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五姓七族,又作五姓七望,分別爲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此七個家族自晉朝開始就是主要士族家族,南北朝時期長期佔據南北方王朝要職,至隋唐時期成爲朝廷中最重要的士族力量。南北朝的混一以北朝戰勝南朝而結束,隋唐統治階級屬於北朝系統,其人物以北朝人物後裔爲主幹,受北魏影響尤爲深刻。北朝時長期活躍於漢人的腹裡:山東(唐代主要指太行山以東的華北平原)地區政權(如東魏、北齊)的士族,在唐代被稱爲“山東郡姓”(詳見柳芳《氏族論》),其中以排在首位的“崔、盧、李、鄭、王”五姓(也稱“七姓”)爲代表,自漢魏以降,長期冠冕不絕、門閥不墜,至北魏孝文帝時期,成爲官方欽定的士族最高門第(“四姓”、“五姓”兩說)。

唐太宗、高宗時期,開始想盡辦法大力抑制五姓七族十家四十四人(所謂“七姓十家”)後裔的影響力

武則天掌權後,開始大力削弱士族勢力。至唐末農民起義後,士族徹底衰落,五姓七族成爲歷史。

隴西李氏,中國中古時代一個以隴西郡(狄道縣)爲郡望的李姓士族。

東晉十六國時在亂世中崛起,自李弇出仕前涼張軌後開始明習儒學,家族社會政治地位上升 ,公元400年,李暠在晉昌太守唐瑤等河西大族的支持下推翻段業統治,建立西涼政權,成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西州右姓,西涼被北涼滅亡後,李暠之孫李寶出仕北魏並徙家於關東  ,北魏太和年間定姓族時,魏孝文帝以“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爲後族四姓,隴西李氏則因李衝位高權重,得以與四姓並稱爲“五姓” ,從此躋身北朝第一流士族之列,成爲唯一出於西州而影響於中土的大族。唐代時因李唐皇族自稱出自隴西李氏,因此貞觀年間修《氏族志》時,將其列爲第一等,唐高宗時北魏李寶六子後裔均位列七姓十家。

隴西李氏並非魏晉舊族,李氏先世前漢時是武將世家,在漢魏晉門閥形成、發展過程中,已衰落爲隴西寒門,晉末十六國時期,隴西李氏開始崛起。  隴西李氏自稱爲西漢李廣的後裔,但根據現代學者考證,此說僞造的可能性很大  ,十六國時期,隴西李氏纔在亂世中真正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國君。南北朝時隴西李氏蟬聯圭組,世爲顯著,門第高華,與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併爲中原五姓七族高門  。

唐朝建立以後,李姓成爲皇姓,李唐皇族自稱出自隴西李氏 。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爲第一”,同時,唐朝統治者對大量功臣、異族賜姓,比如李績(原名徐世績)、雞田李氏、西域李氏、突厥李氏、鮮卑李氏、回鶻李氏、柳城契丹李氏、柳城奚族李氏、代北沙陀李氏、党項羌李氏等等 ,到南宋鄭樵編《李氏源流》時,“言李者稱隴西”。

丹楊房,晉濟北、東莞二郡太守李雍長子李倫,後代號丹楊房。

安邑房,晉濟北、東莞二郡太守李雍之孫李蓋,後代號安邑房。

武陽房,涼武昭王李暠第七子李豫玄孫李綱,後代號武陽房。

鎮遠將軍房,涼武昭王李暠第四子李愔,後代號鎮遠將軍房。

平涼房,涼武昭王李暠第四子李愔曾孫李系,後代號平涼房。

絳郡房,隋朝寧州刺史李禮成被封爲絳郡公,後代因此號絳郡房。

姑臧房,北魏龍驤將軍、滎陽郡太守李承被封爲姑臧侯,其後代因此號姑臧房。

僕射房,北魏鎮南將軍、清淵文穆公李衝曾任尚書僕射,其後代因此號僕射房。

李揆,出自姑臧房,唐肅宗宰相

李蔚,出自姑臧房,唐僖宗宰相

李訓,出自姑臧房,唐文宗宰相

李靖,出自丹楊房,唐太宗宰相

李義琰,出自姑臧房,唐高宗宰相

李逢吉,出自姑臧房,唐憲宗宰相

李迥秀,出自武陽房,武則天宰相

李昭德,出自丹楊房,武則天宰相

敦煌房,北魏光祿大夫李茂繼承了父親李寶的敦煌公爵位,其後代因此號敦煌房。

有關隴西李氏與李唐宗室的關係,爭議不斷,陳寅恪根據唐祖陵以及相關文獻考證,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指出:李唐先祖並非出自隴西李氏,當爲河北大族趙郡李氏中的“破落戶”或“廣阿縣的庶姓李氏” 。朱希祖《再駁李唐氏族出於李初古拔及趙郡說》則認爲“李熙、李天錫父子本在武川鎮戍邊,爲了躲避六鎮兵亂,因此南遷定居趙郡廣阿,李虎便將二人葬於此地,李唐確係出自隴西李氏”,高詩敏《北朝趙郡李氏的遷徙分佈及其與李唐先世之關係》認爲“李唐皇族並非出自隴西李氏,而是出自趙郡李氏破落的一支”。張金龍《李唐出於趙郡李氏說》認爲“李唐皇室出於趙郡李氏之正宗,並具體分析了李虎改趙郡籍貫爲隴西籍貫的原因和背景”,邢鐵《唐朝皇室祖籍問題辨正》認爲“隴西說爲真,而唐太宗和高宗時期之所以要修建二帝陵(唐祖陵),是作爲重修《氏族志》的“配套工程”,李唐皇室曾試圖更改祖籍,從隴西改爲趙郡,對趙郡李氏進行攀附。但隨着唐中葉以後舊世族的衰落,攀附已經沒有意義,對二帝陵的修建便沒有了興趣,又恢復使用原來的隴西祖籍了”,劉後濱在《李唐皇室家世書寫再議》一文中總結了以上學者的主要觀點並指出:“陳寅恪關於李唐皇室先祖世居趙郡,以及家世書寫中攀附西涼李暠並以隴西爲郡望的假說,儘管遭到衆多質疑,迄今仍然是最符合歷史實際和唐朝官方敘事邏輯的分析”

第六十三章圍住突厥第四十章羅藝財寶第四十九章決戰前第七十二章戰爭結束第七十二章戰爭結束第七十七章第四十二章李冰會李文第二十章開始計劃第十一章準備麻袋第十章燕雲十八騎第六十八章綁架頡利第五十三章李冰的裝備第五十二章渭水旁第五十八章交火第三十九章李文出擊第十四章老虎皮第六十三章圍住突厥第二十四章狙殺烏木第四十八章活捉李文和李武第二十章開始計劃第八十六章第八十四章第十章燕雲十八騎第二十章開始計劃第十八章老張等於楊憲第二十二章突厥騎兵第五十七章廝殺第三章父子爭吵第二十四章狙殺烏木第五十二章渭水旁第三十五章出發幽州第六十四章戲耍突厥部隊第三章父子爭吵第六十五章李秀寧到來第六十一章李淵出現第二十五章一線天之戰1第十三章小電棍直捅程咬金第三十二章博子抽菸第七章突厥情報第三十二章博子抽菸第三十五章出發幽州第三十一章京觀動員會第八十章第二十章開始計劃第七十五章第八十章第三十一章京觀動員會第五十章突厥大營第三章父子爭吵第二十二章突厥騎兵第五十九章拯救程咬金第八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突厥騎兵第七十章頡利2第四十章羅藝財寶第二十四章狙殺烏木第十九章李冰的後手第六十五章李秀寧到來第六十九章頡利1第十章燕雲十八騎第一章來到大唐第五十八章交火第四章出發青紫山第二章拐走公主第五十四章決戰前第十七章琪琪的手段第十六章東宮血案第六十三章圍住突厥第十章燕雲十八騎第十七章琪琪的手段第三十一章京觀動員會第八十三章第三十二章博子抽菸第八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綁架頡利第五十八章交火第三十二章博子抽菸第四章出發青紫山第三十六章李武第四十四章影子第七十九章第三十八章幽州探寶第二十二章突厥騎兵第六十二章救出李靖第二十七章結束戰爭第八十章第四十八章活捉李文和李武第三十一章京觀動員會第八十章第三十五章出發幽州第五十三章李冰的裝備第六十五章李秀寧到來第十一章準備麻袋第五十三章李冰的裝備第七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狙殺烏木第六十六章準備圍攻頡利第二十七章結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