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驅狼吞虎

古往今來,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識人標準。

杜荷自然也不例外。軒轅天年紀不大,但穩重老練,一舉一動,豪爽直率,讓人心生好感,也讓杜荷信了他的這一番話。

軒轅天此刻在杜荷心中的定義:要不就是一個在高句麗蟄伏多年的愛國者,要不就是一個騙術無雙的大騙子。

就算是騙子,那又怎麼樣?

自己只是一個傳信的人,究竟要不要接見,全看李世民的意思。

即便軒轅天有歹心,他作爲一個平民,在距離李世民數十米開外,在沒有任何武器,想要在衆目睽睽之下,給自身武藝達到一流水準的李世民照成任何傷害。即便項羽之流的絕世高手,也不行。

如果軒轅天並非想行刺李世民,而是打算利用陰謀來不陷阱。這也無妨,大唐威震天下,難道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情報網嗎?

他們有大把的時間求證合適,如果屬實,自然是好事,如果軒轅天另懷鬼胎,又何嘗不能將計就計?

杜荷早已非政壇上的菜鳥,也是從多方面來考慮這個事情的。當然,這不能說他不信任軒轅天,只是身居高位,凡事都需謹慎以對,以免殃及家人。

杜荷先招待了軒轅天,同時詳細詢問軒轅天關於高句麗的情況。

軒轅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自己所知的一切都告訴了杜荷。

杜荷聽了連連點頭,與他想象中的差不多。高句麗實力有限,真正困難的還是在於氣候原因。歷史上李世民征伐高句麗,也是受到了氣候環境的影響。那一戰,李世民親征,多年未指揮戰鬥,這位曾經的大唐最高軍事統帥的軍事水平,毫未生疏。領着唐朝的虎狼之師,一路攻城拔寨,破遼東城,克蓋牟城,定卑沙城,並且堂而皇之的在鴨綠江邊閱兵。

這次征伐高句麗,唐軍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在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中斬首四萬之衆,自己卻僅僅只付出了兩千兵卒的代價。

如此戰績,與楊廣相比,那是天差地別了。但是最後李世民還是退兵了,在惡劣的環境下,讓高句麗的橋頭堡壘安市城擋住了前進的步伐。戰線太長,消耗過大,國亦不能無君,李世民從長遠考慮,只好帶着俘虜投降的高句麗軍官、酋長三千餘人撤回中原。

此戰雖重創高句麗,收復了遼東這塊故土,讓失地重回華夏懷抱,是不可多得的大勝。

心高氣傲的李世民卻因爲終究未能滅亡高句麗,而接受不了這個勝果,自認爲失敗。

現在正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記得歷史上淵蓋蘇文是直接依仗優勢兵力,將高句麗的國王榮留王殺了,以鐵血手腕穩住了高句麗的局面,聚集高句麗所有力量,化作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來阻擋唐軍。

也許是因爲蝴蝶效應,榮留王意外的在軒轅客的幫助下活了下來,使得高句麗面臨分裂的局面。在內部有軒轅客的相助,若能輔以唐朝的推波助瀾,滅高句麗,將會不走歷史老路。

杜荷當即進宮,面見了李世民。

就如他說的,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只要李世民不在睡覺,不在與宰相們商議軍國大事,基本上都能隨時見到。

李世民聽到杜荷的敘述,眼中登時間射出一道異彩。

他太明白此事的重要姓了。

遼東從戰國、秦、漢時期,這裡就屬於華夏的領地,但是因爲隋朝的沒落,高句麗趁勢而起,將遼東一地,歸爲己有。

漢人的領土意識遠遠高於任何一個民族,其他民族可以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是漢人卻不一樣。遼東是華夏領土,然而卻一直被高句麗統治,這是任何漢家皇燕京無法忍受的。

更別說是李世民這位統治慾望極強的帝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在北定薛延陀之後,若有若無的,李世民已經將目光指向東北的高句麗了。前朝無法完成的事情,就由他來代爲完成……李世民當即接見了軒轅天,詳細的向他詢問了經過。

如杜荷先前想的相差無幾,李世民固然有着好大喜功的姓子,可絕對不會像楊廣一樣,盲目的亂來。

面對此次良機,也未做出出兵的打算,李世民大讚道:“令祖情艹,令朕動容……只是萬里遠征,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決定的事情。你回去告訴令祖,稍安毋躁。那麼多年都熬下來了,也不差這點時間。”

軒轅天已經從杜荷哪裡知道了原因,也沒有多說,表示明白。

李世民笑着命人取了一把唐刀,贈與軒轅天,以表彰他們的忠義。

軒轅天先行退下。

李世民哈哈一笑,長身而起,一臉興奮的道:“你小子真是朕的福星,這等好事,都遇上了……少則一年,多則兩到三年,我大唐必將踏平高句麗。”

軒轅天在的時候,李世民要維護君王的威嚴,一直不苟言笑。如今他退下了,面對自己人的杜荷,李世民也就恢復了常態,表露了自己的喜悅之心。

這征伐高句麗,李世民念在心中,可他清楚,征伐高句麗要比征伐薛延陀還要困難。

當然這不是實力的差距,而是文化的差別。

薛延陀擁兵三十萬,確實很強大,李世民卻不屑一顧。只因薛延陀是遊牧民族,跟他們對戰交鋒,那是野戰決勝負。在野戰上,大唐勁旅,不懼任何人,包括驍勇善戰的遊牧民族。

而高句麗卻是農耕民族,他們學習漢唐文化,以城池爲居,據險而守,打起來特別的困難。

萬里遠征,打的是極爲艱難的攻城戰,氣候又是惡劣。

種種因素,無不是難以攻克的難關。

依照李世民的原定計劃,大唐需要潛心發展五六年,纔有征伐高句麗的可能。現在只需兩三年,大唐足以將高句麗納爲領土。

杜荷笑着答道:“全是岳父大人洪福齊天之故,小婿不過是沾點微光而已。”

李世民也自戀的仰起了腦袋,過了會兒才道:“此事,你覺得應該如何利用?”

杜荷道:“這不需要小婿來賣弄了吧……當年對付突厥,岳父大人的分化,內訌手段,可是玩的呼啦呼啦的,哪裡還需要小婿班門弄斧。”

李世民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杜荷領着軒轅天離開了皇宮,走在路上,他問起了安市城的情況。

安市城是進入高句麗腹地的必經之路,軒轅天來的時候,就曾路過此城,根據記憶,一一作答。

杜荷聽的詳細,沉聲道:“這安市城將是我大唐攻打高句麗最堅固的壁壘,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希望你們能夠遷入安市城中,屆時定能立下奇功……”

軒轅天並不精於兵法,但也知杜荷在軍事上的水平,毫不猶豫的點頭道:“此事我會與爺爺說的。”

*****第二天,李世民便以天可汗的名義支持榮留王,並且修書強力指着淵蓋蘇文,以下犯上,罪大惡極,要求他立刻自縛請罪。

杜荷見李世民這莫名其妙的舉動,有些不解。但經過一番細思,心中恍然,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手段高明。他這簡單的幾句話,已然榮留王、淵蓋蘇文推向死地。

看上去李世民只是毫不在意的發表一下看法,然而這“毫不在意”卻能產生無比巨大的連鎖反應。

淵蓋蘇文野心極大,他已經造反,走上了不歸路,自然不會如李世民所願,自縛請罪。唐王朝的影響無比巨大,這一公開支持榮留王,淵蓋蘇文不可能不心急,更不可能跟榮留王繼續對持下去。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大唐示好,在唐王朝沒有出兵幫助榮留王之前,滅了榮留王。

而榮留王雖是正統,實力遠遠不及淵蓋蘇文。一但淵蓋蘇文出兵,榮留王必然求助已經宣佈支持他的唐王朝。

這樣一來,唐王朝就能夠在高句麗這兩個分裂的諸侯間,左右逢源,分別在他們彼此的後面揮動馬鞭,讓他們彼此狗咬狗,讓高句麗在內鬥中損耗國力。大唐趁機凝聚糧草、經濟,爲再次出征而準備。

至於軒轅客、軒轅天的存在,李世民讓他們繼續蟄伏,等待時機。

果如李世民算計的一般,得知唐王朝支持榮留王,淵蓋蘇文慌了。他本不將榮留王放在眼底,打算先清掃榮留王的勢力之後,在出兵遼東,一統高句麗。但榮留王卻跟唐朝拉上了關係,這意義就大不一樣了。

唐朝的實力,加上榮留王正統的地位,足以將他一舉掀翻。

投降,這不可能。

榮留王要的是他的命,一投降,什麼都沒有了。

淵蓋蘇文見李世民暫時只是口頭支援榮留王,還沒有出兵的意思。當即派心腹入唐,表示臣服之心,同時也出兵遼東,打算在唐朝未行動之後,滅了榮留王,以防止榮留王藉助唐朝之力坐大,反敗爲勝。

榮留王得知淵蓋蘇文出兵,也慌了,論實力,他實在不是淵蓋蘇文的敵手,不得已只能求助於支持他的唐王朝……

()

第20章 嫁禍盜帥第23章 天助我也第42章 殺倭寇序章第45章 天大的野心第27章 齊王、二武,王八綠豆,對眼了第47章 難關第9章 杜荷縱論高昌第38章 軍神之孫第37章 再見瑤池入浴第28章 無我之境第3章 軍神的指點第6章 治標,不如治本第47章 長孫皇后第6章 讓女皇挑逗了第7章 程咬金的女婿第45章 真正的高僧第13章 黃瓜與冬瓜第29章 我有兩策,可破吐蕃第40章 獅狼之爭第36章 寶貝女婿第62章 借刀殺人第60章 可怕的念頭第8章 別讓朕失望第18章 《唐律疏議》第10章 未來宰相當副手第24章 真性情第16章 朝堂舌戰第31章 長樂公主(上)第63章 想逃了?第24章 悲劇的薛延陀第34章 抵達前線第49章 青樓偶遇兩未過門的老婆第27章 朕服你了第54章 江南的變化第27章 武媚娘是思念第43章 關心則亂,媚娘豈是易於之輩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8章 別讓朕失望第45章 賭牌九第2章 療傷聖藥第30章 真正的幕後黑手第44章 砸場子第5章 滿口道德的李承乾第28章 與李世民的夜談第20章 金融女皇?第49章 公孫夜月第34章 馬球盛行第7章 伏擊取勝第38章 給兩宰相上課第75章 各顯神通第25章 最原始最笨的戰術第38章 只有一條路可走第29章 膽大妄爲第50章 痛下殺手第47章 悲劇中的悲劇第37章 太子哥,怒髮衝冠爲藍顏第50章 返回長安第67章 武媚孃的情懷(下)第73章 第一世家第65章 相互算計第35章 街頭遇刺第16章 一敗塗地第51章 吐蕃軍神之死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40章 水中搏虎第32章 集小人、狡猾、陰毒一身的人才第14章 誰爲先鋒?第22章 誰敢不服!第31章 孤傲的神駒第63章 暗自謀劃第7章 夜盜八家第46章 杯具的高麗句人第60章 可怕的念頭第24章 踏月、留香第28章 客船閒談第21章 唯一的機會第25章 一切都在掌握中第44章 驍勇程咬金第19章 吐蕃事定第9章 吐蕃求和第8章 給你十三萬大軍第24章 悲劇的薛延陀第16章 收爲助臂第6章 萬事俱備第12章 一計服衆第56章 真兇露首第5章 唐軍的噩夢第27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4章 古往今來,可有一人?第20章 定計第30章 夜宿皇宮第35章 李雪雁的怨念第22章 朕看好這小子第26章 震驚的消息第29章 長樂與高陽第33章 出征、算計第42章 誰敢打我侯君集的兵?第17章 有力的一擊第7章 田獵大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