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

李元興正準備勸說李靖,不敢再開戰了。

李靖卻繼續說道!

“那些已經準備賣出的五百料小船,通過這江,直接殺入瀨戶內海,半個倭國就隨你攻取了,無非就是眼下兵力不足,有地皮沒人佔的問題。”李靖也知道,大唐不再能徵兵了,如果不休養生息,大唐的國力就會吃緊,一但有一次敗戰,大唐就會陷入被動之中,所以李靖也只選擇攻下一個江口。

“派那一條家守着就好了。”秦瓊提議。

“他們還算可靠!”李元興想想,也認同了這個意見。

李靖哈哈一笑:“明天,看本帥給他們講兵法!”

王霸是什麼人物,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統領幾百裡的綠林,說有難聽一點,就是作一個大點的土匪頭子,管理上千號子人手,就是可以呼嘯山林了。個人武勇那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把他放在倭島是李元興最佳的選擇。

那一刀出,倭人無不膽寒。

李靖是什麼人物,這一生的成就爲大唐征戰千里,掃平無數敵人,指揮百萬大軍,進退如臂。

王霸的麻煩在李靖眼中,連個遊戲都算不上了。

當天李靖就下令,讓對馬島上的近衛家調派幾個有功勳的,再派個代表過來。順便拿上他們的功勞本,這是要行賞。

李元興只管看熱鬧,倭島就這麼大點地方,要是大唐不管不顧。一個月就能滅了。

次日天還沒有亮,出雲城廣場這上就擠滿了人。清一色的倭人,能擠到這前面來的都是多少有些身份的人,連廣場都擠不進來的,根本就是不入流的人物。

“本帥,大唐兵部尚書,也就是總管大唐兵馬的一個官。聽聞你們作的不錯,秦王殿下也有稱讚,所以本帥依律條前來給你們一些獎賞。依大唐的規矩。這個獎賞也是可以有些選擇的,自然是讓接受獎賞的人高興了。”

李靖說完,自然有人翻譯了下去。

廣場上原本站着的倭人,以老一條爲首齊齊的跪了下去。

總管大唐兵馬,這官還能小嗎?這是大人物呀。

如果這裡是大唐,李靖肯定會來一句免禮,或者是勸說衆人不用使用跪禮的。可這裡是倭島。李靖安然的受了一禮。

接下來,李靖接着說道:“這個獎勵有所不同。可以要求入學,也可以要銀錢,也可以要財物,只是依規矩辦事。”

“下民斗膽請問,尊貴的尚書您可以說的詳細一些嗎?”老一條爲了在這些倭人面前顯示自己的威望。大着膽子開口問道。

李靖淡然一笑:“自然是可以問的。這個入學,一可以學文,二可以是學兵法,三可以學武藝。依個人軍功高低,自然可以不同的師傅。銀錢。就是我大唐現通用的錢幣,這錢幣走遍天下都可以使用。不僅僅是大唐境內,周邊許多小邦亦在使用!”

李靖叫人拿出一盤秦王錢來,擺在前面。

有人看得到,有人看不到,這都無所謂了。

“至少財貨,絲綢、米糧都不算,因爲這些是可以用錢幣買到的。本帥說的財貨,比如軍方秘藥,最普通的那種,受了些許刀傷當下就可以止血,次日就能好個大半。最頂級的,大唐右武衛大將軍曾受到偷襲,已經死去,可硬是把人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也就是,這藥只是死去不超過十個呼吸,就能把人救活,這不是錢幣能夠買到的。當然,還有許多珍貴的,比如這珍珠!”

李靖手心放着一顆金色的,有一點五釐米大小的超級珍珠。

“這樣的一粒,用錢幣是買不到的。”

李靖不懂倭語,可看着倭人的表情他很滿意這樣的效果。

“好了,現在說賞賜!”李靖很平淡的一句話,整個廣場上瞬間就安靜下來了。

“第一位,團隊賞賜。一條家協助管理出雲城有功,七等團賞賜!”有書吏出來大聲的念道。接下來,連續就是這裡五個倭人家族的,除了一條家之外,就是八等九等的賞賜,近衛家僅僅得到一個次九等賞賜。

倭人不是純粹的笨蛋,他們聽得出來,這九等之外就是安慰獎勵了。

“軍功獎勵,近衛家佔領對馬島有功,斬首一百六十三,抓奴二千七百人。其中工匠三十七人,文吏兩人。戰利品海船七十三隻,雜船若干。爲五等團賞賜,對馬島戰利品半數賞賜於近衛家,對馬島未來三年的船稅,兩成歸近衛家!”

軍功是巨賞,倭人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接下來,個人賞賜總共選了二十三人,第一個賞賜的依然是老一條,爲個人七等功,理由是協助管理出雲城有功。

“個人功最高一位,近衛家,近衛長三。依唐軍功律,斬一首爲九等功,斬五首爲八等。近衛長三斬敵二十七,爲個人七等功,斬殺對馬城主近身護衛三人,加半級功,斬殺對馬城主衛隊長,累加爲高六等個人功,可選擇六等功勳獎勵。”

近衛長三,在倭人之中算是中等個頭,只有一米五幾,比起近衛忠仁低多了。

速度快,就憑他的速度,反應,在沒有刀術的情況下,硬是刺死了二十多個人,這算是個人武勇中非常厲害的。

近衛長三興沖沖的跑到臺下,衝着李靖重重的磕了一個頭,將身體緊緊的伏在地上。

那文吏繼續念着:“近衛家無名家丁,斬敵十六人,斬殺對馬城主護軍副領,加賞半級,爲強七等個人功勳!”

“報大元帥,他非無名,他是小人義子,名爲近衛忠義!”

李靖淡然一笑,揮了揮手算是認可了。

文吏大聲念道:“近衛家,近衛忠義。強七等個人功勳!”

七等以上功勳只有三人,近衛家佔了兩人,最後一位是弱七等功勳給了鷹司家一個負責查探大田城的探子,他探聽到大田城的兵力情況,以及畫出周圍的地形圖。

老一條開始動心思了,他一條家這次最強的不過是弱七等功勳。

最大的團功勳讓近衛家拿走了,最大的個人功勳也讓近衛家拿走了,因爲對方的武勇,所以有功勳。一條家每天辛苦的幹活,管理出雲城周邊十多萬倭人,可卻沒有一個拿到高功勳的。

擁有最高功勳的那近衛長三被叫到了臺上。

“你想要什麼,錢幣、珍寶、還是學習兵法,或者是武學!”李靖一臉笑意的問道。

近衛長三的腦袋很簡單,他是靠殺人的本事拿的功勳,他可以感覺到這位大人物身旁站的任何一人都比他強,所以他很弱小。

學武,殺更多的人,拿更多的獎勵,將來無論是錢幣,珍寶,還是女人都會有。

“學武!”

李靖微微的點了點頭,這和他計劃的完全一樣。

“學武呀!”李靖揹着手,衝着秦瓊又點了點頭,秦瓊從旁邊的書吏桌上拿了一支筆,粘了一些墨汁,順手就扔了出去。

倭人們沒有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等他們回過神來,卻看有一個捧着那隻筆站在秦瓊的面前,這人什麼時候上臺的,從那裡出現的。倭人們不解。

“將軍,三十三人!”那捧筆的男子恭敬的說了一句。

倭人們更聽不懂了。

秦瓊這才說道:“都看看自己的脖子,有誰脖子上有墨痕的,舉起手來!”

倭人們趕緊相互看着,舉手的當真是三十三人。

這如果是換成刀,這已經是三十三具屍體了。

近衛長三趕緊跪伏在那軍士面前行了大禮,這樣的技術他學到一成,這倭島就無敵手了。

“他太弱!”

“既然是賞賜,他選擇了武學。你教他一個入門吧。”秦瓊很平靜的說着。

“得令!”軍士轉過身來:“明天清晨,出雲城以南第二道山谷,某在懸崖上等你。活着到了懸崖上,你纔有資格學習入門的功夫。”

“哈依!”近衛長三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激動了。

接下來一位,近衛忠義要學的是刀術。

秦瓊側目看了一眼自己周圍的人,對着其中一個點了點頭,然後將一塊點心拿在手上,慢吞吞的說道:“這點心被風吹的有些幹了!”

點心就被秦瓊捧着手心上。

耀眼的刀光閃動之後,只有少數幾個身手不錯的倭人看到,這是六刀,其餘人只是看的眼花。

就在秦瓊的手心上,這點心的六面被薄薄的切下一層來,秦瓊抖掉表皮,將點心放在嘴裡,滿意的點了點頭。

倭人如何不驚呆。

這位將軍的膽量,對自己部下的信任。那位軍士的刀法,鎮定,膽量,無一不讓人震驚。

近衛忠義趕緊跪伏在地上,等待着給自己的指示。

那軍士伸手一扶:“起來說話,某隻是皇家五等帶刀衛,教你一個入門的功夫倒是沒有問題。今天晚上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早晨就在這裡,某帶你練習入門的刀法。”

“哈依!”近衛忠義再次重重的施禮,這才退到一旁。

在遠處看着的李元興心中大讚,藥師兄果真是高明呀。

(未完待續)

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231節 茶之說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605節 瓢把子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453節 極限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357節 鬥!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295節 箭神第77節 商之爭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232節 茶之道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285節 大史記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605節 瓢把子第336節 宣戰吧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277節 換防令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623節 出雲城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