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

平業詡聽到李恪來忙仰了出懷在抹眼淚的房淑留咒懵舊六

看着門外似笑非笑的鄭燕,李業詡大感尷尬。

鄭燕卻沒說什麼,示意李業詡過去接待李恪,她自己進屋去勸慰房淑。

李業詡來到前廳時,管家李年正陪着李恪說話。

李恪這次是帶着王妃到府上來了,還如房淑般帶來諸多禮物,以賀李業詡再添一子。李業詡不敢如往常般隨意,上去行了禮,“不知吳王殿下和王妃來訪,有失遠迎。請勿見怪!”

看到李業詡過來,管家李年作了禮也就離拜

“業詡兄,怎麼如此見外了?”李恪卻不管這些,見沒有下人在一旁,依然如往常般兄弟相稱。

一旁的王妃楊再抿着嘴笑。

“恪弟,今日怎麼有空上門來看望爲只了!”李恪如此說,李業詡也不客氣了,只是心裡很納悶,不知今日這位已經被李世民免去特衛大將軍職,新改封吳王、潭州都督的李恪又有什麼事兒,還帶着王妃上門來。

“你又添一子,還被我父皇封賞,諸多喜事,做兄弟的怎麼能不表示一下!”李恪嘻嘻笑道,“恪很羨慕你。都已經有四子了!”還下意識地看看楊氏,倒把楊氏鬧了個大紅臉。

李業詡不知如何說,這李恪還真的什麼話都說的出來。

這時鄭燕也陪着收拾停當的房淑出來了。

李恪看到房淑也在這兒,很是驚奇。忙站起身,和王妃一道想上去行晚輩之禮,卻被房淑止住了。

房淑乃李元嘉之妃,李元嘉是李恪的叔王,房淑也比李恪大了一輩。讓李恪很是鬱悶。

房淑看到李恪夫婦倆,也很是不自在,略呆了會,即離去!

鄭燕把房淑送出門去,回來陪着吳王妃楊氏聊開去了。

“業詡兄,聽說你最近收了副好畫。去你書房看看!”李恪正兒八經地說道。

看到李恪如此說,李業詡知道有事兒,忙領着李恪來到書房。

“恪弟,今日怎麼了?”。待家人上了茶後,李業詡關了房門,吩咐任何人不得進來打擾。

“業詡兄,今日淑兒到你府中,爲了何事?”李恪一臉八卦的樣子。邊說邊拿着面前的茶就喝,一大口喝進嘴裡,發覺太燙了,忙吐了出來,一張俊臉都漲得通紅。

“淑兒過些日子要隨韓王到潞州封地去了,今日特來告別”。李業詡看到李恪這副狼狽相,想笑。卻又忍住了,也很鄙視李恪成了婚還如此八卦的樣子,剛剛被房淑影響了心情,也沒好氣,“我說吳王殿下”。

“業詡兄,別喚我什麼吳王殿下”李恪一臉鬱悶的樣子,低着聲道。“今日我是向你討教來了”。

“爲年了何事?”

“父皇讓我領潭州都督職,潭州乃長沙地,諸事平和,父皇是憐我這些年領軍辛苦,讓我到那裡清閒一下”。李恪像個受氣的小小媳婦一樣委屈,“可我到那兒,能做什麼事兒,又不能領兵事!”

“你不想去封地?”李業詡問道,這小子還帶兵上癮了,還想賴在特衛大將軍位上不肯下來嗎?

“不集不去啊,但我想去有戰事的地方,像鬆州、氓州或者龔州、桂州都不錯,爲何是潭州!?我領了幾年兵,都沒撈了個仗打”。

“這幾個可都不是好地方”。李業詡大概知道這些地方的個置。大部都是山高水遠的偏僻地方,“你是想打仗?”

“當然想,不然學這些兵法武藝的做什麼”。李恪回道,還翻了介。白眼,

在李業詡面前,李恪一直都是這樣一副樣子,什麼事兒都會說出來。

“你可以向你父皇請求啊,到北邊有可能發生戰事的地方去!”李業詡支招道。

“說了,父皇不同意,說北邊氣候過於惡劣,怕我呆不下去,我說到什麼地方都不怕,父皇不相信!”

“不若你向你父皇要求到南方去。南方環境好些,如今幾年開發下來。都成富饒之地了,南方之地,還大有可爲,你可以做出一些成績來。且南方還時常有獠人作亂,你到南方去有可能可以撈一些仗打,正好發揮一下你所學的!”李業詡笑笑道。

“對,我可以向父皇提議去看看南方開發的如何了,南方獠人時有叛亂,皆因剿撫不力,就由我去處理這事兒!”李恪很受啓發,一下子變得高興起來,“明日我即向父皇提出,不知他是否會同意!”

“你爭取一下麼,什麼招兒你自己報??。李業詡說道,以李恪的聰明,肯定會想了法子來的,“只是路途遙遠。來去不便!”

“路途遠我倒不怕,反正這些年我也不想回長安來”李恪皺着眉頭。低聲地問道,“業詡兄,近段時間是不是都沒去東宮了?”

“是的,好久沒去了,自太上皇去世後,我除了那次通報事兒,就沒去了”李業詡有些警覺,“你問這做什麼?”…穴。李恪不回答革業詡的問詢,有此吞葉

???“我說恪弟,你究竟想問什麼?”這可不是一般的事兒,李恪問起來肯定有其他意思的。

“業詡兄,你有沒有想過,這次諸王都要到封地上去置官,唯我四弟,父皇準其不置官,並許其在府內置文學館,自引召學士”。李恪一臉凝重的樣子,很小聲地說道。

“哦?!”李業詡聽了卻是吃了一驚,這事兒他還沒有聽說過,“你聽誰說的?”

“我父皇在朝堂上宣佈的!朝臣們都知道,還有諸多大臣反對,可父皇卻依然如此”李恪眼巴巴地看着李業詡,“你覺得我父皇此是行意?。

“你是不是動了什麼心思?”李業詡盯着李恪問道。

“不是,業詡兄你誤會了”李恪有些着急,“我只是覺得父皇此做定是有深意,若這些日子沒再叫你去指教太子的話,那事情就肯定不簡單了!”

李恪給李業詡講起事情的緣由來,原來因李泰酷愛文學,且文采也不凡,工於書畫,深得李世民的喜愛,李世民讓其可以在府內開文學館。招攬文人,且還準備讓其編撰一部地物方面的書,這讓李承乾很是不滿,使得這長孫皇后所生的兄弟倆一直不和。

李業詡聽了李恪所說,沉思起來。

看這些情報。李泰受到李世民的寵愛程度有些超過太子李承乾。

想想也是,這麼一段時間,沒去東宮了,李世民也沒什麼催促,難道因爲這段時間李承乾監國。一些事兒處理的不合李世民的意,李世民有些冷落李承乾了,而李泰表現不錯。讓李世民思想上有些異動了?

歷史難道又走回原來的行徑中。李承乾和李泰爲了太子個爭得你死我活,最後卻落入李治的身上?

這歷史上的李承乾和李泰皇儲之爭,看起來是李世民一手導致的。

“你們皇家的事兒我不清楚。你的太子大哥我曾接觸過,人兒還不錯,但魏王沒接觸過。不清楚他人如何。我也不知道你父皇是作何打算,無論什麼紛爭我也不想參予”李業詡用異常嚴肅的口氣說道,“恪弟,我也希望你什麼事兒也不要攪和進去,一些事兒,鋒芒畢露反而會招人嫌,最後自食其果,拳還是以前那句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業詡停了一會,才重重地說道:“避其鋒芒,不參與爭鬥,機會或許會留給蟄伏者,”

最後這句話不亞於驚雷,讓李恪打了個激靈。

李恪聽了李業詡的話,沉思着。

李恪對太子位沒有想法,李業詡無論如何都不相信,李恪這些年所做的,也許有爲實現自己抱負的打算。但也肯定有爲博李世民的好感,引起朝臣注意的想法。

以李業詡對這幾個皇子的看法。李承乾雖然聰明,但與李恪之才相比差的太多,李泰從當日那副對自己不滿外露的情景來看,即使其才華橫溢,心胸也是異常狹窄,更別說如此高調地與李承乾相爭,難道不知隱忍嗎?

李恪無論是文采武略,還有心胸方面。都比這兩位長孫皇后所生之子高的多,若按才選,李恪是皇儲最合適的人選,但李恪有致命之處,並非嫡子,還有其母是隋朝公主。有楊廣的血脈,這一點讓衆多跟隨李世民打天下的朝臣們不能接受的。若李恪當了皇帝,那誰知道這天下是李唐的,還是楊隋的。

李恪能當上皇位唯一的可能,那就是長孫皇后所生的三個兒子都無法繼承皇位,

想到這,李業詡心中猛然心動,但看着李恪卻什麼也沒說。

李業詡也繼續想着事兒,即使長孫皇后所生三子都無法繼續皇位,但李世民還有那麼多的兒子,若李恪得到朝臣的認可,那所做的事兒還是要很多,若能率軍平定南方諸獠的叛亂,無疑是一件異常好的事兒,而且,李恪還不能常回京,即使有功,也不能使這份功勞讓李承乾和李泰及其支持者感到對他們產生威脅。

李恪是個異常聰明的人,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李業詡話中的意思,當下站起身,對李業詡一禮道:“多謝業詡兄的再次指點,恪必當牢記在心”。

李恪既然明白,李業詡也不再說這事兒,再聊其他一起事兒,李恪即起身告辭。

三月,長安城外,莆橋邊。

“年年柳色,孀橋傷別莆橋邊自古就是送另離人的地方。

李世民親自送諸位王子和親王到封地上赴任。

李業詡也和其他一些紈絝一起,爲李恪送行。

經過李恪的一再要求,李世民終於同意讓李恪去更南的南方,所處劍?南的滬州,領滬州都督職。

折柳相贈,互道珍重,揮手告別。看着遠去車隊的影子,李業詡感嘆。不知李恪以後會如何,

第28章 軍事屯田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52章 過年雜事第6章 長安西市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79章 出征平叛第95章 刻石記功第71章 完勝第28章 無可奈何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28章 李恪母子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45章 龍涎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78章 爲何如此第14章 回府(上)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5章 抵達鄯州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93章 勸和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6章 李靖辭相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76章 千刀血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71章 朝會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92章 酒後亂性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49章 過年了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22章 意外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46章 好馬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1章 巧遇父親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15章 回府(下)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64章 初經人事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68章 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