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

李元興要去遼東,這可是一個讓朝野都嚇了一跳的消息。

秘密赴遼東是並沒有半點可能的。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二立即趕回了長安,見到李元興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五郎,你要讓邊疆不寧嗎?”

“有這麼嚴重嗎?”李元興很是不理解。

李二沒有回答,而是讓李元興跟着自己去了皇宮的書房。

就在書房門口,李二對高公公說道:“去查案卷,去禮部調卷宗。根據大唐法令,親王遠行的全套儀仗是什麼?秦王遠行的儀仗再高兩級會是什麼?天策上將出行,視察邊疆的衛隊配置是什麼?”

高公公站在沒有動。

李元興自嘲的笑了笑:“老高,你就直接說吧,這些東西怕是你能背下來。”

“回殿下的話,禁軍調精銳一軍。十二調兩衛隨行,每一衛配四軍,軍戰鎧甲配兩軍,武器全套,輕甲不限。馬軍爲總數三軍,禁軍全軍爲馬軍,十二衛各一軍爲馬軍!”高公公一邊跟着李二進書房,一邊對李元興說着。

李元興心中在默算,一軍一萬二千人,這就是九個軍。

十萬零八百人。

這個數字真正是不少,這個數字再加上輔兵可以達到二十萬,和打一場的消耗差不多。

李二坐回自己的龍椅上:“五郎,天策四衛難道不用跟着嗎?”

天策四衛人數不多,四衛都沒有達到滿編,可以說正式編制內的天策四衛,清一色的軍官,最低級別的軍官也是正九品下的校尉。可以領兵五十人的級別。

“輕車簡從吧,節約一點。”李元興還是想去的。

李二冷冷一笑:“爲兄告訴你幾個權衡之處,去與不去你自己考慮。先說去,你這麼多人馬出長安,你要面對御史臺,因爲你的花銷太巨大了。而且遼東無戰事。所以這就是御史臺的理由。”

“沒錯,臣弟去遼東要幹什麼,不會告訴任何人!”

“好,再說你帶這麼多兵,北方所有的部落怕是連覺都睡不安穩了。你五郎手上有十萬重兵,加上三萬精銳。北方任何一個部落。你都可以揮手滅掉。你這是在逼他們聯手,因爲沒有任何一個小邦可以單獨面對你的護軍!”

李二說到這裡。李元興輕輕一拍腦袋:“是這麼一回事。”

“再說你選擇輕車簡從,儀仗代表的是大唐的威嚴,你身爲唐秦王如果不帶儀仗你是去丟大唐的臉面嗎?御史們的彈劾你的表章可以把爲兄的書房堆滿。你知道我們那位表叔,去一次江南的花銷是多少?”

表叔!

這是一個隱語,暗指楊廣。畢竟楊廣這個名字不能隨便的提及的。

李元興搖了搖頭,這個數值他還真的不知道。

“武德元年。二年,三年,四年。這四年國庫的全部收入。剛好夠他下一次江南。當然,前隋的國庫要比大唐富多了,前隋的人口也多。”

李元興哈哈一笑:“皇兄別和臣弟提錢,臣弟去一次遼東,就算花大唐十年國庫的銀錢,也能掙回來十倍。遼東是非去不可,無論如何御史們也會彈劾的,所以怎麼樣也要去。”

“崔君肅與王及善爲什麼去耀州?”

李二問了一個似乎沒有一點關係的問題。

李元興想了想:“他們怕是去看熱鬧的吧,耀州那裡會有一些有趣的事情發生。”

“爲兄猜測,他們是在聽到你說要去遼東之後,才決定去耀州的!”李二暗中一指高公公,高公公非常有眼色,立即在李元興身旁小聲說道:“殿下,這兩位是去躲一躲。因爲殿下您去遼東,一要戶部出錢,二是禮部出名!”

狡猾的兩個傢伙呀。

“一定要去!”李元興給了一個非常肯定的要求。

李二想了想後:“如果,爲兄不勸你了。但你要去,也要在一個月之後,這一個月時間內,留給朝廷作足了準備。”李元興剛想答應,李二又立即改口了:“別說一個月,就是三個月也要等,一直到爲兄同意爲止!”

“好!”李元興用力的點了點頭。

李二就當着李元興的面寫了一個條子,是寫給天英閣的,內容是秦王準備去遼東視察,這個事情朕已經同意,出行的計劃,時間,路線等由天英閣酌情處理。按秦王要求,考慮減少隨生護衛人數。

事實上,李元興真的把這種事情想的簡單了。

他要去邊疆,禮部會事先知會這邊疆各小邦,說的簡單一些就是讓這些小邦安心。否則十萬兵馬出現在這些小邦的近前,是會引起恐慌的。

而且,李元興還有不動聲色,調兵在邊疆滅了樑師都,圍殺頡利可汗的戰例在先。

“殿下,禮部的盟約殿下一定是不知道!”高公公又在李二的暗示下開口了。

“盟約,這些東西,還真的不知道!”李元興想了想,自己當真沒有看過半份盟約的。

“去,拿一個副本給五郎看!”李二指着高公公。

“不看了,皇兄還是說最重要的那幾句話吧!”李元興心說那盟約我纔不關心呢。

李二想了想親自開口說道:“各小邦與大唐結盟的時候,其中就有一條寫明,秦王殿下帶兵去邊疆,無論是幹什麼,都要事先正式的知會,而且還要有一個時間與路線的大概說明。其中,關於路線的偏差不得高於二百里,時間的偏差不得高於五天。”

“如果誰想伏擊我,這倒是一個極好的辦法!”李元興當真沒有想到,竟然會在盟約之中有這樣的部分。

伏擊呀!

李二與李元興對視着,相互之前的眼神越來越冰冷。

就在高公公思考是不是應該勸一句,可又拿不定主意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插嘴。這時,李二與李元興突然一起笑了,兩人同時說道:“伏擊好呀。”

伏擊有什麼可好的,高公公完全不理解。

李元興認爲伏擊好,這樣可以讓自己的近衛軍時刻保持着警惕心,這樣纔算是真正的精銳之軍。

李二喜歡的原因是,一但有人敢伏擊李元興,他就把調集大軍給自己大唐的版圖上增加一塊。

最近看到國庫裡的錢多起來,糧食堆滿倉,李二的心中就期待着打仗了。

可眼下,卻沒有可戰之敵。

而且剛剛太平了不到一年,他要打仗天英閣也不會同意的。

這時,李元興突然開口問道:“皇兄,有天英閣之後,感覺很好吧!”

“不怎麼痛快,但卻是好。雜亂的公務只需要訂下一個章程,天英閣就會按章程處理。官衙的效率提高了不少。而且另一個好處是,爲兄有些過激的想法會被他們勸住,比如江南之行,遠征之舉,絕對不會在大唐發生!”

李二說的誠肯,這確實是他真心的想法。

李元興示意高公公去幫他們準備一份茶點,高公公屬於眼色好,點子輕的人。立即就知道秦王必然是有什麼話要單獨對聖上說了,沒二話,立即退了出去。

李元興這才說道:“皇兄,天英閣的結構是。士、農、工、商、兵五業必須都有位置。士可以多一些,但士不能只有儒生,必須讓百家再起,儒生的思想太單一,一但他們獨戰天英閣的時候,大唐的發展就算是到了極限了!”

李二沒有回答,沒有反對,但也沒有贊同。

“皇兄,你可以細心觀察天英閣的論述。”

“不!”李二搖了搖頭:“不用那麼複雜的。爲兄曾經告訴過你,他們之間沒有內鬥的時候,他們就會來鬥爲兄。但他們之間斗的太兇的時候,就不利於大唐的發展,這個度要掌握一下,五郎的提議很好,先扶持法家、墨家、兵家、縱橫家。道家與佛門不得入朝堂,農家眼下還上不了大臺面!”

李元興沒有再就這個問題糾結。

“皇兄拿主意就是了。臣弟倒是想問,爲了勸臣弟晚去遼東,皇兄值當把臣弟招進宮裡來嗎?皇兄有什麼問題,就問吧!”

“爲兄想聽你講五戰!”

五戰,李元興的五戰理論。兵戰、錢戰、冷戰、文化戰、心戰。

李元興倒真的很想與李二聊一聊這個五戰,在後世現代的戰爭,已經不僅僅是兵對兵的戰鬥,可以說戰爭形態多樣化。這些已經不是古代兵家的理解範圍了。

在李元興與李二講五戰理論的時候,天英閣已經收到了李二的條子。

“增加一個緊急議題!”

因爲王及善不在,李靖臨時成爲天英閣的會議主持人。

“秦王要赴遼東視察,聖上已經同意。天英閣負責具體的細節,包括出行的時間在內。秦王殿下要求輕車簡從。各位議一議吧!”

李靖說完,示意書吏準備記錄。

天英閣的會場之中,天英閣成員實際到場八十九人,旁聽的諫院有三人。六部在這裡議事的官員,一共有三十一人,有資格就本部問題發言的有十二人。

可會場之中卻靜的連呼吸聲都可以清楚的聽到。

卻是沒有半個人說話。

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373節 和親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764節 邊戍(下)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387節 榮歸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375節 瓷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140節 武曌!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674節 耽羅國第429節 武(一)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168節 爭牛!第150節 手中沙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562節 怕死了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414節 紅粉劫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後記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285節 大史記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656節 死磕第780節 股市開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742節 長安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72節 大軍齊出第488節 軍魂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663節 天德號!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