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六十四

春日將盡, 天氣一天天熱起來,太液池依然綠柳環繞, 水色空濛。

迴廊曲折連環,通向湖中的賞花閣, 閣子建在綠水之上, 四面大敞,推開窗戶,指尖便能夠到悄悄探出池水的荷葉尖角。竹簾捲起,鎏金銅鉤攏着淺色輕紗,坐在閣子裡舉目四望, 滿眼皆是濃淡綠意。

半夏和忍冬跪坐在廊下煎茶, 從醴泉坊運送入宮的清泉水, 甘冽清甜,煮出來的茶湯碧綠晶瑩。

微風拂過, 梅花小几上供着的芙蓉花送出縷縷甜膩暗香。

裴英娘嘆口氣, 把琉璃棋子丟進翡翠碗裡,皓腕上的一串鑲嵌珍珠金鐲子叮噹響, “阿兄,我們來玩博戲吧。”

李旦挑眉, 脣角微微勾起, 兩指拈棋,“下完這一盤再說。”

淡淡的語氣,說出來的話卻不容拒絕。

裴英娘忍不住嘟起嘴巴,心裡偷偷腹誹, 李旦明明知道她的棋下得不好,還總愛拉着她下棋,和不願服輸的李治如出一轍,實在太狡猾了!

如果玩博戲,她絕對能大殺四方!

博戲一定程度靠運氣,圍棋就全看執棋者的運籌帷幄的本事了。

裴英娘匪夷所思的好運氣派不上用場,很快投子認輸,李旦不許她輕易放棄,“下棋不在輸贏,在於從中體悟道法,要有恆心,有毅力,不能動輒服輸。”

裴英娘悄悄翻個白眼,覺得李旦今天肯定是故意來氣她的。

耐着性子下到最後,等宮婢數清裴英娘輸了多少子,李旦才命人撤走棋盤。

裴英娘忘了剛纔的抱怨,笑嘻嘻道:“比上一盤輸得少,阿兄,我是不是進步了?”

李旦看她一眼,沒有說出自己故意讓了她幾步的事實,下巴輕輕一點。

裴英娘絞着垂在腰間的刺繡裙帶,眼珠骨碌碌轉了幾圈,心想:有進步我也堅決不學下棋。陪你們這些一肚子彎彎繞繞的人下棋太傷自尊了。

半夏送來泡過兩遍的芽茶。

裴英娘接過茶盅,啜飲一口,餘光看見李旦坐着沒動。

半夏神色忐忑,望向裴英娘。

裴英娘無奈起身,趿拉着彩繪木屐走到廊下,擡起手,讓忍冬爲她捲起縹色錦襦袖子。

小几上一溜二十幾只卷草紋銀罐子,她一一揭開,看看顏色,聞聞香味,最後選了木樨花點茶。

茶湯配上點茶花,香色絕美。

沏好茶,她端着茶盅,親自送到李旦跟前,笑眯眯道:“阿兄吃茶。”

李旦這回動了。

裴英娘眉尖微蹙,李旦以前沒有這麼講究吧?他身邊一直都是馮德和楊知恩那幾個老人伺候,衣食起居精細是精細,但遠遠沒有到吹毛求疵的地步,有時候奴僕有什麼疏忽不周到的地方,他也能將就。

怎麼現在越大越愛挑挑揀揀了?

自從裴英娘爲李旦泡過幾次茶後,只要她在場,不是她親手泡的茶,李旦不肯喝。

如果不是李旦向來溫和體貼,嚴肅正經,裴英娘簡直要懷疑他是不是在故意支使自己幹活。

她伸頭看看半夏泡的茶,再扭頭看看自己泡的,一樣的顏色,一樣的茶盞,一樣的香氣,完全沒有區別。

難道她泡茶的方式有什麼獨特之處?

槳聲欸乃,一隻小巧的畫舫劃破水浪,停在閣子前。宮婢們掀開紗簾,扶着一個頭梳環髻,穿杏子紅聯珠團窠紋窄袖上襦,泥金黃並丁香色高腰間色裙,肩挽百蝶穿花夾纈披帛的少女踏上石階。

“阿姊來了。”裴英娘讓半夏再去沏一盞茶。

李令月體態豐滿,格外怕熱,手中執一柄月白地雙魚戲水團扇,邊走邊搖扇子,瑪瑙扇墜時不時撞在鑲金玉鐲子上。進了閣子,環顧一圈,挨着裴英孃的坐褥坐了,笑着道:“你又親自給八兄泡茶了?都是你慣的!我就不信,你如果不動手,八兄真就不吃茶了?”

裴英娘搖頭失笑,端起茶盤中的茶盅,往李令月面前的小几上一放,“那阿姊也是被我慣的了?”

李旦只是要她泡茶而已,李令月可比李旦難伺候多了,做什麼都要拉着她一起,恨不能把她揣在袖兜裡帶出去顯擺。今年光是陪李令月參加各種賞花宴,她幾乎把長安城王侯世家們的宅院逛了個遍。

李令月心虛地笑了笑,“反正你偏心八兄就是了。以後八兄娶親,八王妃一定得找你討教討教泡茶的手藝,總不能讓八兄煩你一輩子吧?”

這話傳到李旦耳邊,他喝茶的動作微微一滯。

裴英娘也怔了一下,不由自主回頭看一眼李旦,目光剛好和李旦的不期而遇。

李旦臉上沒什麼表情,但眼裡有清淡的笑意,眸子黑而亮,情緒深沉。

裴英娘心中一緊,雙頰騰起一股火辣辣的熱意,連忙扭過臉。

李令月低頭看着杯口縈繞的熱氣,放下扇子,喚昭善上前,“取冰來。”

裴英娘眼眉一跳,按住李令月的手,“阿姊別貪涼,雖然是溫茶,喝下去亦能沁人肺腑,保管比你吃冰飲還涼快。”

回頭看李旦低頭吃茶,似乎沒注意到這邊,趴在李令月耳邊道:“阿姊忘了司醫的囑咐?”

李令月想起前不久肚子疼時鬧的笑話,臉上浮起一抹羞紅,“就溫茶罷。”

昭善正想開口勸李令月,見她被裴英娘攔下了,笑着搖搖頭。

銅缶裡水花翻騰,春水煎茶,連香氣都又輕又軟。

閣子不遠處,幾名宦者簇擁着身穿一襲石青色圓領袍衫的李治,緩緩走下落英繽紛的桃花夾道。

落花紛紛揚揚,灑在李治的衣襟衫袍上,宦者們猶豫了兩下,沒敢上前。

秦巖匆匆趕到夾道前,抱拳道,“陛下,永安公主的人找到執失和王御史了。微臣剛從醴泉坊回來,執失中了一種奇毒,需要調養數日,暫時無法進宮面見陛下。王御史只受了點輕傷,已經隨微臣入宮,在御花園中等候陛下接見。”

李治沒有意外,拂去肩頭落花,“十七說執失送回來的信不對勁,果然如此。”

秦巖看一眼左右,宦者們早已經遠遠避開了。

他輕聲道:“陛下,執失說駑失陀部很可能要反。”

“他殺的牧民是駑失陀部的獵戶?”李治雙眉輕皺,“可有確鑿證據?”

秦巖眼中迸射出熊熊怒意,憤恨道:“那些人不是執失下令殺的,是康阿義下的手。”

康阿義是此次戰事的行軍總管之一,父親曾是駑失陀部的酋長,歸附大唐後,改姓康氏。康阿義和執失一樣,都是突厥後人。

“執失返朝途中,發現駑失陀部暗中和西域胡人交易,用牛馬布匹換取冶煉的兵器,正準備抓住那些胡商問個究竟,康阿義先下手爲強,把整個小部落的人全殺了,還栽贓到執失身上,想趕在回京前除掉他。還好執失警醒,覺察出危險,提前逃了出來。”

至於王浮,完全是倒黴,揣着敕旨到了陣前,正準備大逞威風,還沒下馬呢,迎面看到大批追兵揮舞着寒光粼粼的長刀衝上來,嚇得掉頭就跑,不小心被康阿義的人當成執失雲漸的同伴,被迫一起逃亡。

李治聽秦巖講完來龍去脈,眉頭皺得愈緊。

他能感覺到朝廷對西域的控制力已經大不如前,阿耶在時,能領着唐軍縱橫睥睨,橫掃東西,他不行。

李家出自關隴體系,祖上是軍/人世家,族中男兒英勇不畏死,未及弱冠時戰死沙場的不在少數。阿耶十幾歲時就領兵上了戰場,作戰時常常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不僅是個彪炳史冊的英明皇帝,更是個傑出的將才。

李治不一樣,他是宮廷裡嬌養長大的,看完一場豪邁雄渾的秦王破陣樂舞對他來說都是負擔,更別提親上戰場督戰了。

而且,朝廷也負擔不起一場又一場的對外戰爭。國力蒸蒸日上,百姓生活富足,看似太平安穩,其實他一直如履薄冰,生怕會毀了阿耶的心血,一場大戰,很可能拖垮一個強盛的帝國。

隋亡的教訓歷歷在目,阿耶戎馬半生,就是爲了給他留下一個平穩的朝堂,讓他可以安安穩穩做皇帝,休養生息纔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吐蕃崛起,假以時日,必成大唐的心腹大患,如今突厥又隱隱有了復興之相。

康阿義的反叛,絕不是偶然。

李治揉揉眉心,“傳信程錦堂,命他戴罪立功,捉拿康阿義。”

康阿義在程錦堂眼皮子底下誅殺執失雲漸,程錦堂竟然一無所知,還以爲執失雲漸是畏罪潛逃,上書李治爲執失雲漸求情,糊塗到這個地步,先前立下多少戰功,都不夠抵罪的。

秦巖抱拳應喏,躬身退下。

“傳王浮。”

王浮踩着沉重的腳步穿過迴廊,踏進桃花燦爛的庭院,恭敬行禮。

李治站在桃樹下,兩鬢霜白,神情溫和,一身廣袖博山錦袍衫,雖已人到中年,但風姿灑然,氣度雍容。

聖人年輕的時候必定是個俊秀飛揚,風采出衆的少年郎。

但王浮此刻沒有心思感嘆聖人的過人身姿,心中想的,是阿耶臨死前說的話。

“世人都道武皇后心狠手辣,接連害死廢王后、蕭淑妃,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如果沒有聖人的默許,誰能欺壓我王家滿門!我馳騁沙場多年,立下赫赫戰功,豈是武皇后一介婦人說流放就能流放的?浮兒,日後回了京兆府,切記莫要再提起你姑母,若你有幸能入朝堂,不僅要小心武氏,還得提防聖人。你姑母死前最恨的人,並非武氏,而是聖人啊!”

恨到骨子裡,卻不能把恨意說出口,不然,王家族人焉能苟延殘喘?

王浮那時候暗暗叫苦,聖人是天子,他是罪臣之子,生死都在聖人一念之間,要怎麼做,才能提防聖人?

後來他跟隨族人,從崖州返回京兆府,朝廷將王家府邸歸還給王氏一族,還讓王家別支撫育他們兄弟。他刻苦讀書,科舉晉升,重新回到權貴圈子,志得意滿時,猛然想起阿耶臨終前的囑咐。

聖人很少臨朝,朝堂上是武皇后說了算,太子李弘偶爾和武皇后共同執政,可惜是個病秧子,三天兩頭病一場,東宮的事務,由東宮屬臣們把持。

王浮不知道該怎麼提防聖人,思量再三後,他用了一個最愚蠢的方法:公然和武皇后作對。

他渲染自己對武皇后的不滿和憎恨,明裡暗裡聯繫王家舊人,時不時跳出來和武皇后爲難,哪怕他知道自己是在以卵擊石。

有他吸引聖人和武皇后的注意力,王洵和其他族弟才能“默默無聞”,安心建功立業。

王浮不知道自己的法子有沒有奏效,至少目前王家正一步步繁榮壯大,王家兒郎開始重新走進朝堂。

聖人似乎忘了他們。

但此刻,面對聖人淡然的目光,王浮頭皮發麻,汗水溼透重重衣衫。

他終於明白,聖人從來沒有忘記他是廢王后的族侄。

武皇后其實並不難對付,她和太子李弘打擂臺,正是收攬人心的時候,不論是誰,只要能爲她辦事,她倒履相迎,不拘身份門第,只看才華本領。

如今執掌詔令的女官上官瓔珞是上官儀的女兒,管理文書的女史房瑤光是雍王李賢的妻族嫡女,武皇后還不是照樣對她們信任有加?

王浮相信,只要王洵以後不再犯蠢,武皇后也會重用他的。

可聖人不同,聖人心思難定,不論是名聲響徹朝野的功臣,還是後宮中和他相伴多年的姬妾,亦或是血緣相近的親人,只要觸犯到他的忌諱,聖人照殺不誤。

武皇后並非尋常婦人,殺人一般帶有政治目的,動手前總有跡象可循。聖人殺人,纔是真正的雷厲風行,乾脆狠辣,因爲他秉性柔弱溫和,很少動怒,身邊人往往看不出他的喜怒,一旦他下定主意,那就是閻王爺親自抓人,無可挽回了。

王浮初入朝堂時,聖人已經因爲身體的緣故不理事了。前幾次聖人傳召他,總是隔着整座大殿和他說話,中氣不足的聲音傳出來,模糊不清,要宦者在一旁提醒,他才能聽懂聖人在說什麼。

那時他在心底偷偷抱怨聖人,現在他寧願一遍遍去猜聖人在說什麼,也不想和聖人離得這麼近。

李治沉默半晌,目光越過晴光瀲灩的池水,落在對面閣子裡。

裴英娘和李令月依偎在一起談笑風生,一個綠鬢朱顏,俏麗明媚,一個如花似玉,丰姿端麗。李旦坐在一旁,含笑看着她們。

如果他們各自成家生子以後,還能如此友愛,也不枉他如此煞費苦心了。

“你姨母是小十七的繼母張氏?”

王浮冷汗涔涔,以爲李治要盤問他,不想聽到的卻是這句問話,呆了一呆。

他沒有聽過誰叫裴英娘小十七,連裴英娘小的時候,姨母張氏也沒有這麼喊她。似乎只有裴家的幾個廚娘、下僕曾這樣喚裴英娘。

看來,宮人們說聖人疼寵十七娘,並非虛言。

王浮心念電轉,道:“回陛下,正是。”

李治垂眸,輕掃袍袖,“你可識得裴玄之和褚氏?”

王浮惶恐道:“裴拾遺是微臣姨父,偶有來往,褚氏和裴家斷絕往來已久,微臣不曾見過。”

李治點點頭,“這是小十七第二次救你了。”

耳邊似有驚雷炸響,王浮哆嗦了兩下,汗流浹背,拜伏在地。

原來聖人什麼都知道!

“你是進士出身,飽讀詩書,應該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日後該怎麼做,不必朕說出口罷?”

王浮不敢擡頭,苦笑一聲,咬牙道:“微臣明白。”

都怪執失雲漸!

他不敢抱怨聖人,不想抱怨裴英娘,只能怪執失雲漸了——如果不是執失雲漸惹出這一大串子的麻煩,他怎麼會被迫任命,此後不得不聽從於裴英娘?

十七娘不壞,可他不想受制於人啊!

閣子裡,裴英娘正和李令月說笑,忽然覺得身後有些異樣,回頭四顧,水上波光起伏,圓圓的蓮葉被微風吹皺,岸邊綠柳輕搖,並沒什麼奇怪之處。

一隻飛鳳花鳥紋銀盤伸到她面前,盤子裡躺着一枚烤梨。

爐端烤梨必須用文火細細悶烤,不能急躁,否則梨子不夠甜軟。

裴英娘接過銀盤,烤梨已經從中間切開,叉起一塊細嚼慢嚥,梨肉又甜又熱,吃進肚子裡,整個人都暖洋洋、甜滋滋的。

炭爐裡燒得畢畢剝剝響,李旦坐在火爐前,衣袍撩起系在腰上,單手握着鐵鉗,額前有些微汗珠浮起。

裴英娘忍俊不禁,“一杯茶換一個烤梨,還挺划算的。”

李令月朝李旦伸出手:“我也要。”

李旦瞟她一眼,空着的左手從簍中拈起一枚梨子,拋到李令月懷裡,“自己烤。”

李令月氣哼哼地瞪着李旦,忽然眼珠一轉,竊笑一聲,捱到裴英娘身上,“英娘,給我吃一口。”

裴英娘把銀盤捧到她面前。

李令月搖搖頭,指着盤子,“你餵我吃。”

裴英娘失笑,拿鏨刻穿枝花小銀籤子叉起一塊梨肉,送到她脣邊,“阿姊這麼懶,以後三表兄會嫌棄你的。”

李令月揮舞着粉拳,“他敢?”

“薛三確實不敢嫌棄你。”

一聲含着笑意的打趣飄入閣子裡。

“阿父!”裴英娘和李令月看到來人,立即笑容滿面,起身相迎。

李旦也放下鉗子,漫不經心掃一眼池水對岸的桃林,才緩緩站起身。

作者有話要說:  猶豫了一下,跟大家說一下,其實敏感內容就是感情部分,現在管的比較嚴,那啥啥雖然沒有血緣關係,而且雙方知道身份,但是還是要注意一下,所以希望大家在評論裡儘量不要寫骨科、兄妹倫/理之類的詞彙哈~目前階段要含蓄……

強調一下:文中部族都是虛擬的,和真實民族沒有關係。

第92章 九十二第84章 八十四第27章 二十七第206章 二百零六第210章 二百一十章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第1章 一二百一十二第49章 四十九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第60章 六十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第166章 一百六十六第176章 一百七十六第134章 一百三十四第33章 三十三第54章 五十四第33章 三十三第200章 兩百第13章 十三第84章 八十四第6章 六第183章 一百八十三第207章 二百零七二百三十六二百二十六第100章 一百第10章 十第209章 二百零九第38章 三十八二百一十四第47章 四十七第109章 一百零九第62章 六十二第180章 一百八十第21章 二十一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22章 二十二第160章 一百六十章第46章 四十六第8章 八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第95章 九十五第11章 十一第52章 五十二第39章 三十九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第198章 一百九十八第51章 五十一第177章 一百七十七第23章 二十三第93章 九十三第194章 一百九十四第152章 一百五十二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第79章 七十九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二百一十五第55章 五十五第189章 一百八十九第98章 九十八第83章 八十三第71章 七十一第52章 五十二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87章 八十七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第23章 二十三第156章 一百五十六第119章 一百一十九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第20章 二十第99章 九十九二百三十五第58章 五十八第35章 三十五二百二十四第76章 七十六第153章 一百五十三第78章 七十八第74章 七十四第169章 一百六十九第34章 三十四第85章 八十五第92章 九十二第84章 八十四第138章 一百三十八第19章 十九第91章 九十一第23章 二十三第79章 七十九第178章 一百七十八第152章 一百五十二二百一十九第8章 八第185章 一百八十五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第181章 一百八十一第6章 六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