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

李元興搞的是什麼,其實就是後世的無線電發報機。

根據原理在大唐這裡製作出來。

電池用的是原秦王莊用的銀製蓄電池,眼下鉛酸的還作不出來,大唐的化工纔剛剛起步。好在大唐這裡沒有信號干擾,有上十幾米高的天線就管用。

那小太監頭上,其實就是那種靜音耳機,不受外界干擾的。

只是大唐的工藝落後,只能搞這麼複雜象頭盔一樣的套在頭上,更爲難的是,銅絲還拉不出後世現代那比頭髮不細銅絲來。

而電碼更簡單。

李元興只用了後世摩爾斯電碼中的數字部分,而再將四個數字爲一組,代表一個漢字。這樣就組成了完整的李氏電碼,受訓的人苦練一個月就可以掌握。

介紹完機器,李元興指了指那兩個配刀的。

“根據臣弟的條例,這機器上配有火油。如果我軍戰敗,陣地失守。這密碼本平時是鎖在火油盒旁邊的,這機器連密碼本全部都燒掉了。而這兩個軍士的任務,不是保護,而是殺人。一但發現逃不掉,就先殺兩個發報員,再殺密碼員,同時保證毀了機器。”

李元興說的殘忍。

可無論是那兩個持刀的軍士,還有密碼員,以及拿掉頭盔的小太監都沒有太大的反應。

顯然他們已經知道這個條例了。

李二不愧是最完美皇帝的代表人物,立即就說道:“爾等亦是我大唐有功之人。各軍自然會將你們重點保護。我大唐威武,還淪落不到戰敗連主營都保不住的。你等之死,軍中主將必是大敗,自身也是列罪難逃!”

李二幾句話就把幾個小人物的身價提高了。

那意思就是,你們安心吧。要是真的需要殺你們,至少有將軍級陪你們一起死。

李二清咳一聲,繼續說道:“發報員賜宮內九品內官,密碼員爲正九品職司。如有功績再另行加賞,隊中隊正爲正九品校尉,其餘人等。享受從九品待遇。有軍功另外加賞。”

“謝聖上恩典!”衆軍士整齊的行禮。

正在說話的時候,那機器上的燈又亮了,李元興親自走過去,卻是沒有那複雜的頭盔。而是陸毛鋒拿來自己的袋子。從中拿出一個從後世帶來的耳機。然後將平板電腦放在手邊,一邊聽着,一邊將數字輸入平板電腦。

李元興親自操作。沒有點身份的人自然是不能靠近的。

李二看着李元興平板電腦上竟然直接就顯示出內容了,卻沒有太多的吃驚,這平板電腦的神奇遠不止這些。

上面寫着:你運用了電報機,你要出兵了嗎?

李元興回答:出兵了,櫃爺要三兩重的鑽石,所以我要滅了卑沙城。

武曌又回答:我也要一塊,二兩就行了,順便再給我紅藍、綠藍兩塊貓眼。

李元興又回答:你倒是不貪心,我答應了。

李二這時笑了:“代爲兄告訴明月,就說爲兄說了。賢祖之後,可由明月先挑,幾塊寶石如何顯示我大唐皇家富足,準你挑足一盤三十六粒!”

李元興依言發了過去。

武曌回覆:明月謝聖上賞賜,出兵之時,電報機必備足十五臺。

收了線,李元興將平板電腦上的內容刪除,然後對李二說道:“皇兄,此物需要中轉,就是遼東到這裡的信號必須經過數次,除非有超大功率的,天線高度達到二十丈,纔可達到二千,甚至三千里。”

“幽州城、長安城、洛陽。然後再給建安城、以後的卑沙城建五座固定的,這五處的人員職員升一階,由叔寶負責挑選人選。”說到這裡,李二小聲問李元興:“五郎爲何把發報員選擇爲內侍?”

“內侍無親無故,只有給足賞錢用着放心,殺的安心!”李元興也小聲回答着。

李二滿意的點了點頭,李元興的選擇沒有錯。

就應該選太監了。

“高公公,挑選精明忠心的內侍三百人。學有所成者獎勵,兩個時間不合格貶爲苦役,膽敢將大唐機密外泄者,斬。”李二下令之後,高公公躬身領命。

李二一轉身:“禮部挑選優秀青年,必須是勳貴之後。精明可靠,兩個月時間必須將代碼背過。”

“臣領命!”王及善迴應。

李二又對秦瓊說道:“製作機密寶盒,交由專門人員看守。一但出了意外,盒中密碼本既可毀掉,與這機器分開保管。由軍中主將負責。”

秦瓊也躬身領命。

“戶部,軍糧之事不得怠慢。三月十五之前必須秘密運到建安、漁陽兩地。”

崔君肅也接令了。

“兵部,出兵的細節,佔領各地需要的兵力佈防,明年二月之前必須有詳細的佈置,不得有絲毫耽誤。”

李靖也躬身聽令。

“吏部,接管各城之後的官員安排,現在就要開始準備。出兵之時,各官員隨軍出征,佔領既接管,大唐的領土,自然是大唐的規則。”

“臣領命!”全部也接令了。

“工部,所有軍械不得有誤,所需要物資不得有誤!”

李二一句又一句的下令着,在他眼中這是上天給的任務,這一仗怎麼也要拿下來。雖然說李元興負責出征的總指揮,可這卻是大唐的國事。許多細節的問題,出兵前的準備李二當仁不當的要全部準備好,這關係到大唐的臉面,還有他的臉面。

“聖上,關於大祭祀之事,放在新年之時如何。如聖上認可,現在就需要開始準備了。”

“甚好!”李二稱讚了一句,加封李氏歷代先賢爲皇,這件事情可是給大唐李氏皇族長臉面的事情,絕對不能輕視了。

王及善施了一禮後又說道:“鎮魂塔祭祀,可放在大祭祀的前三天。”

李二點了點頭,把李陵捧起來也沒什麼不好的。李陵也是李信的後人,但李二的想法卻是,李陵與他李氏皇族不是同一個分支,雖然都是李信的後人。

李元興卻在旁邊說了一句:“高句麗的事情不能慢了,倭島的事情也不能停下。那裡也非常的重要,所以各位倒是有得忙了。”

大唐還有許多日常事務要處理的。

要知道,大唐的官員數量與人口比例是歷史上最低的,吏部已經在考慮是否再增加一些人員,就是李二都有這方面的考慮。

“接下來!”李元興又準備開口了。

正在盤算着如何在有效的人手之下,完美的完成任務的各位大員們都是一哆嗦。

你秦王李元興動動嘴皮子,就要幾百上千人跑斷腿。眼下的事情已經忙不完了,大唐也不可能在一天時間內征服所有的邦國。

可總不能不讓李元興說話吧。

“關於新皇宮的正門!這個正門雖然不算什麼,但是正門前的鎮宮之物,卻是件寶物。這個禮部似乎要加班了,當然本王出加班費。許多小吏連夜工作,夜宵賞錢半點也不會少了,這個事情不算小!”李元興說到這裡,李二一揮手:“五郎,此事由朕來說!”

李元興聳了聳肩膀退到一旁,可重臣們看李二的神情,卻是知道不簡單了。

那右側擺着的是上古巨獸,長達十二丈的上古巨獸骨架。現在工匠正在緊急修復之中,日夜都有五百禁軍守護着,而在左而還有一個屋子,那屋子之中會是什麼,卻是沒有人知道。

現在李元興提及新皇宮門前,衆人自然會想到那左側的屋子了。

李二先是向着東方長身一禮,然後整理衣襟,非常嚴肅的說道:“原本是不知賢祖那位先祖。現在卻是知道了,大祭祀之事五郎提醒的對,應該放在新皇宮門前,那裡有賢祖賜下大唐國之重寶,雖然神州九鼎失落。賢祖卻請天庭神工複製了神州九鼎賜予我大唐。如我大唐盛世再現,願九鼎有靈,重現人間!”

李二說的非常的嚴肅,說完又是非常鄭重的對着東方一禮。

衆臣齊聲行禮,口中念道:“興我大唐盛世,願九鼎有靈,重現人間!”

“聖上,臣斗膽!”王及善身爲禮部尚書自然要出來問了,這是大禮節了。“聖上,那賢祖所賜九鼎在何處?”

李二指了指李元興,這次沒等王及善開口問李元興就說道:“有七個已經在我莊裡,派一百人守護着。再有兩個,本王再回兩次天庭就可帶來。不過借過新年大祭祀的,王尚書儘管安心!”

“這個,只是百人守護,似乎人少了些!”王及善只是說了這麼一句。

“九鼎是神器,縱然是神工仿製也是神器。本王不知道那個小賊敢對九鼎動心思。當然,如果各位臣工不放心,就再派五百人守護好了,只是這九鼎運來長安,卻不能從我秦王莊出門,這萬一被人說了閒話,我可頂不住,再罰俸幾十年,我連曾孫子都沒飯吃了。”

李二哈哈一笑:“五郎不必多心,天下無人敢說閒話。既然五郎讓九鼎入長安另有起點,不如放在秦嶺山中,山中出重寶,合天賜之意。就從神農大殿起運,禮儀之事自然是禮部負責,安全問題兵部與刑部負責!”

會議似乎到此結束了。

但僅僅需要李元興參加的會議結束了。

在百官們討論細節的時候,李元興已經回到秦王莊,準備好好的休息上幾天。

ps:加更,加更,加更!

第105節 火計(三)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216節 失算呀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662節 工潮第663節 天德號!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286節 耀州禁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859節 深談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3節 秦嶺小莊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56節 死磕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753節 戰國始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305節 民族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170節 古長安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151節 夜深沉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