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

袁紫煙的事情也給楊侗提了一個醒,眼下的大隋治下,百家爭鳴格局已經悄然綻放,這是楊侗願意看到的場面,但凡事過猶不及,無論是宗教還是各家學派,都不能脫離法律的束縛,更不能享有任何特殊權利,特權當然也不能完全消除,但絕對要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

當絲綢之路正式開啓以後,必然會有更多域外學說、教派涌入大隋。朝廷對這些學說宗派的精華所在必須抱以一視同仁的態度,至於本土教派會否會被域外教派擠垮,楊侗也沒辦法。

他現在只能說該死的教派誰也救不活。在大浪淘沙之下被淘汰者,本身就不具有競爭力,存在也沒必要,只有經過殘酷競爭而活下來的纔是真金。楊侗需要的是能夠引領這個民族不斷進步的精神文化,而不是墨守陳規、抱殘守缺,更不會將異族的精華視爲洪水猛獸。國家只有憂患才能進步,商人如此,教派亦然。最重要的是楊侗不信諸子百家衍所生出來的大大小小、千千萬萬個流派,幹不過異族學說。

但是,在諸多思想涌入大隋之前,朝廷要做的是訂立發展的規則。

而規則,需要與時代的精英們共同探討。

雖然大家對楊侗的許多觀點似懂非懂,但關於用法律限制宗教權利這一點上,衆人是完全贊同的。

主要是佛門在南北朝、文武二帝時期的無度發展,給整個社會和民生帶來了許許多多的隱患和問題。

楊恭仁說道:“寺廟也好道觀也罷,他們藉着求佛問道的名頭,廣收信衆供奉、大斂信衆的血汗錢!這還不止,各個寺廟道觀名下產業不計其數,勾連全國各個行業,最關鍵的是這些出家人田地無數,偏偏還不用納稅!”

“在聖上之前的歷朝歷代,出家人都享有免稅權、免役權,導致寺院成爲法外之地,普通百姓只要把自己的地產以佈施等方式轉讓給寺院,只要繳納相當數量的地租,就能換取寺院的牒文,從而免除了賦稅和勞役,這是歷朝歷代在制度和法律上的漏洞,你情我願,本不可厚非。可是在這交易背後,寺院僧侶不用付出什麼代價,就能憑空獲得土地,和一大批免費勞力。文武二帝時期,關中的寺廟窮極宏麗,僧尼數十餘萬。他們這些出家人,平日沒有誦讀佛法、導人向善,而是整天驅策田產、耕織爲生、估販成業,淨幹些買賣田產,放貸典當之業。”

“正因爲歷朝歷代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所以導致一些寺廟、道觀奢靡腐敗。他們平時無所事事,手上又有無數百姓香油錢花不掉。這奢靡之氣自然跟着產生…臣以爲我們要對之嚴加管制,不管佛道,一律納入律法體系當中,田賦要收,而香油錢則以商稅的方式來收,然後,當作善款建設地方。”

“聖上,臣完全贊同左僕射之意見!”魏徵起身道:“不管佛道,他們都是天下的一部分,只要還在世間,便不可避免的沾染世俗惡習。它們從來都不是什麼淨土。或許真有居士、高僧能絕世出塵,但一萬人中有九百九百九十九個人是滾滾俗世中的一員,幻想絕世而獨立,不過一廂情願罷了。”

“臣以爲,不僅要取消他們的特權,還要限制寺院、道觀數量和規模,沒必要弄得都是。如此一來,便能將出家人聚集在一處,亦好方便管制。多餘的寺廟一律收歸朝廷。”

“臣複議!”民部尚書楊師道接下話頭道:“這些僞出家人收取的是百姓的血汗錢,百姓有權知道這些錢的來龍去脈。臣提議在所有寺廟道觀設立善簿、帳簿,以供百姓隨時查閱。官府每季都要詳查賬冊,若支出收入有異常則嚴懲不貸。如此避免有人中飽私囊。”

“另外,許許多多出家人都不是真心向道、向佛之人,他們大多是好吃懶做的地痞流氓,這點必須嚴肅對待,不如效仿科舉,將所有出家人來一個大考覈,只要不合格一律遣散回家。”孔穎達這一招最狠。

“……”

大家你一言、我一言,從最開始的限制百家學說,統一對寺廟進行了口誅筆伐。

也不怪大家針而對之,實因這夥光頭佬太可惡了。

最早的典當行業就是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佛寺之中,寺院的質庫可以抵押可以贖回,還能通過親屬繼承契約關係,流程相當完備。

人的貪婪是無窮的,六根未淨的僞出家人不例外。

他們漸漸不滿足於典當,於是把高利貸事業經營得如火如荼,他們無所不貸,有的寺院甚至還把耕牛借貸給農民,以收取利息。

寺院的高利貸利息通常高於世俗,他們常常會藉助佛祖的威力恫嚇借貸者,以此獲得更高額的利息。而對無法償還的借貸者,寺院毫不客氣的向官府訴訟,利用法律手段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甚至逼迫其服役償還債務。

買賣田產,放貸典當在封建時代尚是合法生意的話,有些行爲不軌的僧人甚至幹出不法勾當。甚至有些僧侶公然強買強賣、搶劫偷盜、行騙,放貸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而由‘放下屠刀立成成佛’罪犯組成的武僧,其實就是爲寺院服務的親兵、侍衛、死士!

所以剝去“世外高人”這層清高神秘的鎧甲,絕大多數出家人與商賈、財主、惡霸並無本質區別。

聽着大家的話,楊侗大點其頭。

現在是人口銳減的亂世,但只要天下一統,人口會越來越多,能用的土地越來越少,危機也會因此產生。

而佛教是所有教派中的異類,他們廣收信徒、佔山爲王、圈地爲田。兼之寺廟不用繳納任何稅收,從而導致和尚越來越富,田地越來越多,最後動搖國本。

楊侗記得在史上的數十年後,寺院坐擁天下大量地產,而發生了“十分天下之財,佛有七八”之事。

這些法外之地歷來是特權集中之地。由於他們惡性膨脹、驕奢成風,教徒魚目混雜、良莠不齊,致使一個個本應與世無爭、良性運作的宗教組織變成國家的毒瘤。

最終引發唐武宗滅佛事件。

既然出家人喜歡發動信徒在名山立廟,然後將名山佔爲己有,那便不讓他們胡亂立廟;他們佔用良田,那麼就規定他們不許擁有田地,即使有也經依照稅法納稅;他們驕奢成風,那就限制他們的收入,讓他們無錢可賺、有錢沒法用;他們門徒遍地,那就擡高他們入門條件……

這麼一來,出家人不能逃避罪責、不能吃肉、不能娶老婆、不能免稅、不能賺錢、不能奢侈、不能犯戒,最後還不能沒文化……

如果在這樣環境下,依然有人誠心向佛向道,那則意味對方真正心佛向道,既是真正的出家人,那肯定不會做出有損國家、百姓之事了。

只要將這些條款如期執行,完全可以將世間所有僞賊、僞道一網打盡。

更厲害的是,這些手段完全是按照他們的教義來設定的,信徒們也沒有不支持的理由,因爲在他們看來,出家人就應該是這樣的超然脫俗,就應該是這樣四大皆空,這些框框條條對得道高人來說有如同無,你不遵循這些條款,那你就是假的,我憑什麼信奉你?

不過設定律法限制出家人的無度壯大容易,但要讓他們的規矩、教義與法律同步卻相當困難。

因爲許多法律的設定,需要根據各百各派家自己的規矩來查缺補漏,從而補足法律在這方面的漏洞,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各家學派也未必願意讓朝廷將手伸進他們內部,而朝廷立法部門要做這些,必須要理清各家學派內部規矩,以及他們的教義,這樣才能再與各條法令一一對照,這是一個浩大攻城戰,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因此,楊侗也沒有要求大家給出期限,不過這件事必須提上日程,以作爲立法機構十年內的主抓項目。

送走諸多重臣,楊侗登上了高達朝天殿。

朝天殿與武則天的明堂極爲類似,共有三層高,底層方形,象徵四季。中層十二邊形,效法十二時辰,其上爲圓蓋,九龍捧之。上層二十四邊形,法二十四節氣。頂層置金鳳,高一丈。整體建築高達三百餘尺,是鄴城最高建築,站在最高處,整個鄴城盡收眼底。

打開門,走到迴廊,一股凜冽寒氣席捲天地,鄴城,這個由楊侗打造的王城靜靜的盤踞在腳下。

楊侗深吸了一口冰寒的空氣,感覺今年的時間似乎過得快了,眨眼間,就已經到了年底,一年時間就這麼無聲無息過去了。

他感覺自己似乎做了很多很多事,但好像又什麼都沒做。

“夫君,在看什麼呢?”小舞的聲音自後面傳來,將一件厚厚的披風披到了楊侗的身上,又細心將絲絛繫緊。

“在看我們的帝國。”楊侗張開披風,將小舞摟進懷裡,心中生出了一股難言的滿足感,照這個勢頭穩定的發展下去,他的帝國根系會很牢固,或許再過幾百年,在其他國家還牌野蠻愚昧的時代,大隋王朝已經率先步入了最鼎盛、最輝煌的歷史時刻,那時候的大隋也許會亡,但是大隋之國魂永遠不會滅。

“看久了,夫君不會膩嗎?”縮在披風中的小舞不解的看着眼前的景象,外面冰天雪地一片,厚厚積雪壓在富麗堂皇的殿宇上,幾根晶瑩鋒利的冰柱懸下。目光遠眺,即可看到鄴城全貌,一股質樸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她最初也會震撼,可久了就會索然無味。

“怎麼可能?”楊侗搖頭失笑,男人的浪漫,女人有時候是無法理解的,“這是朕打下的天下,也是朕將鄴城從一片廢墟中拔地而起,怎麼看都不會膩的。”

小舞問道:“我們還會搬家麼?”

“肯定會!”

“大興麼?”隨着關中的收復,長安又改回了大興之名。

楊侗毫不猶豫的說道:“洛陽!”

遷都雖然麻煩,但日後若要進取中原,大興作爲都城不適合,無論是傳達消息還是對天下各地的掌控,大興都不及水陸交通發達的洛陽方便。

而且關中糧食不能供養大興的問題早在文帝時期已經存在,定都於大興的話,人口必然猛漲。南糧南進的成本不僅高得靠譜,關鍵是黃河如果長期冰凍,還有斷糧危險。另外,黃土高原的環境太過脆弱,肆意開發的話,必將造成無法恢復的破壞。

雖然人們常說洛陽無四塞之險,但實際上,洛陽自古以來就雄關林立,形勢險固。早在東漢時期,漢靈帝於京都洛陽周圍設置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

只要以後奪下河南郡,再將之完善起來,洛陽的防禦效果並不比控四塞而望天下的關中差。再加外圍的潼關、虎牢關、天井關、軹關等要塞,一同成爲洛陽堅固的門戶,只要設防守衛,便使洛陽成爲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要地。

王世充當初選擇洛陽立足,未嘗沒有結八關而望天下之心,只不過他內與楊倓爭鋒,外和瓦崗廝殺,消耗了太多物資、軍隊和精力,根本沒有時間來夯實根基,從而發生了四處漏風的局面。

“不過,這必將是我們這輩子最後一次搬家。神武宮、臨朔宮、昭武宮、大興宮、江都宮、晉陽宮都是陪都。”楊侗緊樓懷中妻子,目光湛然的表達着自己的野心。

“只要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在一起,其實哪裡都一樣。”小舞輕輕一笑。

“等天下一統一,我們也學皇祖父巡遊天下,只有時刻接觸百姓,才能瞭解民間百姓之所需,才能聽到百姓的心聲。”

“嗯!好啊。”小舞目光之中流露出了濃濃的憧憬。

雪花在兩人身邊飛旋飄灑,小舞垂着細細密密的眼瞼,乖乖地偎依在丈夫的懷裡,心中暖洋洋的。

那風、那雪!

似乎在這一剎那都離她遠遠的。

“嘎吱”一聲輕響,一陣香風撲面而來。

楊侗微微側首,同正走來的裴清華面面相覷。

第485章:奇人第650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559章:賞罰不明第002章:炸營第471章:思維盲點第330章:驚心動魄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012章:策劃第585章:恩怨難解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555章:去其首腦,斬斷瓜葛第981章:演一齣戲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328章:老程搗亂第874章:一封家書第561章:分而食之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182章:傳位(求收藏推薦)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588章:吐蕃野望第085章:太原起義第058章:滅了他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051章:羅藝謀反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934章:大勢不可逆第627章:竭澤而漁第118章:整頓官制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430章:江淮之虎第742章:栽贓陷害第231章:人心不齊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421章:死亡遊戲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484章:緊急行動第027章:新政第234章:草原之狐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642章:家國天下第632章:雷霆萬鈞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377章:誠惶誠恐第680章:逃出生天第813章:自掘墳墓第220章:論勢第217章:李密抉擇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038章:凌敬論商第084章:李靖之遠謀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305章:仗勢逼人第434章:第550章:夫妻夜話第161章:梟雄頡利終上位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509章:土崩瓦解第048章:凌敬謀晉陽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024章:血戰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374章:安息吧你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754章:神仙上山第192章:武州商行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