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飛天之夢(上)

李二的旨意就是上天的旨意,所以他的話,向來是被封爲聖旨,即爲:聖人之旨。

他的一聲令下,整個長安和洛陽從工部派出的的施工隊,就開始了日以繼夜的趕工。

徐陽沒去過洛陽,可並不影響他了解洛陽,如果說長安是大唐的政治中心的話,那麼洛陽是大唐經濟文化中心就當之無愧。

因爲從海外商品集中在洛陽儲存、買賣、卸貨、運送等,就可以看出,它的作用無異於後世的上海。

西漢與東漢的歷史告訴我們:定都長安,是以首都守邊關,而定都洛陽,則是以首都鎮中原。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定都長安是攻擊性、擴張性國策。定都洛陽是安逸、守富貴型策略。

顯然李二如今的軟硬實力,他是絕不會成爲一個守成之主的,他的目標,以前是滅突厥、徵回鶻,立萬世之功,好讓後人膜拜,而現在他的目標,則是征服徐陽曾經給他的那個地球儀上的地球。

長安雖然繁華,可是徐陽也曾經仔細思考過,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長安不適合作爲更爲廣闊的商業之所,這裡更需要的,是一種大國的優雅與氣度,超凡的制度,新穎的科技,這些纔是長安所需要的,至於商業繁榮,那只是錦上添花、獅虎添翼之用罷了。

根本而言,制度和科技纔是長安的靈魂,也是大唐的安身立命之本,身爲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徐陽深知科技的重要性。君不見老美橫當世界警察、指點江山,見誰打誰,歸根到底,還是因爲其擁有強大的文化科技實力,人家一枚導彈可以精確鎖定並打擊目標。你們還端着小米加步槍,完全不是一個等級,這仗怎麼打?

所以徐陽現如今越來越重視大唐科技的自主研發能力,說實話,在徐陽連續多次催化了南山書院之後,書院的先生和研發人員們越發的沒有創新概念了。整天就期盼着有新式的圖紙和資料供自己研究,這樣的風氣是絕對需要避免的,雖然徐陽給的圖紙、文件、步驟可以免去許許多多的彎路,可以讓大唐的科技發狂似的向前狂奔,可這歸根結底仍是一種病態的科技、不健全的科技。會讓研發人員和科技工作者喪失研發熱情與靈感的‘捷徑’。

所以自從蒸汽火車的圖紙之後,徐陽再也沒有打印過任何的工業圖紙,並且告知書院的研發部,從現在開始,一切研發都不會分發圖紙,改進工藝全憑自主研發,如有重大改進方法和發明的,重賞黃金一兩至百兩不等。

此條消息一出。書院研發部的工匠驚喜者有之,驚詫者亦有之,就像是一個人走在一條道路上。原本整條路上都是燈光,要去哪裡一清二楚,可是現在,路上的燈光全部撤下換成了手中的一根火把,這種差距,讓人一時間難以接受。

第一個星期的時候。書院裡就錯誤百出,層出不窮的想法魚龍混雜。各式各樣的方案與設計都一股腦的出現了,在每週例行一次的廣開言路大會上。徐陽驚愕的聽到了許多有趣的構想,這些想法和當初人類歷史上的錯誤是何其相似。

其中書院有一人的建議十分有趣,也讓徐陽對此人刮目相看,這人名叫徐志謙,和徐陽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是幽州人氏,當初作爲一名化學火藥實驗室人員一併遷入長安定居,他以前當過道士,煉丹發生了幾次爆炸事故,便覺得這東西和長生有關,從此悉心研究,可是研究了大半年竟然毫無成果,正準備放棄,便被徐陽招進了劉家,成了一名地下工作人員:研發安全火藥。

從那之後,徐志謙就知道了原來這世界上的爆炸竟然是因爲硫、木炭、硝石混合而成點燃所導致的,而且隨着混合比例變化,爆炸的威力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這一研究成果讓他欣喜若狂,從此他整日呆在實驗室中,研究這些神奇的現象,當初幽州炸山用的加強版大威力火藥就是他研究出來的,徐陽還賞賜了他五十兩白銀。

可是自從前些日子,火藥的技術趨於成熟,現有的火藥既方便成本也較爲低廉,所以徐陽便終止了火藥的研究計劃,只留下一個實驗室的人去研發軍用炸藥。

徐志謙則是被安排到了航空器實驗室,剛剛到這個實驗室工作的時候,徐志謙是一萬個不樂意,他心愛的是火藥,對於這個名字都不知道何意的部門沒有絲毫好感,多次請求調走,可是徐陽沒有準許,仍讓他在這裡研究飛行器。

何謂飛行器,徐陽沒有給圖紙,也沒有告訴怎麼飛,徐志謙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做到像徐陽描述的一般,‘讓人飛到天上去’。

僅僅憑藉着自己的愛好與幻想,徐志謙只好在今天的廣開言路會議上拿出自己的方案,那就是在一個座椅上綁上諸多火藥,藉助火藥的推力以求飛上天空,然後再展開風箏,隨風而下。

沒想到在大會上,徐陽聽到自己的建議,居然愣在了那裡好一大會,徐志謙不知道的是,在原本歷史上,數百年後的明代,有一個叫萬戶的人也有跟他一樣的想法.....

“航空器實驗室的構想很不錯。”徐陽愣了一會才微笑着點頭道:“不過這個思路還是有些錯誤,首先火藥的穩定性就不能控制,一旦發生了爆炸呢?隨後是上天之後的降落,你們試過得用多大的風箏才能承受一個人的重量嗎?”

陪都洛陽的火車道正式開始動工,長孫家的鍊鐵廠現如今所有鐵產全部供給鐵道,就算是這樣,鐵軌的架設需要的鋼鐵還是有些不夠。

李二命人抓緊時間從全國各大鐵礦調集鋼鐵,全部熔鍊,製作鐵軌。

工人這邊熱情洋溢,書院那邊也十分熱鬧,主要原因就是南山書院後山的研發部發生了一件大事:航空部的研究人員要測試究竟多大的風箏才能載着一個人飛行.....()

第10章 醫學實驗室第42章 代替馬匹的工具第32章 劼利可汗第64章 道家的反擊第34章 登陸!佔領!(上)第51章 海外日常第40章 商賈代表大會第61章 莊中軼事第59章 終將入長安第50章 影帝的審判第57章 商人們的時代第32章 劼利可汗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41章 喜氣臨門第45章 征戰世界的哈里發第3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62章 遁入紅塵第25章 永世之敵第29章 煤老闆的前奏第30章 曠古絕倫的教育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58章 太液湖畔第54章 空氣的組成第65章 帝王相迎第28章 劃時代的蒸汽機第18章 幽州足球場第7章 帝師李綱第41章 自行車專賣店第38章 書院與國子監第37章 突厥覆滅的前夕第56章 吾皇召見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49章 長孫家的鍊鐵業第36章 火車頭第16章 帝王出場第12章 考試風波第67章 此間的少年第30章 與土人的第一次交鋒第6章 玻璃帶給你光明第11章 長安城的一天(下)第33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三)第12章 形式主義第4章 曲終人散第39章 名動長安(二)第22章 城管公務員面試第8章 傳國縣侯第39章 青龍坊宅子第61章 說不清糊塗事第54章 大唐新變化第6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19章 炒茶方法與售價第72章 深謀遠慮第44章 魏徵下鄉(上)第65章 長安書院建造第30章 封地初改建第29章 夜襲高麗第48章 永結同心第75章 絕不和親第15章 侯爵封地終南山第5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62章 小武的婚禮第19章 ?幽州大酒店第14章 幽州產業搬遷第49章 歸國之賀第25章 KTV的改造第63章 歸人與過客第43章 真正的鬼谷傳人第10章 公欲奪天下第41章 名動長安(四)第20章 新穎的拍賣會(下)第24章 攻城戰第25章 KTV的改造第5章 征服世界的決心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9章 夢醉西樓第30章 喪家之犬第23章 偷襲計劃第62章 攻守博弈第13章 誰傳的紙條第23章 武鬼谷之戰第1章 登上歷史舞臺第17章 詞曲只應天上有第39章 喋血弓弩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44章 吐蕃來訪第50章 慶功宴第31章 ?淵蓋蘇文第56章 吾皇召見第32章 大勝高麗第47章 超市開業第8章 王老漢送飯第33章 新聞主編馬周第11章 李二的鸚鵡第48章 士兵的帝國第22章 敗者爲寇第40章 長安多事第51章 修建書院第62章 攻守博弈第46章 風雲再起第28章 尼瑪窮達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