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炎炎夏日

餘額不足

六月的長安,在下過一場雨之後,天氣突然毫無預兆的便熱了起來,炎炎夏日當空,杜睿也沒了讀書的心思,在這個沒有電扇,空調的時代,想要捱過這種天氣,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杜睿還算精明的,當初釀酒成功之後,他除了讓杜仲四處收購糧食,以備不時之需,便是大肆儲備冰塊,爲的就是能稍稍輕鬆點度過夏日的高溫煎熬。

“還是少爺聰明,要不是少爺當初存了這麼多冰,咱們這個夏天還真不知道該怎麼過了!”寶釵一邊指揮着杜平原兄弟往杜睿的書房裡搬運冰塊,一邊說道。

“那是自然,現在外面的人都說咱們少爺是文曲星臨凡呢!”有杜睿這麼個主人,杜平生也是與有榮焉。

杜睿正拿着一本《史記》在看,聽了杜平生的話,斥道:“休要胡言!什麼文曲星,外面人亂說的話,你也跟着傳,要是傳到別人的耳朵裡,還指不定怎麼編排我呢!”

在這個封建社會當中,只有上帝纔是人間唯一的正神,上天之子,其餘臣民只能是凡人,如若杜睿都是什麼文曲星了,讓皇帝情何以堪。

杜平生被杜睿斥了一句,也不放在心上,吐了吐舌頭,不再言語,繼續忙他的去了。

杜睿接着問寶釵道:“寶釵!三位姨娘那邊,冰塊可送去了?”

寶釵回道:“不勞少爺費心,馬姨娘那邊早就送過去了!”

杜睿點點頭,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道:“季姨娘那邊冰塊不要多送,送去了記得用銅盆罩上,五小姐身子弱,別被寒氣激到了!你們姐妹多費費心,千萬照料到了!”

寶釵笑道:“省得了,少爺!您昨日便已經囑咐了多次!奴婢們怎能不上心!”

杜睿想了想,似乎自己真的有些羅嗦了,便自嘲的一笑,道:“這便好!這便好!”

前世杜睿便沒什麼親人,父母和唯一的妹妹都葬身在一場大火之中,重生之後,段暄對親情尤爲看重,馬氏等人生的三個女兒,雖然不是杜睿一奶同胞的親妹妹,卻也相差無幾,對於她們幾個,杜睿是一樣看重。

這時元春走了進來,端着一碗酸梅湯,放到了杜睿的書案上,語態輕柔道:“少爺!喝碗酸梅湯,也解解暑氣!”

杜睿將手中的《史記》放下,忙接了過去,喝了一口,頓時感覺渾身舒暢,從嗓子一直清涼到了胃裡,舒服的不得了。

“別處可都送去了!?”杜睿問道。

元春道:“少爺放心,迎春她們全都送過去了!五小姐的酸梅湯裡還照着少爺的吩咐加了參片,少爺!您看的可是《史記》?”

杜睿一怔,笑道:“你也讀過書?”

元春道:“原先在家中時,父親教過,當初奴婢的父親就喜歡讀《史記》,說這裡面藏着大道理!大智慧!”

元春說道她的父親,神色不禁一陣暗淡。杜睿見了心中也是一動,這世道爭鬥不息,雖然王朝被襯托的更加輝煌了,但受苦的總歸還是百姓。

杜睿忙岔開話題,笑道:“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史書當中記載了自炎黃五帝以來各朝各代的興亡,只有總結先人的經驗,加以借鑑,才能找出一條真正的治國之路!”

“賢弟又在講大道理了!”

人未到,聲先至,杜睿不用猜也知道來的是李承乾,每日這個時辰,李承乾都要出宮,來他的府上求教,便笑道:“殿下怎的還在外面,快快進來,避避暑氣!”

門被推開,李承乾已經走了進來,頓時感到一陣涼氣襲來,讓李承乾不禁舒服的呻吟了一聲,左右看看,見杜睿的書房中,四處都放着一個大銅盆,裡面盛滿了正冒着寒氣的冰塊。

“賢弟倒是會享受,便是我父皇也沒有這般享受,今日走時,孤怎的也要帶走些冰塊,這鬼天氣,真是熱的厲害。”

李承乾於這杜府也是常來常往的,寶釵等女全都認識這位當朝太子爺,忙屈膝行禮。

李承乾和杜睿府上的人,也不見外,他自小就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習慣,又在中山郡爲王多年,對民間疾苦甚爲了解,忙擺了擺手,道:“好了!不必多禮!”

杜睿知道李承乾的脾氣,笑道:“元春!你再去取一碗酸梅湯來,給殿下解暑!”

元春和寶釵聞言都退出去了。

李承乾看着,不禁笑道:“賢弟還真是好福氣,這般俊俏的侍女,便是宮中也比不得。”

杜睿笑道:“殿下貴爲一國儲君,身邊難道還會缺了美貌的侍女嗎?”

李承乾被杜睿問的一陣語塞,尷尬的笑了聲,道:“你這傢伙,還來取笑我!”

說着端起了寶釵拿來的酸梅湯,喝過酸梅湯之後,李承乾不禁大加讚賞,道:“賢弟!這酸梅湯是如何做的,冰涼酸甜爽口,真是好東西!”

站在杜睿身後,正給他扇涼的探春道:“這是我家少爺做出來的。”

“哦!”李承乾聞言不禁大奇,道,“賢弟還有這般手藝,回頭一定要教教孤,回去也做來給父皇,母后嚐嚐!母后一直身子不大爽利,如今天氣炎熱,我母后近些日子精神也不大好!”

杜睿道:“哪裡用的着這般麻煩,寶釵,你去帶恆大人到廚房盛上一大桶,用冰塊鎮上,送到東宮去!”

李承乾聞言,笑道:“如此就多謝賢弟了!安康那丫頭嫌天氣熱,不願意出來,要是早知道你府上有着酸梅湯,恐怕早就飛過來了!”

杜睿連道不敢,又讓元春再盛一大桶放在門房,給那些慕名而來的士子們用,自打關中的糧食危機過去之後,那些杜睿的粉絲便再次蜂擁而至,每日都在杜府門前張望,盼着能見到那位傳說當中的神童,只可惜這大熱天的,杜睿怎麼都不肯四處亂走了,倒是那些士子在大太陽底下曬着,不時有人中暑,杜睿便想了這麼個辦法,每日都拿些冰鎮酸梅湯來,給那些人祛暑。

如今那場糧食案已經過去多時,在杜睿的教導和勸解下,李承乾也恢復了自信,最近幾次太宗交代下來的差事,李承乾也辦的漂亮,東宮的儲位,愈加穩固。

“賢弟真是宅心仁厚!”李承乾見杜睿想得如此周到,也是連聲稱讚。

杜睿笑道:“殿下謬讚了,小弟所謂不過是小善,能使天下黎民百姓安居樂業,老有所養,少有所教,施仁德於萬民,揚天威於域外,這方是真正的大善,殿下當以自勉!”

李承乾聞言忙起身,對着杜睿躬身一禮:“賢弟言之有理,孤受教了!”

自打太宗讓李承乾拜杜睿爲師之後,兩個人的關係便是這樣,亦師亦友,不過在杜睿的堅持下,李承乾總算不再叫杜睿師傅了,兩個人還是平輩論交。

李承乾坐回去,見杜睿的手邊放着《史記》,道:“賢弟也喜歡讀《史記》!?”

www ▪tt kan ▪co

杜睿將書拿起,揚了揚道:“此間有大智慧,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能使人明是非,知善惡,小弟也是閒來無事讀讀而已!”

李承乾見狀笑道:“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小弟果然好才華,似賢弟這般才華,怕是將這天下的才華都佔去了,昔日曹子建才華八斗,也不過是個尋章摘句的書生,賢弟有大智慧,或許將來也能如太史公,班定遠一般,編纂出一部史書來,流傳後世呢!”

李承乾雖是戲言,但是到了杜睿的耳中卻不一樣了,自己寫一部史書,這句話讓杜睿都不禁動心了,歷朝歷代的文人,除了那幾個作詩填詞當真高絕的,又有幾個能流傳後世,除去唐宋八大家,餘者也不過碌碌,然司馬遷一部《史記》,留芳千古,司馬光一部《資治通鑑》也是備受推崇,便是後世的毛太祖也是時常抱卷在手,躬讀不輟,如今《史記》自然是做不得了,但是如果能讓《資治通鑑》提前問世,豈不是也能讓自己留芳千古。

杜睿這人雖然名利心甚淡,但是面對這樣一個揚名聲於後世的好機會,杜睿還是忍不住心動了,不做史,不可稱之爲大家,便是再做一次文學大盜又如何。

司馬光,抱歉了!

心中主意已定,杜睿也不覺得這夏日如何難熬了,和李承乾相談甚歡,不時的說一些治國爲君之理,讓李承乾受益匪淺。

一般天家貴胄,最不耐煩的便是他人說教,特別是那些喜歡掉書袋的儒生說什麼聖人之理,杜睿教導李承乾便從不名言李承乾應當如何做,只是循循善誘,讓李承乾自然而言的被潛移默化,最近的幾次差事辦下來,也讓太宗大爲讚賞。

兩人正說着,突然書房的門被人撞開了,跑進來的是杜雲蓮,小丫頭顯然是熱的不耐煩了,額頭上布着細細的一層汗珠,小臉也被曬得通紅。

“三哥!三哥!快來陪我玩!”

第十七章第五十五章第82章 琉璃非玻璃第六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八章第98章 霸權意識第38章 事急第五十二章第29章 非我族類第20章 鬆贊老布第22章 滅其族,亡其種第六十五章第41章 會師漢江第39章 神兵天降第1章 東海揚波第74章 海戰揚威第6章 汝南公主第8章 局第62章 善後事宜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五十一章第102章 妖言惑衆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2章 堅船利炮第五十五章第66章 的黎波利城下第三十八章第20章 不朝第二十二章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52章 鞠智盛第71章 大決戰(下)第25章 征服伴隨殺戮第45章 飛渡第2章 貞觀十年第65章 教訓淫僧第六十一章第17章 太宗教子第49章 伊莎貝拉公主第98章 霸權意識第五十五章第19章 鬧劇一般的反叛第4章 總論天下第14章 抉擇第37章 截擊第48章 橫生枝節第7章 老宅第20章 北疆有事第五十五章第61章 閱兵第22章 心有所屬第七章第十四章第1章 貞觀二十二年第44章 勇猛無敵第30章 陳三事續第27章 宣示主權第68章 軍神第40章 平壤第86章 長孫皇后第65章 彈丸小國第40章 彈壓第71章 暗戰第40章 亞歷山大港第63章 安定地方第五十二章第38章 事急第六十三章第9章 意外來客第37章 杜府四春第60章 滿則溢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4章 杜陵第52章 諫太宗十思疏第5章 大食消息第37章 杜府四春第六十一章第95章 急症第19章 結束和開始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三十五章第65章 何苦來哉第27章 不敢領受和不容拒絕第37章 截擊第66章 葉齊德第75章 私塾先生第3章 大唐武裝第50章 嚴拒第五十章第五十五章第16章 機會第6章 集 思廣益第四十二章第19章 結束和開始第86章 長孫皇后第67章 追隨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5章 公主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