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節 老農的夢

里正今年六十了,經歷過戰亂,經歷過飢餓。

現在就是他算是一個孤老頭了,老伴餓死在武德元年,四個兒子有一個沒有成年,因爲饑荒所以送人了,這些年也根本不可能再聯繫到了。

另外三個,都死了。死在戰場之上,爲李唐江山而死。

還有幾個孫子在身旁,倒是老頭的一些安慰。其中有兩個孫子都作了小武官,其中一個還在秦王府親衛當中作到了校尉,八品上的校尉。

要有老李頭還有什麼念想,那就是幾個孫子都沒有娶親,因爲家裡窮。

當兵的,身份也低下。

秦王建莊,老李頭的孫兒查了三代人,評爲優秀。然後派入秦王府當親衛隊正,手下管着十幾號人馬,老李頭則成了爲秦王莊的莊戶。對於老李頭,還有這裡一萬多戶的莊戶而言,秦王、齊王還是什麼王沒區別,反正是當莊戶就對了。

可這個秦王卻是那麼的與衆不同,誰見過親王下地,雖然那幹活的把式外行,可當真是掄過鋤頭,玩過板鍬的親王呀。

這會終於快秋收了,秦王莊每個莊戶都有好幾張欠條,按着手印的欠條。

欠下有糧、有布、有屋、有錢。

秦王農莊,清一色的四開小院,有馬房、沒牛棚。門口那小片地,可以種菜,但不許髒亂。髒水要倒入專門的暗渠、淨水是用陶管引入。院中無柴房,因爲秦王農莊不讓燒柴,要用煤,說那個乾淨。

這不,家家戶戶又打上了欠條,欠下秦王莊煤餅三千塊,折一百文錢。

秦王農莊第一個村子是秦王看着建好的,之後又建了七十八個村,每個村一百五十六戶。一個村子負責秦王農莊一萬畝地,現在各村良田已經佔了四成,想來明年,每村良田就滿數了。

村子可能還會再建,每個村都要照着老村的樣子,不能有一點差錯。

院子多大,渠多深多寬,路打幾層土,有多寬那都是有定數了。秦王殿下是喜歡規矩的人,這定下的規矩那個後生敢改了,里正老李頭會打斷他的腿。

馬上秋收了,這玉米老裡頭嘗過一次,也就嚐了那麼幾粒,還是上次有個大人物來莊子,秦王殿下煮了賞給的。看着這田,老裡頭不敢吃,也不讓任何一戶吃,誰敢吃了,打斷腿,絕對沒有半點商量的。

這幾天,村裡吃上白米了,還有細面,烙餅子的香味讓學堂裡的娃娃都不老實讀書了。

聖上要來,這是大事。

老李頭就一個心思,咱也長長臉,給秦王殿下長長的臉,讓聖上知道秦王莊的農戶過的好,這秦王仁厚。聽說秦王讓罰俸了,不知道秦王殿下家裡糧食夠吃不,就在聖上那天來的時候分糧,要是糧多了,那怕各家少些,也要求聖上給秦王多留點。

這馬上過冬,明天青黃不接的時候,秦王莊裡可不敢斷糧了。

說要罰俸,莊裡的農戶有許多都是軍裡出身,也懂一些道理,聽說是殺了一個什麼都督,那種貨色打仗的時候拖了程大將軍的後腿,要說這種人,殺他全家都不爲過,所以莊戶裡的農人們都認爲秦王冤,這罰俸一定是那些酸書生們乾的壞事。

這些話,老李頭自然不會給秦王講。

他只是說:“殿下,老朽就讓想聖上看看莊子的興了,聖上也高興!”

很簡單,很樸實的一句話。李元興沒有拒絕的理由,秋收,本身就是一個喜事,大唐皇帝與民同樂,史冊上記載之下也是一段佳話。

“準了。”李元興回頭對身邊的親衛說了一句:“給那洛陽來的說一聲,晚一天進莊子。還有讓長安城那些來換種子的,都在後天進莊。頭車要披紅,整的喜慶些。”

親衛跑着離開了,李元興揹着手繼續往田裡轉着:“收了玉米,修渠!今年冬裡良田種麥子,先深耕下肥。”

“記下了!”李老頭在旁邊應了一聲。

李元興是外行,這農活說的最多就是三成水平,不過老李頭纔不會多嘴說秦王殿下你不懂農呀。那怎麼種,什麼時候下種,地怎麼理,他心中有數。秦王殿下說麥子那就種麥子,只是怎麼種,到時候幾個老傢伙坐下了商量,拿出個好辦法就是了。

“種麥要多少天?”李元興又問道。

“殿下要用工?”老李頭問了一句。

李元興搖了搖:“不,把荒地整一整,明天開春就用。種的就是我讓你們挖地窖存的那東西,不挑地,沙土多的也能種。”

“那糧一畝打多少?”老李頭好奇的問着。

李元興笑了,回頭看了看四周。李元興這個動作引起了親衛們的警覺,也在向四周看了看。發現最近的一個外人,也在一百步之外,這才恢復了正常。這莊子裡現在是有些外人,七世家已經劃地了,劃好的收了就是他們將來的種子。

所以莊子裡,不全是莊裡的農戶。

“那東西,黃皮的一畝收兩季,頭一季打理的好,近七千斤。秋那一季也有一半。”李元興說完,老李頭雙手緊緊的捂着嘴巴,生怕自己發出半點響聲來。畝產萬斤!如果不是有了玉米之前的畝產千斤打頭,老李頭能當場嚇暈過去。

李元興笑着在老李頭身上拍了兩下:“莫驚,那東西只是雜糧,不是精糧。”

“那不能當飯吃?”

“能當,就是吃多了,肚子泛酸水。所以我說是雜糧,不當正糧!不過,那東西讓工坊好好整整,卻是能存多年的好乾糧,有個饑荒什麼的就頂大用了。”李元興解釋着。

泛酸!泛酸有什麼,連觀音土都吃過的老李頭還怕他個泛酸,真正的糧食能吃飽還不夢裡笑醒了。沒吃過幾餐乾飯的人,那個還敢挑三撿四的。

李元興又說道:“不過,那個紫皮紫心的,可要看住了,那個是爲我皇兄種的!”

老李頭用力的點點頭,識幾個字的老李頭自然明白,那什麼詩也寫着,紫氣什麼的,這紫色的糧食自然要給聖上了,普通人吃了殺頭都不爲過。

轉過頭,李元興又對親衛說道:“那地窖再挖二十個,看好了!”

親衛一躬身:“殿下放心,秦王莊之中那個小賊敢來,定叫有來無回!”親衛殺氣十足的回答着,他可是聽着清楚,這東西畝產萬斤呀。

親衛的家人也在秦王農莊之中,有了這東西,誰還會餓肚子。

李元興滿意的點了點頭,眼看快中午了,對老李頭說道:“老李頭,本王中午吃你家吃飯,如何?”李元興說完,老李頭激動的幾乎要發瘋了,當下就跪倒:“某家祖墳上冒青煙,某家大興!”

唐人的純樸,李元興心中只有感動。

此時,在洛陽與長安的官道上,屈突通親自押車,帶着五百輛大車正從洛陽趕來。

洛陽在隋時就有東都之稱,與長安之間不但有直道,而且還有運河。

五百輛大車拉着的是絲、帛、銀、錢。而還有數百大船,裝的是糧食、羊、豬。屈突通是武將,大唐皇帝與大唐秦王親自下的令,他執行起來不打半點折扣,開荒的進度極高,許多田裡只是粗種些麥子。

幾天之前,當他看到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新鮮玉米棒子,激動的整夜都沒有睡。

畝產千斤!

整個秦王農莊所有的產出,七成都留給他洛陽作種,新開荒的田,稀種,也可以達到畝產五百斤。這就是李元興給他承諾的,洛陽田地出產幾億石糧食的實證!

洛家士族家倉、洛家官倉,被屈突通撿好的搬了個空。

誰家敢不出糧,誰家不錢,誰家不出帛,誰家不出人,誰家不出力。仙糧五年禁種,並且上報長安。各縣直接就給差評,各士族三年不得入仕,五年不能科考。

誰不服!

屈突通一手拿着聖旨與秦王令,一手拿着鋼刀。手下一萬精銳和你講道理!

秦王殿下說過,洛陽就是大唐的中原糧倉,那麼洛陽就必須是糧倉,明年糧食一定收過億石,這纔對起得聖上與秦王的期望!

屈突通可是憋着一口氣,就算是拼了命也要達到洛陽過億石。

洛陽與長安八百八十里,再有一天就趕到長安了,屈突通臉上多了一些笑容。連日來的勞累讓老將軍頭上多了些白髮,卻是精神抖擻。

與此同時,李元興也到了村子裡,學童放學成羣結隊的往家裡跑。

村與村之間的距離不算遠,李元興以五里爲界,五里內的村子在居中的村子設置一個堂,秦王農莊一村的已經不用在祠堂之中聚集上千人同時學習了。

新建的學堂可以有三百個孩子同時讀書。

至於年齡再大些,學問高深些的,能參加縣考的都在秦王莊旁邊新修的大學堂學習。

“看到這裡,本王心中真是高興!”李元興是真高興,這纔是平和的景象。

老李頭施了一禮:“這一切都是秦王殿下仁厚,娃娃們才書可讀,老有所養!”

李元興笑笑沒有接話。

老李頭家兩個年齡在十四五的孫子已經和好的面,白麪。這是七世家換種子時分給各家的白麪,老李頭認爲這是好日子,應該讓幾個孫子吃一餐好的。不但有白麪,大鍋裡還煮着羊肉,真正是要開葷呀。

白已經起了,可李元興的到來,卻讓老李頭反應過來,這面起的少了。

李元興卻在此時挽起了袖子:“看本王親自下廚!”(未完待續。)

第50節 女財神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80節 樑師都第361節 疾如風!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104節 火計(二)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447節 招商令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85節 大史記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477節 秦王錢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323節 約會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865節 精神第797節 租界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690節 海匪第277節 換防令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658節 女官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682城一條家宴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79節 正式出兵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191節 文明(二)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674節 耽羅國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191節 文明(二)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387節 榮歸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623節 出雲城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367節 驅逐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605節 瓢把子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295節 箭神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