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

深更半夜之時,武曌來到長安城,一邊讓人把她的箱子看好,然後去了李元興所以的房間。

“你就不怕有刺客?”武曌在李元興耳邊小聲的說着。

李元興半夢半醒之中,感覺似乎是武曌,可當是在夢裡。“有女刺客嗎,來一打!”

武曌越想越不是味,腦子裡閃過許多個身影,可也沒當李元興當真沒醒,張開嘴就在李元興的脖子上用力的咬了一口。

嘶!

李元興痛醒了,一看是武曌,把到了嘴邊的喊聲嚥了回去。

“是吸血鬼呀!”武曌翻着白眼騎在李元興身上,臉上笑的合不上嘴。

“有什麼好事,看把你高興的!”李元興伸手把武曌揪下來,讓武曌在自己旁邊躺下。

武曌枕在李元興的手臂上:“商量一件事!”

“明天早上再說!”李元興真的是困了,不想說話。

“造船吧!”武曌說了一句,李元興沒說話,他真的是困了。武曌卻繼續說道:“我給程老哥寫了封信,問他有沒有陳年的木頭,而且要大的。他派人給我回信了,說有,而且保證讓我滿意的好木頭!”

李元興眼睛猛的睜開了:“不,東北的木材是不錯,但不夠!”

“我又給馮盎寫了一封信!”武曌壞壞的笑着。

李元興豎起一根手指,在李元興開口的時候,武曌也跟着說道:“鐵梨木!”

“不過。馮盎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時鐵梨木,我只是給他說了些特性。就在就是我回長安之前,他派人送來了二十種木材,其中就有鐵梨木,而且還有許多非常珍貴的好木材。所以,造船吧!”武曌很認真的說着。

這一次,武曌沒有私自作主張,而是徵得李元興的同意。

“先建船塢,造上兩三百噸的船試試。然後再整上二千噸的船,這纔好用!”

哈哈哈。武曌笑的在牀上打滾。指着李元興:“沒文化真可怕!”

“鄭和二千料帆船。就差不多相當於八百噸了,遺憾的他是平底船,而且用的是複合式龍骨。我們的船不是給河裡用的,而是給海里用的。所以要先造一個二十到五十噸的試一試。因爲我們是木船。不是鋼船。所以二十噸值得一試!”

二十噸,李元興想說好小呀。

“中國歷史上第一條蒸汽船,是五十五尺長。排水量二十五噸左右。海中用的船,鄭和複合式龍骨不結實,經不起大風浪。二千噸的船,我們只能用鋼鐵製造,幾年內是沒有可能有那多鋼,木船的極限是排水量四百噸,再大也沒用!”

“造吧,華州的所有收益歸秦王府。秦王府負責皇宮的所有開銷!”

武曌撲到了李元興身上,揪着李元興的衣服:“打下瀋陽,佔長春。要木頭,要煤,要鐵。而且還要一個超級海港。你知道我說的是那一個。”

港口!李元興心中有種莫名的疼痛,因爲在後世的現代,那裡的港口不屬於華夏了。想到這裡,李元興翻身起牀,點上燭臺開始磨墨。

武曌立即跑過來幫李元興磨墨。

第一封寫給馮盎。

李元興沒有太多的客氣話,只是問候了馮盎幾句。然後直接寫道,本王計劃建海船,從杭州到你處,尋一良港,本王建議幾個地點。而後,明月公主需要的木材,數量不要多,但要精,待海運通航之後,長安興,嶺南興!

李元興簽名,然後用印。

武曌接過那手令,小心的折後,將袋,上火漆。

“地點我來查吧,然後給他一份地圖讓他選擇。因爲我們沒有去過,不知道大唐與後世有多少區別,更何況那裡是不是被他完全的控制着。”

“別小氣,派人送信的時候,再帶上等橫刀一千把作爲禮物。”李元興一邊吩咐着,一邊又鋪開一張紙。

武曌應了一句:“一千把刀,幾個箱子就裝下了。不如連弩再送五十套!”

“隨你!”李元興說話的時候,已經繼續寫第二份手令:“知節兄……”

李元興給老程的是書信,不算是命令。只說請老程務必幫助明月公主搞到木材,一定要上等的陳年木材纔好,而且必須是完整的,具體要求讓明月公主告訴老程。

忙完再睡下,這一覺就到了天色大亮。

秦瓊沒有影響李元興休息,一直等到李元興自己醒來爲止。

當李元興來到前廳的時候,崔君肅與王及善竟然也在。

“某主管戶部,出了這當子事,某不能不過問!”崔君肅顯然不打算置身事外,王及善也說:“禮部主管外交,屬國小邦出了這樣的亂事,禮部不能不管!”

“看來,事情不簡單呀!”李元興笑着說了一句坐下了。

當下有人送來早餐,武曌與三位尚書見禮,然後乖巧的坐一旁,自顧自的吃着早餐。

崔君肅對李元興說道:“殿下,事情真的很複雜。某查過,突利可汗的部落就算把自己打成鋼賣掉,也賣不出三萬斤鋼來。他們總共纔拿到手鋼錠二萬三千斤,而且不能自己一點也不用,全部賣掉!”

“高句麗是什麼來交易的?”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已經下了條子,讓人把消息傳到遼東去查了。”秦瓊在旁邊應了一句。

王及善又說道:“查過,所有的部落都沒有得到過這麼多的鋼錠,最多的一個是靺鞨人,他們有三萬斤鋼錠,但他們的這三萬斤之中,有兩萬斤是三等鋼。是在四個月前,戶部向工部借的。爲了支付遼城一戰的軍費!”

“看來,這三萬斤精鋼不是一家出的貨。”李元興也顧不上吃飯了。

“高句麗這句精鋼怎麼用?”秦瓊問了一句。

王及善沒有回答,先是自責了一句:“此事,禮部會讓駐各邦使節暗中調查,此事如果是多邦所爲,那這些使節就是監查不嚴之罪!”

“不就是三萬斤鋼嘛!”李元興笑了:“高句麗拿去了,也沒什麼用。”

“五郎此話不對,三萬斤鋼,以在新式魚鱗甲爲例,至少可製作一千副,有這一千副魚鱗甲,就可有一千上等精兵。這一千精兵就會是一個大麻煩!”秦瓊的態度很明顯,他不怕刀劍,只怕鎧甲。

大唐立國以來,可以私人擁有武器,但卻不能擁有鎧甲。

無論是皮甲,還是鋼甲。

有半副甲就可以流放三千里了。

大唐軍隊的鎧甲眼下雖然發到每個人手中,平時卻是不穿的。每個月都會拿出來保養,只有在戰時纔會發到個人手中,無論是勝敗,戰後除了統計軍功,最重要就是統計鎧甲。損傷了多少,丟失了多少。

“三萬斤太少了,高句麗應該有三百萬斤!”

李元興一句話把所有人嚇住了,都完全不明白李元興這話是什麼意思。

“丫頭,別光顧着吃了。記下幾件事情!”

武曌卻是不緊不慢的把最後一口粥喝掉,一字一句的說道:“蔣幹盜書之計!”

“記得上次有份書信中說,有些是混進來的奸細?”李元興提到這些話後總着武曌笑了,武曌接口說道:“回去就安排人制作一些次品鋼鎧,然後再作些手腳,蒸汽炮的威力絕對要展示出來。”

“再加上攻城試驗,對騎兵的試驗。”李元興又緊接着在說。

“那,真圖紙,還是假圖紙呢?”武曌反問了一句。

“當然是真圖了。不過,用一代圖紙足行。這個戲要作足了,一定要讓他們相信了。這樣的話,那些鋼高句麗人就會用來作鎧甲,有了更利害的武器,高句麗人一定會作的,而且這還是真實的!”

李元興說完後,非常得意的笑了。

“冷戰,軍備競賽!”武曌對秦瓊解釋了一句。

秦瓊差不多聽明白了:“既然是作戲,那對方的人選就應該挑選一下。而且逃回去的不用太多,有那麼幾個人就行了,其餘的……”秦瓊微微一笑。

衆人都笑了,這態度不言而喻,那就是一個字,殺!

“只有一個條件!”武曌伸出一根手指。

“說來聽聽!”李元興說話的時候暗中瞪着武曌,那意識就是丫頭你別胡整。這是軍國大事,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

武曌也沒有當這個是遊戲,倒是非常認真的說道:“你們定原則,細節由我來,誰也不許管,否則我就不去耀州了。”

威脅,這就是威脅。

李元興不想答應,秦瓊卻立即開口說道:“某看行,某隻管配合着殺人。五郎說一說,想要什麼結果就是了。咱們就按這麼說的辦?”

結果?李元興心說,倒是要看看武曌你這個丫頭心機有多深了,夠不夠心狠。

“好,第一個結果是,讓要高句麗捲入軍備競賽。不過,不要正常的軍備,要用那種消耗巨大物資的軍備,當然趙德言這種人應該是有機會發財了。要拖,把高句麗拖到沒錢買鹽的地步!”

沒錢買鹽,這個放在古代就是窮到了極點了。

“第二個結果,那些不安份的。殺人太殘忍了,咱們大唐是仁慈的,送他們去煤礦吧,那裡總是需要人手的!”

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698節 嶺南行第50節 女財神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295節 箭神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89節 秦王威武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329節 工具!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786節 海熱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31節 茶之說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152節 星空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62節 工潮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213節 黑對黑第789節 唐人第52節 秦王大計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864節 殖民第846節 再巡邊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764節 邊戍(下)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447節 招商令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150節 手中沙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