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節 長安棋賽

長安城,皇宮,皇帝書房!

李二問李元興:“五郎,一百二十人戰三千騎,你竟然沒有絲毫的反應。”

“皇兄,我能不能說。我原本想讓三十騎對三千騎的,倭人的騎兵連馬鞍都沒有,他們算什麼騎兵。事實上,倭人的三千騎比三千步兵還弱。羽林出戰,就如同猛虎對羊羣。臣弟真不知道,冷兵器時代之中,有誰可以傷到我大唐羽林!”

李元興說的是傷,不是殺。

李二沒接話,只是說道:“高句麗之戰,派出精銳極多。一戰沒打對士氣也是有影響的,在倭島那裡打打,也讓倭人見識一下什麼叫唐軍。也順便讓他們放鬆一下,正如五郎你說的,只當是給他們由國庫出錢遊山玩水了。”

“皇兄,明天圍棋賽,皇兄開棋如何?”

“好!”

打仗,最近兩年內怕大唐權勢最高的兄弟兩人都沒什麼興趣了。

倭島的戰略依然還是,讓內部亂起來,然後再讓投靠大唐的倭人去打發生內亂的倭人。

次日、貞觀三年三月初三。

這個日子自然是禮部選的,理由有一大堆,總之就是吉利了。

一塊差不多二丈高的巨大鐵板就吊在樂民園的門口,廣場之上是初賽的地點,報名參賽的有數萬人,但凡是會下棋的都會來這裡試一試,或者說重在參與吧。

大唐圍棋賽規則已經在報紙上公佈了。

以十九線棋盤爲比賽用棋盤,機械錶這種高端的東西大唐不可能製造幾萬個,所以用的是沙漏,大約就是三分鐘的沙漏,放在一個可以旋轉的架子上,棋手是百姓,小桌裁判也是百姓當中的志願者。

大裁判則是有資格直接入決賽的,公認的圍棋高手。

三分鐘的沙漏每個人下完棋就翻到對方一邊,誰的沙漏完了,在對方沒有認輸的情況下,沙漏完的一方就算是輸。

每盤有一次請求暫停的機會。

廣場之上擺了六百多張桌子,根本就沒有抽籤,最簡單的一號對二號,三號對四號這樣。如果其中某一人勝了,就是一號對四號這樣,最簡單的方式。

一直到只留下六十四人進入決賽。

公開場中,選三十二人進入決賽。

一號桌上,坐的是一號與二號,比賽已經開始,可還沒有棋手轉動沙漏。所有的視線都放在零號桌上,那一桌分別坐着大唐皇帝與大唐秦王。

李二執黑,第一手落天元。李元興執白,第一手落星。兩人都沒有去轉沙漏,各下二十子,只是依舊着一個後世的經典開局依樣布了出來,當李元興第二十手落下。負責在巨大棋盤上的人大喊一聲。

“秦王殿下,跨!”

下到這裡就結束了,以李元興主動挑起對攻的一手棋爲停止。

棋賽正式開始,大棋盤上自然是會找出那些有名的棋士,卻又沒有直接進入決賽的對局作爲展示。

棋,君子六藝之一,棋賽,博弈之賽。

這一次武曌都沒有掙錢,因爲有許多名士捐款,爲了讓棋賽辦的更好。

在接受了捐款之後,如果再掙錢這個名聲就壞了。

棋賽總冠軍,得到名人稱號。相當於縣子的爵位,不是虛爵,是實實在在每年可以在禮部領到銀子的爵位,除了名人之外,即將推出的還有一個棋士的虛職,九段棋士可得到一個相當於縣男的爵位。

普通的棋士,也會每個月領到一份銀錢。

至於說這個評級之事,李元興就懶得再管了,成立的圍棋行會自然拿出一個合適的辦法,然後經由禮部處理,認可,就可以實施了。

各下了二十步的李二與李元興離場,來到了樂民園入口最高的建築。觀月樓的頂層包廂之中,在高處觀看棋賽。

這裡也擺了一個棋盤。

“五郎,我們繼續下完那一局!”李二依次將自己剛纔下的二十子擺上,可擺到第十步的時候,似乎是忘記怎麼擺了。敲着額頭思考的時候,李元興笑了:“咱們兩個臭棋還是別噁心那名局了,不如隨便下下!”

“也好!”李二將黑子收回。

臭棋對臭棋,兩個心思都在打仗,都在政治上的男人在棋盤上進行着黑白博弈,無數的錯招,無數的漏洞,可兩人同樣無視自己的漏洞,也看不穿對方的漏洞。完全屬於業務愛好者範圍的兩人倒是下了不宜樂呼!

“皇兄,你登基兩年半了,咱們打了兩年半的仗。報紙上幾乎除了打仗,就是新政的新聞,今年是需要換一換風格了。”

李二沒接話,思考了一步李元興的攻擊之後,依然下在一個錯誤的位置上。

然後,這才說道:“那火車通車之後,爲兄還沒有坐過呢。”

“別坐!”

明知李二下錯了,李元興也下了一步自以爲高明的棋,可反而讓優勢給丟了。

李二無視李元興既然殺掉自己一小塊地盤,事實上不是無視,而是沒有發現那一塊的危機,提掉了李元興一子之後:“五郎,爲什麼不要坐?”

殺招嗎?李元興根本就沒有發現,那一處自己可以成功的圍殺,就在角落裡與李二開始打起了爲爭幾目地盤的混戰。

“那火車開通,有些百姓提前一夜就在排隊。臣弟已經派人吩咐下去,買了票就肯定能坐上車,而且票上還有買票人的姓名,以及身份牌上的號碼,只要沒有錯過時間,是絕對不會上不了車的。”

“結果呢?”李二繼續在研究着那混亂的棋局。

“結果!”李元興笑了:“沒有人排隊上車,開始有人排隊買票了。已經把售票時間提前了十五天,結果還是夜夜排隊,現在還有租帳篷的,專門用來給排隊的。所以皇兄就別坐車了,你要坐一次,火車要停運好幾天!”

“五郎的意思是?”李二沒擡頭,繼續盯着棋盤。

“皇兄要坐,肯定要先檢察火車,再整修車廂。掛上皇室專門的車廂,然後宮人,侍女,護衛。這等於火車要爲皇家專用,至少五天時間百姓不能用。皇兄可以讓鐵道部把月報送上來,看一看人流量、貨流量。再讓戶部把商稅的報表上交之後,就知道這鐵路每天爲長安創造了一個極大的價值。”

李二點了點頭:“這個,我已經知道了。”

“皇兄看過了?”李元興心說,按大唐官方的規矩,這些報告是一季上交一次的。

“不是,是工部送來一份表章,意思說這個鐵路已經修好,由雙線變四線,比修一條雙線要容易多,而且在有了電報機之後,鐵路運行可以管理,就依現在雙線來說每個時辰發一部車,每天對開就是二十四列。”

李二這個賬也是看工部報上來的。

“工部的意見是,就算不再加鐵路,在幾處寬闊的地點上,加一些分支。供火車錯行,這樣可以再提高動力。爲兄問過明月了,明月的意見是,可以增加支線,但不要急着增加車次,現在鐵路的管理還在熟悉之中,鐵路一但出事,輕則數百人傷亡,重則影響長安到洛陽的商路。”

李二似乎還沒有說到重點上,李元興沒有發言,繼續聽着。

“工部的意見是,不要再修長安到洛陽的運河了。”

“爲什麼?”這一次,李元興有些想不明白了,要知道古代運河纔是主力。

“工部算過,按五郎你的要求。要讓運河達到那樣的程度,所花的時間、人力、錢幣。可以再修兩次長安至洛陽的鐵路了。”

李元興沒有再說話了。

按李元興的想法是,運河纔是運輸上的主力,就是在後世,河運也是不能輕視的。

李二又說道:“商人們排隊要用火車,因爲火車快,河運從洛陽到長安,至少要七天時間。而火車四個時辰就可以到長安,加上貨物搬運裝車的時間,一天也足夠了。所以商人們寧可等,也不使用運河。運河會翻船,火車不會!”

“這個,就依工部的意見吧!”

李元興想了想,既然大唐的官員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應該支持。

可何況,並不是自己想的,就肯定是對的。

“河務改爲防災,鐵路再加修一條。從長安到運城,對於河東道,這個幫助是極大的。唯一的難題工部已經解決,那橋已經設計好,今年一年就可以修好,這是爲兄的意見?”李二這是在等李元興的意見了。

“運城呀!”李元興點了上一支菸,慢吞吞的又拿起茶杯。

“如何?”李二催問着,這也是工部給出過意見的。

“不如修到幷州吧,以後再往幽州修,還是要加長到遼東去的。鐵路的運力速度是極快的,發展鐵路是臣弟支持的。但也要有個計劃,畢竟國力有限!”李元興也提出自己的意見。

李二想了想,也認爲李元興這個意見不錯。

可這麼大的事情,已經不是他們兄弟兩個人聊個天就能拿主意的。

既然有天英閣,又有六部。而且這些部門已經對於李元興現在的思路有了深入的瞭解,可行性的分析交給他們,要比李元興一個人思考更加的完善。(未完待續。)

第178節 宣戰!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每544節受審第801節 超期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788節 老秦人第601節 春曉園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674節 耽羅國第431節 武(三)第656節 死磕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742節 長安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726節 黃河清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295節 箭神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431節 武(三)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3節 秦嶺小莊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658節 女官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105節 火計(三)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216節 失算呀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31節 茶之說第789節 唐人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267節 秦王莊夜宴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815節 酷吏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591節 回長安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780節 股市開第471節 天啓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90節 文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