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平息

餘額不足

江白很快便被太宗遣人控制了起來,沒費什麼事就把一切的真相全都交代了,原來江白居然也是建成死黨,他看準了太子想立大功,做大事,故意誘使太子拋出太倉裡的糧食賺取差價,來爲太宗修翠微宮,等糧食出手後,又密派吳慶掘開龍首渠,假稱是大雨所毀。他知道此時太倉已無糧可用,便一面讓人聯絡頡利陳兵綏州、幷州城下,一面在長安策動兵變,最後吳慶竟不惜叫心腹段穎帶人殺死自己,讓士卒身負弒殺朝廷大員的重罪,把左屯衛軍逼上反路。

此時太宗正和長孫無忌,岑文本在承慶殿議事,所議的就是這次左屯衛軍譁變的事情。

長孫無忌看了江白的口供之後,一臉沉重道:“真沒想到,這些天來大唐一直站在懸崖邊上啊。”

太宗說道:“這番刀光劍影讓朕明白了,對一個國家來說最可怕的是什麼,是內亂呀!多強大的外敵都不怕,幷州軍被打垮了,還有綏州軍,綏州軍被打垮了,還可以從洛陽、揚州調人來,可要是自己人先亂起來,天可就真的要塌下來了!這個江白和吳慶苦心孤詣,甚至不惜爲隱太子殉葬,謀的就是這一個‘亂’字!”

長孫無忌看着太宗,揣摩着他話中的含義,口中應道:“皇上之言,真是切中要害。強敵在外,陛下這些年一直臥薪嚐膽,苦謀破虜之策,臣看這第一策就該是嚴防內亂!”

岑文本也明白了太宗的言外之意,附和着說:“長孫大人所言甚是,一個家,一個國,怕就怕自己先生了亂子!”

太宗拍了拍岑文本的肩膀道:“文本!你這話說得好,可惜朝中有你這種見識的人太少了,這幾天有些人上奏章拿左屯衛軍黴米的事兒做文章,目標直指太子。朕就想,江白和吳慶利用太子,在左屯衛軍中挑起譁變,那這朝中難道就沒有第二個江白,吳慶,想利用別的什麼皇子,掀起一場政潮,然後引狼入室嗎?”

岑文本一驚,他已經洞悉了皇帝的用意。一旁的長孫無忌也在看着岑文本的臉色,頓時心中大定。

太宗看看長孫無忌,又看看岑文本,接着說道:“輔機!文本!你們一個是吏部尚書,一個是中書侍郎,都是朕身邊的近臣,對你們,朕一向開誠佈公!這份供詞,除了你們,朕沒有給別的大臣看過。如果不將它公諸於衆,朕就無法處置太子在太倉這件事上的過失。可如果將它公諸於衆呢?士兵們知道了左屯衛軍的統領、品階這麼高的將軍居然是一個奸細,往後朝廷內外勢必杯弓蛇影,人人自危,軍心、民心勢將受到重創,還奢談什麼北伐?唉,這可真給朕出了一道大難題呀,朕思來想去,也只有你們能幫朕想出個應對的良策來了!”

岑文本看了太宗一眼,然後一步走到桌邊,伸手拿起那紙供詞一把伸到燭火前點着。

長孫無忌見狀,不禁臉色一變:“你這是幹什麼?”

岑文本對太宗道:“聖上!這就是臣的主意,爲了國家安定和北伐大計,只能把這兩份供詞一起銷燬,讓此事永遠成爲一個秘密!”

太宗有些詫異地問道:“兩份供詞?另一份呢?”

岑文本回答:“另一份在大理寺獄裡,就是江白本人,請皇上降旨立即將其處死!”

太宗聞言,和長孫無忌對視了一眼,臉上都露出了一絲微笑。

這次談話之後,太宗當即宣佈,由岑文本負責處理左屯衛軍譁變的善後事宜。過了幾天,岑文本上奏,他已查清,譁變是胡成玩忽職守所致。太倉中的兩個倉廒遭到雨淋,他居然沒有發現,致使黴米流入營中。他以瀆職的罪名請求太宗將胡成革職流放三千里。岑文本在奏章中還說,此次譁變發生後,幾位大將統領大軍從北苑及時趕回,護駕有功,應予旌表,至於已故左屯衛中郎將吳慶,他恪盡職守,奮勇阻擋亂兵,以身殉職,應予以厚葬,並追封爲侯爵,以彰其忠烈。

太宗批覆,雖然左屯衛軍出了點亂子,但只死了幾個人,幾個時辰就平息下去了,各軍聞警即動,行動迅捷,說明幾年來禁衛軍兵練得好,將選得對,對這些功臣的封賞輕了,應再各升一級!吳慶死得很英勇,是爲將者的楷模,追封他爲平原侯,在忠烈祠裡永享供奉!接着,太宗又下了一道諭令:調程懷亮出任左屯衛翊府中郎將。

這樣的結果當然令李恪大失所望,他趕到岑文本府中一臉怒意地道:“先生,您怎麼幫着他們說話呢?太倉地勢那麼高,糧食怎麼會受潮?再說了,左屯衛軍出這麼大的事兒,吳慶雖死,難辭其咎,太子也該擔些干係,你爲什麼還奏請皇上表彰他們?這不是喪事當喜事兒辦嗎?”

岑文本從容答道:“就是要把喪事當喜事辦呀!”

他說着,走到棋盤前捏起一枚棋子道:“實話告訴殿下,臣根本就沒去太倉,也沒有審過胡成,臣這麼做是爲了提振士氣穩住局面。”

李恪不高興地說:“他東宮的局面,咱們犯得着出力去穩嗎?”

岑文本將棋子“啪”地砸到棋枰上,擡頭一臉正色的看着李恪道:“東宮的局面?殿下!你錯了,臣要穩的是大唐的局面!這天下還不是東宮的呢!自古皇帝都樂意看着大臣、皇子們爭,要是這些人不彼此相爭,就該和皇上爭了!不過,不管怎麼爭都不能越過一個坎兒,這個坎兒就是天下的興亡,要是國亡了,大家夥兒還爭什麼?”

最後幾句話岑文本語氣十分嚴厲,這是前所未有過的情形,李恪一臉困惑地看着岑文本道:“先生,這是怎麼了,您是不是有什麼事兒瞞着我?”

岑文本擺擺手道:“一句話說不清楚,臣也不能把事情的原委都說出來,不過我要提醒殿下,這件事誰也不要再過問了,吳慶只能是個英雄!也只能躺在忠烈祠裡,你叫你的人把那些告他貪瀆的奏章都撤回來,否則就是與皇上爲敵!與皇上爲敵,也就是與臣爲敵!一個左屯衛中郎將,再加上皇上心中的一片感激,一次能得到這麼多東西,該知足了!事緩則圓,過猶不及!”

岑文本是個儒雅的書生,在李恪面前一向談吐溫和,今天說話的口氣如此之強硬,讓他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了,好在他是個機變的人,馬上說道:“我聽先生的話就是了。”

接着,李恪便把話題岔開,拉着岑文本下棋。一氣輸了三盤,才離開岑府。

至於江白,一個小小的工部侍郎,在這盤大棋局上,是沒有人關注他的,在事情有了結論的當天,江白便被秘密.處死,對外則宣稱,江白因監修龍首渠不利,深感有負盛恩,已經自殺了,爲此太宗還勉勵了幾句,撫卹了江白的妻子。

第45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六章第38章 事急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62章 希臘火第二章第10章 駕臨第二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45章 達者爲師第73章 一戰功成第42章 戰戰兢兢第6章 汝南公主第9章 西方局勢第二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章第六章第六十七章第十七章第34章 偷襲和龍第71章 戰戰兢兢的倭國第39章 譁變第38章 朕挺你第61章 出師表第八章第22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4章 南下第14章 怒第63章 諸子第32章 安西軍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0章 善後第33章 戰前第7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55章 三戰而下第15章 是非功過第60章 古埃及第五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32章 廷議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16章 燧發槍第102章 妖言惑衆第88章 你是皇十四女?第35章 安市之戰第十六章第9章 意外來客第73章 大食國滅第7章 田賦第4章 憫農第89章 我的小小未婚妻第17章 密議第50章 不速之客第2章 失孤第86章 達延芒結波第36章 坑殺第36章 約法三章第十四章第11章 皇后出宮第40章 亞歷山大港第69章 杜克明生的好兒子第23章 詔書第57章 趁機發難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11章 夜宴第23章 踏青第41章 會師漢江第14章 最後一搏第7章 田賦第五十四章第十五章第14章 懲治第23章 戰第34章 文明古國第79章 攜美同遊第50章 戰事再起第70章 碩鼠第42章 戰戰兢兢第74章 海戰揚威第78章 質疑權威第三十八章第33章 戰前第24章 打金枝第57章 民心天下第六十七章第48章 初見丕平第14章 李義府第9章 疑懼第六十七章第17章 太宗教子第64章 搜府第62章 對奏第23章 戰第35章 有教無類第100章 蜀王之謀第27章 綏州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