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節 黃河清

“黃河是什麼?是母親河!”

李元興一開口,全場就安靜下來了。

“先秦的時候,黃河叫大河,那個時候水是清的。當然,肯定比現在強多了。爲什麼會這樣,本王以爲就是三國時期,樹砍的太多了。黃河水裡有多少泥沙,這是把上流的泥土都帶下來了,河牀越來越高,水患自然就越來越多。”

“殿下要治河嗎?”好幾位上都督異口同聲問道。

“治一條黃河,大唐多二百萬頃良田,治還是不治?”李元興反問。

李二這時開口:“五郎,投有多少。治多少年?”

“八千萬貫,十年治黃。至少多二百萬頃良田,最重要的,在治理黃河過程之中,我們得到的更多。這個花費比表叔修運河大,但收益更大。比如臣弟這副圖,這是一個水壩,僅這一個水壩,就可以保護下流八百里州縣安全。黃河上,臣弟打算建水壩六座,這六座水壩之後,任何一個水壩利用水力發的電能,可供十個長安使用。而且……”

說到而且的時候,李元興也沒有足夠的信心。

“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不善於言辭的閆立德突然高呼了一句。

他這一句,出自漢代:《爾雅?釋水》。

“聖人出,黃河清!”武曌突然來了一句,卻是驚了李二。

李元興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因爲這一句話出自明代了。傳說是五百年黃河水會變清一次,到時候會有聖人出世。所以原話應該是,黃河清,聖人出。

“千年難見黃河清呀!”李二也感慨着說了一句。

八千萬貫,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都是一個巨資。甚至超過了建新長安城的消耗。長安八水、八惠,修整完畢,才僅僅花了二百萬貫。又一千多萬石糧食罷了。可這八水八惠卻是爲長安城以及周邊帶來了八百萬畝良田。

整還是不整!

二百萬頃良田呀!

百官們都知道李元興說話是從來不說滿的,這個花銷肯定是誇大了。但收益肯定是打了七折的。

“臣建議,投票!不過,殿下是否有治理黃河的建議書!”王及善作爲天英閣這一任閣主,這個時候自然要由他來說話了。

李元興猛的一回頭:“丫頭!”

“來人,擡上來!”武曌在這方面絕對爲李元興作足了準備。

二十隻大箱子,一共一百二十套資料,自然不是人人都有。當然夠身份的肯定有一份。這是後世總結了二千年的治理黃河提案,甚至包括了那三門峽最出的失誤,以及後來的改進的思路等。

上流的水土保持,河道挖沙的管理與控制等等。

以及人工重流排沙。還有數種排沙,推積沙池等各種現代的方式。

大唐比不後世的現代,第一是人少,原本大唐百姓不敢亂砍樹的。第二是好管,一條政令下。誰敢破壞水土李元興就把把他全家變成奴隸。第三是在有了後世經驗之後,李元興相信可以作的更好。

整個會場全是粗重的呼吸聲,以及翻頁的聲音。

連倒水的侍者走路都不敢腳步重,怕影響到這些官員們讀資料。

突然,隴西上都督站了起來。想了想又坐了下去,一隻手扶着額頭。

“你頭風犯了?”獨孤修德笑着。

隴西上都督,其實就是辭了門下省主官的宇文士及,他與獨孤修德的關係本就不錯。聽到這麼一問,他立即就站了起來:“我怕是樹大招風,讓你這貨一逼。我也不管了,這書冊上龍羊峽水壩投資才五十萬貫,我們隴西要建。我們湊錢,這上面畫的,光是養魚就是十萬畝水田,可保證三十萬頃良田,爲何不整!”

李元興心說,五十萬貫,不會是看錯了吧。

五十萬貫,其實就是後世的二十億上下,這數字也不對呀,二十億建水壩,緊張。

李元興趕緊翻了翻:“這個你怕是看錯了,這是料錢。至少需要二十萬工幹兩年,而且這鋼條、水泥你要自己不生產,從長安運過去,運費不少、再加上工匠們的吃喝,所以五十萬貫鐵定是不夠的。”

李二把手上的那資料合上。

“五郎,長安百姓都說,秦王說話會打折。這花銷報的高,產出報的少。爲兄聽了,也看了。那水壩一百萬貫夠不夠,一百五十萬貫夠不夠。你修十個,才一千五百萬貫,就說花的多了些,二千萬貫夠不夠。其實的你花在何處?”

李元興嘿嘿一笑。

這樣的問題是難不住他的。

“皇兄,還有一個大頭,就是種樹。黃河兩岸要種多少樹,怎麼也有種上幾億棵吧。還有,修水壩除了動用勞工,還會影響到一些人的生計,讓他們搬家也要給補些錢。因爲水要臨時改道,這挖渠要花錢,影響了田產,總要補給農戶的!”

李元興開始坐下慢慢的算,全是小賬。

李二也有辦法,打了一個眼色給崔君肅。

崔君肅立即叫他手下的那些人開始打算盤,計算李元興說的這些支出。

四十丈寬,純鋼筋水泥的大橋,李元興就要修二十座,大水壩六座,小的水利設施七十多個,排沙人工湖,六個,支渠累計三百里。

水電站控制,發電機,以及設計十萬裡供電用的鋼線,十丈高的複合式純鋼電塔。

再算上沿河的水泥公路,李元興直接就給開出了一萬里。

最後,李元興連水壩管理,駐軍,糧倉。

在最後的最後,李元興連通貨膨脹率都給加上去了,理由是工費會漲,許多民生產品,還有物資的價格肯定會多少有些上漲,李元興給的一年百分之五。

崔君肅手下人算完了,沒有立即拿給李元興,而是給了武曌。

武曌看過之後,她知道李元興算的高了,大唐的通貨率最多百分之二至三左右,奢侈品不能算在通貨膨脹率內。

水壩的花銷是武曌詳細的計算過的,眼下唯一受限制的,就是鋼材產量。

所以水壩在未來三年內,只能選地址建一個。

武曌的心中,還是打算放在洛陽那裡的,就是三門峽,或者是小浪底。

崔君肅手下人實算的支出是,三千二百萬貫,而且這是十年的支出,不是一年一下子拿出來的,你秦王殿下光是從倭島拉回來的金子,連銀子都不用算上,就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了。

武曌微微的點了點頭。輕聲說道:“高了!”

“明月公主的意見是,高了多少?”崔君肅是真心請教的,論預算學,特別是這種超前產物,武曌絕對是大唐第一人。

武曌靠近崔君肅輕聲說道:“如果控制的好,沒有出現浪費,或者是官員貪黷,大約高了二成左右,肯定是低於二千六百萬貫的。”

崔君肅懂了,又小聲問道:“殿下爲何說八千萬貫!”

“你可以理解爲他滿嘴胡說!”

武曌笑着回答,崔君肅卻是搖了搖頭,因爲他不信。

大唐秦王殿下沒有必要在這裡胡說,更不可能隨便編一個數字,開口就胡說的。

看到崔君肅不信,武曌也暗贊李元興的信譽真的很高。

武曌也變的嚴肅了許多,低聲說道:“不過,如果算上碼頭、船隻、以及周邊實用性設施。以及十年之中,對黃河治理所有的官員,以及巡視的士兵,再加上華亭至伊州的鐵路,還有配套設施,八千萬貫不是胡說。”

李二也聽到了,靠近過來問道:“五郎剛纔爲何不提鐵路?”

“他是想把錢先要到,然後再考慮是不是修鐵路。我知道他很爲難,因爲這第鐵路太長,他怕有人偷他的鐵軌,更怕路上沒有好的管理,這火車速度是極快的,要是撞到百姓,撞上就會死人。更不用說,這條鐵路不好修呀!”

武曌的解釋李二能夠理解。

因爲李元興一但開口,這鐵路的事情,不知道多少官員會支持。

絕對不象是治理黃河還需要投票決定。

修鐵路,李元興敢說修到東羅馬帝國去,官員們也敢全票通過,所以李元興把鐵路給壓下來了。

李元興看到李二、武曌、崔君肅在低聲討論,他也沒有靠近。

他知道,武曌肯定會說到鐵路的事情,在小範圍內說還是可以的。

武曌又說道:“還有一個李元興所考慮的,幹這樣的工程肯定是會死人的。而且絕對不會是一兩個人,他多預算一些錢,是打算將來補償這些人家裡的。”

李元興愛民,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如果放在前隋,別說是奴隸,就是民夫死上幾百人也沒人在乎。

楊廣徵高句麗,死在路上的民夫何止萬人呀,他管過誰,百官們管過誰。

大唐現在對軍士的戰死有撫卹,但民夫呢。李元興不敢輕易提及,他怕大唐的士族反應過於激烈,也擔心自己的民生政策走得太快。

武曌卻是心中明白,李元興受到當年那次傷兵榮歸的打擊之後,心中多少還是留下些陰影的。

ps:

第一更

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148節 唐玉米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228節 身世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792節 甘蔗園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65節 堵門!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447節 招商令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24節 李淵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375節 瓷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414節 紅粉劫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9節 軍神上門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148節 唐玉米第751節 海盜?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364節 刀客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682城一條家宴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477節 秦王錢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247節 納徵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329節 工具!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