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太子監國

乒淵病嘶後,李世民爲其舉行隆重的祭莫禮,並廢朝心國舉哀,爲太上皇治喪。

按禮制,皇帝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一道,專心爲太上皇守制,天天守在李淵的樟宮前,不理朝政,不問國事。令太子監國,由衆宰相輔政,處置一切朝務政事,同時徵用民工。爲太上皇建造寢陵。

李業詡手中已經收到了諸地傳回來衆多的情報,但無法進宮求見李世民。李世民天天爲李淵守制,不見朝臣,任何朝事兒都不過問。

這讓李業詡傻眼,李世民如此一個英明的皇帝都如此,若此時朝中或者邊境有大事發生,那該如何是好?

而此時,李業詡手中掌握的情報正表明,西北部邊境又有不平事兒。

但探聽情報的事兒,李業詡是直接負責。並只報於皇帝李世民的,其他人都從沒插過手,即使貴爲太子,如今監國的李承乾,輔佐李承乾處理政事的尚書左僕射房棄齡,尚書右僕射溫彥博,還有主管兵事的侯君集都無從知曉。

如何處置讓李業詡很是着急。連鄭燕再次懷孕了,也沒給他帶來驚喜。一

吐蕃傳來的最新消息,在棄宗弄贊當政後,吐蕃派遣大軍征服了蘇、附國、白蘭、嘉良夷、薄緣夷等小邦,吐蕃高原的局勢基本被吐蕃所控制,唯有一個較強大的羊同國,也與吐蕃結成聯盟,棄宗弄贊迎娶羊同的公主李特曼,棄宗弄贊的妹妹賽瑪噶嫁給羊同王李邊夏,這兩國結成的聯盟勢力範圍達萬里。

國內平定,棄宗弄贊遷都邏些城後。依着天塹文創造了吐蕃文字,同時制定多部法律,並將吐蕃地分爲五茹,烏茹、約茹、葉茹、茹拉、蘇茹,邏些城所地即烏茹,五個茹的置六十一個桂東岱,桂東岱又稱千戶所,是吐蕃的軍事單個,每個桂東岱有軍千戶,計軍士五千餘。

由莽宗弄贊控制的整個吐蕃地人口約五十萬戶。二百八十萬口,軍士約四十餘萬,這個數字讓李業詡大吃一驚。此前的情報只是說吐蕃有雄兵十數萬,如今的情報竟然是翻了好幾倍,如此強大的軍隊人數。再加上羊同國的軍事力量,那絕對讓人不敢小視。

贊普之下設大論一人,相當於大唐之宰相小論一人,主要爲輔助大論處理事務,那祿東贊即爲大論,是僅次於棄宗弄贊的吐蕃二號人物。如何劃分茹地,還有千戶所。及各部落間領地和財產的劃分,即是祿東贊和另一名喚達傑的人負責的。

由大論祿東贊率團來唐,足見此次充宗弄贊派出的使團是非常的不一般。

吐蕃在迎娶尼婆羅公主時,也是祿東贊作爲使者出使,並隨其後有五萬軍隊跟隨,越過後世被稱作喜馬拉雅山的高山,抵達尼婆羅境內。同時使團中也有被李業詡擊敗的那兩外吐蕃武士,但這兩名武士在與尼婆羅武士比武時取得了大勝,被米桑布扎擊敗身死的尼婆羅武士數名,讓尼婆羅國王夫懼。

祿東贊同時帶着棄宗弄贊的幾封信。威脅尼婆羅國王,若泥婆羅不嫁公主,就要把其地變爲吐蕃的國土,泥婆的宮殿變化吐蕃的王宮。尼婆羅國王被嚇住了,答應把赤尊公主嫁給棄宗弄贊。

赤尊公主嫁入吐蕃後,把自己信仰的佛教也帶八吐蕃,帶來了高超的建築技術和工匠,建造了吐蕃最偉大的建築紅宮,棄宗弄贊也開始信仰佛教。

這也是這次祿東贊到長安後希望的到大唐關於佛教方面之類書籍的

但最讓李業詡吃驚的是,在邏些城附近的十餘萬吐蕃大軍,在吐蕃名將尚囊帶領下,已經從邏些城出發,往東北方向進發,目標可能是大唐西北的諸羌地,還有青海,甚至有可能是大唐邊境諸州。

以吐蕃到尼婆羅請婚的事看,吐蕃可能還是想故枝重演,以軍事力量逼迫大唐同意許婚,只是不知吐蕃使團內兩名最出色的武士被李業詡擊成重傷後,吐蕃人會不會再如此還是個未知數。

吐蕃人十餘萬大軍從羅些城出發,估計經過幾個月的行軍後,差不多可以抵達各黨項羌所處的位置,即黃河河源一帶,或者到達青海近。甚至可能攻擊大唐邊境,如今大唐與吐蕃間唯一相隔的,就諸党項部落,其他的部落都已經被吐蕃滅掉了。這樣重要的情報必須要告知李世民。

李業詡也在納悶,爲何此前吐蕃的這麼多舉動都被大唐所探聽到,或者說沒有采取對策?

另一份情報是關於西突厥的,欲谷設與同娥設之間的紛爭,被阿史那社爾揀了個便宜,阿史那社爾領着族人十萬餘人,取西突厥地近半,自稱答布可汗。

阿史那社爾爲處羅可汗次子,以智勇聞名於部,在當初領利攻唐時。鐵勒小薛延陀部趁機叛亂,欲谷設派兵鎮壓,阿史那社爾也出兵相助。但都被薛日08姍旬書曬譏口齊傘

阿史那社爾取得領地後,仍不忘薛延陀叛亂之事,並不聽屬下建議。一心要復仇,親自率領五萬餘騎攻擊薛延陀於硅北,交戰百日,阿史那社爾部下苦於長戰不休,紛紛逃亡,薛延陀縱兵攻擊,阿史那社爾戰敗,手下僅剩萬餘人。李業詡看到情報,又一次的感嘆。情報來的遲了,而且大唐的軍事力量都沒準備好,再次錯失了掃平西突厥諸部的良機。

李業詡知道,阿史那社爾也是一個大唐朝中著名的突厥歸將,想必此戰後,阿史那社爾在西北呆不下去。要來歸唐了。

吐蕃和西突厥境內如此異常重要的情報,這些都不在李業詡所能處置的事兒,關於國策的問題,必須的李世民親自決斷。

但如今李淵病逝了,李世民卻拋開一切政事去處理太上皇的後事,求見無門,這讓李業詡有些急得不行。

唉,這李淵還真死的不是時候。周邊如此重要的敵情,卻連李世民的面都見不到,更別說稟報採取對策了。

李業詡沒法,想着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把情況告知太子李承乾,李承乾作爲監國的太子,想必可以對此做出決策,若其不能處置,也定會將此情況告知於李世民的。

李承乾肯定每日都會到太上皇面前盡禮。這些事兒可以說於李世

此時的皇宮到處都是一片搞素的場景,一切都爲李淵的病逝而致哀。

太子監國。處理政務的地方在東宮。

李業詡來到東宮明德殿外,卻被宮中侍衛攔了下來,被告知太子正在處理朝事,稍後才能進去稟報。

“末將有異常重要的事兒要稟報太子,麻煩將軍爲我通報一下!”李業詡有些傻眼,以前多次到東宮來,都基本未受到阻攔,李承乾甚至都會迎出來,眼前這名侍衛也曾見過幾次,爲何現在變得如此了?

“李將軍,不是末將不給你通報。實在是因爲太子正與幾個輔佐的大臣商議朝事,太子吩咐了,任何人都不得打擾,也請將軍在此等候”

“我有重要軍情稟報,萬一出了諷漏,你我都擔當不起!”李業詡已經管不了這麼多了。

那名侍衛見李業詡說得如此嚴重。也不敢耽擱,馬上飛跑着進去稟報。過了一會,這名侍衛滿頭大汗了跑了回來,對李業詡道,“李將軍。你進去吧,”

說着這名侍衛擦拭着臉上的汗水。估計是被李承乾罵了。

李業詡走入明德殿,對李承乾和幾位重臣行了禮,看到和李承乾一塊商議事兒的有房玄齡、溫彥博、虞世南、侯君集等人。

看到李業詡進來,幾人都停下了話語,侯君集走了過來說,“賢侄。我們正在商議如何厚葬太上皇的事,你有何重要軍悄?”

“吐蕃國內十餘萬大軍,往東北方向而來,末將估計,安是對我大唐有所圖”接着李業詡詳細地講了有關的情況,心裡窩火,一個死人的事,也比邊境的軍情更重要?

李業詡把自己寫就的情報總結交給侯君集,侯君集再交給李承乾,關於西突厥的情報他也附上了。

李承乾看了,對身邊的諸臣道。“諸位,你們覺得此事如何處妾好?”臉上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樣子。

若要備軍備戰,此事過於重大。雖說李業詡把處理朝事的任務交給李承乾,李承乾處理起來還頗有道,但動兵戈的事兒,李承乾不知道如何決斷,也不敢決斷。

“若吐蕃人攻擊目標是我大唐邊境。那我們要做好應戰的準備”侯君集臉上似有喜悅的樣子。

“太上皇新喪,實在不宜妄動兵戈,此事我想還是交與皇上處置爲好!”房玄齡沉思半晌說道。

“孤也覺得如此,還是交予父皇來決斷吧!”李承乾如釋重負地說道。

幾天後,李業詡被李承乾使人傳進宮,轉達了李世民的旨意,如此大喪之年,不宜動兵戈,只是嚴令邊兵作好應戰的準備,同時交給李業詡一份密令。

密令中讓李業詡派出特戰隊。襲擾吐蕃大軍的行進。

李業詡領命後立即去佈置行動。除幾名教授新一批隊員的人員留下外,其餘隊員在鄭仁泰率領下,出發前往拍海一帶。

過了六月,李世民在羣臣奏請下,才重新聽政,但諸多事兒還是交由太子李承乾處理。

十月,李淵才正式下葬獻陵小謐號大武。廟號高祖,以穆皇后襯葬。加號太穆皇后。

自此,李世民才正式理政,並召李業詡商議對策,這時,特戰隊也傳回來重大喜訊。

然而,寶貴的一年也差不多過去了”

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71章 朝會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58章 連根拔除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76章 太子的事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75章 女助手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4章 拍板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22章 論理第16章 《出塞曲》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47章 大舉攻擊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47章 會師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3章 三月三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60章 其樂融融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34章 轉移陣地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39章 壽辰(下)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27章 拜訪房府第45章 龍涎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20章 廟會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3章 三月三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158章 出海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8章 訓練繼續第4章 蜀王李恪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