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

李二事先已經知道李元興要殺的人。

是一個名叫淵蓋蘇文的狠角色,特別是李元興說過,這個人往差裡說也是何進、董卓一樣的兇人,往好裡說就是阿瞞這樣的絕世梟雄。

《三國演義》絕對是一本神書。

李二將這本書讀了至少有三十遍,他可以背得下每一個人物。

相比李靖等人喜歡劉備,李二與李淵父子兩人卻是更喜歡曹操這樣的一個傳奇人物。因爲他們父子兩人也幹過先立了楊家一個小輩作爲新任隋皇,然後禪位這樣的高級事情。

淵蓋蘇文,一個象曹操一樣的狠人。

李元興的預測絕對不會有錯,可面對王及善的質問,李二卻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聖上以爲秦王殿下是什麼?”王及善又反問了一句。

李二輕輕的搖了搖頭:“五郎是朕的弟弟,朕不明白卿這樣問的意思!”

王及善向前走了半步,再次施了一禮:“聖上,大唐秦王代表着大唐的威嚴,大唐秦王刀鋒所指,必是血流成河。大唐秦王第一次揮刀,羅藝五萬叛軍不戰而降,第二次揮刀突厥敗,第三次出刀,斬逆臣,戰災。”

“五郎行事,朕心欣慰!”李二倒是真的很滿意這個弟弟。

“聖上,秦王殿下第四次出刀,卻是對一個小小的書吏,聖上以爲如何。區區一個小書吏,那怕他十年之後成爲高句麗之王又能如何?那怕他十年之後一統半島三國又當如何。秦王殿下刀鋒所指,臣不知以後還會不會再有高句麗!”

王及善將高句麗三個字唸的極重。

李二默默的點了點頭。

原本在他心中,將一個曹操這樣的人物早一些殺死,這本就是一件好事。

可現在王及善似乎言之有理!

“聖上,古語有殺雞焉用牛刀之語,今日殺一螻蟻之輩,卻用大唐第一刀,秦王之刀遠遠不止是一把牛刀。要麼,秦王殿下直接下令,斬殺高句麗使節,大唐立即與高句麗進入戰爭狀態。要麼就放棄動用秦王府之力,或用計謀也罷,用力也罷,殺一小吏,辱沒我大唐秦王之刀,實是不值!”

王及善說罷,長身一禮。

以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來說,這高於九十度的一躬,已經僅次於跪禮了。

“密旨五郎!”李二被說服了。

王及善代爲書寫,李二用印,密旨很快寫好。“勞卿親去秦王莊!”

“臣之職!”王及善將密旨小心收好,放在衣服貼身之處,退後幾步出了李二的書房。

王及善離開之後,李二立即命令傳李靖、秦瓊入宮。

兩人入宮,李二一說王及善的意思,秦瓊就當即表示:“聖上,某進宮之前,五郎正派人問詢我二人的意思,那淵蓋蘇文確實是一個人才,但此時依然年輕,就算是曹孟德之心,也未必有曹孟德之心。

李靖也說道:“他,還不配與孟德並論!”

“藥師以爲,大唐何時會對高句麗全面開戰,五郎何時會對高句麗開戰?”李二問了李靖兩個問題。

李靖卻回答道:“聖上所問,不如當面問五郎!”

“朕也想去秦王莊小住幾日!”李二當下就決定,親自去秦王莊一次。一個原因是他想去散散心,最近政務實在太多,而且天氣太熱。

另一個原因是,李二認爲自己應該親自去和李元興說說,王及善帶自己的聖旨李李元興一定會遵守,但不一定心中痛快。自己勸說一翻,也順便就此事談一談心,更要談一談大唐秦王的威嚴。

誰想,李靖卻說道:“聖上,應該讓五郎來長安。”

“理由?”

“五郎來長安,聖上就可以看到筆如刀的威力。五郎可以將一切變成刀,這可是五郎第一次使用報紙的威力,如果沒有五郎在長安親自策劃,就算這報紙之力展示,卻也不足以讓聖上看到這比刀還鋒利的筆!”

李靖的提議自然是關於百濟之事。

李二今天已經是第二次被人說服了,當下就命令高公公派人追人王及善,再加一份密旨,傳召秦王李元興入長安,進宮議事。

當天晚上,大唐秦王長達千步的盛裝車架進入了長安城。

從明德門入城,從城中直道再到朱雀門。

隨行的秦王妃崔瑩瑩等人先入皇宮請皇后參加晚宴,然後迴天策上將府開始宴會,隨身親衛入皇宮禁衛營區,秦王近衛軍與侍從,侍女等八百多人,進入天策上將府。

李元興入長安,而且還是在傍晚的時候進入長安城,這讓宵禁之前原本已經變的平靜的長安城沸騰了,無數的百姓涌到了朱雀大街上,只爲一睹秦王風采。不僅僅是百姓,就是各國使節團也都趕到了朱雀大街之上。

無他,因爲大唐秦王對於大唐周邊各邦來說,甚至遠比大唐皇帝更可怕。

因爲大唐皇帝不會在大殿之上殺人。而大唐秦王卻會有各種方法讓大唐周圍各族比死還難受。比如高句麗一夜之間,失去了建安、遼城,這兩座重要的城池。

“大唐秦王!”街上,一個年輕人帶着一種羨慕的眼神在看着李元興的隊伍。

這個年輕人,就是今年二十四歲的淵蓋蘇文。

李元興的年齡在大唐不是秘密,按照大唐的算法,李元興今年也是二十四歲。

兩個同年齡的人,淵蓋蘇文雖然出身高句麗貴族世家,但在高句麗依然只是一個處處要靠家族榮譽行事的年輕人。可同樣二十四歲的大唐秦王殿下,在淵蓋蘇文眼中,秦王殿下一個眼神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甚至是一族人的生死。

強大的突厥因爲大唐秦王而從強盛轉爲沒落。

我大高句麗……

正在淵蓋蘇文感慨之時,有個商人打扮的人對身旁的人說道:“秦王殿下入長安,怕是爲了突利小可汗而來。聽聞突利小可汗親赴長安,一是來送突厥貴族子弟大唐求學,二是作爲雷騎將軍兄長來作爲證婚人的。”

“不對,是因爲前隋的淮南公主入長安,你忘記秦王殿下的前隋功過論。就算是改朝換代,前隋亦有功於中華,前隋公主迴歸中原,秦王殿下必然會親赴長安城爲淮南公主設宴接風的!”

聽到身旁兩人的討論,淵蓋蘇文很是吃驚。

普通的百姓不可能會議論國事,而還是這種敏感的話題,特別是有前隋的話題。

“兩位先生,必是大唐名士,晚輩……”淵蓋蘇文自然有請教的意思。

可他還沒有說完,其中一人爭忙擺手:“不敢當先生這樣的稱呼,我不是名士,只是在通樂坊經營了一間茶樓的小商戶!”

另一人也說道:“某是屠夫!今個穿綢是因爲秦王殿下入長安,平日裡也穿不得這樣!”

“聽兩位論調高明,誤會之處望見諒!”

“這是報紙上名士論政上寫的,我等小民只是有樣學樣,那來的高明!”

淵蓋蘇文心中震驚,此時正好看到李元興的馬車接近這裡,衆百姓歡呼。坐在馬車上的李元興已經去掉了所有的廂板,坐在純玻璃的馬車之中,向着百姓們微笑着點頭,或是揮手。

突然,有一個穿着書生服色的年輕學子衝到路旁,高聲大喊:“殿下曾手書,大唐百姓當人人有書讀,人人要識字。可五日前大唐報上卻有論,皇家學院擇優而錄,無論士、捐無優秀則無錄,這難道與人人有書讀沒有矛盾嗎?”

從在車上的李元興表情依然平靜,快速的拿過一張紙寫着。

那個學子又繼續高喊:“大唐天下以士、農、工、商、兵依次爲貴賤。可皇家學院之中,士、農、工、商、兵五院卻不分貴賤。學生不解,願受鞭刑求殿下解惑!”

李元興的馬車從那學子身旁緩緩駛過,三張紙從馬車上飄落。

沒有人去搶,有撿的人飛快的送到那學子打扮的年輕人手中。

三張紙寫了三句話,第一句寫着,人人有學,優劣有別,精英齊聚,巔峰之學。

第二句李元興寫道,人有貴賤,學問無貴賤。問心,學而致用!

第三句則是一道命令了,禮部御學司領半年蒙學之義職,靜心觀學,觀人,觀心纔可學大道,以學問道,道道則大道。

那學子高聲朗讀着李元興寫下的東西,最後捧着那相當於衝撞秦王車架的處罰方案跪地高呼:“學生受教,願義教蒙學!”

一個老者此時站在年輕的學子身旁:“你有學識,但心性太弱。此次皇家學院大考你榜上無名,不是你的學問差,而是你的心性差。秦王殿下高義,讓你義教蒙學代罰,已是恩賜,你當安心教書育人,明年再參加皇家學院大考!”

“謝恩師指點!”

淵蓋蘇文此時眼中已經不僅僅是羨慕了,甚至有一種火熱的崇拜感。這纔是男兒的夢想,不是身居高位,而是身在百姓之心。

舉手投足之間可以引領百姓

試問,突厥怎麼可能不敗,有這樣的男人在,大唐威武呀!

淵蓋蘇文也想到了現在的高句麗。

朝堂之上勾心鬥角,民間百姓人心渙散。

強大的大高句麗,卻有一個廢物王!(未完待續。,!)

第198節 秋之意第232節 茶之道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88節 羅藝造反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89節 秦王威武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777節 澳洲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789節 唐人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447節 招商令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266節 催妝詩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121節 仙術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23節 歷史變了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753節 戰國始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295節 箭神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97節 心狠手辣第152節 星空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706節 遺囑(上)第759節 買下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