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節 戰,戰,戰!上

李元興手上有三封櫃爺的親筆信,用的是櫃爺最喜歡的瘦金體。

第一封,致,天賜之子、華夏正統,大唐皇帝世民啓。

第二封,致,天賜之子,華夏正統,大唐開國叔德公啓。

第三封,致,天賜軍子,華夏守護,大唐衛國之忠良藥師啓。

然後是一篇策論《論高句麗之狼子心》。再然後,又一份戰術指導《論遠征軍之指揮》。最後《論徵高句麗之得失》。最後一份竟然封皮上寫着:給李元興這混帳小子。

“這老頭子太狠了,想逼死高句麗呀。”

李元興笑了,從低聲笑,然後到放聲大笑。

“來人,急行長安,皇宮!”李元興輕聲吩咐着,陸毛鋒立即就去安排了。

快馬先行,送信的人見到李二:“聖上,我家秦王殿下說櫃爺有信給太上皇,聖上,李尚書。此時我家殿下正在路上,半個時辰之後進長安城。”

天上的老神仙有信,無論是什麼都讓李二很是激動。

“來人,傳召藥師入宮,命令準備沐浴、焚香、淨衣!命令禮部準備大禮節!”李二是有神論者,在他看來大唐江山就是李氏先祖之保佑。這位櫃爺就是李氏祖先的賢者,上天庭爲官,卻在不斷的幫助着李氏江山,這定是要大禮節的。

大禮節,李元興懂唐禮,但他卻當真沒把櫃爺的信當回事。

皇宮門前,看到李二竟然穿着這麼正式。倒讓李元興感覺意外。

“先賢信件何在?”李二問了一句。

李元興順手從座位下把箱子扯了出來,李淵當場就給了李元興一腳:“我李氏先賢之恩賜,你竟然敢不抱在手上,卻放在凳下。朕要彈劾你!”

當真還是大禮節呀,百官出迎,禮部有讚詞。

李元興站在皇宮門前愣住了,這會也沒有人管他,李淵雙手捧着那手提箱,百官跪拜。十八位宮女提着焚香、八百禁軍手扶的竟然是祭天時使用的儀仗武器。再看百官,跪拜之後都跟在李淵身後。一同去了皇家宗廟。

“這都是什麼事呀!”李元興抱怨着。拿出一支菸正準備點上。卻聽到一個聲音在旁邊悠悠而道:“殿下今天被太上皇彈劾,罰俸十年是必定的事實了。如果再有不敬的行爲,殿下的孫子成年之前,怕都難領到俸祿。”

李元興不用回頭。除了魏黑子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還敢開他的玩笑。

身體向後靠了靠。看了一眼躲在門柱後面的魏徵。卻聽魏徵說道:“下臣來了匆忙,身上的衣服不合禮節,自然是要躲起來了。”

李元興笑了笑。卻是沒有說話。

魏徵繼續說道:“下臣倒是關心,那信中的內容是什麼?”

李元興貼近魏徵:“高句麗!”

李元興只說了這三個字,魏徵什麼都懂了,施了半禮趁着這會沒有人注意宮門一轉身就溜走了,李元興知道魏徵肯定是回去研究對高句麗下黑手的主意,順便換衣服再趕回來,看有沒有機會看到那信。

李元興將煙裝回到煙盒之中,繞到一旁從側面的路向宗廟走去。

當李元興來到宗廟的時候,百官已經退到一旁。

可箱子卻是沒有打開。李淵他也打不開,那個是需要密碼的。

好在祭祀的儀式浪費了不少時間,李元興到了門口的時候李淵正回頭準備派人去找李元興呢,這會看到李元興站在門口,宗廟之中也不好罵人,只是招了招手叫李元興進來。

打開了箱子,李元興退到了一旁。

李元興已經調整了信的順序,最上一封是給李淵的。李淵再一次拜過祖先,這才恭敬的將信打開。李元興也不知道信的內容,這個時候他心中多少也有一些緊張的感覺。當真是不知道櫃爺會寫些什麼。

李淵讀完信,只是在李氏祖先的牌位前大禮,激動的全身都在顫抖着。

李元興偷偷的過去,準備伸手去把那信偷過來的時候,卻是被王及善阻止了,王及善小聲說道:“既然用了大禮儀,那信還是會讀出來的。皇家無私事,先賢有旨意自然是要公告天下,或者至少也要讓百官聽聞!”

李元興點了點頭,這才小心翼翼的退到一旁,沒敢打擾李淵。

回頭一看,卻看到了李二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到了唸的時候,禮部尚書負責念,門口有禮部的小吏再傳聲。

聽完,李元興明白李淵激動的原因了,這信其實也沒什麼,想來就是櫃爺認爲給皇帝寫信了,也給李靖寫了,卻不給李淵,這是不是不把這位太上皇放在眼裡,面子上不好看。所以寫了這一封信。

櫃爺這個教授不是白當的,字體用的是宋代瘦金體,文體用是漢代的官方公文樣式。

信的內容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肯定了李淵的功績。李淵前面一個皇帝,是有驚天之才的楊廣,雖然殘暴,可才華卻不能抹殺。而李淵五十歲起兵,當了九年的皇帝之後,他的兒子李世民又是一個不比楊廣差,甚至被後世移爲完美皇帝的李世民。

這一下,就把李淵在歷史上弄的沒影了。

特別是有一句,櫃爺稱李淵爲大唐盛世之奠基人,卻是讓李淵極爲激動了。

唸完之後,李二趕緊上前。

“如沒有父皇奠定大唐之基礎,縱然兒有千萬之能,卻何來盛世之說。先賢英明,父皇當受此贊。”李二這個馬屁拍的李淵笑的連嘴都合不上了。

櫃爺寫字用的紙,是現代最好最貴的宣紙。造紙工藝可以說已經到了極致。號稱千年不腐,百折不損,純白細密,柔軟均勻,棉韌而堅,光而不滑,透而彌光,色澤不變。一刀三千多,絕對不是普通人玩的紙了。

這紙放在大唐,就是仙紙的級別。

在王及善等人眼中。比李元興那打印機用的純白紙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接下來。到了給李二的信。

李二默默的讀完後卻沒有立即交給王及善,而是交給了李淵。然後對王及善說道:“信中有許多內容不宜公之於衆。”

王及善聽懂了,在看過之後對李二道:“聖上,雖然不可公開。但依禮。大唐應該有十八名士可觀。以證天下!”

“你選人吧。吾之五郎、藥師、叔寶算在其中。”李二作了吩咐。王及善自然安排手下就安排選人,肯定是名士,大儒。名臣,自然是少不了袁天罡了。

第三份,給李靖的。上寫衛國之忠良藥師。

李靖看完,也知道信中的內容不可公佈,那也不用再選人,剛纔爲李二選的就合適。

李二卻在這時大聲說道:“朕特旨,加封隴右李氏族人李藥師,衛國公!”

衛國公!李元興記得李靖加封衛國公至少在貞觀十幾年了,現在就加封嗎?他相信櫃爺信皮上寫的是保衛國家之忠良,衛國公只是一個巧合。

百官齊聲高呼:“聖上英明,李藥師當得此封。”

上天的賢者都說,衛國之忠良,加封一個衛國公有何不可,那個官員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無事生非的。

接下來的三份策論,李二根本就沒有拿出箱子,這不是給百官看的。

最後,看到那封寫着:給李元興這混帳小子,這句話的時候,李二實在是忍不住笑了。根本就沒有交給李元興讓李元興自己先讀,而是親自打開,讓李淵與王及善,還有李靖一同觀看。

看過後,似乎沒什麼不可以讓百官知道的。

王及善拿起信來大聲唸了起來。

依然是瘦金體,依然是漢式文書的格式,有些繞嘴,卻是說的極清楚。先是說李元興拐了財神的弟子,然後又提到李元興偷了些小東西,卻讓櫃爺的徒孫受累。接下來,大賢們幫李元興是心意,李元興就算不用考慮大賢們,但大賢者的弟子李元興也應該有些表示吧。最可恨的是,聆聽教誨之時竟然走神,最後竟然逃跑。

接下來,櫃爺竟然列出了李元興的十大罪狀。

比如,聽大賢講經的時候,竟然偷偷的破壞了旁邊學生的椅子,後被罰抄寫某經書一百遍。然後又有在學習神煉術之時沒有按照經義要求,擅自改動配方,致使丹方爆炸,燒掉了幾十個學子的衣服與頭髮。

最嚴重的一次是,竟然在經義大考之前打架,天將關入雲牢之中。

王及善在念的時候,李元興沒有跪着,而是盤腿坐在地上。

最初聽這些內容的時候,李元興感覺很古怪,櫃爺應該不會害自己,可爲何還要給自己列出罪狀呢。

當全部聽完之後,李元興明白了。

狐狸還是千年的好,姜絕對是老的辣。

櫃爺在幫李元興樹立形象,一個下凡的理由,一個很親切的星君。特別是李元興犯下那些與普通小孩子一樣的錯誤,頑劣,調皮。這會讓人有一種親切感,因爲年長的人不會將這種小事真正認爲是罪證的。

唯一的一個罪狀就是打架被關起來。

這正好應了李元興來到大唐之時,對李二的哭訴。

而這一切所帶來的最大的原因卻是,櫃爺已經打算進一步影響大唐了。

想到這一點,李元興心中出現了一種莫名的傷感,櫃爺這樣作的理由只有一個,他感覺到自己老了,想在老死之前作一些事情。櫃爺想在自己老死之前,能多幫李元興一些。(未完待續……)

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106節 火計(四)第875節 垃圾廠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143節 尋寶去!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465節 抗令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296節 落月!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152節 星空第99節 秦王犯險第789節 唐人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449節 加糧稅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789節 唐人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506節 傳票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309節 趙州橋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846節 再巡邊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79節 正式出兵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430節 武(二)第662節 工潮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663節 天德號!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148節 唐玉米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751節 海盜?緊急通知第719節 獨木橋第438節 武曌的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