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一

甘露臺的宮婢內侍忙成一團。

天氣慢慢暖和起來, 卯時天便亮了, 廊前的杏花迎着朝陽盛開,豔如紅霞。

花樹下設錦帳香榻, 几案齊備,四面豎起圍幛擋風,鎏金銀茶爐裡的茶餅散發出一股苦澀的濃香。

裴英娘歪坐在錦榻上, 拈起一枚鮮紅櫻桃,蘸一點糖蒸酥酪,剛擡起手,手腕被扣住了。

李旦低頭, 從她指尖咬走櫻桃, 冰涼的脣擦過她的指腹, 然後繼續看他的書。

裴英娘沒好氣地白他一眼, 說什麼要陪她賞花曬太陽,結果卻總和她搶吃的!

她乾脆伸手一撈,把琉璃碗抱到自己膝前,“這是我的, 不許和我搶。阿兄你真想吃,讓馮德再給你調幾碗。”

不是她小氣,她只是不喜歡別人從她碗裡搶吃的。

李旦沒擡頭,嘴角微微勾起,笑了一下。

裴英娘不理他,一顆接一顆吃酪櫻桃。

半夏和忍冬時不時走到花樹下稟告事情,她懷孕的消息一經公佈, 滿朝譁然,女皇派心腹羊仙姿來甘露臺探望她,賜下禮物若干,之後朝臣們的賀禮便源源不斷送到甘露臺,這幾天甘露臺裡裡外外的宮婢們忙得腳不沾地。

辰時的鐘聲響起,李旦拋開書冊,攙裴英娘起來,“我陪你走走。”

奉御叮囑她月份大了以後,最好不要整日躺在榻牀上,沒事在庭院裡轉轉,多走動一下,免得以後不好生產。

肚子一天天鼓起來,她最近愈發懶了,不怎麼想動,半邊身子壓在李旦手臂上,讓他抱着她走,“阿兄,奉御說我什麼時候生?”

前幾個月除了胃口變大一點,她幾乎沒什麼害喜的症狀,開春之後孕吐猛然劇烈起來,什麼都吃不下,看到飯菜裡的油星就想吐,天天湯水滋補,人卻顯見着瘦了。夜裡躺在枕上,翻來覆去睡不着,她忍不住心酸,懷孕真是遭罪。

爲了照顧她,李旦叫馮德撤走矮榻,挪回內室睡,每天臨睡前爲她按摩浮腫的雙腿。

李旦的手指拂過她的鬢邊,替她抿起散亂的髮絲,“差不多是溽暑焦月的時候。”

裴英娘眉尖微蹙,擡頭看一眼枝頭繽紛燦爛的花朵,“還有好久。”

李旦拍拍她的發頂,“累了?”

她皺着眉,烏溜溜的眼珠骨碌碌轉來轉去,“還好。”聲音低了一些,努力踮起腳,小聲說,“我們不能抱怨,不然孩子會委屈的。”

她說得很認真,李旦輕笑,怕她摔了,彎腰環抱住她,目光和她平視,“如果是兒子,我就求母親冊封他爲皇太孫。”

裴英娘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一切對她來說太陌生了,她還在適應當中,“如果是女兒呢?”

她比較喜歡女兒,女兒乖巧。

李旦道:“是女兒的話,就是嫡長郡公主。”

裴英娘想象了一下面無表情的李旦抱着孩子逗弄的情景,不由失笑。

“阿兄,你不用整天留在甘露臺陪我。”她按着瓊娘教的方法小心翼翼邁步,“這多人不分晝夜守着我,我一點都不悶,你出去忙正事吧。”

天樞修建完畢,新羅人造模,武承嗣和武家諸王撰文,百官刻字,四夷酋長和武承嗣共同爲女皇進獻賀表,女皇大喜,親筆題字: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不只是一座高聳宏偉的銅柱那麼簡單,一定程度上,它是武周的象徵。

武承嗣辦成一樁大事,得意洋洋,他接替薛懷義主持重建萬象神宮的工程,一時風頭無兩,朝中有些大臣開始搖擺不定。

李旦伸手拂走落在裴英娘鬢邊的花瓣,淡淡道:“陪你就是正事。”

她笑了笑,繡鞋踩在甬道上層層疊疊鋪灑的花瓣間,鬆軟得像棉花團,“阿兄,我們要過一輩子,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每天黏在一起,朝夕相對,你不嫌膩嗎?”

李旦扶着她的手微微使力,“英娘,一輩子並不長……”

他永遠不會膩。

裴英娘心裡甜絲絲的,或許是因爲剛剛吃了一碗酪櫻桃,她對自己說。這時,肚子裡忽然有了一點奇怪的動靜。她啊了一聲,低頭看着自己隆起的小腹。

她剛停下腳步,李旦立即攬住她,“不舒服?”

裴英娘搖搖頭,拉過他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剛纔好像動了一下。”

李旦的臉色馬上變了,向來鎮定從容的人此刻竟然手足無措,她能感覺到他整個人都僵住了,神情緊繃。

呆了半晌後,他問:“是不是該傳奉御過來看看?”

裴英娘撐不住笑了,阿兄比她還緊張呢!心中的忐忑不安頃刻間煙消雲散。她拿雙手扯李旦的面頰,“興許我們的孩子很喜歡吃酪櫻桃。”

李旦怔了怔。

她噗嗤一下笑了。

堅持走了小半個時辰,李旦扶她回房,接過半夏絞乾的帕子爲她拭汗。孩子不必生太多,如果每次懷孕她都要這麼辛苦,他寧願她少生幾個。

午時吃過飯,裴英娘在花樹下支起的錦帳內午睡,李旦坐在一邊的矮榻上看書。

她夢中發出沉重的呼吸聲,不知道是不是睡得不舒服的緣故,眉頭始終皺着。

申時三刻,李旦把她叫起來,監督她圍着花樹走上七八圈。

晚上他幫她揉腿,她剛剛服下安胎的藥湯,昏昏欲睡。

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馮德一溜小跑,掀開外殿帳簾,“殿下安置了沒有?”

忍冬手執燈臺往他臉上照了照,看他急得滿頭大汗,忙道:“還沒呢!”

馮德徑直往裡走,想起太子妃身子笨重,太子憂心忡忡,這幾天臉色不怎麼好,腳步放輕了些,隔着重重羅帳,輕聲道:“殿下……”

話還沒完,李旦走了出來,瞥他一眼,“出去說。”回頭對半夏和忍冬道,“進去守着。”

兩名使女垂首應是。

李旦披一件厚氅衣,走進側殿。

殿中燈火搖曳,長史和其他聽到消息的屬臣陸陸續續趕到,十幾張榻牀很快坐滿。

執失雲漸率領軍隊守住西北疆域,猶如銅牆鐵壁,把復辟的突厥人擋在賀蘭山以外,更遙遠的蔥嶺一帶則由秦巖和其他將領駐守。

西邊暫且安定,東邊出了異變。契丹人反了,他們殺了營州都督,直取河北道,兵士所過之處,殺燒搶掠,無惡不作,契丹首領自稱無上可汗,叫囂着要一路攻入神都。

一名屬臣眉頭緊鎖,“此次契丹來勢洶洶,陛下可倚仗的大將不多,又事出突然,需要臨時徵兵,怕是難以取勝。”

衆人議論紛紛。

李旦靜靜聽長史說完幾百里加急送到洛陽的戰報,稍一沉吟,問衆人:“契丹人舉兵反周的理由是什麼?”

衆人愣了一下,片刻後,纔有一人回道:“他們打出廬陵王的旗號……”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其他的話不必多說,大家心知肚明,契丹人必定以擁護李顯爲藉口起兵。

契丹人歸順唐朝已有幾十餘年,此次起兵反周,絕不是爲了報答李氏的恩德,而是趁女皇誅殺大批李唐宗室,皇室上層接連動盪,朝中無將可用,人心不穩,突厥復興之際,藉着李顯的名頭,多佔幾塊地,多搶點金銀財寶。

長史面沉如水,“殿下,陛下會不會藉機爲難您?”

衆人的心提了起來,緊張商討對策。

風從半敞的槅窗吹進內室,燭火輕輕搖晃,朦朧的燈光打在李旦臉上,一會兒明一會兒暗,他道:“不必擔心這個……此次母親可能會派出武家諸王領兵,若孤所料不錯,武承嗣將擔任行軍總管,告訴其他人,不用驚慌,仍然按計劃行事。”

長史眉心緊擰,欲言又止,想了想,沒有問出心中的疑惑。

裴英娘第二天早上才知道河北道的幾座都督府出了大事,西域的事她略微知道一下,河北道那邊她就不怎麼清楚了。

吃早飯的時候,她問李旦:“契丹人打到哪裡了?”

李旦急着去上朝,匆匆吃完兩碗杏仁餳粥,起身去側間換上圓領袍,“趙州。”

裴英娘放下筷子,慢慢走到他身邊,幫他繫好衣襟。

李旦俯身吻吻她的髮鬢,“今天下午我不回來,別想偷懶,我會讓桐奴看着你。”

裴英娘乖乖點頭,“我曉得啦!我都聽你的,不用擔心我。”

李旦嗯一聲,隨從護衛們等在門口,簇擁着他走遠。

女皇沒把契丹人放在眼裡,她登基的時候,謀反的人馬太多了,結果怎樣?那些人兵敗如山倒,沒有人能堅持半年。

上朝時裴宰相稟報完軍情,女皇按着慣例啓用幾名老將,命河北道附近諸州當地組織武騎團兵,以武六郎爲威衛大將軍,武承嗣擔充行軍大總管,以討契丹。

女皇扶持武氏諸王的意圖太過明顯,朝臣們畏於她的剛硬決斷,不敢提出異議。

事情就這麼定了。

散朝後,武氏諸王和其他依附武家的官員圍着武承嗣奉承討好,一口一個“大總管”,彷彿武承嗣每戰必勝,已經順順利利將契丹首領捉拿回神都洛陽。

武承嗣志得意滿,經過李旦身邊時,撩起眼皮,皮笑肉不笑,“聽說十七娘有孕了,我連日事多,竟然忘了恭祝太子殿下,真是失禮。”

李旦直視前方,“魏王打過仗嗎?”

武承嗣嗤笑一聲,“沒打過仗又如何?難道殿下上過戰場不成?”

打仗有什麼難的,他是行軍大總管,只要管好底下的各路行軍總管就行,姑母派出幾名老將打頭陣,不就是爲了好讓他和其他武家子弟摘果子嗎?這種事大家心照不宣。

李旦輕攏寬袖,擡腳走開,“既然魏王信心十足,孤拭目以待。”

武承嗣看着李旦的背影,冷哼一聲,咬牙切齒,他一定要幹出一番大事業,讓李旦輸得心服口服!

他雄心勃勃,回到魏王府,立刻命人打造一副嶄新的明光鎧,挑選一匹最健壯高大的寶馬,派出健僕去南北市蒐羅最鋒利的武器,準備好一切後,面見女皇,發誓要領兵把契丹人趕出河北道。以振武周聲威。

女皇很欣慰,勉勵武承嗣一番。

武承嗣愈加激動,熱火朝天,急於靠戰功證明自己的能力,爲自己積攢資本,等他立下戰功,姑母就可以廢掉李旦,立他爲太子。

然而他還沒出發,就被現實澆了一盆冷水。

民間百姓聽說此次討伐契丹的行軍大總管是魏王武承嗣,應徵者寥寥無幾,半個多月過去,徵募的兵士竟然只有區區數百人!

武家豪奴東奔西走,月餘以後,應徵者依然不足一千人。

武承嗣氣得嘔血,在府中大發雷霆。

哪怕他暴跳如雷也沒辦法,徵兵依然毫無進展,武家人不得民心,老百姓不會買他的賬。

端午節前,李令月帶着薛崇胤和薛崇簡兄弟來甘露臺看望裴英娘,給她送來五毒香囊和幾簍新鮮荔枝,順便把武承嗣的倒黴事說給她聽。

“武承嗣那天發脾氣,把武攸暨給打了,六娘忍不下這口氣,跑到魏王府大鬧一場,抓花武承嗣的臉……”李令月說到這裡,笑個不住,手上託着的一枚荔枝一顫一顫的,差點滾落,“民間有人以此編了個故事,說武承嗣在平康坊和其他酒客爭風吃醋,他的臉是被花娘撓花的,現在洛陽都在傳他的風流韻事……”

裴英娘低頭剝荔枝,果肉晶瑩,漿液甘甜微酸,很好吃,可惜她不能多吃,吃了半盤後讓半夏剝枇杷給她吃,“阿姊,那個故事是我讓人寫的。”

刊印書冊的工坊和書坊已經運轉成熟,除了每年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收集資料,印刻各種農業、手工業相關的工具書以外,裴英娘還授意坊主買一些傳奇故事,刊印成冊,在坊間出售。

工具書造福萬民,然而無一例外都是賠本買賣,那些老少咸宜,通俗易懂的傳奇故事書纔是利潤大頭。

不管是哪個朝代,八卦總是最受歡迎的。

裴英娘沒有無中生有,武承嗣確實曾爲了一位傳說從小以香料爲食、身體能散發奇香的花娘和宰相的兒子打了一架,她只不過讓書坊的文人稍微藝術加工了一下,讓整個故事更加波折,更加滑稽。

“原來是你搗的鬼!”李令月笑得前前仰後合,“我說怎麼一夜之間洛陽的大街小巷全都聽說那個故事了!”

她高興之下想拍拍裴英娘,旁邊幾個使女嚇得臉色一白,她連忙縮回手,笑呵呵道,“等過了端午我搬過來陪你,最近胃口怎麼樣?腿腫得厲害嗎?一夜起夜幾次?”

半夏一一答了。

李令月絮絮叨叨囑咐了許多話,本來想待到下午再走,奈何薛崇胤和薛崇簡兄弟倆實在太能鬧騰了,她怕吵着裴英娘,揪着薛崇胤的耳朵,抱着啼哭不止的薛崇簡,告辭回公主府。

驕陽似火,石榴樹葳蕤的枝葉間掛滿火紅的石榴花。

裴英娘沐浴後,倚着南窗納涼,長髮披散,等着晾乾,半夏和忍冬跪坐一旁幫她打扇。

一陣歡快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阿祿邁着小碎步經過長廊,跑到窗下,笑眯眯道:“恭喜殿下,陛下冊封小郎君爲皇太孫了!”

皇太孫不同於一般的皇孫,太孫意味着確立嗣子身份,將來能繼任太子之位。

裴英娘呆了一呆,攏起長髮,“哪來的小郎君?”

阿祿嘿嘿一笑。

裴英娘明白過來,哭笑不得,她腹中的胎兒還沒有確定性別,女皇怎麼可能提前冊封皇太孫?一定是李旦要求的。

她還沉浸在啼笑皆非當中,甘露臺的侍婢宮人們早已經偷偷慶祝起來,冊立皇太孫,不僅僅表示裴英娘地位穩固,同時意味着李旦的太子之位也穩如泰山,女皇不會再搖擺不定。

人人笑容滿面,喜氣盈腮,宮婢們見面就先笑兩聲,連老成持重的瓊娘都忍不住翹起嘴角笑,走路的步子輕快了許多。

等李旦下朝回來,裴英娘抱怨道:“阿兄,你怎麼不先和我商量一下?萬一是個小娘子,豈不是叫其他人笑掉大牙?”

李旦換下外袍,走到她身邊,“機不可失,得到母親的承諾,名分先定下來,是個小娘子也沒什麼,皇太孫遲早會來的。”

裴英娘一時無語,怎麼感覺李旦好像在空手套白狼?

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上契丹也反了,不過文中的情節是虛構的

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二百二十四第23章 二十三第83章 八十三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104章 一百零四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15章 十五第79章 七十九第211章 二百一十一第15章 十五第157章 一百五十七第46章 四十六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第204章 二百零四第18章 十八第184章 一百八十四第40章 四十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13章 十三第80章 八十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第74章 七十四第199章 一百九十九二百二十九第63章 六十三第73章 七十三第149章 一百四十九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二百一十九二百二十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79章 七十九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第10章 十第97章 九十七二百三十五第50章 五十第90章 九十第97章 九十七二百一十九第129章 一百二十九第113章 一百一十三第71章 七十一第37章 三十七第23章 二十三第165章 一百六十五第103章 一百零三第107章 一百零七第1章 一第209章 二百零九第100章 一百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二百二十四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205章 二百零五第174章 一百七十四二百三十二第43章 四十三第184章 一百八十四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第42章 四十二第176章 一百七十六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第6章 六第201章 兩百零一二百一十二第17章 十七第69章 六十九第75章 七十五第35章 三十五第42章 四十二第45章 四十五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第108章 一百零八第106章 一百零六第21章 二十一第168章 一百六十八第44章 四十四第190章 一百九十第129章 一百二十九第15章 十五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第36章 三十六第20章 二十第158章 一百五十八第76章 七十六第181章 一百八十一第192章 一百九十二第87章 八十七第6章 六二百二十二第154章 一百五十四第20章 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