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丹心報聖朝

蔡少炳仍自哭喊道:“你裝什麼好人?那些閨女哪次不是你先……”

卻見那白衣人衣袖微微一動,蔡少炳再也說不出話來,只張着嘴,袁行健心知他必定被這古怪的白衣人點了啞穴,看他雖死命掙扎,卻仍是被拖下堂去,三聲鼓響之後,便有劊子手大踏步走上堂將手中鋼刀一亮,血跡淋淋,不由輕輕嘆道:“武宏乃樑王愛子,豈能輕易便一舉剷除奸惡,這回殺了蔡少炳已屬不易,對着謝巡按着實應刮目相看。”

那白衣人則躬身對謝巡按一禮,便領着武宏沉着離開,武宏也一反囂張模樣,頗爲老實的跟在那人身後,那些擁擠人羣卻不知爲何噤若寒蟬,並不再喧鬧,反而自動分出一條路來。

袁行健暗道:“看他與這裡百姓也並不熟悉,怎的如此讓人害怕?”想了想終覺只有一個可能,此人武功極高,若是將殺氣刻意發散出來,不懂武功的尋常人雖然不明白這是被殺氣壓迫,但也會覺得莫名奇妙的難受,不敢接近。想到剛纔林劍瀾對這白衣人的出現似乎頗爲驚訝,忙回頭發問,卻見林劍瀾站起身來,皺眉片刻便施展輕功,向那白衣人行走方向追去。

那些潰敗的武府家丁早在蘇州府衙不遠處等候,見了武宏急忙將他摻入轎內,那白衣人道:“武公子且先回去,此次這般驚險,下次可沒有第二塊牌子救你,爲你父考慮,還是隱忍一段時間爲好。”武宏只覺得壓抑難忍,比剛纔在堂上面對巡按之時還要難受,巴不得快些離開他,急忙點點頭將轎簾放下。

那白衣人目送武宏離開,方緩緩回身,仍是蒙着面目,林劍瀾只覺得他身上的殺氣瞬間收斂於無形,雙目漾出笑意,林劍瀾卻仍自打了個寒戰,顫聲道:“亂、亂鬆前輩,你爲何救他?”

“亂鬆”眼睛微微眯起道:“只見過一面,竟然被你認了出來。”

林劍瀾搖搖頭道:“並非只是一面,當日禦寇司來犯匡義幫總堂,那位千里往返各門派報信的人難道不是前輩麼?我原就覺得那時在林中前輩的聲音似乎在哪裡聽到過,事後回想起來後,對前輩頓生敬仰之心,只是……”林劍瀾咬牙片刻,忽擡高音量,大聲道:“那武宏無惡不作,前輩爲何護他?”

“亂鬆”似乎知道他必定會有此一問,只輕輕笑了一下,並不作答,又聽林劍瀾怒道:“剛纔前輩殺氣滿身,難道不是因武宏而起?”

“亂鬆”面色凝重起來,沉思半晌方道:“不錯,對此倚仗權勢魚肉百姓之人,若我殺了他,便如同捏死一隻螞蟻一般。只是,依你所見,斬得幾個惡人,能救得幾許黎民?窮你一生,也是斬殺不完的十惡不赦之徒,救不完的水深火熱!”見林劍瀾無法答對,又緩聲道:“這句話,乃是在觀蓮茶舍你父親親口對我說的。他之後雖做了對不起徐公之事,然而有些話現在回想起來,仍是十分在理。”

林劍瀾早已愣在原處,傷疤重又揭開,自是難受,但更多的則是當日林龍青教授自己時的話:“快意恩仇,隨性而爲只是江湖中的規矩,江湖中人一般並不願意衝撞官府,因爲一旦引發了矛盾,官府自然不敢對江湖中人怎麼樣,於是便要把氣撒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從我們這裡失去的,千方百計要從百姓身上奪回來,最後還是百姓受苦。”心中暗道:“他們說的話爲何都一樣?綠林中人不能亂殺無辜平民,難道還不能斬除惡霸麼?要把一切推在朝廷、官府上麼?那要他們何用?”

又似乎聽見林龍青諄諄道:“要知道,江湖施恩不過是救助幾許貧困,如果朝廷和官員清明,那可是一縣甚至一州的百姓受益,所以廉潔正直的好官是我們武林中人都敬佩之至的,即便如此,這些也都比不得一個清明的朝廷和一個好君主。”

想到此不由皺眉道:“前輩當時聚義,難道不也是爲了黎民麼?此刻有了一個清官能懲處奸邪,爲何阻攔?”

“亂鬆”搖搖頭道:“你錯了,當日聚義,是爲了恢復李姓江山,至於姓李的重又做了皇帝是否開明,是否能使天下百姓受益,並不在我們考慮之列。”說到此處,語氣略帶嘲諷道:“人總有不得已的苦衷,事敗之後,我一度到了絕境,樑王收留了我,他敢收留一個逆賊,想也知道是懷着不臣之心,我也隨他去,做個再普通不過的幕僚罷了。只是這些年來才越發體會百姓之苦,那時我們所想是何等淺薄,不曾把蒼生疾苦放在心上,也不過是可笑的對‘李’字的愚忠而已!”

林劍瀾暗道:“原來樑王曾收留了他,怪不得他要將武宏救走,也難怪他與江湖中的朋友交往俱是遮掩本來面目,若被人認出自然大大的不妙。唉,或許是我偏頗了吧,即便樑王不派他前來,也會派其他人前來。”

“亂鬆”笑道:“自作孽,不可活,他早晚會有報應,我並非只是要報恩這麼簡單,若要成事,還需寄人籬下慢慢籌謀。那晚一席夜談,林公子也應知我之志,只不知林公子心意還同往昔一樣否?”

林劍瀾面色一紅,心中更爲難受道:“我父親出賣了他們,我又有何理由質問他?他剛纔對武宏動了殺機,殺了他固然爽快,但爲了大事而強自隱忍更加難能可貴。”想到此竟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亂鬆”見他不做回答,走上前輕輕拍了拍林劍瀾肩膀道:“這些日子你的劍法更有進境,若勤加練習,或許以後我也不是你的對手了。”

林劍瀾慌亂道:“前輩過讚了,前輩從何處看過我的劍法?”

“亂鬆”道:“你與那‘荷包’交戰之所我已細細看過,恐怕你二人是圍繞那幔帳半空交戰,那幔帳上破口無數,卻無一處是你的劍法所割,反倒那‘荷包’屍身上,衣服大大小小的關鍵處都被你用劍劃開,可見你的劍法已到了極至,只是……”

林劍瀾見他眉頭皺起,忙躬身道:“請前輩指點。”

“亂鬆”擺擺手道:“談不上指點,這劍法你本心並無過錯,你心中始終有着一念之仁,因此發招也處處針對敵手,始終顧及‘無辜’二字,若到亂中對敵之時,恐怕越是怕傷到無辜,越是無法施展。若要成就大事,有時不得不犧牲弱小,只有這點看開了,才能再上層樓。”說罷便施施然轉身而去。

林劍瀾只是混混沌沌,又覺他說的頗爲在理,又覺不應如此,慢慢走回蘇州府衙前,心中仍是思索不已。

府衙前人羣尚未散開,那蘇文書早已將地契記錄在冊,正一一交還給那些家中土地被兼併之人,高得順則是坐立難安,臉上的汗一刻也未曾止過,流了一茬兒又一茬兒。

見衆人心滿意足的捧着地契,謝巡按臉上才露出些許笑意,林劍瀾因上午對他沒有什麼好感,因此也並未打量這位青年巡按的長相,此刻離得較近,見他面色白皙,眼神清亮,頗爲清秀,雖不及旁邊那位文書俊美,卻有一股沉穩堅毅的味道,只聽他清聲道:“後衙尚還有剛纔武、蔡二人妄圖收買本院的髒銀,等本院連夜造冊後便一一發放以做撫卹之用,高大人。”

高得順忙躬身站起,肥大的袍子都能看出在輕微抖動,害怕之至,果然聽謝巡按道:“你可知罪麼?”

話音剛落,便聽高得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結結巴巴道:“下、下官……”

謝巡按道:“勾結權勢,魚肉百姓,要你何用?你不用再來蘇州府衙了,回家聽參去吧!”

高得順一下子癱軟在地,沉默許久,方慢慢撐地爬起,灰頭土臉的擠出人羣,他又沒有那般凌厲殺氣,此刻百姓見他如此下場,心中叫好,不免趁擁擠之時暗中踢打,他也不敢聲張,待等擠了出來,早已是狼狽不堪,身後則是哄趕聲成片。

林劍瀾不由一笑,又聽謝巡按道:“本院在此坐堂三日,將整理陳年積案,若有申訴,儘管來此上報。另外……本院還有一事通告各位父老。”

衆人聽他語氣凝重,頓時安靜下來,只聽他柔聲道:“聖上聞得江南疾苦,命本院巡視江南,一爲解百姓之苦,二爲贖往昔連年對此失察之責。歷朝歷代,老百姓均是被苛捐雜稅逼得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否則誰又願意顛沛流離甚至衝鋒陷陣?煩請各位父老,若有相識之人在太湖者,替本院互相傳告音信,江南道賦稅減免,土地皆盡歸還原主,若願回鄉耕種,聖上命本院依家中人口數目贈送返鄉和安家的費用,既往之事一概不究。”

衆人頓時譁然,也不知他說的是真是假,林劍瀾也是心中困惑,擡頭望去,見袁行健扔蹲坐屋頂,對着謝巡按注目而視,卻看不清楚他此刻表情,心中暗道:“自武、蔡二人在此作惡以來,確實有不少人去了太湖,雖謝巡按並未言明,但太湖聚義,實已與造反無異,朝廷命官能輕易說出一概不究之言,無異於對太湖義軍有安撫之意,雖然匡義幫屢次相助,但若百姓真的能安居樂業,豈不是比血染黃沙、家破人亡要好上一千倍一萬倍?”

正思忖着,看謝巡按將手向下壓了壓,四周又肅靜起來,見他忽擡頭道:“天道自有天行,常人無可代之。”林劍瀾擡頭望去,見袁行健也是忽的從屋頂站起,向下看去,二人目光交匯良久,謝巡按才接着道:“本院言盡於此,天色已晚,退堂。”

衆人慢慢散去,衙役們行動甚快,不消片刻便已將衙前東西搬空收拾乾淨。林劍瀾見夕陽下袁行健立於檐上,一陣風吹過,衣襟被吹的獵獵作響,回頭望着衙前,似乎一切都未發生一般,只有兩個石獅子面貌猙獰的守在門口,暗自嘆了口氣,正欲上去,卻見門口一個人影,緩緩走了出來,胳膊一擡伸出手指直指袁行健道:“屋頂這位仁兄,我家老爺有請。”正是剛纔忙前忙後的蘇文書。

林劍瀾本就想再見這奇怪的巡按,見蘇文書行事不拘禮法,心中大增好感,不禁一笑,擡頭對袁行健喊道:“袁大哥,下來吧!難道你不想結識結識這位巡按大人麼?”

蘇文書愕然道:“怎麼?他姓袁麼?”

林劍瀾點點頭道:“是啊,有什麼不妥麼?”

蘇文書慌亂搖頭道:“沒有沒有,你既是他的朋友,便一起來吧。”見袁行健飛身而下,瞬即來在面前,稍微驚愕了一下,便做了個相請的手勢帶路而去,林劍瀾拉着袁行健便也跟了進去。他對謝巡按此舉並不太過驚異,早上在伍員廟中這巡按便早已對袁行健有結交之意,此刻自己倒是借了光,想到原來聽人講古中微服私訪懲處奸賊的巡撫原來是有的,心中不禁有些喜滋滋的,只是不知道能否抱得美人歸,說起來,那位小惠姑娘倒是對他頗有好感……

正胡思亂想間,聽那蘇文書說了一聲:“到了。”林劍瀾才猛然擡頭,見面前已經備好了一桌酒菜,式樣並不很多,看來比較清淡,旁邊則放着一罈酒,還未開封。自己對面的窗邊站立一人,正搖着摺扇輕扇,聽到動靜回過頭來,面上頓時一喜,急急迎了上來,道:“袁兄快請。這位公子,還未請教高姓大名?”

林劍瀾忙道:“在下姓林。”回頭見袁行健對謝巡按略施一禮便在一旁坐下,只是面色還是頗爲沉重,便也挑了一處坐下,見這圓桌四周擺了四張椅子,卻不知還有誰,聽謝巡按道:“蘇文書,你也坐下。”又對二人笑道:“蘇文書與我情同兄弟,平日同吃同住。”

第四十四回 孤雁兒第三十四回 玉女仙瑤佩第四十六回 烽煙塗炭摧肝腸第十六回 獨憶月華潔第二十四回 二賊醜戲九曲前第五回 捺袖梨淚盈第二十回 笑論金戈 難解大廈傾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二回 雨霖鈴第二十六回 山亭柳第二十四回 一葉秋第十一回 往事難釋終嘗苦第十四回 美人香茶夜驚變第二十九回 甘州偏第三十一回 雨夜傳驚變第二十七回 弄巧反成拙第三十一回 四載愁腸 妄自是執念第三十二回 過澗歇第二十九回 月色可做秉燭遊第二十八回 一令傳約問故緣第十九回 鬥修行第三回 巧鬥消戰意第十五回 沉波未及述離別第三十二回 黯自兩天涯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四十二回 斥語傷黃衫第四十回 清波引第十四回 綠窗之外竹色青第二十五回 輕免干戈不可求第三十五回 誰解其中曲第四十回 暗夜無常歸完壁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十一回 偶爲義第三十八回 醉蓬萊第六回 舊日恩怨舊時恨第二十八回 黃泉何處系歸舟第二十回 南柯子第四十五回 薄命女第三十二回 白雲深處對高樓第三十七回 拋卻情絲只言志第四十回 肝膽兩相照第十八回 脈亂經奇 恐負衆意盛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一回 雪中遁跡險逃生第六回 煙消雲散憶舊桃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四十八回 戲消前嫌 遙憶太湖 初雪沾衣第七回 花開敘螟蛉第十七回 東風齊着力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十回 定心言不多第十八回 小重山第五回 王孫信第四十二回 風雷雨驟 嬌容名花 似有相識第七回 性本多疑幾難釋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三十八回 波瀾驟 恨意未已第十三回 柔腸百迴轉第三十五回 莫思歸第六回 恨來遲第十八回 脈亂經奇 恐負衆意盛第一回 黃沙漫卷離人道第三十二回 脈絡難通醫難治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二十二回 惜瓊花第三十二回 過澗歇第三十三回 落花流水錯相識第十六回 三犯錦園春楔子第四十回 暗夜無常歸完壁第五回 湖中風動小歸舟第七回 花開敘螟蛉第十四回 急功險入魔第三十一回 雨夜傳驚變第十七回 臥暖衾第三十九回 更深重訪梨花院第四十二回 青衫溼第十二回 月門幽靜聞花間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二十七回 琢磨細思前事第六回 恨來遲第三十回 三尺血飛濺第三十四回 憐白髮 聞婉言於道室第四十一回 闌干萬里心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十六回 入迷城第四十回 終有別 臨行且輕傳秘第九回 簾幕堆煙衣鬢遠第九回 解連環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十四回 綠窗之外竹色青第十四回 綠窗之外竹色青第八回 無路見花明第二十五回 箭如雨燃天第二十六回 佛心釋蓮華第三十四回 玉女仙瑤佩第三十三回 再見期何日 荒山路稀第十四回 綠窗之外竹色青第十四回 急功險入魔第十一回 偶爲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