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高麗生亂

轉眼已經是天氣炎熱的夏了,自春天時節發生了這麼多事後,接下來的幾個月倒是平靜,朝中沒有什麼特別大的事情發生。

李業詡也基本上把所有的精力都撲在軍事學院上,盡心地履行他祭酒的責,許多日子還在學院裡安歇。

新招的這兩百來名學員被分爲五個大班,每班都有一名助教和兩名直講管理班事,並從學員中選出一名班長來,負責班中事務,協助教員們管理學員。

學員的管理都是以李業詡制定的以後世軍校管理方法爲模板的制度,有非常嚴格的紀律約束。學院成立軍法處,以李業詡自己任最高軍法官,薛萬備負責軍法的執行,並設有禁閉室,違反紀律的學員要被記分,嚴重者要被關禁閉,甚至除名。

記分多者,就有可能無法取得李世民簽發的證書,被關禁閉者,也記以更多的分數,不說被軍法處記分讓學員們噤若寒蟬,被關禁閉更是要讓學員們發狂,那黑漆漆的屋子簡直不是人呆的地方,若這樣的懲誡措施還不讓學員悔改,那就是要被除名,被學院除名的話,那這名軍官就永遠不可能有出頭之日了。

這些學員都是朝中勳貴之後,並且都在各衛軍或者左、右羽林軍,左、右監門衛軍中呆過幾年,已經受到過嚴格的紀律約束,管理起來還是比較省心的。

再加上有這樣的嚴格紀律約束,學員們也大多都能遵照執行,學院的一切都很快步入正軌。

щщщ▲ тt kдn▲ C〇

授課內容也慢慢地增多,剛開始的講課內容多爲初中級武學及行軍佈陣法,並有其他大量相關知識的講習,火炮方面的知識還是要等一些時候過去後,纔會進行,那些被劃分到火炮專業的軍官,則將會有更詳細的火炮方面知識的講解。

給學員們授課者以助教和直講爲主,也在幾天內安排博士講一些課,有些日子李業詡也親自上陣,給學員們上課。

當然,這些理論性知識以外,高強度的體能訓練還是少不了,同樣還有夜間的緊急集合,這些是寫入學院培養學員大綱裡的內容,什麼時候也不會少的。在一段時間學習後,還會有實兵的陣列演練,讓學員們在實踐中結合所授的行軍佈陣知識,以備戰時能有應對各種情況的策略。

李業詡準備在學習一段時間後,再以各人的表現,並進行考覈,給學員們分班,使得這些軍官在畢業後能發揮他們的專長。

學院剛開始即取得較好的效果,沒有什麼大的亂子發生,讓李業詡鬆了口氣,在履行祭酒職務的同時,也在寫一些東西,以備學院授課所需。

學院每旬放假兩天,只是學員們沒有得到批准,也是不能出學院大門的。

放假日子裡學院中還是有值班主官的,只不過李業詡這個祭酒,這兩天都能閒着,可以光明正大地做自己的事,只要不逢朝會日即可。

只是朝會舉行的次數也少去了。

上一年從長安到洛陽的寬闊大道修建完成後,來往兩地間更加的便捷,驛站的快馬差不多可以在一天內相互抵達,快馬三日左右也可抵達,車駕也不過五六天,從江南漕運的糧食等物,也能在最短時間內送到長安。

交通便捷,來往中轉的貨物大量增多,商旅行人蜂擁而來,使得洛陽也更是繁華了。

李世民在聽聞了洛陽的一些繁華盛景後,心血來潮,在迎夏儀式後,不顧魏徵等人反對,率領羣臣,要去巡幸洛陽,往各地去轉一圈。

在皇帝出巡洛陽時,命太子李承乾監國,並令尚書右僕射高士廉、兵部尚書李世績輔之,處理朝中一應大小事務,其他大部官員都跟着他去考究情況。

因軍事學院剛建成完畢,諸事繁雜,李業詡這個祭酒還得坐鎮在學院內,這次跟隨皇帝公費旅遊洛陽的機會也失去了,李業詡甚是遺憾。這個後來成爲大唐東都的城市,還被武則天改稱爲“神都”,作爲她所立的“大周”國都。這個著名的城市李業詡一直想去看看,只是沒機會成行,跟隨李世民去的機會也錯過,真是可惜。

不過府中有多位妻妾懷孕了,連這些時候因曼蘇將嫁入府中而一直耿耿於懷的小月,也剛剛發現懷孕了,再加上前些日子懷孕的鄭燕和顏如冰,四個妻妾中三個懷了身子,李業詡也挺盡一個丈夫的責,在完成自己祭酒職的同時,能回府的時候儘量回府陪陪他們。

每旬近半的夜間,李業詡都是回府中安歇的,只是可供李業詡施暴的人只有雲兒一人了,讓李業詡有些遺憾和不滿足。

只是李世民這個皇帝不在京中,讓李業詡明顯地感覺到了輕鬆,也可以放心做一些想做的事,同時也使人在調查他所想知道的事,一些時候,李業詡也親自出手,也有一些日子,李業詡即不在府上安歇,也不在學院裡,除了李成和李萬,沒有人知道他上哪兒去。

不用擔心被李世民傳喚,李業詡也抽一些時間到封地裡去,看看種植的棉花長勢情況,幸好李世民將他的封地轉到長安近的櫟陽來,快馬可以一天來回,李業詡也得以有時間、有機會去自己的封地上轉轉。

回京養病的李恪,這次也沒跟李世民出巡,也有大把的時間四處亂逛,李業詡一得空,便找上門來聊事兒,甚至李業詡到封地上去,也會跟着,讓李業詡對這個讓人不得安寧的無賴王爺這樣的行爲有些耿耿於懷。

不過李恪腦子民挺好使,對李業詡在封地上種植棉花,在一番解釋後,也明白李業詡如此做的意思,更是央求李業詡,送一部分棉花種子給他,在他回到封地上時候,也可以試種一番,用以支持李業詡的推廣物種計劃。

李業詡也只得同意了李恪這近乎強搶豪奪的要求。

封地莊戶在夏初種下的棉花也都發芽了,長勢還不錯,讓李業詡有些欣喜,他也很希望這種利國利民的東西能儘快培育成功,並向李世民建議在整個大唐境內推廣,使更得多的人能穿上用棉花製作的衣服,用上棉花製作的物品。

那些戍邊或出征的將士,在寒冷的冬日裡執勤或者行軍作戰,若能穿着一身棉衣,那因天氣原因凍傷而減員的情況將大減。

還有一件事傳來,讓李業詡放下那方面懸着的心,李業詡留在安北大都護府的屬下,在傳回來送給李業詡的密報中,報告了一些情況,回紇使團一行已經回到北州附近,曼蘇也安全抵達那裡,並得到副大都護契苾何力的悉心照顧,並準備派兵護送曼蘇南歸,這讓李業詡放了大半的心——

日子過得有些平淡,轉眼夏天已經過去,八月底,到洛陽一帶轉了一圈的李世民終於回到了長安。

李世民回到長安後,在例行的朝會上,向大臣們吹噓了一番他所治下的百姓是如何的安居樂業,洛陽變得更加的繁華,來往洛陽與長安的商旅行人比以往不知要翻了多少倍。

羣臣也都跟着稱誦皇帝這些年所採取的英明政策,特別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的開發江南,鼓勵商業貿易,修建了從洛陽到長安的大道,並且還有各大城市間也修建這樣寬闊平直的大道,使得來往各地更加的方便,也能讓朝廷的政令更快地下達。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大大地獎賞了一番有功人員,李業詡又被賞賜了大批的財物,因修建從長安到洛陽大道有功的閻立本也同樣被李世民以厚賞。

只是李世民剛回到長安,還沒休息上幾天,朝中即又有大事發生了。

先是從吐蕃境內傳回來消息,程知節率大軍挺進邏些,從吐蕃人手裡接管了邏些城,並令韓威坐鎮邏些城,他自己親自率軍,出擊吐蕃與羊同交戰地,並迫使棄宗弄贊交出了軍隊,羊同人在遭遇了大唐的軍隊後,迅速撤退。

程知節在令劉簡率軍繼續進入羊同境內時,也派人向羊同王李聶秀傳大唐皇帝的詔令,命令其向唐軍請降,以作爲他們攻擊已經歸唐的吐蕃的懲罰。

部下全部被程知節接管的棄宗弄贊,也不得不聽令於程知節的命令,準備在下一年開春時候,踏上了往長安朝拜的路。

吐蕃境內的戰事進展如此的順利,讓皇帝和朝臣們很是興奮。

也正是因這些年朝廷在對征戰中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尚書右僕射高仕廉聯名百官上表請求皇帝李世民封禪,李世民在作了一番謙讓後,也同意了,準備下詔宣佈於下一年二月份在泰山行封禪禮。

對李世民做出這樣的決定,朝中反對的人也並不多,一向反對李世民封賞的魏徵因重病在牀,沒有出席朝會,只有馬周等幾人表示朝廷剛剛經歷了連年的征戰,所耗頗多,如今還有大軍正進入吐蕃,雖然有吐蕃部落的財物支援,軍費開支還是有一些,百姓急需休養生息,應該再待兩年後,再去行封禪。

只是反對的人並不多,李業詡並沒發表意見,這樣的事情,也不想發表什麼看法,貞觀朝有如此成就,李世民這個皇帝出去顯擺一番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在相關的朝臣們還沒去做封禪的準備時,一件突發事情傳到朝中來,這件更加重大的事,讓所有人嗅到了戰爭的氣息。

九月底,情報司派駐高麗的情報人員,在連續送回來的情報中稱,高麗國內生亂,高麗王高武還有高麗國內許多忠於高武的朝臣,被高麗大對盧、東部大人泉蓋蘇文殺害。

差不多在兩天後,營州都督張儉送來急報,奏稱高麗東部大人泉蓋蘇文殺死高麗王高武,另立高武的侄子高藏爲高麗王,一些僥倖逃脫泉蓋蘇文清洗忠於高武的官員逃到營州,向張儉求救,張儉也不敢耽擱,立即上表請示朝廷如何應對。

第75章 封賞第56章 爭功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82章 李業嗣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6章 決定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47章 會師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4章 拍板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76章 大婚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21章 巧遇父親第97章 回家了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9章 戰神李靖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58章 出海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73章 閉門謝客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25章 顯神威第2章 即將開始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8章 高山流水第7章 較量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73章 閉門謝客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31章 重兵出擊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7章 機會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11章 陽春白雪第4章 不速之客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47章 會師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15章 回府(下)第75章 復職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79章 出征平叛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