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

衆人討論的有些激烈,李元興哈哈一笑:“這第三個玩法就是,原本持着大量份子的人,爲了想得到一些現錢,把手上的份子又賣了些在交易所之中。就依鋼廠而言,這初次發行的份子,投入廠中擴大生產了。”

李元興又開口,周圍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這一次,連李二都走到旁邊來聽。

“鋼廠初其,發行一半。但也可以發行一成。那麼過了段時間呢,鋼廠的主人想要些現錢投資別的生意,那麼他就把手上的份再按交易所的價格賣出去一些。先別懷疑他爲什麼會賣,因爲交易的價格可能虛高數倍。”

虛高數倍!

這個詞點醒了許多世家的家主,可他們想通了一點之後,卻更加的迷惑了。

李元興繼續說道:“如果有個人不斷在交易所收這些份子,當他手上擁有的比原來的東家還高的時候,依理應該是份子最多的人才是鋼廠拿事的人,不知道本王這樣說是否合理。”

商人們都點了點頭,自然是份子最多的說話最算數了,那是大掌櫃。

“所以賣份子分爲兩種,一種是擴充,一種是換錢。這有着質的區別。既然搞這個交易,自然是有規矩的,不算多,詳細的規矩明月公主已經制訂了,也就是三十多萬字,當然,對於普通買上一手兩手份子玩一玩的百姓,懂上千八百字的規矩就夠了。可對於發行份子的商號,至少要懂三成。這懂十成。一是商業部,二是戶部,三是交易所。”

有商人向前兩步,請示是否可以發言。

在得到李元興允許之後,商人說道:

“殿下,小民的理解是這樣的,那鋼廠不賣份子,日產千噸已經是極限了。可賣了份子,半年之後就可日產三千噸,那收益至少高了三倍。除去有一半要分給賣份子的。他還多得五成。這就是雙贏之道!”

“沒錯!”李元興讚許的點了點頭。

大唐的商人雖然不懂現代那複雜的經濟學,可他們有着自己的商圈頭腦。

李元興繼續說道:“一貫錢的五成,遠遠沒有十貫錢的一成多。這就是這個遊戲的真面目,另一個原因就是集閒散遊資辦大事。也給那些家中存了一些閒錢的小百姓多了一個錢生錢的路子。”

說到這裡。李元興語氣一變:“當然。凡事有個規矩。所以明月公主那裡制訂了詳細的規矩,買空賣空,高買套空這些欺詐百姓套利的行爲。自然是交易所不允許的,以詐騙罪論,輕則罰沒錢幣,重責刑部論處!”

有規矩就好呀。

王及善想到自己太原的煤礦,想再開幾口井,卻是資金不足,原本計劃着多賣些煤,明年再開,可再想來,李元興說的有理。

一貫錢的五成,怎麼能和十貫錢的一成相比。

“殿下,我王家太原煤礦,可否考慮發行兩成份子?”

“發行可以,但要經過官方的估價,你那煤礦值多少?兩成有多少,有單換錢,還是擴大發行,這都有個規矩。耀州那邊已經將交易所規矩印刷成冊,每套二十本,一貫錢。還有簡單的規矩,只有十幾頁紙,十文錢。這幾天長安書坊就會有售賣的。”

武曌這會已經從涇河電廠回來了。

李二把武曌叫到身旁,專門問李元興要搞這事情的意思。

李元興沒有和李二詳細商量,一是李二根本不懂,這個解釋起來太複雜。而且初期,李元興只准備搞上幾個小產業在長安城試試反應再說。

武曌被李二一問,沒也多想就回答道:“錢轉起來,纔是錢。李元興是想讓許多百姓存在家裡的錢流通起來,大唐纔會顯得更富足。初期只是拿周至鋼廠試一試,看看效果。因爲錢數不多,所以沒有專門請示聖上您!”

李二追問了一句:“這事情搞大了會如何?”

“如果整個大唐都捲進來,每天交易就能達到數千萬貫,甚至更多。那大唐的資本就雄厚到……”武曌不知道如何形容了。

李二接口說道:“大唐再要征戰,錢不是問題?”

“這個……,明月就不懂了。總之錢很多,特別是異邦的貴族富人把錢投到了大唐的產業之中,他們就不敢胡來。比如那鋼廠毀了,他們的錢也沒有了,所以爲了他們的錢,所以異邦人會安份的多,就是百姓們也一樣!”

高明呀!

李二的想法可能與真實的股市不同,但把整個大唐百姓都圈進來,誰還會選擇。把異邦的錢也圈進來,他們還敢和大唐打仗嗎?一打仗,產業毀了,他們是在拿自己的錢往水裡扔呀,這比羊吃人狠多了。

“朕以爲,不需要試驗,放開整!”

“聖上,明月以爲先試驗一下爲好。您別把李元興當好人,您還記得那天說提高羊毛價格嗎?李元興接下來的招數,可當百萬大軍使用,不出一個月,高昌就是跪在您的腳下舔您的鞋子,聖上您都不在乎送上門求着被大唐吞併的高昌了。”

李二聽着古怪,反問了一句:“爲何之前不使用?”

“因爲之前沒有這個!”武曌從口袋裡拿出一個小信封,信封之中裝着幾張紙片。

很有質感的紙,厚,卻是感覺很硬,上面印有周至鋼廠一千份的字樣,還有周邊的一些花紋。

“這個有什麼特別嗎?”李二問完後,向高公公揮了揮手,示意不要讓人靠近。

武曌先是把一張扔在水裡,另一個在手裡使勁的揉着。李二也拿起一張,在手裡隨便揉搓。就差直接撕了。

武曌累了,把紙給了李二。

“紙變軟了,但是卻沒有壞掉。這紙張的質量當真是極好了。”李二稱讚着。

武曌拿出一張全新的,向李二對着燈光看了一眼,裡面隱約竟然有那個鋼廠正門的樣子。再拿那張舊的,雖然被揉的不成樣子,卻依然可以看到那隱約的鋼廠正門。

“聖上,這東西作不了假的。所有的工藝,在耀州都是特仙工級。因爲這張紙片,就代表着錢幣。這一張鋼廠的份子就值十貫。很可能會升值到一百貫。聖上還記得那錢莊票嗎?以後也會用這樣的紙,商人們出遠門只要有大唐錢莊的地方,就可以用這錢莊票換成現錢,只需要發一份電報。到他換錢莊票的地方覈實就可以了!”

李二張了張嘴巴沒說出話來。

武曌又扔出一個大殺器。又是一張紙。上面印着一百文。

“聖上,就憑李元興的信譽,就這張紙。市面上就頂一百文,因爲不能作假。銅這個東西本來就不多,現在各處用得太多了,用來鑄錢可惜了,所以……”

“這個,可以當錢用嗎?”

“聖上可知道,錢莊票,小額的各商家已經在用了。只要能在錢莊換成錢幣,百姓們就不會害怕這東西不當錢。別的不敢說,在錢幣這一件事情上,李元興的臉就能當錢用?”

“臉!”

李二重複了一句後,哈哈大笑着。

武曌的話他信,在錢幣方面李元興的臉真的就可以當錢用,大唐天下還沒有誰會懷疑過李元興在錢幣上的信譽。

“聖上,先花十天時間。在大唐報上讓百姓們知道錢莊票真假的分辨方式,爲十天之後發行作準備。這個數量不能太多,先按一年時間發行一千萬貫,咱們有那座銀山在後面支着,不怕百姓手中的錢莊小票換不成現銀!”

李二隻知道,電廠用銅實在太多了,只要與電有關的,基本上就是銅了。

李元興和武曌搞這個,就是想把銅給留出來。

如果百姓們換成錢幣,怕是會全部用銀幣來支付了。

可李二卻不知道,紙幣就是信用貨幣,這東西虛發會有多恐怖。武曌不敢說這個,李元興也是絕對不會說的。

正說着,皇宮大殿前廣場又有一排燈亮了,一個個用墨汁編上號的石頭給擺在空地上。這下連長孫皇后都從後宮出來了,她也研究過這原石,打算親自來選上一塊。

“女賓先,一刻鐘。”有太監高喊着。

“明月,走,看賭石去。”

正在聽高公公狂吹大殿有多神奇的商人們也趕緊告罪,全部往前方塊聚集。

男女自然不能混亂着在石頭推裡搶石頭的,女賓先挑。

很快,有太監高喊:“廣平郡王妃,選石三三六二號,重八斤四兩。按昨日長安金價市值,取整!折一千一百六十三貫!”

許多人看着清楚,這位年齡大約有三十多歲的貴婦,從袖子裡拿出一疊紙片。那是類似於後世支票的東西,只看到一疊全是千貫的,可見這位真是來拼了老本想有一塊珍品的。

旁邊就有設的電報,當下就發電詢問錢莊,將上面的編號,存錢的名字一覈對。

“莊票無誤,收票一千貫,一兩重大銀幣一百六十三枚。”太監在一旁高喊,旁邊就有錢莊的人負責記錄,這一張莊票已經換了主人。

“您是現場開,還是拿回去開!”

“就在這裡開!”廣平郡王妃大聲的說着,她在昨天就通過自己的關係買到一份玉珍兒的辨石要訣,而且也打聽到了,這些石頭的出寶率高達四成,出玉率達到近八成,她就不相信自己會運氣與眼光都差到極致了。

不但宮中的玉匠,就連長安城的玉匠都叫來了幾十人。

無論是手工的,還是用打磨機的,遠處棚下卻是密集的開石之聲。

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178節 宣戰!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238節 涼州定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298節 巨獸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242節 聘禮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24節 李淵第786節 海熱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364節 刀客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859節 深談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788節 老秦人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265節 堵門!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266節 催妝詩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447節 招商令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447節 招商令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808節 地標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266節 催妝詩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277節 換防令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758節 李墨第375節 瓷第707節 遺囑(下)第656節 死磕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431節 武(三)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797節 租界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764節 邊戍(下)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742節 長安第309節 趙州橋第228節 身世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