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八

元日大朝會, 女皇接受百官朝賀, 接見四夷來使,和羣臣同賀新年。

魏王武承嗣趁機出列, 獻上四夷使者的頌文,言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請求在端門前的大廣場上修建一座銅臺,以彰顯女皇的功績。

女皇欣然應允。

武承嗣自以爲有望獲封太子,激動萬分,散朝後立刻號召武家子弟, 加快修建銅臺的進程。

銅臺名天樞, 建在端門外, 和通天浮屠、明堂、應天門幾乎在同一條軸線上, 按照武承嗣的設想,經過天津橋的商旅行人一擡頭就能看到高大的銅塔,天樞以銅鐵鑄就,不怕火燒, 不懼風雨,寓意武周朝代替李唐,可以屹立萬世,永垂不朽。

爲了早日建成天樞,工匠們夜以繼日趕工。

半個月後,工巧奴回稟說煉製的銅鐵不夠用,不論是長安東西市, 還是洛陽南北市,坊間售賣的銅鐵已經全部售罄。

武承嗣想也不想,命下屬想方設法收集銅鐵,實在不夠,就蒐羅老百姓家的鐵器農具,融化後供工巧奴們使用。

上元節過後的第三天,歡樂的氣氛仍然不減,一連三日沒有宵禁,每到夜幕降臨時節,城中老百姓傾城出動,聚集至皇城前觀看燈會和雜耍百戲,萬人空巷,人山人海。

甘露臺前殿後宮,裡裡外外,早早掛起數千盞竹絲燈籠。處處懸燈結彩,按着往年的規矩,上元當晚燈火徹夜不熄,紅燭燃燒至天明。

每年上元前後,空氣裡始終浸潤着一種香燭燃燒的獨特濃香。

裴英娘很喜歡這股味道,新年佳節總給人一種歲月靜好,平安喜樂的感覺。

今年她沒有出宮去看燈會,外邊幾條主街張燈結綵,一到黃昏,仕女郎君結伴出行,人頭攢動,比肩接踵。李旦擔心她被擁擠的人羣衝撞,不許她出去湊熱鬧。

怕她待在甘露臺太煩悶,李旦吩咐馮德將甘露臺裝飾一新,各種手繪彩畫的竹絲燈籠,蓮花燈,牡丹燈,新巧的走馬燈,別緻的琉璃燈,能發出曼妙樂聲的彩燈……廊前廊外,庭院的梅樹上,假山洞裡,垂花柱前,全都掛滿燈籠,寶閣每一層垂掛下一盞盞造型各異的花燈,夜晚時所有燈籠發出朦朧暈光,猶如散落一地的繁星,把甘露臺映照得恍如白晝,蔚爲華美。

每名宮婢負責看守十盞燈籠,確保每一盞燈都能燒上一整夜。

過完上元節,裴英娘早上起來,發現窗前的燈籠還未撤走。

十二盞輕容紗燈籠,組成海棠花的形狀,掛在紫薇樹枝杈上,冬日天亮得晚,依稀能看見輕紗裡頭的紅燭還在燃燒。

李旦今天要出城參加一場法會,天沒亮就起身出宮去了。裴英娘用過朝食,讓半夏把阿祿喊來。

阿祿穿着新裁的春衫,站在臺階下拱手道,“殿下說娘子喜歡看燈,囑咐我們每晚細心照看,一直掛到哪天落雨再取下。”

裴英娘擡頭看看天色,正月裡天公作美,一直是大晴天,“今天撤走吧。”

這個時代能用上蠟燭的都是富貴人家,李旦命人在甘露臺添設了那麼多燈籠,每晚要比平時多燒成千上萬支蠟燭,所耗不菲。

果然是揮金如土的天潢貴胄,真是太奢侈了!

阿祿答應下來,邁上臺階,小聲說:“娘子,魏王買不到銅鐵,開始強行搜刮百姓家中的鐵器。”

裴英娘點點頭,“告訴阿福,不論魏王給出多麼高的價格,不必理會。叫他約束好商隊,誰敢私自爲魏王運送銅鐵,立刻逐出行會。”

阿祿應了聲是,從懷中摸出一張寫滿名字的青紙,雙手捧着送到她跟前,“查清楚那幫和胡人沆瀣一氣的牙人了,這是名單,行會成立的第一天,阿福當衆宣佈剝奪這些人從事牙儈的資格。以後但凡有牙人敢欺瞞農戶,擾亂市場,行會向官府舉報,由官府覈查過後,再行處置。”

裴英娘接過青紙,匆匆掃幾眼。

有商人聚集的地方,出現店肆,有了店肆,店肆多了,是坊市,各行各業的商人們爲了壯大力量,減低風險,開始頻繁結社,每一行都有行會,米行、肉行、油行、炭行、布行、果子行……總共大約有五十多個。

本朝的經濟發展仍舊不夠成熟,廣大鄉野地方還處在以物易物的階段,唯有繁華城鎮纔有商業活動,牛羊豬之類的牲畜還是論個買賣,布帛可以充當貨幣,商貿繁榮的背後,是混亂的秩序。

制定出適用的規則,並一步步查找漏洞,使之完善,才能確保行會以後走得更穩更平順。

牙人的事,便是行會自省自律的開始。

裴英娘徐徐吐出一口氣。

這些年她靠李治和女皇的支持,強行將社會經濟拉上一匹快馬,日行千里,極速奔馳,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不論是權貴階級,還是平民百姓,都受益良多,永安公主這個名號得以揚名天下。

現在從朝廷到地方,由上而下的體系已經構建完備,就像造房子一樣,架子打得牢固結實,接下來的事情簡單多了。

整個棋局被盤活了,南北交流越來越頻繁,水陸聯合,中原內外的商貿體系開始步入正軌,並將會越來越成熟。

她只是領頭羊而已,剩下的變化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她什麼都沒做。

阿祿說起另外一件事,“娘子,棉花行會推舉阿福爲行首,您覺得如何?”

裴英娘回過神,笑着道:“既然他是衆望所歸,何必推讓?他年紀雖然不大,這幾年走南闖北,歷練頗多,見識不輸那些社老,讓他安心當行首,誰敢倚老賣老,不要手軟。”

阿祿臉上浮起幾絲笑容,自豪道:“他雖然浮躁了點,好在肯吃苦,任勞任怨,對朋友夠義氣,棉花行七成社老、社官推舉他。”頓了一下,接着道,“阿福能有今天,不枉娘子對他的栽培。”

裴英娘失笑,阿祿向來不會說這種討好的話,看來阿福出息了,他真的很高興。

十幾天後,阿祿繼續向裴英娘稟報武承嗣主持修建天樞的事,“魏王徵用民夫,強迫百姓交出家中鐵器農具,神都內外的老百姓不勝其擾,怨聲載道。”

夜裡李旦從皇城回到甘露臺,裴英娘和他說了這事,“是時候了。”

李旦嗯一聲,拉起裴英孃的手,細細端詳她的神色。然後和前些天一樣,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追問宮婢她白天吃了什麼,睡了多久,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

她逃進內室和忍冬打雙陸玩,輸了幾盤之後,宮婢掀簾請她出去用飯,她扶着忍冬的手出去,聽到李旦還在問半夏她白天的日常起居。

吃完飯,裴英娘躺在榻牀上,半夏跪坐着爲她按摩手腳,她試探着問:“阿兄,我們是不是得分牀睡?”

在棋室裡看書的李旦霍然擡起頭,拋開書冊,挪到榻牀旁,眼風淡掃,內室的宮婢心頭凜然,默不作聲退出去,半夏還貼心地把羅帳放下了。

李旦臉色不大好看,山雨欲來。

裴英娘知道他在想什麼,忍不住笑了,“阿兄,你別多想,我是怕你睡得不舒服。”

整晚保持一個睡姿——這太高難度了,李旦竟然能做到,不僅做到了,還一直保持到現在,她昨晚失覺睡不着,乾脆睜着眼睛觀察李旦,他果真一整晚沒有換過姿勢。

不知道妹婿薛紹給他灌輸了什麼可怕的經歷,她一日日顯懷,他越來越緊張,從來不做噩夢的人,好幾次半夜驚醒,抱着她的手微微發抖。

她指指羅帳後面,“我讓半夏她們把錦榻收拾好了,你晚上睡那裡。”

錦榻挪了個位子,和榻牀頭靠着頭,捱得很近,不算真分開,只是不一起睡,她睡榻牀,李旦睡錦榻,兩人可以隔着羅帳說話。她能自在地滾來滾去,李旦夜裡驚醒,隨時能看到她。

李旦順着裴英娘手指的方向看過去,雙眉輕皺。

沉吟半晌後,他點頭答應下來,牀是並在一起的,掀開羅帳就能看到她,總比被趕到側間去要好。

這晚兩人是分開睡的。

身邊沒了乖巧的溫香軟玉,李旦不大習慣,翻來覆去睡不着。

翌日裴英娘起身梳洗,和宮婢們說說笑笑,神清氣爽,笑容滿面。

李旦沉着臉穿好圓領袍,他昨夜醒來好幾次,四更過後才睡下,她卻和沒事人一樣,一覺好眠。

“阿兄,你昨晚睡得怎麼樣?”裴英娘回頭看他。

李旦走到她背後,拈起一柄鎏金寶鈿卷草紋鑲嵌金珠銀梳,插進她烏濃的髮髻上,舉起鈿螺八角銅鏡讓她對着看,輕聲說:“還好。”

她抿脣笑了笑,假裝看不出他的失落。

吃過飯,李旦轉去七寶閣,寫了封簡單的信給李令月。

李令月看過信後,立刻命人套車,進宮求見女皇。

她向女皇推薦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說二人少年時學過建造之事,精於算術,可以協助魏王修築天樞。

女皇當場封賞兄弟二人。

武承嗣接到敕書後,氣得牙根癢癢,修建天樞這種大工程本來是他一個人的功勞,突然多出兩個不相干的人搶他的成果,他能高興嘛!

他不高興也沒辦法,女皇一言九鼎。

薛懷義屢屢衝撞朝臣,以裴宰相爲首的閣老數次上書,請求女皇懲治薛懷義。女皇對薛懷義很失望,想提拔新人取而代之,張家兄弟便是接替薛懷義的人選。

控鶴府集齊了許多出身寒微的文人學士,女皇當年依靠北門學士的支持打破世家獨霸朝堂的局面,爲自己積累了政治資本,現在她要重新啓用一批人才,這些人必須完全忠於她。

男寵出身不正,地位不穩,只能靠她的寵愛過活,她提拔男寵爲官,不是老糊塗了,而是想另外建起一支親信勢力,平衡朝堂,防備李旦和武承嗣。

三方勢力彼此仇視,她方能高枕無憂。

甘露臺。

李令月說完宮裡發生的事,自嘲一笑,“阿孃不信任八兄,不信任我,不信任朝臣,也不信任武承嗣。她寧願信任幾個塗脂抹粉的俏郎君。”

裴英娘低嘆一聲,呷一口茶。視線落到廊外的幾株柳樹上,幾場綿綿春雨過後,天氣一點點回暖,乍暖還寒時候,柳樹悄悄探出星星點點細芽。

就像光禿禿的柳樹一樣,看似乾枯,實則暗藏生機,武周雖然暫時能以血腥手段壓制李唐皇室,但春風吹又生,江山早晚會回到李氏手裡。

李旦和李顯是僅剩的兩個兒子,武家人不堪大用,在這種情況下,女皇會搖擺不定,也很正常。與其說女皇信任男寵,不如說女皇誰都不信,她只信任手中的權力。

“不說這些了。”李令月一揮手,恢復平時的活潑開朗,端起茶杯飲下半碗茶,笑着道,“我剛剛把張家兄弟送進宮,進宮前他們對我畢恭畢敬,見到阿孃後升了官,有了靠山,他們立馬態度大變,這種前恭後倨的小人,夠武承嗣受的。”

姐妹倆相視一笑。

武承嗣不是最難熬的,薛懷義纔是。

宮中傳出流言,張家兄弟俊美挺拔,情趣高雅,飽讀詩書,擅長樗蒲戲、通樂理,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女皇甚爲喜愛他們,還讓他們幫忙修築天樞。

很顯然,張家兄弟即將取代薛懷義。

流言很快傳到薛懷義耳朵裡,他暴跳如雷,摔碎正在爲女皇雕刻的一座佛像,冷笑道:“張家兄弟算什麼東西!我爲陛下做了那麼多事,如今有了新人,想一腳踹開我,沒那麼容易!”

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第58章 五十八第92章 九十二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二百一十五第198章 一百九十八第119章 一百一十九第200章 兩百第51章 五十一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第81章 八十一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第129章 一百二十九第39章 三十九二百一十五第24章 二十四第70章 七十第204章 二百零四第66章 六十六第59章 五十九第27章 二十七第2章 二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第3章 三第167章 一百六十七二百二十第178章 一百七十八第86章 八十六第14章 十四第62章 六十二二百一十四第202章 二百零二第51章 五十一第103章 一百零三第73章 七十三第98章 九十八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47章 四十七第35章 三十五第4章 四第108章 一百零八第99章 九十九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第21章 二十一第54章 五十四第100章 一百第47章 四十七第11章 十一第97章 九十七第103章 一百零三第209章 二百零九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第24章 二十四第56章 五十六第207章 二百零七第85章 八十五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第49章 四十九第58章 五十八第32章 三十二第73章 七十三第83章 八十三第154章 一百五十四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第183章 一百八十三第73章 七十三二百二十三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第138章 一百三十八二百三十三第68章 六十八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第137章 一百三十七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第50章 五十第183章 一百八十三第210章 二百一十章第202章 二百零二二百一十六第58章 五十八第98章 九十八二百一十九第156章 一百五十六二百二十四第178章 一百七十八第43章 四十三二百一十二第106章 一百零六第145章 一百四十五第196章 一百九十六第167章 一百六十七第204章 二百零四第75章 七十五二百一十八第50章 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