軍還是不死心,想趁夜我軍防備鬆懈,偷襲我軍營帳,只是作爲兩團總指揮的裴行儉,早已經料到百濟人會趁夜襲營,在營帳外圍設伏,以弓箭和手雷,將在前後半夜兩次來偷襲的百濟軍隊殺得屁滾尿流,大敗而回。

接下來一個白天,百濟軍隊只是加強了城中的防備,不敢再派兵出城攻擊我軍。

李業詡率部抵達時,前行的各近衛師已經在蘇定芳的命令下,團團地將泗沘城包圍住,各城門方向皆布以重兵,多門火炮也連夜架設中。

李業詡到後,立即使人將皇帝討伐百濟的詔令射入城內,並將熊津城已經被我攻佔,扶余福興被擊斃,周留城及其他一些附近城池已經歸降的消息也一併射入城內,並勒令百濟王扶余義慈獻城投降,不然我大軍即對泗沘城展開攻擊…

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51章 元旦朝會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15章 再次相遇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55章 抵達幷州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43章 再次得手第72章 凱旋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0章 開始募兵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93章 勸和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2章 重生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47章 會師第72章 這是誣告第25章 顯神威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52章 鎮兵之將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22章 意外第93章 勸和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46章 好馬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151章 夠味吧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46章 好馬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92章 酒後亂性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75章 復職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16章 《出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