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節 杭州城!

江南道的總督府設在蘇州城,因爲那裡不容易降落,所以李元興選在杭州,也順便查看一下杭州港的建設情況。

杭州美景如畫,李神通叫自己的夫人作爲嚮導,引王語煙等人去遊興西湖。

蘇州、杭州主要的官員,還有各商會代表都被召來。

其實就算李元興不召見,他們也會主動請求覲見的。

李元興臨時休息的地方是一個絲綢商人的園子內,就在中院亭內李元興聽着官員們的彙報。

“殿下,舟山那裡依殿下的指示,建四千料鉅艦用大港,至少還需要八個月才能夠完工。杭州五百料內港,日吞吐量已經達到了三萬四千料,其中三成來自泉州,五成來自嶺南海運,華亭建港之事現已經非常重要,長江的江上船隻不適合繞行海路,所以九成都選擇在江都縣下船,所以貨物如果要往南的話,就需要再有兩次轉運!”

李元興聽着,只是點了點頭:“列出一個詳細的報告書來,不用急,但要詳細!”

“是,殿下!”

華亭港,就是日後的上海港,那裡本就是重中之重的一個港口。因爲地處長江口,所以運輸的重要性實在太重要了。

又有一個武將出來報告:“殿下,泉州商人上報兩件事情,末將正是查證。第一件是他們發現異族海匪,雖然船破,船小,對付不了大唐的商船護衛,但末將就怕有個萬一。”

李元興沒有回答,只是側目看了李神通一眼。

李神勇顯然知道這件事情:“五郎呀,那些人是南海島國的人。他們的商人想與我大唐交易,可他們拿不出什麼值錢的東西來,所以咱們一直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所以他們就動了一些邪念,要打他們吧,他們窮的連褲子都沒有。不打吧,他們卻讓人煩!”

李神通講完,向那個武將打了一個眼色。

那武將繼續講道:“殿下,嶺南來的船,數次都發現有戰鬥過的痕跡。可嶺南商人卻是隻字不提,只說是遇上風浪了。末將幾翻打聽,認爲那是百越海匪攻擊過嶺南船隻。”話說到這裡,自然不需要再說下去了。

嶺南是馮盎的地盤,他的船讓人攻擊了。

他不說,江南道也不會再多廢話。

這也只是給李元興提個醒,馮盎爲何知情不報,或者有什麼隱情。

李元興只是回了一句:“此事,本王知道了!”

彙報性工作足足作了大半天時間,總體來說,李元興對於江南道的發展還是非常滿意的。這樣發展下去,不出一年,江南道就能支撐起半個大唐國庫。

“本王提到一個提案,關於英雄母親的,你們可否聽過?”

“五郎,此事有耳聞。只是沒有正式的政令,所以也沒有給下面的詳細的講過。怕是要等三省主官訂下來,纔會有正式的文書。只是這樣,五郎是否考慮過大唐的稅收會減少許多呢,這等同於是取消了人頭稅!”

聽李神通講到這裡,李元興也明白。

古代人頭稅是國庫收入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李元興肯定不會說,自己本身就想取消人頭稅,只是說道:“想必是天英閣還在議,那就等天英閣議出結果再發布也不晚,各位有什麼想法,就上書長安,也好給天英閣作一個參考也對!”

“尊殿下令!”衆官員齊聲迴應。

李神通這時問道:“五郎似乎是路過杭州,接下來準備去那裡?”

“先去嶺南,然後再巡視蜀中,最後回長安。”李元興認爲這種事情也沒有必要隱瞞,也就照實說了。

有一個商人起身,施大禮,得到允許之後開口:“殿下,小民想問的是,這海船現在都可以估價賣出。不知我等商人將來是否有機會也購進,或者租用這飛舟……”商人還沒有說完,李神通臉一黑:“胡鬧!”

“是,是!”商人嚇壞了,趕緊就往後退。

李神通繼續說道:“豈不知平壤之戰,這飛舟一日滅平壤。你小小商人,要這等利器作何用途。”

李神通這話就有些誅心了,商人嚇的跪伏在地上全身顫抖着。

李元興淡然一笑:“皇叔也不用嚇他,他想要這飛舟無非就是想一個快捷與方便罷了。丹東的海鮮最多七八個時辰就可以運到長安城,而且還可以保持新鮮,這也是商之道,有些地方道路難行,行商是極爲不利的。”

“五郎的意思是,這飛舟當真可以給民間使用?”

“交給民間是不可能的,先不說商人是否可以買得起。這東西採用的是仙工之術,被不良之人學了去,就是大唐的麻煩。更何況,空中飛行,這也需要優秀的飛行技師二十多人聯合操控,更是需要日常的維護。”

李元興一解釋,李神通這纔對那商人說道:“起來吧,秦王殿下不怪罪於你!”

“謝殿下,謝殿下!”

李元興笑着點了點頭:“現在新建四艘,本王計劃着留一架爲皇家專用。然後一架作爲長安到蜀中的運輸之用,可載人亦可載貨,以人頭收費,以貨物重量收費。蘇州至長安原本就有運河,倒是有些浪費,所以選擇了長安、蘇州、嶺南的連線。最後一路,飛遼東,中間也有些經停的站點!”

商人們倒是清楚,這東西的造價肯定是一個他們無法想像的數字。

就是僅乘坐這東西,所花銷的也不會是小數字。

說到運輸貨物,肯定是選擇那種價值非常巨大的,否則誰也不會花這個代價的。

李元興沒有再給商人們發問的機會,開口說道:“本王準備採購一些東西,一來是作爲禮物用的,二來是打算嘗試一下與蜀中的交易。”說到這裡,李元興有些尷尬的笑了:“本王飛舟之上,是帶了一些東西,只是卻沒有多少錢幣,些許貨物可折價來換你們的貨物,這一次本王希望可以多帶一些絲綢。”

大唐現在的絲綢算是一種供不應求的商品。

原本絲綢就等於貨幣的價值,現在李元興推動了不僅僅往異邦的絲綢交易,大唐國內的特別是長安、洛陽的絲綢需求量大了何止是十倍。所以絲綢的價格一漲再漲,如果不是官府壓着最高市價,嚴禁進入生絲投機與囤積,絲綢的價格肯定已經漲到無法控制了。

聽說李元興要把自己船上的東西折價,商人們又來了精神。

秦王是什麼人,那就是人間的活財神。

東西好不好,東西值多少,世俗之人的眼光再高,也不可能把磚頭看着玉。秦王卻不同,羊糞論斤買,而且買回去就能變成寶。就說石頭,現在蘇杭一帶那個富戶家裡的正堂,沒有云石鋪在地上,那證明你家不是窮,就是俗。

要知道,那上等雲石是打造聖上皇宮的物件。

小民們買一些普通的,也粘一粘皇家的氣息。

李神通揮了揮手:“速去將你們庫中上等貨色取來,供秦王殿下挑選。去吧!”商會代表們飛也似的跑了出去,他們再說自己手上沒有現貨了,那庫裡也能裝上幾車,而且留存的肯定是精品。

李元興沒有阻止,他也是需要一些給馮盎帶上一些禮物的。

短短半個時辰,一輛輛用篷布包着的馬車就進了這絲綢商人的園子。李元興從倭島過來,手上能有什麼好東西。至少在李元興眼中,自己這些東西不值錢。也算不是什麼珍寶之物,一些從現代帶來的,也無非就是有個新奇罷了。

陸毛鋒接待了這些商人們。

“各位,這一次殿下是巡邊,都是些窮苦的地方。如果不夠貨值,某給你們打上欠條,秦王府不差各位的錢幣,見諒,見諒!”

大塊的水晶,沒有經過任何打磨的,最原始的水晶。

水晶不算什麼神奇之物。

但紫水晶就不同了,普通的百姓那裡敢隨便擁有紫水晶,除非是賞賜的。

僅這個顏色就值了大價錢了,商人不敢說買,只說是給秦王殿下獻禮,回賜了這紫水晶。有當地官府出文書,這紫水晶就能拿回家了。

銀磚,二十斤一塊的銀磚。

銀子是不進行流通的,李元興來之前的大唐是這樣,之後更是這樣。

但銀畢竟是貴金屬,這東西也好辦,大塊的搬到杭州錢莊去,在錢莊換成莊票那就是錢。接下來就是濟州島上的一些小工藝品,比如貝殼粘的海女圖,有一個商人把價開到了八百貫,這不是給秦王殿下面子,這是有錢難買個喜歡。

倭人那裡真正是窮,最值錢的就是海龜殼打磨的梳子,其中精美的有人出價五貫錢。

最後一樣,那是實在不夠商人們的貨款了,李元興無奈之下拿出來了。不鏽鋼外殼,全密封,生活防水級別,有太陽能電板的一隻3不算什麼寶貝,可這一隻卻是有着全套的三國演義評書,僅這一項,這就是寶貝了。

“我出一千貫!”當下就有商人大叫。

緊接着,又有商人要喊價,李元興卻擺了擺手。

“本王來杭州,也是多有打擾。謝家這座園子還沒有建好,就借於本王暫時落腳。這一隻就贈於謝老丈,以表心意!”

謝家是世家,但也是大商家。

謝家這位主管杭州生意的族老何等精明,立即就把話頭接下來:“殿下,謝家招待不週,受些重禮於心不安,謝家願意給殿下帶上一些杭州特產,殿下一定要收下!”

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465節 抗令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247節 納徵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150節 手中沙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10節 炭哥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782節 博弈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23節 歷史變了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23節 歷史變了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140節 武曌!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696節 破石頭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81節 憐農!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104節 火計(二)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435節 天譴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696節 破石頭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336節 宣戰吧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662節 工潮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655節 高端黑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49節 天價第849節 戍軍(下)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414節 紅粉劫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後記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