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

快艇進港,蘇州港內櫃爺就在這裡等着李元興。

“壞了四臺!”李元興下船之才幾乎站不穩,裴喜等人連自己走下船都不能。還是席君買帶人扶住了李元興。

說實話,李元興真的很心痛,這條船可以說是大唐工業的一顆摧殘的明珠。

沒有一點點現代的原裝物品,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唐製造。

八臺柴油機,硬是讓李元興這一次報廢了四臺。不用檢查,李元興也知道。那是全功率動轉、潤滑跟不上抱死了。

聽到李元興這麼說,櫃爺當下就教訓了一下:“什麼時候了,還爲這點東西心痛。”

李元興從長安將這船吊下飛舟下來到風雨小的沂州,然後從沂州開足馬力花了一天的時間狂奔到了蘇州。這可以說已經是大唐最快的速度了。

會議之中,李神通以下,淮南道大半的高官都到了。

“工部的幾個人怕是要等明天了,暈船!”李元興很簡單的解釋了一句之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李神通卻說道:“秦王殿下在,一切沒問題!”

大地圖上已經將路線標識了出來,需要開挖的沒有預計的那麼多,可以借用原先的運河,還可以借用一些原本就地勢底的地方。

“這周邊所有的州縣,能調用的人力都已經調足。八十萬人,挖出一條六十五里長,深一丈,寬三丈的水道來。只要開始引水,這水道肯定不足,所以周邊肯定會被淹。我們正在計算的是,再挖深,還是兩邊推土,那個更好。”

“再挖深一丈,寬兩丈。”李神通也是下了狠心了。

大唐皇帝李二給他有過親令,只要這次他盡全力抗住了,就允許他告老,澳洲黃金海岸就是他的。上下官員都會有重賞,百姓爲救災付出的損失國庫補。

“那拼一下吧!”李元興也認爲更寬,更深肯定更好。

而且將來也可以作爲一條運河使用,而且有二丈深,載重千噸的大船都沒有半點壓力。

杭州府尹這時站了出來:“殿下,杭州與嘉興二十六個商會聯名捐錢一百六十萬貫,糧一千萬石。”

“派捐了?”李元興冷着臉反問了一句。

杭州府尹臉色如常:“殿下,沒有派捐。天災降臨人非無情,這是自願捐的。只是他們也有些許的私心,有兩個小請求下臣已經答應,這也是爲我杭州以及周邊八百里百姓造福。”

杭州府尹拿出一份圖。

李元興只掃了一眼就明白了。

他們借這次排洪,請求挖的更深更寬一些。將來他們會在外圍再挖一道,然後修石堤。順便在幾處建上可以停靠五百噸海船的深水港。

“去告訴他們,要修港就按二千噸的標準去修。這次洪水過後,可以讓這條運河斷流,然後修河、修堤。運河入口的石碑上留名!”

留名呀!

古人重名,有許多善人捐錢修橋,不要官府的賞賜,也不要任何免稅,只想在橋頭立一塊石碑,然後寫下某某捐建此橋之類。

席君買這時靠近櫃爺:“賢皇,醫官說再給一刻鐘,那些工部的官員就能夠清醒過來。”

“他們醒了,就告訴他們,明晨開工。八十萬勞工,就算是排着隊,不用手拉手,就是人擠人,也能排成兩排,從這條運河這頭排到那頭去,不惜一切的趕工。告訴那些倭人,他們家裡被倭島的大和貴族搶了,信或者是不信,將來自然有個說法。他們這次在挖運河上拼了命,老子就發給他們大唐的牌牌!”

“得令!”席君買運足力氣迴應了一聲。

武曌卻在旁邊也喊了一句:“誰敢在工地上混工,還想騙爺爺發的身份牌,就砍了腦袋掛起來。”

李神通這時給旁邊的總督府長史說道:“速去依皇叔與明月公主的意思,制定一條規矩出來,然後讓所有挖河的人知道,些許獎勵不是問題。”

李元興有些累了,在他們討論細節的時候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秦王李元興就象是主心骨,有秦王在,人心就足,百姓就什麼也不會怕。

武曌把自己的小披風蓋在李元興的身上,輕輕的握着李元興的手。心中卻是感慨,作一個上位者真的不容易,負責肩負的實在太多了。

蘇州以南二十里處,一處丘陵地帶,幾位大將軍站在高坡上。

“想那三國演義之中,八百里連營也不過就是這般氣勢吧。往年,遇到洪水就是我等都要逃命,誰敢站在這裡對抗天災呀。”

“戰洪水,這心中卻也有一種熱血!”

“其實熱血也罷,命令也罷。本將最歡喜的卻是過蘇州之時,想當年本將也帶兵路過蘇州城,部隊距離蘇州城繞道三裡,蘇州城還是人人關門閉戶。城外連只島都躲開了,他孃的,只當本將是土匪呀。可這一次,同樣是準備繞城三裡,可蘇州百姓卻是出城十里相迎,比朔方之戰大榮歸還讓人歡喜呀!”

衆將都是點了點頭。

百姓們不再害怕當兵的,這樣的改變足足用了四年時間。

從洛陽大水,百姓帶着懷疑等待求助。到現在,大軍出現,百姓看到大唐軍服,就如同看到了希望。

“報,命令下。秦王殿下已入蘇州城,明晨動工。工部匠師會在凌晨之前,將各分段方案送至各營區。秦王府令,各將軍回營,分段負責制。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快!賢皇殿下與明月公主殿下提議,淮南道總督府令:倭人願爲大唐抗洪拼命者,授予大唐子民身份。其餘詳細獎罰明晨前送至各營區。”

“得令!”幾位大將軍同時迴應後,正準備離開。最年長的那位說道:“明天開始大幹了,今晚上開伙加餐,給倭人也來一餐好的。”

“有理!”幾個大將軍都作了迴應後,快步離開。

各營都是以軍隊爲主力,全部軍事化管理。糧食不差,這裡本就是大唐的大產量區,而且還有來自南洋的米,可以精糧放開了吃。

一口口的大鍋擺開,準備開始作飯。

倭人依然是單獨的營區,他們也一樣準備開始作飯,大鍋搬出來。正準備從庫裡把作飯的用的食材搬出來的時候,幾乎是同時,每一營都有兩個穿着大唐軍服的人入營。

這些人,一人只是唐軍的後勤兵,也就是以前的輔兵中的伙伕。另一人則是懂倭語的,原本就是調派過來幫助管理這些倭人的。

大唐軍人可以認得軍服的區別,倭人卻認不出來,只是知道,有這樣衣服的人都是大人物,必須聽話。

“清空食材倉庫,所有的都扔到外面去。”懂倭語的人在下令。

倭人不敢反抗,趕緊組織人手去搬空倉庫,可一想到他們吃的東西會被雨水淋着,泡着,心裡也不是個滋味。

誰想到,那位繼續說道:“將餅糧拿去餵馬,將肉全部倒進河裡。你們有新糧。”

一隊大車在泥濘的道路上靠近這裡,一聽說有新糧食,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卻讓人心中有一種希望升起,當下就有三個百人隊奔出去幫着推車了。

還有一個百人隊快速的架起了一個有雨棚的通道。

一袋又一袋的大米,全是雪白的精米。一扇又一扇的豬肉,一車又一車的精菜,還有那些他們不認識的東西。一個個灰色的小球,似乎是能吃的。

就是那句話,沒有吃過豬肉,還沒有見過豬跑嗎?

倭人來大唐已經不是頭一天了,就算是他們吃的伙食比在倭島的時候好太多,可也知道和唐人比起來,也差太多。那灰色的小球,似乎叫土豆,那是唐人很貴重的一種食物,至少奴隸這種級別是不能吃的。

能吃到土豆,那代表着他們比奴隸身份高了。

大鍋,在唐軍廚師的指揮下,大包的香料倒進去,整包的雪鹽往裡倒,亂刀砍成小塊的豬肉、根本來不及細細的切碎,亂刀砍的。

豬肉燒土豆,豬肉白菜燉粉條。大唐軍隊最出名的上等名菜,與平民名菜。

排隊領飯,大半碗的白米飯。然後一大勺豬肉白菜鄴粉條,然後一小久豬肉燒土豆。

就說這豬肉燒土豆,作法是倭人想也想不到的,先是倒油,然後整包的雪糖倒進去。油熱之後再往裡扔一大把紅色的東西,然後姜、蔥段。最後纔是把肉放進去,小火燉了足足半個時辰,整包的雪鹽後,又倒入一種黑色的液體,然後纔是土豆。

紅燒肉,大唐獨有!秦王府出品!

許多倭人捧着碗,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爲這看起來,聞起來,比他們所知道大唐工人吃得還好。

土豆,有肉的土豆纔是真正的美味。

這小小的灰色小球,竟然如此美味,怪不得是大唐珍貴的食物。

肉更不用說了,倭人有幾個在倭島吃過肉的。

別說是普通倭人,就是倭人貴族也沒有幾個象這樣大碗吃肉的,普通的,最低賤的倭人捧着肉碗,許多人是流着眼淚在吃飯的。

蘇州這邊是準備大幹了,晚飯一餐上等好飯,就是在給明天存力氣。

可洞庭湖那裡,蘇珊瑚卻真正遇到了麻煩。

船已經開不動了,船的四周光是纜繩掛的木排就是十幾畝地那麼大的面積。船的動力已經不足以帶動這些木排,而嚴重的是,船的吃水深度已經超過最高上限三寸了。

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121節 仙術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605節 瓢把子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652節 海珍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後記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860節 定策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654節 奇蹟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591節 回長安第213節 黑對黑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780節 股市開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658節 女官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148節 唐玉米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263節 大婚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428節 好美!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789節 唐人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170節 古長安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216節 失算呀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367節 驅逐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