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墨門

“歲陰窮暮紀,獻節啓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最新一期的《大唐新聞報》上,特地花了一個版塊將李二的這首名爲《除夜》的古詩放在了新聞頭條,一時間在坊間流傳,更是有酒樓歌姬將此詩編成了曲子,在歌樓酒坊吟唱。

李二作詩的好心情可不是平白出現的,那是因爲今年的驅儺大會和往年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今年長安的驅儺大會不但比往年更爲盛大,而且這一次多了一個蠻夷朝拜唐國君主的環節,李二的好心情,正是在朝拜環節產生的。

大唐現在多佔領的地區,橫跨了整個中原地區,北至陰山大漠,南有西沙羣島,西入青藏高原,而東方,一直是處於無窮無盡的地裡大發現的擴張之中,琉球、印度尼西亞、澳洲、甚至連最爲遙遠的南美洲,也已經出現了唐人的影子。

世界的格局從未變的如此明朗,李二通過徐陽所給的世界地圖,將世界版圖又重新的劃分了一遍,自此,唐人所佔領的地方,已經超過了地球上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

可是也僅僅是佔領,唐朝時的人口還是十分匱乏,全國上下最新一次的粗略人口普查,唐國只有三百三十萬戶人口,這和動輒數億的後世簡直沒法比較。

人口的稀少意味着唐人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移民,就算在沃土廣闊的澳洲,李二也只是允許一萬人到那裡定居。和數十萬土著居民相比。唐人的比列還是太低太低。

既然無法大規模移民。就無法段時間同化這些蠻夷,徐陽的同化政策起不了效果,所以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那些蠻夷實行自治。

這也和後世的民族自治區類似,不同民族自己進行管理,最後統一由中央任命,並聽命於中央,這種高度集權而又分權於外的政策對於偏遠地區有着相當好的效果。

李二當初聽到徐陽說出這個建議時就拍案驚奇,以他銳利的政治眼光。這種自治式的統治方式簡直就是大唐夢寐以求統領外族的辦法。

立即命戶部草擬法案,隨後頒佈天下,以民族自治區的形式管理那些唐人佔領過卻沒有人手去接管的地區。

而這條法案造成的後果,就是老撾、緬甸、菲律賓、澳洲那些地方的土著首領,全都要派人到大唐進行一次朝拜儀式。

運氣好的是,一直負責海外事宜的牛進達似乎早有準備,他已經在長安安排了不少航海中遇到的各種外族人在長安定居,同時讓他們學習唐國文化,日後再遣送回去,以教化他們的子民。通曉聖人禮,學習孔孟道。

今年的驅儺大會。這些人就體現出了他們的價值,各式各樣黑皮膚灰眼睛,棕皮膚棕眼睛的海外蠻夷在大朝會上,穿着唐人的服飾,齊齊向李二磕頭行禮的時候,李二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奇特外表的蠻夷向自己朝拜,一一詢問他們的部落族羣,並且賞賜他們金銀綢緞,並給他們鑄造大唐打造的牌匾,供他們禮拜,同時宣佈他們政權的合法性。

今年的驅儺大會徐陽沒去,不是他不喜歡湊熱鬧,而是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老婆快生了,產期差不多就是這幾天,出不得門;另一個原因,就是他遇到了一個人。

身爲一個後世人,徐陽真沒想到,歷經千年風雲變幻,還真的會有哪些古時的門派組織流傳下來。

墨家,就是這樣一個組織。

韓彥軒自從上次鑽進秦嶺之後就一直沒出來,這一次出來居然帶來了一大幫子人,當時帶着這些人進莊的時候,守莊的護衛還以爲他們是山賊,差點與他們打起來,最後還好是劉七趕到,認出了韓彥軒,這纔沒發生大的摩擦。

當徐陽聽聞之後,火急火燎的趕到議事大廳,就看到議事廳坐滿了人,衣衫都顯得比較破舊,由於長期清洗,衣服都有些發白,看年紀,都不太大,二十五六歲的模樣,服侍着裝髮型很是統一。

大廳的主位上,坐着兩位老者,一位白鬚飄飄,身穿白底藍色長袍,徐陽認識他,堂堂正正的鬼谷子,功夫高深莫測,可是另一名灰袍老頭,徐陽倒是不認識。

躬身抱拳行了一禮,徐陽對白袍老者恭敬道:“不知師尊大駕光臨,弟子有失遠迎。”

白袍老者似乎有些受寵若驚,臉色一下子便的十分欣喜,朗聲道:“無需客氣,爲師今日不請自來,是因爲不好撫了好友的意思,所以便擅自入莊,徒兒不責怪,爲師就已經很滿意了,哈哈。”

徐陽沒聽懂這位老師傅在說什麼,只好求救似的看了看鬼谷子身後站着的韓彥軒,可那傢伙跟塊木頭似的,杵在那一動不動,臉上還是那副波瀾不驚、萬年寒冰的樣子。

倒是那名灰袍老者率先開口,“早聞鬼谷文弟子之大名,老夫有禮了。”

“額...老先生有禮,還敢問,這位老先生是.....?”徐陽到現在還沒弄清情況。

那灰袍老者,似乎帶着一股子傲氣道:“天下皆白、唯我獨黑、墨門非攻、兼愛衆生,老夫乃墨家第十九代鉅子:陳天雲是也。”......

徐陽在後世看到過許多認祖歸宗的電視節目,又是曹操傳人、又是曹雪芹後人,種種年代久遠的事情,一向是說不清道不明。

人類的歷史具有很強大的連貫性,口口相傳的東西,雖然會漸漸失真,可是仍會保留下其精髓所在,墨家,正是這樣一個保留了精髓的優秀組織。

墨家,起源於產生於戰國時期。創始人爲墨翟,這是一個內部十分嚴密的組織,每一代中都會指定一人爲下一任鉅子,所有組織成員皆聽令於鉅子,其中弟子更是學習各種天文曆法,通曉機關學術,主張兼愛、非攻、明鬼和天志。

徐陽不知道,這樣一個神秘組織爲什麼會找上自己,可還沒等到自己說話,那灰袍老者就迫不及待的問道:“老夫聽說南山書院最近在研究朱雀機關?這一次也正是爲此事而來.....”

.....

ps:今天只有一更,十分抱歉。

第44章 鬼谷秘聞第40章 飛天之夢(下)第42章 野史中的小狄第19章 壯士出征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41章 名夫婿狄仁傑第61章 捷報頻傳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11章 羊吃人第61章 說不清糊塗事第52章 喜當爹第14章 大唐茶葉聯盟公司第28章 尼瑪窮達的信仰第43章 富二代們的奢侈品第65章 戲劇化的結束第63章 ?一圖之師第19章 舉家搬遷第39章 人間利器第47章 誕子之喜第74章 江山社稷第4章 睜眼看世界第35章 泰山封禪第6章 皇城驅儺會第30章 泰山封禪第59章 璧合聯珠第23章 三千對十萬!第21章 海上暴風雨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52章 全面進攻第4章 曲終人散第34章 陛下親臨第59章 終將入長安第58章 最後的掙扎第25章 迫切的形式第9章 繁華長安(下)第25章 房玄齡訪問第10章 公欲奪天下第59章 無極舞(上)第44章 一輛自行車第35章 商賈戰友第11章 自行車投產第63章 歸人與過客第3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8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一)第61章 廣廈將傾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33章 澳大利亞第53章 倭國奸細第60章 唐朝婚禮(中)第57章 阿拉伯帝國的信息第17章 ?再臨幽州第59章 平原決戰(下)第17章 甕中捉鱉第35章 商賈戰友第62章 萬里帝國的掌控者第65章 長安書院建造第38章 書院與國子監第29章 重建敦化坊第16章 第一次徵高麗第16章 ?故地重遊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10章 靖安四海第14章 夜襲定襄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26章 火車!火車!第39章 喋血弓弩第58章 買買買第46章 千里捷報(中)第20章 ?航海途中的寵物第14章 夜襲定襄第47章 超市開業第46章 千里捷報(中)第3章 國庫司監第18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上)第52章 喜當爹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7章 長安夜市第14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上)第23章 唐字金龍旗第25章 遠征後勤補給招人第1章 盛世將至第53章 倭國奸細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13章 帝國間的交鋒第49章 稚奴李治第33章 火藥炸山第10章 靖安四海第56章 龍巡天下(下)第41章 喜氣臨門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18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上)第21章 帝師的日常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17章 南美根據地第26章 白龍巡莊第10章 醫學實驗室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8章 王老漢送飯第18章 去長安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