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月醉荼蘼架

林劍瀾見袁行健並不說話,氣氛異常沉悶,只得接口道:“蘇文書在堂上之時雙手同書,運筆如飛,在下當真佩服的很。”

蘇文書性格頗爲開朗,接口道:“常被我家巡按差遣,歷練出來了。”

謝巡按重又站起身來道:“我和蘇文書平日不擅飲酒,只是覺得你們這些行俠仗義之人也許喜歡,便叫人買了一罈,但擺弄了半天也不知如何開封,只好請你們自己動手了。”

林劍瀾笑道:“我平日也不喝酒,倒是袁大哥頗有酒量,只是今日還未喝的盡興,便被那店家慫恿來看熱鬧,觀謝大人審案當真如同看戲一般,我和袁大哥幾次以爲你是個與高得順同流合污的貪官,還想夜裡是不是前來‘拜訪’一下呢。”

謝巡按面上一紅,道:“提起此事,還要向二位賠禮,今早攔阻你們懲處武、蔡二人,可惜聖上的金牌竟堪堪送到,讓武宏逃脫律法。”

林劍瀾點了點頭暗道:“只怕是他一出長安,樑王便也差了‘亂鬆’來此,但以他的身份,做此差事實在是大材小用,或許他自己還另有打算。”又想起今日所談之話,不禁臉上露出些許悒鬱。

他這一沉默,桌上氣氛更爲清冷,四人圍桌而坐,既無人說話,連飯菜都沒人動上一筷,半晌那蘇文書方笑道:“謝大人,你平日常掛在嘴邊的大英雄大俠客便在眼前,怎的反倒不吱聲了?”

謝巡按將那酒罈拿下來抱在腿上擺弄,並不擡頭,道:“行俠仗義的豪傑自是人人都敬仰的,又豈獨我一人?只是看來袁兄對我行事還心存芥蒂,再說我這裡也太過拘束,果然是相請不如不見……唉,這酒罈還是不知怎樣才能打開。”說話間纖細的手指在壇口用力掀揭,卻是怎樣也打不開,兀自抱着酒罈弄的面紅耳赤,卻見一雙大手將那酒罈拿起,用力運掌削去,壇口連帶着上面的封泥和油紙一併脫落在地,發出碎裂的脆響。

袁行健提着酒罈,將桌上的酒盞一一倒滿,舉杯道:“袁某豈是量小之人,只是平日並不與官場中人接觸,也不善言辭罷了,其實在下內心對謝大人今日之舉是欽佩之至的,我就先乾爲敬了。”說罷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謝巡按愕然擡頭,見他面色十分誠懇,倒不像是奉承之言,正待答話,又見他露出溫厚笑容,道:“你雖稱我爲兄,可是我連你的名字尚還不知道。”

謝巡按手臂一抖,幾乎將桌邊的酒盞碰灑,又是意外又是激動,道:“小弟姓謝名仲舉,待我巡視完江南一帶,回京面聖定會再將武宏惡行親做稟報,即便聖上不忍傷他性命,必定也會有些約束之法,小弟雖不擅飲酒,但今日定要陪袁兄喝得盡興!”便舉起酒杯先淺嘗了一口,隨後一仰脖全部喝下,卻同林劍瀾上午一般,張着嘴連連哈氣,一雙手直在嘴脣前扇着風,臉色頓時變的通紅。

衆人皆是一笑,林劍瀾拿起酒來向蘇文書碰了一下,二人卻不喝光,都是輕啜了一口,氣氛方活絡起來。

袁行健見謝仲舉神色堅定做保證狀,不由一笑道:“今日我雖想殺了他們,但此刻看來,卻是謝賢弟的做法要更勝一籌,當衆處置,一來讓其他本地倚仗權勢欺人的豪門不敢再有爲非作歹之舉,取其性命,滅其淫威;二來,三吳百姓對朝廷本已失望之至,此舉倒重爲朝廷挽回民意,比私下殺掉一兩個奸徒要有用的多。”

謝仲舉搖頭道:“挽回民意,不是我一人就能辦到,巡查過後,我會提交一份詳盡完整的奏摺,貪官該處置,無爲的官員也要重新置換,只朝廷官府上下一心,制止豪強,嚴於法制,方能天下清平。”

袁行健道:“我看謝賢弟似乎說話對江南頗爲了解,似乎也有本地口音,若我說的不錯,你是江南出身吧?”

謝仲舉感慨道:“是啊,只是少年時便在長安求取功名,已多年未曾返鄉,連父親去世都未來得及見上最後一面,只能在異地他鄉看父親生前留給我的最後一封信,看了那信才知道江南如今竟到了這般地步。官員無能,勾結豪門貴戚,許多土地法制俱不但不按令執行,反而千方百計尋找漏洞兼併土地,竟然致使這江南的富庶之地百姓顛沛流離,不少人都是攜兒帶妻的天涯流浪。”

林劍瀾看了一眼袁行健,見他眼中透出一股疑惑之色,自己心中也是暗道:“不知他父親何時亡故,他不但未回鄉守孝,反而做了巡按,按理不應如此,此舉也不合朝廷律法。”但聽他所言,報國之心卻是溢於言表,令人肅然起敬,便道:“謝大人的父親既然在信中提及江南種種現狀,也是頗爲憂國憂民。”

謝仲舉眼圈一紅道:“我父親他一生並不得志,數次大考皆是毫無結果,最後只在鄉村裡面做了個教書的先生,平生所願俱都寄託在我一人身上,因此即便是以死報國,在下也……”卻聽袁行健打斷道:“身在方能報國,你爲何又輕易言死?”

林劍瀾聽他語聲頗爲不悅,倒有些驚訝,見他眉心緊緊皺起,竟有些擔心的神色,道:“袁兄說‘又’,這是何意?”

聽袁行健一字字沉聲道:“若你手中印信有失,我便自絕堂前謝罪,決不能受辱於這般肖小賊人,他們搶了印信決不會再注意你,趁亂逃走,告訴聖上今日之事。”

謝仲舉和那蘇文書頓時驚訝之至,蘇文書更是長大了嘴,呆呆看着袁行健說不出話來,半晌謝仲舉方垂頭低聲道:“原來如此,袁兄武功高超,耳力目力自然極爲出衆,那場混亂想必也是袁兄替我擺平的了。”

林劍瀾聽到此刻纔想起在屋頂觀戰之時,袁行健見謝仲舉與蘇文書低語後神色大變,原來竟是在一片喧譁中聽到二人對話,明白謝仲舉欲以死明志,才憤怒之至到出手殺人的地步,但又覺太過,不知袁行健既已爲寇,爲何對一個官府中人的性命這般關切。

謝仲舉淡然道:“事到不得已之時,只能捨生取義,只是值得付出性命的事情各有不同,就像當年周興被流放之時,僱了若干禦寇司和江湖中人爲他護送,高手如雲,卻仍被人擊殺,聽聞那位俠客自己也是九死一生,殺出一條血路方纔得手,明知性命懸於一線,卻抱着必死之心都要除此天下人恨之入骨的惡賊,若如袁兄所言,難道他應愛惜自己性命而放過周興麼?”

袁行健頓時啞然,臉色凝重起來,片刻方嘆道:“謝賢弟莫要說這些舊事了,你有丹心報主之志,我只有欽佩,別無他想。”

林劍瀾道:“周興被流放,但天下百姓和忠臣良將仍是懼他一旦會重獲恩寵捲土重來,當日他在嶺南道上被那位義士截殺,雖世間傳頌,他卻視這虛名如浮雲一般,銷聲匿跡不知所終,實在讓人讚歎不已。”

蘇文書撫掌道:“是啊,我家巡按每提及這位義士,都要對我說,若是天下的做官之人都有這般俠義肝膽,何愁沒有個太平盛世?”

四人邊飲邊聊,謝仲舉不勝酒力,只一手支腮拿着摺扇輕輕搖動,雖許久未再飲酒,臉上酒勁看來仍未消退,蘇文書則只喝了一點,已泡了一壺釅茶放在桌上,林劍瀾卻總覺得心緒不定,大多則是默默傾聽,時而小啜一口,那酒罈已被袁行健搬至自己旁邊,也換了大碗,似乎也有些心事在懷。

只見窗外月華流轉,映在荼蘼架上,花香襲人,夜蟲鳴叫之聲偶爾傳來,蘇文書將謝仲舉扶起,走到窗邊,靠窗的地方頗爲涼爽,不時有清風拂過,待了片刻,謝仲舉對蘇文書搖了搖頭,蘇文書方將摻扶的手放開,重新回座,林劍瀾正也望着窗外發呆,見謝仲舉回過頭來,道:“袁兄,可知我今日相請之意麼?”

林劍瀾心裡“咯噔”一下,怔怔向袁行健望去,見他放下酒碗,對着謝仲舉一笑道:“謝大人請我,豈會是隻爲了好奇才見我這徒有虛名的江湖人物?‘天道自有天行,常人無可代之。’不正是大人對我所說麼?”稱呼既已換回了“謝大人”,語聲也冷漠了許多。

謝仲舉一愣,隨即苦笑道:“袁兄以爲我是好奇麼?小弟我是真心仰慕於你。”

袁行健大笑道:“既然如此,莫要婆婆媽媽,有話直接說出來。”

謝仲舉道:“既然如此,小弟便直說了。”那蘇文書卻極爲焦急,向他連使眼色,卻見他咬咬牙,大聲道:“若天朝大軍不日便發往江南,袁兄做何打算?”

此話一出,林劍瀾和袁行健二人俱是一驚,蘇文書卻重重嘆了口氣,無奈的垂下頭,袁行健擠出一絲冷笑道:“謝大人爲何問我?天道失德,才使江南到了今天這地步,袁某一極平常人,不想取代什麼,太湖雖無耕地,只不過傾盡全力保飢者有食罷了。天朝之威誰敢阻擋?大不了太湖一帶化爲齏粉。”

他雖說的平靜,手卻緊緊在桌下攥着衣襟,謝仲舉臉色漲紅,喃喃道:“袁兄當真是這麼想麼?大軍到此,生靈塗炭,你們武功高強,自然怎樣都可對付得了官軍,那些百姓豈不可憐?”

蘇文書快嘴責道:“這等機密大事,我家巡按不設心機與你傾心相交,一是因一片拳拳愛民之心,二是一向仰慕你,相信你是個救助弱小的君子,沒想到你……”

卻見謝仲舉擺手制止道:“蘇文書不要再說了,袁兄有自己的一片苦衷,況且我只來蘇州一日,難免無法取信於人,今日已晚,小弟尚還要將那些銀兩造冊發放,恕我不能久陪二位,出門右轉便是廂房,已安排好了二位的住所,千萬莫要嫌棄。”

說罷收起摺扇深施一禮,與蘇文書慢慢走出,到了房門前卻又猶豫了一下,方回頭道:“袁兄,你的身份,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但你卻不在那禦寇司的通緝之列,可知這是爲什麼麼?”卻並不回答,自顧自的和蘇文書一前一後離開花廳,頓時屋中一片沉寂。

林劍瀾不知謝仲舉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向袁行健看去,卻見他晃了晃那罈子,早已空了,皺眉道:“林兄弟,白天便沒喝盡興,晚上又是這樣,實實的讓人難受,走,再出去喝他幾壇!”說罷抓住林劍瀾手腕,如鐵鉗一般不容反抗,拖着他便出了衙門,守門的只兩個衙役,想必得了謝仲舉的關照,並不吃驚,反道:“二位公子莫要太晚,給你們留着後門。”

二人隨意找了處酒肆坐下,要了一罈酒,幾碟小菜,林劍瀾哪裡還能吃喝的進去,看着袁行健連飲幾碗,卻已顯出醉態,暗道:“看袁大哥酒量應該相當可以,怎麼喝了一罈不到,便有些醉了?”卻聽袁行健道:“你可是在想,我怎麼這樣快便醉了?”

林劍瀾道:“袁、袁大哥?”

袁行健笑笑道:“我這人喝酒有個毛病,若是高興時,千杯不倒,若是像今日這般,喝個一、兩壇便不行了。”

林劍瀾道:“袁大哥今日有什麼不痛快的事情麼?雖然謝巡按攔阻了我們除害,可是你自己也說了,當中處置要好多了。”

袁行健靠着窗子道:“我並不生他的氣,他……真是讓我折服的很,我從未見過他那樣的官。”

林劍瀾暗道:“袁大哥自己曾說過並不與官府做過什麼接觸,怎麼說起來好像到見過很多當官的?”

卻見袁行健又喝下滿滿一碗,趴在桌上,喃喃道:“我並不是什麼義士,不是什麼俠客……什麼爲着天下人,我不過是……爲着我自己……”

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十八回 脈亂經奇 恐負衆意盛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三十九回 花徑聞幽語第四十四回 冷暖咫尺間第二十二回 雖揭奸邪心難悅第九回 簾幕堆煙衣鬢遠第一回 寒塘憶隻影第四十三回 尋幽探密五王宅第十三回 混濤濁浪 長嵩破水聲第二十五回 陽關引第二十二回 飛箋示警相探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四十五回 簪針零落斷第三十八回 波瀾驟 恨意未已第三十五回 誰解其中曲第三十一回 雨夜傳驚變第三十回 天淨沙第二十六回 山亭柳第四十三回 送我入門來第一回 將軍令第四十五回 無心反致兩離亂第二十九回 超然談藥性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爲滋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三回 煙焰空落第四十七回 身陷泥淖何言清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三十八回 雙鉤斷劍夜相峙第四十七回 寅夜不速客第三十一回 踏莎行第九回 解連環第三十四回 黯然做論且抽絲第二十三回 寸土羣英匯林戰第二十五回 陽關引第十四回 一江春水第十七回 東風齊着力第二十八回 一令傳約問故緣第二十三回 訴衷情近第三十八回 醉蓬萊第七回 雲霧斂第二十五回 輕免干戈不可求楔子楔子第四十三回 思道不明 亂絲難剪 春風綠意第四十四回 孤雁兒第十回 自飲自傷情第三十四回 玉女仙瑤佩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四回 重遇故人心如潮第二十一回 滿庭霜第三十九回 花徑聞幽語第二十八回 一令傳約問故緣第三十五回 莫思歸第四十回 清波引第二十三回 尚念至親徒留恨第四十二回 青衫溼第二回 雨霖鈴第十回 雙目茫茫恨不還第六回 舊日恩怨舊時恨第三十一回 四載愁腸 妄自是執念第三十三回 落花流水錯相識第十三回 柔腸百迴轉第十五回 弱質誰堪憐第四十四回 聊勝貪嗔癡 共署妙棋第三十七回 月醉荼蘼架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十回 九迴腸第四回 重遇故人心如潮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三十七回 一落索第二十七回 琢磨細思前事第二十回 往事自難顧第四十六回 借茶語歉然第二十四回 和戰徘徊兩難決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二十三回 尚念至親徒留恨第三十六回 暮色流雲是別時第五回 湖中風動小歸舟第二十五回 箭如雨燃天第二十三回 訴衷情近第二十八回 黃泉何處系歸舟第三十二回 脈絡難通醫難治第一回 雪中遁跡險逃生第二十回 南柯子第十一回 長相思第四十二回 斥語傷黃衫第三回 破陣子第十八回 夕山小寺孤第四回 妙手換容形第四十七回 寅夜不速客第九回 簾幕堆煙衣鬢遠第四十回 暗夜無常歸完壁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九回 往事如煙第二十五回 輕免干戈不可求第三回 回看落雪猶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