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

獨孤修德對長安令點了點頭,長安令上前一步:“聖上,臣下無能。夏收滿倉,秋收在即,臣請改農稅改糧爲錢。”

“胡鬧!”李二臉一冷:“你想讓糧價爆跌嗎?”

李元興伸手的一擋:“皇兄,長安令還是很用心的。新建的糧倉沒辦法立即裝糧食,這個也是情理之中。只是糧價不能降,否則除長安與洛陽之外的各地農戶就無以爲生了。”

李二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長安令有些緊張的低着頭,他知道一定會被罵的。

可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他能夠解決的。

“這樣吧,貞觀元年開始到今年秋天爲止,庶民育有一兒者,稅六五。育有兩個孩子的,稅二。如誰家有雙生子,兩年生了三個娃娃的,稅全免。着禮部寫個文,皇兄恩賜天下,然後什麼的。長安城的糧食往耀州運,本王今年糧食種的少,用錢幣向戶部買下就是了。”

“殿下高義!”長安令趕緊施禮。

在他心中這當真是李元興在幫他一把,他可不信秦王府的糧食收。僅長安縣令報上來,有一畝八千斤的產量之時,他就肯定秦王府不差糧食。

可他不知道,一畝八千斤紅薯,幾萬畝的紅薯。李元興全部打了粉條與澱粉了。

“下去吧,先辦五郎交待的事情。糧食之事交天英閣議事,禮部參議。”

傍晚,大唐最出名的酒樓都把當家的廚子派了過來。所有的菜與肉都是從秦王莊拉來的,絕對保證新鮮,這是比廚藝的地方,爲皇家服務,這也是長臉的機會,廚子們個個都把自己壓箱底的本事給拿出來了。

入夜,大唐長安城五品以上的官員,四等以上的士族,納稅三等以上的大商戶,還有常駐長安城的各國使節都到了新皇宮。天色已晚。皇宮之中卻沒有半盞燈籠亮着。所以衆人也不敢亂走,只是在給自己安排的區域站着。

李元興突然出現在皇宮大殿前的高臺上。

正宮大殿,比地面高出了足有八丈,上百個臺階。

李元興拿着一個軍用步話機的無線話筒:“十、九、八……”

秦王殿下在倒數。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李元興的身上。那怕是黑暗之中連人影都看不清。所有人也按照聲音的方向在看着。

“一!”李元興終於數到一了。

此時,所有人緊張的都感覺心要跳出來了,他們不明白即將會發生什麼。事實上李元興也緊張得不得了。就怕有一個萬一,萬一這裡的燈不亮,他這個秦王殿下的臉真是丟到黃河了。

在李元興喊完一之後,依然沒有半點變化。

正在衆人疑惑不解之時,突然整個皇宮亮了,如同白天一樣的明亮。

緊接着,整個長安城中主要的街道也全部亮了,每五十步一盞路燈,照亮了整個長安城。

皇宮之中的各位還在爲這突然明亮而發呆,可長安城那震天的歡呼聲似乎都可以在這裡聽到。

李元興這時退到一旁,李二站在李元興剛纔站的位置上,拿着一個擴音器的無線話筒。

“朕年少之時,曾經在街上聽到有人在點評前隋的皇宮,每個人都將皇宮描述的如仙境一般。可當朕隨父皇取長安,真正進入皇宮之後,卻發現與年少之時聽到的完全不同,世人多了傳聞。今天,朕的皇宮沒有圍牆,朕相信大唐子民纔是皇宮最堅實的圍牆。”

說到這裡,李二深深有吸了一口氣:“朕決定,每個月皇宮開放兩日,每天五百人。有功績的百姓,受過州府的獎勵的百姓,都有資格在皇宮一觀。今天,朕首先允許的是商家,你們的商稅支持着大唐的軍隊,長安的建設。朕欣慰!”

“聖上可比堯舜……”

不知道誰喊了一句,許多商人都歡呼了起來。

李元興接過話題:“不過,這也要有個規矩,進了大殿不敢亂摸!”

許多人嘩的笑了。

大唐秦王的威勢沒有人懷疑過,可大唐秦王也是最親民的人,當然是在秦王府的規則之內,你可以隨便些,縱然了開了些個無關痛癢的玩笑,也不當事。

“今日,長安城十大酒樓來皇宮獻藝,好與不好,衆位說了算。再下來,就是一件趣事,本王有一些玉,真正的石中玉,珍寶級玉石。這種事情,怕是傳的很快,昨天飛舟降落,今天皇兄要與民同樂,那就全城同樂!”

長安城沒有宵禁,這已經是長安令派人滿長安城吆喝過的。

只是這賭石,卻讓人沒有想到。

燈光之下,太監們先是擡來了幾十個展架,上面讓宮中的太監抄寫的翡翠介紹,以及翡翠原石的挑選技巧,接着就是附上高清照片翡翠定級標準,以及各種極品翡翠的詳細介紹,以及許多分辨的辦法。

餐桌那邊,卻是擺開長長的條桌,每樣菜都是非常小的盤子。

吃喝的方式,類似於後世的自助餐,或者是西式餐會。

這樣的餐會方式,大唐的貴族還是非常喜歡的。 ωωω☢тт kān☢c○

石頭還沒有擺上來,許多商人們都在大殿臺階下排隊,以十人一隊的標準去參加皇宮正殿。這樣的機會,對於許多根本不是貴族的商人來說,這是一輩子最大的榮耀了。

李二遊走於貴族之間,如衆星捧月一般,點評天下。

李元興則坐在正殿前東側花園前的休息區,幾個世家的家主有意無意的也坐在李元興的旁邊,扯了些閒話。

王及善拿出一封信:“殿下,我們王家失禮。”

李元興打開看了一遍,隨手就扔到旁邊燒烤的火中:“此事揭過不提。原本我也沒有說過那石頭有什麼用。倭島的銀子一兩也沒有差過,所以必不是因爲貪念所至,王老也別往心裡去,你要是真過意不去,那就按規矩來,依重量換金子,開出什麼算什麼。難說是翡翠還是石頭呢。這錢幣讓他們自己出!”

王及善果真沒有再提及。而是換了一個話題。

“殿下是否有注意到,近三個月來耀州從太原採購的煤是年初的十倍?”

“說這個,倒是有件趣事。王老你倒是沒必要了,給小輩們玩樂玩樂。”

李元興沒有接關於煤的話題。王及善並不意外。接着李元興的話題問道:“是何趣事?”

“本王在周至,你知道那是個窮縣,結果卻發現了一座大鐵礦。”李元興不動聲色的說着,王及善心說。天下那裡有礦在普通人是發現。在你秦王就是知道有礦纔去挖。而且十挖九中,唯一不中的還是算錯的位置,相差不會超過十里。

聽到李元興說話。許多貴族與商人都不經意的圍了過來。

李元興繼續說道:“那裡建了一個鋼廠,工部有備案。前些天鋼廠投產十天之後,工部、戶部、商業部聯合給估算了一個產量,還有整個鋼廠的市值。”

李元興說的這些,在場的無論是官員,還是貴族都知道。

那麼大一個鋼廠,聽說規模超過了耀州現有的鋼廠數倍,那可是牽動着不知道多少人的心思,而且在那裡管事的聽說還是一位皇子,只是具體是那位,普通人自然是打聽不出來的。

“這個鋼廠,估價三百四十三萬貫。高爐爲三隻,產鋼量在工部的公告之中可以查得出來。本王的趣事就是,長安城舊皇宮反正夠大,本王已經得皇兄允許佔了一聲,在那裡設置了一個交易所。”

李元興說話的時候發現周圍完全的安靜了下來。許多原本在交談的人也停下,都在留意着李元興說話。

秦王嘴裡沒什麼趣事。

秦王開口肯定沒小事,隨便一件事情都可能影響到某個行業的格局。

“這個交易所幹什麼呢?這鋼廠賣出三億四千三百萬個份子,每個份子十文錢。買一次最少就是一百份,所得的錢全部再投到這個鋼廠裡去,那鋼廠原本的就變成只有一半了。這投進去的錢幣,可以讓鋼廠再增加六隻高爐,那產量可以增加兩倍。”

有些商人已經將隨身帶的小算盤拿在手上了。

“接下來,這個份子有三個玩法。第一個玩法就是拿在自己手上,年底鋼廠肯定是掙錢了,淨利的部分誰有多少份子,就分多少錢。就算是一文錢,也分到手上。第二個玩法是,這鋼廠經營的好了,鋼賣的多了,自然是掙錢了,那麼這個份子,比如原本十文錢買來的,試問在手上拿上個把月,還會十文錢賣出嗎?”

李元興說完,就聽着啪啪一陣盤算聲。

很快,有一個商人就說道:“建高爐需要三個半月,調試可用也要一個月,按五個月計算。那麼初買一個月,根據現在每天排隊在周至鋼廠買鋼數量,三個高爐日產合計爲六百六十噸鋼,按訂貨的量看來,這高爐似乎還沒有全力開工,頂峰應該是差不多過千噸。”

幾個商人開始聯合計算了。

“依殿下所說的這個份子,一份十文錢,一個月再轉說,至少要再加半文錢。要是三個月轉手,不加二文錢絕對不轉。因爲到了年底,這十文錢至少是七成利。”

又一個商人說道:“如果有人認爲這東西是好的投資,可能會加價,也就是三個月漲到十三文也不爲過。”

李元興這時笑着說道:“當然,也有意外。比如工廠發生大火,毀了一座爐,那再轉手,可能就是十三文變十二文。”

不!絕計不會這麼簡單的。

王及善與各位大世家的家主相互看了看,可誰也猜不出來,這東西到底他們看不到的部分在那裡。

理由只有一個,秦王殿下的遊戲,絕對不會在一文錢這種小錢上作遊戲。

所以,這遊戲之中,必然有他們看不到,更猜不到的部分。

(未完待續)

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10節 炭哥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10節 炭哥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592年兩個和尚第97節 心狠手辣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170節 古長安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706節 遺囑(上)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797節 租界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75節 垃圾廠第104節 火計(二)第670節 定江山第26節 縣男虛爵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860節 定策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285節 大史記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698節 嶺南行第10節 炭哥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751節 海盜?第764節 邊戍(下)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263節 大婚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509節 債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247節 納徵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865節 精神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276節 媵妾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414節 紅粉劫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373節 和親第875節 垃圾廠第695節 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