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

新羅國曆史悠久,其歷史追溯到漢朝時期,早期與中原王朝關係比較疏遠,到了西晉太康年間,曾有兩次辰韓朝貢的記錄,到了553年,新羅從百濟手中奪取漢江下游,取得了西海岸的出海口,從此得以與中原王朝往來的路徑。此後,新羅兩次朝貢北齊,五次朝貢南陳,其中北齊武成帝高湛於565年冊封真興王爲使持節、東夷校尉、樂浪郡公、新羅王,這是新羅君主首次獲得中原王朝的冊封。

在南北朝時代,新羅與北朝的關係以政治聯繫爲主,因此才能獲得冊封;而與南朝的關係則以文化聯繫爲主,因此有覺德、明觀、智明、圓光等人進入樑、陳求法,樑、陳也遣使新羅贈送佛舍利與經論。

隋朝統一中原以後,真平王金白淨於594年遣使入隋朝貢,隋文帝冊封真平王爲開府、樂浪郡公、新羅王。但是隨着高句麗、百濟日益強烈的攻擊,新羅所面臨的格局日益險惡,真平王打算藉助中原的力量來擊退高句麗,遂於608年命僧侶圓光作《乞師表》,向隋乞師。

隋文帝當然不希望高句麗統一半島,因爲那樣就相當於旁邊出現了一個強大鄰居,於是經常替新羅和百濟撐腰,幫老二老三對付老大高句麗,高句麗心裡自然不舒服,和隋朝的樑子就這樣結下了。

早在隋文帝楊堅時期,隋朝就要求高句麗承認它是它的宗主國,不料遭到高句麗強硬拒絕,還對隋朝有領土野心,發兵攻打遼西,好在時任營州總管的韋衝統御有方,高句麗纔沒討到便宜,軍隊被驅逐出境。

楊廣三打高句麗的時候,新羅趁高句麗軍都在北線跟隋軍作戰,趁機奪取高句麗不少土地。等隋軍退走,高句麗怒而報復,新羅節節敗退,再打下去社稷不保,恰在關鍵時刻,楊侗出其不意的拿下了高句麗三分之一的領土,高句麗國力迅速衰弱下去。

新羅真平王金白淨頗有能耐,對中原文化推崇備至,他以中原官制爲準,完善新羅國的官制,是一個比較親近中原的國家,不僅對中原商人奉若上賓,還令長女金德曼多次出使隋朝,購買到大量先進武器和鎧甲,裝備改善的新羅打得高句麗節節敗退。

高句麗看到大隋內戰紛飛,定下大隋無力繼續南下基調以後,對北方的大隋採取了守勢,聯合與新羅有怨的百濟武王對付新羅,免得新羅一家獨大。

百濟武王摧毀了與新羅的和平盟約,對新羅展開徵伐。不過百濟的實力終究遜色新羅,並非新羅敵手,讓新羅大將金萸信打得落花流水。

真平王本意一鼓作氣,趁勢將百濟滅了,回頭在與高句麗一教高下。但就在金萸信對百濟動兵殺人百濟境內的時候,高句麗忽然集重兵寇邊,在金萸信回師防禦的時候,高句麗打他一個伏擊,令新羅損失慘重,面對兩個國家步步緊逼,新羅步步敗退。

而在這時,奸詐的高句麗忽然抽走了兵力,讓新羅和百濟打,而他則回師北上,準備挾大勝之勢奪回失陷在大隋手中的失地,這倒是給了新羅喘息的餘地。

新羅國首都,金城。

新羅真平王金白淨在這天深夜忽然召開一個緊急會議,將兩個女兒金德曼、金勝曼和心腹大將金萸信一併叫到了跟前。

“父王,召我們前來,可是百濟又打過來了?”金德曼美眸閃過怒火,對於不斷搗亂的百濟懷着強烈的痛恨之意,對於百濟屢屢壞事的百濟的敵視之心,甚至超過了世仇高句麗。

金勝曼和金萸信也有類似想法,二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金白淨緩緩搖頭:“我們的斥候從天朝那裡得到了一條消息,他們的秦王殿下親率水陸大軍征伐高句麗,不日將到旅順郡。”

金德曼、金勝曼、金萸信互望一眼,眼中都流露出興奮光芒。

“父王,但不知秦王殿下這一次率領多少兵馬來戰?”金德曼問道。

金白淨說道:“陸軍五萬,水師兩萬。”

金勝曼失望道:“以前的隋帝動不動就百萬之衆,這一回怎麼才七萬?”

對中原相當瞭解的金德曼卻笑着說道:“天朝內部不穩,七萬大軍已經不少了,而且高句麗也非昔日的高句麗,加上旅順和襄平的守軍,隋軍已有十五萬大軍,實力與高句麗持平,而且秦王這五萬大軍莫不是以一擋百的虎賁之士,他們在馬邑殺敗過始畢幾十大軍,並奪回了漠南草原,之後,多次深入草原,殺得草原屍橫遍野,這五萬人用得好了,效果完全不亞於五十萬人。秦王殿下年少有力,平生無一敗績,所以,我們根本不用爲天朝擔憂。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利用這個機會,仗大自己。”

金萸信亦說道:“百濟曾經臣服隋朝,接受隋文帝的冊封。隋武帝三徵高句麗的時候,亦出兵附合。我們必須搶在百濟,向大隋表現出我們最大的誠意。”

新羅與相鄰的兩個國家都有仇怨,因爲實力問題奈何不了高句麗,另一個百濟雖不如新羅,奈何人家與高句麗結了盟,使新羅無法盡全力攻伐。新羅兩面受敵,疲於奔命,急於抱大腿的急切心態可想而知。

“金將軍此言極是,大隋是中原第一諸侯!秦王殿下是大隋實際上的皇帝,他多次打敗宿敵突厥,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們崛起。我們決不能失去先機。”

金德曼常年往返於新羅和大隋之間,對中原的瞭解勝過別人,她沉聲道:“百濟武王扶余璋是個奸詐的人物,一旦聽說秦王到了遼東,一定做好了巴結討好大隋的準備。事不宜遲,我們應該立即遣使前往旅順,再次表示臣屬之意。”

金勝曼眨巴着眼睛道:“去當然要立即動身去,關鍵是如何去。高句麗不願意見到我們與大隋結好,沿途必然是危險重重。我們只能走水路,唯一的辦法是從西海岸開城走水路到旅順郡的旅順城(原卑奢城),但爲了安全起見,我們要做出全力進攻百濟之態。”

金白淨看着金德曼、金勝曼這對姐妹花,感慨萬千,自己膝下無子,慶幸的是上天賜給他兩個如花似玉又極具聰慧的女兒,可以繼承新羅江山,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他沉吟了一下,道:“那你們認爲派誰去最適合?”

“我去!”

“我去吧!”幾乎同一時間,金德曼、金勝曼異口同聲的說了出來。

近乎相同容貌的兩姐妹相互對視了一眼,均是流露出了詫異之色,許久之後,金德曼沉吟道:“秦王性情與其他中原人不一樣,我和秦王有過多面之緣,對他的性情比較熟悉,而且我是第一王女,我去拜會最能體現新羅的誠意。”

金勝曼看了姐姐一眼,說道:“要不,我們一起去?”

金白淨皺眉道:“你姐姐去就夠了,你去做甚?”

金勝曼侃侃而談道:“這樣更能顯示我們新羅的誠意啊!我們姐妹拜會秦王以後,一人回來彙報情況,一人就近看着秦王打高句麗,學習中原用兵之道,爲以後一統三國做好準備。”

金德曼贊同道:“妹妹言之極是。秦王是中原的常勝將軍,他肯定會很多精湛戰術,若是平時,他們肯定不會教我們,如果可以看着他們打高句麗,一些高深的戰法藏也藏不了。”

金白淨看向金萸信,道:“將軍以爲如何?”

“稟大王,臣以爲二位王女之建議極好!”

“那好,你們備上厚禮,立即前去旅順。”

……

高句麗的都城是位於貝水下游的平壤城,平壤也是整個半島最大城池,周長三十餘里,人口四十餘萬。

高句麗本是遼東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度,但經過隋朝三次東征以及楊侗發動的遼東戰役,以及常年與新羅作戰,高句麗的軍事實力大不如前,兵力也不過二十餘萬人,主要分佈在南面漢江邊境,防禦新羅,其次分佈鴨淥水以的玄菟城、國內城,以及南餘夫城以東的新城,以防禦大隋。

事實上,此時高句麗國內部也不平靜,高句麗平原王高元於前年病逝,隨即他的弟弟高建武登基,稱爲榮留王,但高句麗的軍政大權卻掌握在莫離支淵太祚的手中。

淵太祚的父親淵子游也是高句麗的莫離支,說起來,淵子游是高句麗百年難得一遇的傑出人才,他文武雙全、威望過人,在掌權期間輔佐高句麗王高元收攏人心、發展生產、積聚國力,高句麗能在遼東稱雄,並引起隋朝的注意與忌憚,都與淵子游有莫大關係,論起對高句麗的貢獻自然是首推淵子游。

在楊廣第一次遠征高句麗的時候,第一個站出來就是淵子游這位執掌軍國大權的莫離支。他親自領兵與隋軍對決於遼東第一線,牽制住隋軍主力,從而確保了遼東不失。

但當時,隋軍久攻遼東城不下以後,兵多將廣的楊廣索性兵分三路,他留幾十萬主力在遼東圍攻遼東城,成功的牽制住敵人以後,令大將軍來護兒和周法尚統領水師從海路進攻高句麗國都平壤城;又令大將軍宇文述統帥三十萬大軍越過遼東諸城,直接向鴨淥水進軍,與來護兒的水軍南北夾擊平壤。

當時高句麗的主力精銳都聚集在遼東前線,平壤哪有實力抵擋隋朝水陸大軍?高句麗上下震動不已。

在這時候,乙支文德橫空出世,他看破隋軍後勤不濟的缺點,與高建武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連送隋朝十場大勝,從而拉長了隋軍補給線。然後以詐降之計逼退隋軍,緊接着一把大水,將三十萬多名隋兵衝的七零八落,淹死無數。高句麗軍的平壤守軍,趁機向隋軍發起了猛烈的攻勢。飢寒交迫的隋軍一觸即潰,落荒而逃。直到鴨淥水邊才擺脫了高句麗軍追擊,渡過鴨淥江的三十萬大軍只剩兩千七百人逃回遼東,軍械物資損失殆盡。

故而整個高句麗對於主導了薩水之戰,一舉扭轉戰局的乙支文德敬若神明,以至於有高句麗軍神之稱號。

乙支文德出身貧寒,卻官居太大兄也就即是副宰相,在高句麗可謂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相當了得。除了高句麗平原王高元,在他上面也只有淵氏家族的族長淵子游。但是他的威望嚴重威脅到了高句麗第一世家淵氏的地位,引起了淵子游的嚴重不滿。

乙支文德爭不過淵子游,不得不選擇退讓,如今高元和淵子游相繼死去,繼承王位的高建武也算是一個有爲之君,只是生不逢時正好生在了權臣當政的時代,他雖然掌握了高句麗的政權,然而軍權卻至始至終都握在淵子游的兒子淵大祚手中。他爲了制約日益強大的淵氏,啓用了與自己一道發動薩水之戰的乙支文德。

如今的高句麗雖是一個國家,但國內勢力一分爲二,薩水以北是淵氏的地盤,如今淵氏在國內城一帶部署了七萬重兵,另外在薩水北部也部署了五萬重兵,這十二萬大軍都掌握在淵太祚手上。

榮留王高建武的勢力則在薩水以南,除了在前線與新羅對峙的四萬軍隊以外,國都平壤尚有四萬軍隊,既是守禦國都,也是防止淵氏發動政變。

正因爲平壤控制在高建武的手中,所以淵太祚爲首的淵氏幾乎無人住在平壤,即使有事處理也是來去匆匆,防止被高建武暗害。所以連平壤小兒都知道,高麗君臣之間有着極深的矛盾。

wωw● тт kán● C○

但近來,高句麗君臣難得的達成了共識,那即是趁中原內亂,邊境不平之際,雙方各出七萬大軍,以淵太祚爲主帥,乙支文德爲副帥,大軍在薩水邊用隋軍屍首堆積起來的京觀盟誓,齊心協力、同心同德的收復失陷於大隋的遼東故土,消息傳出,海東三國上下爲之震動。

第220章:論勢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087章:江都風起第121章:瘋子第342章:殿下憐花第440章:史勁立功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705章:招攬失敗第740章:人心各異第773章:食鹽大業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297章:兵臨城下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407章:全軍覆沒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054章:拿下契丹第281章:奇恥大辱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414章:落幕、新生第406章:大隋暴徒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257章:毒龍匕(2/4求全訂月票)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068章:長孫無忌第670章:捷報頻傳第661章:進退兩難,垂死掙扎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530章:世績北上第679章:圖窮匕現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192章:武州商行第982章:立威入城第109章:再下一城第568章:甕中之鱉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632章:雷霆萬鈞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677章:父子夜議第023章:戰事僵持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733章:偏見第452章:戰略佈局第958章:山窮水盡,各謀其路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052章:玩票大的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796章:煙有毒第037章:七夕節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236章:刑、御之爭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825章:張網以待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485章:奇人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702章:天朝氣魄第613章:李靖掛帥第064章:傳國玉璽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058章:滅了他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161章:梟雄頡利終上位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421章:死亡遊戲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530章:世績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