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

次日秦王府宴會!

李元興、武曌、房玄齡卻是每人一個小桌,坐在最上面的主位。韋挺、溫彥博等人自然是居首席,崔傑等豪門子弟坐在三桌,以隴西羅氏羅烈爲首的普通士族坐了兩桌,寒門自然是圍坐在一桌。

等階明顯,也有些涇渭分明。

劉仁軌,雖然是平民出身,但也坐過官員。而且也有過一些功績,雖然是自薦,但卻是有才華的人,而且得到過大唐皇帝李二的稱讚,三個層次都願意接受他。

豪門認爲,劉仁軌已經有了官身,又在皇家學院學習過,算是天子門生。而且得到過聖上的稱讚,坐豪門這桌的下首位置,還是可以的。

士族們倒是認爲,劉仁軌坐在他們這裡,只要不是首坐,都可以接受。

平民這一桌,更是因爲劉仁軌是平民出身,首坐讓給他也是可以的。

劉仁軌自己選,最終他認爲自己坐在士族這些人當中,不上不下,坐在偏坐就是極佳。

還有一人,秦王特招。馬周。

馬周是寒門,但他比寒門更差,因爲他在一名武將家中作了門客,他要作門客,既然有才,你選擇一名士家作門客,衆學子也不會有太多的看法。可他卻選了一個武將,這個常何連字都不認識,最大的功勞就是玄武門之變是,突然關門擋住了隱太子的大半部下。

所以,這個常何是李二的親信。也算是比較信任的臣子。

士子們都認爲,馬周是一個投機之人。

馬周就站在門口,沒有人招呼他落座,他穿也是極是普通,一身布衣。

站在這裡,當真是有些尷尬。

走,他將會失去人生最大的機會,一但他轉身離開,大唐官場就與他無緣。不走,這些士子們明顯就是看不起他。

走與不走。已經陷入兩難。馬周的臉色發白,而且這樣的困局,他有些束手無策。

“那傢伙是誰?”武曌突然開口問道。

李元興也是剛剛坐下,聽到武曌發問。隨口就回答道:“他叫馬周!”

馬周是誰?李元興沒有解釋。武曌卻是明白。這個人比起劉仁軌來說,更有才能。

房玄齡卻說道:“馬周在長安倒也是小有名氣,緣自貞觀元年年底。三國評書連孩童都知道的時候,他自稱爲唐之龐統!”

譁……,許多士子都笑了。

好狂,你有何才能敢自稱龐統。怕是你與龐統唯一相似之處就是,你也是一狂士!

李元興卻在這個時候,不動聲色的向韋挺微微點了點頭。

韋挺作爲秦王府長史這纔是頭一天,可他不是頭一天與李元興打交道了,當下笑着說道:“自然敢自比名士,那就坐在我們這一桌吧。如有才能三個月內也可有一顯才能的機會,耀州的奴隸都知道秦王殿下從來不會給任何人任何的恩賜,唯一給的就是一個機會,或者說一個夢想。本官看着你!”

馬週一抖衣襟長身一禮。

他感謝韋挺,這個難解的死局有人幫他一把,這是大恩。

李元興站了起來,舉起了手中的酒杯:“溫老今年五十三了,本是從二品之位,卻讓本王強拉來天策上將府,作了一個正三品的長史,這一杯本王敬溫老!”

“敬秦王!”溫彥博沒多話,只是謝禮。

溫彥博的身份特殊,他投唐是跟着羅藝一起投靠大唐的。可羅藝造反了,還是李元興平了羅藝之亂,他內心多少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古怪感覺。

李元興笑了笑,再次舉杯:“本王把溫老調到天策上將府爲長史,原因有三。第一個原因是,本王完成了手邊上的一些事情之後,將不再親征。所以需要一個老成持重的長史。第二個原因是溫老熟習(熟習的詞沒錯,別咬我)四方風俗,臚布誥命!第三個原因本王不說,有些事情非溫老不能爲,所以本王一定要他爲天策府長史!”

李元興沒有說的最後一個理由就是,後世記載,溫彥博在處理少數民族關係,以及大唐消滅突厥之後,讓突厥漢化。他的主張是:教其禮法,選其酋首,遣居懷德,何患之有!

這一點,也是李元興與大唐皇帝李二心中所希望的。

“士……爲知已者死!”溫彥博一躬到底,他也想看一看,自己能在秦王府有多大作爲。

李元興又飲下一杯,溫彥博什麼也沒有再說,將第三杯喝下。

“韋挺,怎麼說你呢。記得本王最初就對你說過,你彈劾本王你是的事情,你有空了就多彈劾。總之,你作秦王府長史,有些事情你可以多建議,省得本王有什麼出格的事情,順便說一句,本王的罰俸已經累計了三十七年了,你別讓本王被罰到五十年,就是大功一件。”李元興說完大笑,高舉杯子:“本王敬你,秦王府長史非你莫屬!”

“當盡忠盡責!”韋挺謝禮之後,連飲三杯。

李元興離開自己的小桌,來到王珪面前:“王司馬,你雖然是王尚書的侄子,但是本王說,你的才能不比你那叔叔差。兩句話,第一句是司馬之職委曲你了,你應該有長史之位。第二句是,別讓老王那老頭小看你,今年就整幾件大事,讓天下人看看。”

“自當爲大唐,爲殿下用心作事!”

王珪其實也不年輕了,他雖然與王語煙同輩,可他兒子都比王語煙大了。

年齡大,輩份小。

這個在大家族並不是什麼古怪的事情。

李元興親自爲岑文本還有高秀輔倒上酒:“實話說,王珪那叔叔拐走了本王的耀州府尹。然後想用你們其中一人交換,事實上他不知道,這一筆買賣他吃虧到東海邊了,雖然說盧承慶也是個人才,但要換你們任何人,盧承慶之外怎麼也要再加上三五個幹吏。”

李元興說的是笑話,還是當真。

在這個場合下自然沒有人會去多想了。

笑笑,謝禮,喝酒,說幾句就職後要用心乾的話。就算是過去了。

這宴會廳之中。只有武曌才知道,李元興說的是實話。盧承慶在歷史上終其一生,也沒有在太宗朝作到宰相,還是到高宗朝才當上宰相的。其實。在政治鬥爭之中敗了。還是連續敗給了好幾人。這就代表了盧承慶是個能幹,但卻不會玩政治的人。

就算是古代官場,你不會搞政治。你的才能最多發揮一半。

岑文本與高季輔卻不同,無論心智、才學、能力、手腕、政治敏感性,都是一流的。

而且這兩位,還是作到了中書令這樣的職位上。

這桌上最後一位,馬周。

他是狂士,可不代表他是瘋子。

大唐秦王是什麼身份,在秦王面前他再狂也要低下頭。

看到前面幾位秦王殿下都親自敬了酒,馬周倒是識趣的退到了一旁。

可李元興卻沒有忘記他,拿起酒杯衝着馬周舉了下杯:“明日起,給本王作半年的機要書吏。本王選上你,自然有選你的理由!”

“謝殿下!”馬週迴了大禮。

李元興這才走到學子們與備選官員們這幾桌,這些人都還沒有正式的出仕過,最多的就是沒有正式分配職務之前,幹過了些整理書案打雜的活計。

“你們,先不要偷着樂。”

李元興的話讓這些年輕人有些不知所措。

李元興將手上的酒杯放下,不緊不慢的說道:“知道聖上怎麼說嗎?就是說,秦王府不是一個混日子的地方,在這裡熬過兩年,還能笑談江山的人,隨便給一個縣都可以治理的非常好。”

“但是!”李元興語氣一變。

“本王要說的是,熬過兩年。還沒有瘋,還活的人,纔有資格去治理一縣之地。今天放開了吃,放開了喝,明天你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整理大唐各地送上來的簡報。分門別類,分輕重緩急,分士、農、工、商、兵。然後再各項細分,列出名錄,挑選細則。簡單的事情要附上你們的處理意見。”

士子們還有些不當回事。

至少表情上沒有多少緊張的感覺。

李元興卻笑了:“本王半年不在秦王府,府內大部分官員爲了打仗都臨時調任。積壓了不少呀。”

說完,李元興笑着問鄭和:“鄭總管,積壓的文案有多少?”

“回殿下,只有三間倉庫!”

“吃好,喝好,明天開始幹活。沒家沒口的,秦王府給你們安排吃住還有隨從。有家有口的,只管接來,秦王府都給你們管了。有什麼難處儘管提,有什麼想法與建議,報王司馬處,本王會看到!”

李元興將酒杯高高舉起:“宴起!”

吃喝,李元興自然不會在場了,他有些不太習慣在別人面前吃飯。

特別是在宴會的時候,要注意禮節,要注意吃的姿勢等等……

宴後,鄭和帶着新人去分配宿舍,李元興原本還考慮着雙人間,可秦王莊的地方確實夠大,單人單間是絕對沒有問題了,這些人是士,不是兵。自然不能幾個人擠一間房,所以不僅是單人單間。

每四個人,還有一間公用的客廳。

而李元興則請了房玄齡到自己的小書房,叫上的韋挺,還讓馬周也來作記錄。

ps:這兩天大夥體諒一下,編輯部讓自檢各人的書,從章節名到章節內的違禁字之類。雖然歷史類還沒有被波及到,但還是小心自查一下沒壞處。

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792節 甘蔗園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670節 定江山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242節 聘禮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89節 秦王威武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591節 回長安第50節 女財神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743節 獻禮第276節 媵妾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764節 邊戍(下)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435節 天譴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663節 天德號!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753節 戰國始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323節 約會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637節 起飛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414節 紅粉劫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9節 軍神上門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789節 唐人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265節 堵門!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213節 黑對黑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515節 名之戰!第323節 約會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361節 疾如風!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788節 老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