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年終守望

皎月高懸,清涼的月光如銀霜般灑落在大地上。

一間典型的唐式風格的飛檐建築中,燈火通明。

屋子中,最爲吸引人的,是一個紅綢棉布的襁褓,襁褓中,一張肥嫩的嬰兒小臉,在燭光的映襯下,似乎像整個世界一般耀眼。

寶皇女靜靜的坐在一張木椅上,懷中抱着的正是那個男嬰。

溫柔的盯着嬰兒熟睡的模樣,寶皇女似乎陷入到了無邊的回憶之中。

那個春宵一度的下午,那個男人的臂彎和肩膀,唐人的生活和唐人的自信,每每在寶皇女腦海中出現,她恨,自己爲什麼不是一個唐人,爲何要出生在倭國這個地方,與思念的人不能相聚,可是,最後所有的畫面都變成了最後秋葉凋零,徐陽轉身之後的一個絕情的背影。

“你走吧,那些你想要的圖紙都在張二那裡,從他那裡拿到圖紙就走吧,徐家莊不歡迎你,大唐也同樣不歡迎你。”徐陽這冰冷的話就像是一柄利劍,刺穿了寶皇女的心。

“徐郎....”不知何時,寶皇女的眼角已經有淚滴滑落,望着熟睡的男嬰,寶皇女哽咽道:“徐郎,我會把咱們的兒子,培養成倭國聰明強壯的帝王....”

驅儺將至,長安掀起了一股子新年新氣象,長安連鎖超市居然搞出了一次全場半價的瘋狂優惠,這讓長安周邊各縣各莊全部的百姓就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股腦的涌入了長安城,原本加寬了十數米總寬高達一百六十米的街道居然出現了不夠用的情況。

書院最近迎來了大發展時期。許多從海外運來的珍惜魚類被做成了標本,放在書院當做展示,爲此,書院還專門建了一棟宅院,供放這些海洋生物。

最讓徐陽驚詫的是。唐人居然連鯨魚的標本都給弄來了,原本在海邊的時候,徐陽就多次聽聞漁夫們將鯨魚成爲海龍王的稱呼,對其敬畏有加,可這才只有短短半年,唐人的心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其實也是歷史的必然。人類在未知的時候,對於一切都充滿了敬畏,但一旦有了更爲強大的實力,便將以前所敬畏的東西拋卻腦後。

顯然沿海的海船的現在發展的異常迅猛,從情況上來看。其水平以及不亞於自己當初去探索澳洲的遠洋艦隊了,蒸汽機也爲海船提供了更爲迅捷的動力。

其實現在海外的事宜徐陽很少插手,澳洲殖民地還有各個海島的殖民地都是由牛進達在管理,這也正是徐陽在長安城總是見不到這位良師益友的原因,因爲老牛現在常年在嶺南和泉州的海路上奔走,不知道這對於他來說是件好事還是件壞事。

不過對於李二這種避嫌式的任命方式,徐陽也沒有多說什麼,李二對自己的信任。已經可以說是在封建時代帝王對於臣子的最高信任,甚至已經有些脫離了君臣的身份,頗有種一家人的錯覺。

今年發生了很多事。先是艦隊海外歸來,取得了高產良種,現如今正在培育階段,以藍田縣爲首式種縣現如今已經是收貨頗豐,等來年開春,想必又是一輪新的‘土豆熱’屆時。徐陽覺得,大唐就會迎來一個史無前例的時期:糧食過剩時期。

要說糧食過剩這種事情。在封建時代簡直就是想都不用想的美事,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夠吃飽。那麼沒有一個人會去造反,這是所有人的共識,所以說,帝王一向是把糧食這種東西看做是最爲重要的物資。

可是沒有帝王想過,‘糧食過剩’這個詞,畢竟這個詞太美,不是正常帝王敢看的。

事實上,中國一直到近現代才漸漸出現糧食過剩,而且多是具有地區性,沒有全國大範圍的糧食過剩。

徐陽見過大唐最爲底層的民衆,就在當初自己的第一個封地,毛莊封地,在那裡的百姓,吃上一頓青菜和燒魚就算是頂尖的食物了,聽村子裡的老人說,每每遇到災年,村子裡的人都會去吃樹皮和草根。

徐陽沒有見過人吃樹皮,可是這並不妨礙他相信那些老者說的話,因爲這裡是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就算是在後世,在新中國剛剛建立起來的自然災害時期,也是有人吃樹皮挖野菜,所以在徐陽眼中老者的話沒有絲毫的誇張。

接着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徐陽大勝高麗了,可是因爲李二的掩蓋,再加上新聞報道的不重視,所以原本可以彪炳史冊的巨大功績,便被悄悄隱藏了起來,連《大唐正史》中也只有寥寥幾句,當然,這件事在後世也引起了後世史學家的激烈討論,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表。

接着就是突厥覆滅,趁着徐陽的預言,大唐早已準備好了長矛,蟄伏等待着給突厥來這致命一擊,一切都是按照原定計劃,甚至和原本的歷史差別都不大,李靖軍神的偷襲,李績的埋伏,使原本就不佔優勢的突厥迅速瓦解崩潰。

集結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唐,沒有絲毫不取勝的道理,趁着暴風雪,一舉拿下定襄城,同時還生擒了突厥首領,劼利可汗。

聽說生擒可汗,突厥覆滅的消息之後,李二的反應也和歷史上沒什麼太大的區別,親自起舞,還和他老爹共聚一堂,一個彈胡琴,一個跳胡舞,那個高興勁,說都不用說,全都在臉上了,後來徐陽還帶劉夢璃去參加了李二爲大勝突厥的慶功宴,後來徐陽裝了一下,《將進酒》一出,沒想到裝出來一個‘大唐第一才子’的稱號,這也是徐陽始料未及的。

大唐,已經緩緩開始甩開周圍的衆多小國,走上了一條制霸世界的道路,李二御書房的桌案上,那個大大的地球儀可不是個擺設,那是李二的目標,同時是也徐陽的目標。

而大唐下一個對手正是祖先爲鮮卑的吐谷渾了.......

ps:馬上紅色星期五,去搶購~。

四十九章 賺錢遭妒第1章 廟堂之高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9章 夢醉西樓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59章 璧合聯珠第39章 喋血弓弩第35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第1章 盛世將至第55章 長安拍賣行第8章 王老漢送飯第47章 五皇子經商(下)第72章 深謀遠慮第48章 真正的大唐百姓第48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12章 形式主義第52章 喜當爹第17章 ?再臨幽州第16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47章 千里捷報(下)第58章 玄奘的歸來第20章 古代體壇盛世第30章 與土人的第一次交鋒第51章 修建書院第43章 天作之合第61章 ?玄奘歸國(下)第77章 泉州奴隸市場第20章 風雲將起第65章 長安書院建造第21章 帝師的日常第10章 醫學實驗室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10章 ?長安城的一天(上)第50章 奶糖面世第33章 新聞主編馬周第6章 貞觀二年冬第17章 運動會開幕式第46章 窮則愈窮,富則愈富第17章 詞曲只應天上有第24章 泉州夜宴第7章 水晶玻璃,轟動幽州第27章 前往呂宋島(上)第57章 蒸汽機船第28章 長安有震第26章 白龍巡莊第18章 幽州有佳人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26章 火車!火車!第61章 ? 香豔軼事第10章 交心話第15章 不義之師第17章 甕中捉鱉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22章 挖掘的開始第57章 阿拉伯帝國的信息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42章 名動長安(五)第22章 將入泉州第45章 墨家四大機關第13章 帝國間的交鋒第51章 制劍與婚約第38章 自行車上市(一)第34章 ?悲劇的高昌第15章 萬邦運動會第13章 帝國間的交鋒第22章 球戰落幕第42章 名動長安(五)第9章 芙蓉帳暖第41章 名夫婿狄仁傑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2章 鯨魚入城第43章 夫妻夜話第70章 商業聯合會第55章 倭國,螳螂捕蟬?第22章 敗者爲寇第26章 火車!火車!第16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2章 城管公務員面試第19章 登韓抗戰第63章 歸人與過客第3章 化學實驗室第27章 城管出動(下)第21章 帝師的日常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41章 喜氣臨門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55章 合金VS隕鐵第35章 登陸!佔領!(下)第3章 國庫司監第26章 目標吐蕃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67章 完婚的夜晚第46章 千里捷報(中)第52章 全面進攻第9章 芙蓉帳暖第23章 唐字金龍旗第36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上)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57章 商人們的時代第31章 二坊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