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節 唐之羽林

什麼是羽林軍。.

最初在漢代的時候,有期門、羽林二軍,皆爲皇家禁衛。

在漢武時期,羽林軍的前身就是建章營。

羽林:爲國羽翼,如林之盛!

李元興的天策四衛,最神秘,最大的就是羽林衛。

自李元興建立天策四衛以來,另外四衛都參加過多場戰役,唯有羽林,幾乎沒有過一次真正的惡戰。

遼東之戰,羽林得到的任務是掃邊,甚至沒有遇到過能讓羽林真正出手的敵人。

最嚴酷的訓練,最精良的裝備,大唐最好的馬匹。

別說是異邦,就是大唐自己的將軍們都沒有真正見過羽林作戰時的英姿。

此時,就在倭島。大唐羽林以一百二十人,對戰倭人三千騎着馬上的士兵。對倭人這樣的評價很合適,他們只是騎在馬上,還沒有真正進入騎兵時代,沒有專門用於騎軍作戰的馬鞍,更沒有專門爲騎兵準備的戰鬥軍械。

爲什麼大唐的將軍不觀戰。

他們很忙,有自己的戰鬥要打。可更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唐的將軍們不想看到羽林作戰,因爲他們的部下永遠也不可能有羽林軍的戰力,除了象普通百姓一樣看着熱鬧之外,他們看不到任何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羽林的戰術普通的部隊用不了,羽林之間的配合普通部隊根本不能想像。

戰場之上,一隻不知名的飛鳥落在戰場之間的位置上。羽林領衛薛萬徹,雖然是薛氏兄弟的當中的弟弟,可他卻不是羽林軍的將軍,論武,論智,比起他的哥哥薛萬均各有千秋,單挑尉遲恭,他不落下風。

看到那隻飛鳥,薛萬徹將弓拿了出來,輕輕的搭上一隻箭。

對方的倭人主將也把弓拿了出來,似乎要一比這箭術。

羽林軍的軍士都懶洋洋的拉着馬,似乎並不在意這一場比試。而薛萬徹也不急着動,等倭人將軍先動手。

在那隻鳥飛起來的時候,倭人將軍的箭離弦。

薛萬徹這才一揮手,示意部下準備攻擊。下完攻擊命令之後,薛萬徹一箭射出,不是射鳥,而是射箭,射倭人將軍的箭。

箭落地,鳥飛走。

羽林軍距離倭人騎軍約爲二百步,就在這二百步之內,羽林一百二十人射出了一共六百箭,鋼弓、鐵箭。羽林不用弩,因爲弩上弦太慢,箭可以使用五星連珠的箭術。

想秦瓊單騎傲千軍,這裡擁有着一百一十九可以達到秦瓊七成戰力的高手,還有一個不亞於秦瓊的,幾乎已經接近秦瓊壯年巔峰武力的薛萬徹,六百箭,射殺七百多人,好多人都被一箭串死,兩具屍體同時掉落馬上。

距離三十步,倭人已經亂了,突然被射殺了好幾百人,有那個軍隊還能保持鎮定。

“殺,包圍他們。”倭將在作着最後的努力。

“雙絕!”薛萬徹還是下令了,給羽林下了攻擊的戰術命令。

雙絕就是指一主一副,面對弱敵,就是一主攻一次攻,一個主要拼殺,一個在後面負責再補一下。如果面對強敵,就是一攻一守,受訓的時候都兩個人一起訓練,這種配合已經是成爲了一種條件反射。

主副輪換,都可以有恢復體力的時間。

李元興在羽林成軍的時候就對李二說過,戰場之上,絕對不是靠數量取勝的。一定是質量,絕對的質量除非絕對的數量,否則質量肯定是最優秀的。當然,除非大唐有着無窮無盡的人口,可以無視數量上的消耗。

大唐,可以擁有無窮無盡的錢幣,但絕對不可能擁有無窮無盡的人口。

羽林單兵戰力與倭人這些只會騎在馬上所謂的騎兵相比,就是受過嚴格訓練的成年人,對上了七八歲的孩子那樣的差距,絕對不是三十倍這樣的數量可以平衡戰力的。

羽林在距離十步,竟然沒有一個人去拿掛在馬上的長槍。

面對沒有象樣鎧甲的敵人,面對連一隻弩弓都沒有,只有普通的木弓竹箭的敵人。羽林軍的雙手上抓滿了飛刀,根本就用去非常認真的對準,在巨大的數量差之下,只求速度。十步到一個馬身這個距離上,每個人至少扔出了二十把飛刀。

殺傷人數又達到了三百多人。

長槍在手,主副雙騎之外,以馬爲中心,直徑十步無活人。

無人例個都是在脖子上受到了致命傷。一百二十人,分爲六十隊,間隙正好爲十步,達到了雙騎最大殺傷力,以及無空隙作戰。

武林高手衝入一羣嚇破膽的孩子之中,一次衝鋒,殺敵二千九百九十四人。

還有六個人活着,其中五個被長槍架在脖子上,還有一個就是倭人主將正在飛馬逃走。

薛萬徹拉住馬頭,慢吞吞的從衣袋之中拿出一隻酒瓶喝了一口,旁邊他的副騎遞過來一隻鐵箭。

“沒興趣!”薛萬徹竟然拒絕了。

那副騎這才拉弓搭箭,一箭從倭騎軍主將脖子後面射了過去,馬又跑了幾十步停下,人落在地上。

還有五個人活着!他們有活着的理由。

江津城上的倭人嚇傻了,一條家主感覺自己的手都不聽使喚了,想擡起來,可手卻不會動,想說話,卻是張開嘴發不出聲音。

薛萬徹拉馬這去,打眼看着一隻眼神之中依然有殺氣的倭人。再回頭看了看正在包傷口的部下,再貼近了檢查了那受損的鎧甲。他的副騎將一把斷成幾節的木刀雙手遞到了薛萬徹面前。

“厲害呀,能在三組夾擊之中不受傷活下來,就這木刀砍碎了我羽林的騎甲。厲害呀!”薛萬徹這是真正的稱讚,要知道當羽林發現強敵的時候,旁邊兩組過來支援,結果三支長槍聯手,這倭人竟然用木刀左擋右殺之下,非但沒有受傷,還在空隙當中砍到副騎的胸甲。

大唐騎軍的胸甲是精鋼護心鏡。

羽林騎的胸甲更是結實,普通的橫刀砍上只會是刀斷,絕對不會是甲碎。

可這倭人竟然用木刀將那精鋼的護心鏡敲的變形,並且將旁邊的甲葉子敲掉了好幾片,也讓甲葉子傷到了羽林軍的胸口。

不是重傷,只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傷口罷了。

可這卻是羽林軍唯一的受傷。

“你很好,你們幾個,老子看的順眼!敢不敢來參加羽林次衛的考覈。”

倭人那裡懂他在說什麼,只是瞪着眼睛。

薛萬徹放聲大笑,看到倭人過來打掃戰場後,轉身就離開了。

羽林沒有留在江津城,而是直接在江津上船回出雲,江津的防守已經不會再有問題,對方的騎軍全滅,就算步兵還有許多,那也要有膽量來攻擊江津才行。而那五個人,被五花大綁的往出去城送去。

一條家主花了錢,向敵軍去買這五個人的家人。

不需要理由,只要價格合適,肯定是能夠買得到的。

五個人被扔進了出雲城的一個間小屋,屋內堆着讓他們想也不敢許多貴重的東西,有糧食,有布匹,還有許多精美的大唐銅錢。

“投降,這些就是你們的。不投降就是死。大唐的將軍看中你們,這是你們的福氣。”負責給他們解說的倭人更是一副的羨慕:“我要是有這樣的機會,就是立即死掉也願意了,讓大唐的將軍看中,就代表着你們一家的富貴榮華!”

“羽林,如戰神!”倭人之間開始流傳這樣的話來,王霸的手下也在向其他的各部隊稱讚羽林軍一百二十人,一個衝鋒殺屠盡敵軍三千騎的時候。第一個有反應的就是裴承先:“老子赤血衛,鬼刀三兄弟,都是一挑一百的好手,結果全讓羽林弄了去,結果到現在還是次衛,他奶奶的,他們要是弱了,老子就把口水吐到薛大呆貨的臉上去。”

薛大呆貨!這個名字也是有出處的,李二的妹妹,就是李淵十五女嫁給了薛萬徹。結果這小子洞房夜裡只知道傻坐着,整的丹陽公主大哭着要回家,說什麼也不願意和薛萬徹過曰子了,這可是把宮裡,兵部,秦王府整的要瘋了。

多少人,想了多少辦法。

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在青樓買了一個給薛大呆貨作妾,這纔算補了一課。

事實上,各將軍都對羽林大勝沒有絲毫的意外,整個大唐挑兵,到現在爲止羽林連次衛加上都不夠半個衛的編制,羽林正軍戰力連一軍都不到,勉強纔夠三個團,實際的人數僅僅只有五百七十六人。

也就是每個團,還差八個人。

羽林軍,就是兵王軍。任何一個拉出來,都是巔峰兵王,可以一挑一個團的悍兵。

薛家兄弟的口號是,羽林拉出,比刀要單挑伍斌,比弓要單挑杜雙魚,比馬槊要單挑程大魔頭,比衝鋒至少要達到秦瓊殺王君廊那樣的威武。就算是比拳頭,也要能和尉遲恭打個不分上下。

吃最好的糧,騎最好的馬,用最好的軍械,打最強的敵人。

這就是羽林。唐之羽林。

一條家知道,什麼是羽林。投靠大唐的倭人知道,什麼是羽林。可大和國的倭人卻不知道,他們只是知道,一條家花了巨大的代價,從大唐請來了很強的戰力,這些人是誰,這些人與大唐有什麼關係,他們不知道。

那旗幟,那旗幟上的羽林二字,卻是印在倭人的心中。

羽林,代表着一個傳說,一個無敵的傳說。(未完待續。)

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683節 掌控者!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670節 定江山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295節 箭神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361節 疾如風!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267節 秦王莊夜宴第674節 耽羅國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104節 火計(二)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76節 不列巔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449節 加糧稅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435節 天譴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103節 火計(一)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716節 封賞?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674節 耽羅國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299節 耀州紀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4節 又穿越了?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121節 仙術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562節 怕死了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266節 催妝詩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774節 長安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