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

晚上過十二點有一更,週一、週二每天三更,後面幾天正常更新,看情況不定時加更,請朋友們多多支持!

兩儀殿內,李世民召集君臣議事。

已經是冬日,雖未下雪,天氣已經很冷了,殿內都生着火爐。

在場的重臣有司空房玄齡、尚書右僕射高士廉、吏部尚書侯君集、禮部尚書李道宗、兵部尚書李世績、工部尚書李大亮、戶部尚書唐儉,及將作監大匠閻立本、軍器監大匠閻立德兄弟,兵部侍郎韓瑗、崔敦禮,當然還有李業詡這個軍事學院的祭酒。

“各位愛卿,擴建水師之事在年後即要進行,今日召集各位商議具體事宜,有何建議,皆可提出!”李世民看着這些大唐帝國的精英們,微笑着說道。

當時討論有關高麗的朝會上,李業詡提出以水陸兩道攻擊高麗,爭取將高麗一擊滅國,建議擴建水師後,李世民可以說是以最快的速度,將水師的擴建提上日程。

以李業詡的感覺,即使是後世那樣高效的政府,也是沒有這麼快的速度,將如此重大的事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拍板。

畢竟擴建水師,朝廷所費的軍資要非常的多。

見李世民說完後眼睛盯着自己,目前只領軍事學院祭酒職的李業詡當先站出來,把自己這些日子所想的一些事講了出來:“陛下,我大唐原有的水師規模過小,舟楫船隻數量少,有經驗的水師將士數量也極少,可以說,如今的大唐水師並無非常大的水上作戰能力,更不說渡海作戰,運送數萬軍隊攻擊有堅城據守的地方。若是出征高麗,必須要有很多有海上經驗的水師軍士,還有數量不少的可以渡海的大型船隻!這些都是當前需要立即解決的事!”

這些時候,李業詡奉李世民的令,會同兵部侍郎韓瑗、崔敦禮,將水師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統計整理,這兩名兵部侍郎工作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在短短月餘時間內,就將李業詡想要的資料找齊。

從這些資料上看,李業詡也明白,如今大唐軍中雖然有水師編制,但都是屬於各州軍編下,規模非常之小,可以說沒有能進行大規模水上作戰的成建制力量,更不要說渡海作戰,說白了,現在的水師只是擁有幾艘船,能在江裡,或者湖裡運載一些人的數千人員編制的雜牌軍,並且各自隸屬於沿海或者沿江、湖的州府。雖然那些船隻可以在海上航行,但因數量不多,船規模又小,抵擋不小大風浪,也載不了多少人。若是出征高麗,數萬人的軍隊,要如今規模的水師運載,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別說有可能與高麗或者百濟,還有倭國在海上進行作戰。

如今所有的眼光都是集中有,連賢明如李世民這樣的皇帝也是如此,對海防根本沒有重視,也沒有概念,即使是要從海上出擊高麗,以他們的想法,也就是臨時徵召船員,再建造大船,能將陸軍將士運過海去就行。

“陛下,李祭酒所言爲實,此是兵部所轄的水師的資料,請陛下過目,”兵部尚書李世績站起來,把一份由兩位兵部侍郎所整理,以奏報形式寫就的資料交給李世民,“若要運載大量的軍隊渡海作戰,並且使得水師自身有作戰能力,必須擴建水師,增加水師裝備,以應戰事需要…”

“李愛卿,你與朕說說軍事學院之水師班學員的情況!還有水師建設的目標要求,”李世民接過李世績手中的奏報,沒打開看,放在了一邊,指着李業詡道。

今日姓李的大臣實在不少,李世民只得用手相指,不然還不知道叫誰。

“陛下,水師班學員剛剛在兩個月前分班,目前所學也只是基礎理論方面的東西,對他們而言,如此並沒有指揮水師的能力,”李業詡應聲站起來說道,“只是臣覺得可以這般,在教授一段時間的基礎課後,可以令這些學員到水師所在地,熟悉並適應水上的環境,並實地學習水上作戰的科目,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速成訓練,基本可以滿足暫時的水師擴軍需要!”

“以臣所理解之水師,不只在沿江內湖運兵作戰,還要包括可以在我大唐周邊海上進行軍事戰爭的武裝力量,包括船隻、人員和管理機構,如今一些我們所具備的條件,但還有很多是需要朝廷大量財力支持的…”

與海軍陸戰隊不同,李業詡在後世的特戰隊並沒有海上訓練科目,一些有關海軍的知識也只是在軍校裡時候學的,對海軍如何作戰並不熟悉。而且後世的海軍理念與現在的水師大不相同,如今的水師所用的戰船,也只有那種以船員划槳或者腳踩爲動力的木船,而且所用的武器只有弩、弓等射程較遠的兵器,剛剛研製出來的火炮,暫時還無法在現有規模的船上使用,一則因爲安全方面,火炮需要大量的彈藥,而軍中熟悉火藥的人並不多;二則因爲火炮發射發產生強大的後坐力,有可能擊穿木板,使戰船受到損害,這兩個問題解決前,火炮還只是理論上水師能使用的兵器,這些都是當前務必要解決的問題。

李業詡在這段時間所瞭解的資料中,知道如今有了車船,可以以腳踏木輪推進,有了水密隔艙的技術,減搖舭骨也有了,造船也有了圖紙,鐵釘聯接、桐油加麻絲接縫、船渠修造、仿照船模造船、滑道下水等技術,現有的水師船隻雖然不多,但各類卻不少,包括樓船、艨艟、鬥艦、走舸、遊艇和海鶻,這些東西是有些出乎李業詡意外的。

若能將這些技術好好利用,再加上火炮技術,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在這個時代傲視世界,還是有可能的。

還有幾個對於水師建設非常有利的東西,那就是指南針和望遠鏡,也早在十年前已經由李業詡研製出來。

指南針已經研製出來十多年了,軍器監的工匠們,在李業詡研製的基礎上,經過了不少的改進,大、中、小、微小,各種型號的指南針都有,最大的需要用車運載,指示精度也更好,只是用於航行的船中,則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設計。

而望遠鏡的製造,因爲沒有玻璃,還是用水晶代替,雖然以朝廷的名義徵用了最好材質的水晶,但水晶的透光性能與折射放大性能,還是無法與後世的玻璃相比,雖然軍器監那些腦袋聰明的出乎李業詡意外的官員們,已經制作出更爲複雜的用複合鏡片的望遠鏡,只是成像效果卻不甚理想。

讓李業詡有些興奮的是,軍器監的官員們已經摸索製作出玻璃製品來了,他們是在李業詡的一些指導下,經過自己的數百上千次試驗,用了許多的材料,終於有一些成品半成品的玻璃製作出來,只是材質還暫時不能用於望遠鏡的製品。

待李業詡說完,工部尚書李大亮站起來說道:“陛下,臣前些年在青海之時,曾使部下建造一些稍大的船隻,以在青海中運載物資,只是士兵們皆不太熟悉船隻操作,只得徵用那些青海邊會操船的居民,以作軍用,所以臣覺得,水師將士應從臨海近的那些漁民中募集,這樣纔可以迅速地提高操船水平,使得水師263124169312儘快有戰鬥力!”

“陛下,臣覺得若要作運載數萬軍士之用,必須儘快徵集工匠,開始建造大型的船隻,”將作大匠閻立本起身說道。

這位脾性古怪的大師,說話也是很簡單。

接着其他人又說了一些相關的事項,每個人所說的都被一旁的宮內記事人員記錄下來。

一會,見沒有人再有言語,李世民開口說道:“諸卿所言皆是組建水師所必須之務,待兵部將這些建言整理完善後,即以兵部軍令行文下達,擴建水師!”

李世民走到牆上掛着的大唐統疆域圖前,指着地圖道:“初募集的水師,將集中在萊州、登州、海州一帶,加緊訓練,以得早日成軍!以將作大匠閻立本爲督,並令杭、越、婺、萊、登、洪、江七州,造船一千五百艘,以作水師籌建之用…再令軍器大匠閻立德,加緊研製可用於戰船上使用的火炮!”

“諾!”衆臣起身應道。

“諸位愛卿可有水師領軍人物之選?”李世民再問場中諸臣道。

“陛下,臣舉薦左衛大將軍鄭仁泰任大唐水師主將!”李世民剛說完,房玄齡即站起來說道。

聽房玄齡如此一說,李業詡一愣,想不明白剛剛被任命爲左衛大將軍的鄭仁泰,房玄齡爲何要舉薦他去當任水師主將。

鄭仁泰與房玄齡並無什麼交集,鄭仁泰這些年雖然立下不小的戰功,但與能否領軍水師並無多大關係,這是何意?按理這個舉薦人兒應該由自己來說纔好,畢竟自己對鄭仁泰熟。

不過鄭仁泰去當水師的主將,也是個不錯的結果,只是李業詡心中還有一個人選,必須要向李世民提出來。

只聽李世民說道:“房卿所提,朕允!還有其他合適的將領,也可以薦舉,朕都會考慮的!”

“陛下,臣推舉一人!”聽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馬上站了起來。

“何人?”

“第一衛軍第一近衛師第六團中郎將劉仁軌!”李業詡朗聲說道。

“朕許!”李世民沒做任何考慮,即點頭應允。

李業詡大喜,他不知道是歷史影響了自己,還是自己影響了歷史,原來歷史中李治朝時候,那個指揮大唐水師在白江口擊敗百濟和倭國聯軍的海軍統帥劉仁軌,也順着自己的推舉到水師中去,只是希望這傢伙有天生的指揮水師才能,協助鄭仁泰打造出一支讓人生畏的大唐海軍來,到時可以遠征海外,無論是倭國,還是其他地方,都可以將其征服。

———————————————————————————————

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37章 利器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37章 壽辰(上)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87章 一堆名將第93章 勸和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7章 較量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8章 計策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73章 佔地之計第72章 凱旋第31章 是喜是悲?第76章 太子的事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4章 一場鬧劇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17章 機會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章 邀約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8章 凱旋之師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32章 出征在即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72章 這是誣告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4章 出征時刻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59章 回家第32章 比武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52章 過年雜事第67章 出征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71章 心跡第14章 回府(上)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