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是不是他!

268 是不是他!

蘇軾要來湟州的消息並沒讓洪濤感覺彆扭,只是讓許東來在城裡租了兩間房子,並由他負責接待,剩下的事兒一概不管。

自己和這位大文豪註定尿不到一個壺裡,上趕着巴結也沒用,反倒會讓對方更看不起自己。愛看啥就看啥、愛去哪兒就去哪兒、愛調查什麼就調查什麼。

湟州城裡除了化學實驗室這個小院之外,沒什麼需要隱瞞朝廷的。如果蘇大官人能看懂技術資料的話,還可以去由蓮兒負責的資料室裡坐坐。那裡有各種技術資料,隨便拿出去一樣兒,都能成爲大富豪。

“大人是不是調兩位廚娘來,讓蘇大官人去工坊裡和工匠一起用餐似有不妥。”許東來聽說蘇軾要來湟州,還是由自己負責全程接待,鼻頭都興奮紅了,想爲他的偶像爭取來更多的福利。

“本官堂堂朝廷經略安撫使,手握一州軍政大權,每餐也僅是工程師標準,他如何吃不得?還是說夏人聽到詩詞就會俯首稱臣了?別說只是個從六品的小官,就算王相和司馬相公來了,也只有工坊的食堂。不喜歡可以不吃,城裡又不是沒有食肆,想吃什麼自己去買嘛。王大,你的許師傅腦子有點迷糊,去給他清醒清醒!”

宋人太喜歡文學藝術這個毛病是洪濤深惡痛絕的,但他也沒轍,後世裡同樣是歌星影星比科學家名氣大、受尊重、掙得多。看來都是遺傳,根子上帶的,上千年了,很多傳承都斷了,唯獨這玩意依舊如初。

“許師傅,莫要再煩官人,如果把官人惹急了,那個蘇軾說不好就會成爲我的刀下亡魂。”王大並不是冷血動物,她對許東來還是挺尊重的。畢竟從小就是這位師傅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顧着自己和其他小童,所以不想看着他吃眼前虧。

至於蘇軾是誰,王大真不太知道,知道了也和不知道差不多。她沒怎麼學過詩詞歌賦,更不喜歡,再有名的人到她眼裡也只有兩種身份,自己人和敵人!

許東來跑了,跑的那叫一個快,頭都不回。兒童團折磨人的手段他非常清楚,這些孩子別看都是跟着自己長大的,但只要駙馬真的板起臉來下令,她們哪怕面對親生父母下手照樣不會遲疑。

蘇軾縱然有名望,他也想借此機會多多請教,但和切身利益相比較一切都是浮雲,愛咋滴咋滴吧,反正自己盡力了。

其後的幾天時間洪濤都窩在小院裡吃喝住不離半步,分餾塔和預熱器說起來危險性不太大,那也不放心讓一羣孩子獨自操作,萬一着了火燒着誰都心疼。

蘇軾的事情他早就忘得乾乾淨淨,看着一滴滴顏色深淺不同的**從分餾塔的管口緩緩滴落,滿腦子都是遐想,滿嘴都是故事。

想給這些孩子講述的東西太多了,雖然講太多她們也理解不了,那洪濤也忍不住要講。理解不了就先死記硬背,只要有這些東西在腦子裡駐紮,早晚有一天會理解的。

她們就是自己在這個世界裡撒下的第一批種子,能不能發芽、能不能長大、能不能結果,種子的質量很重要。

蘇軾很生氣也很失望,他這次來並不只打算挑王詵的毛病,還打算再和這位駙馬談談,看看能不能把他拉回正軌。

沒錯,正軌。在蘇軾看來王詵可能是受了什麼刺激,才變得如此偏激、如此自甘墮落。要說王安石的新政有缺陷,可還有可取之處,不管怎麼不對,好歹沒有完全跳出士人階層的利益。

可駙馬王詵在湟州搞的這套東西,簡直就挑不出一點兒正確。不讓禁軍回易,勢必增加國庫負擔;不讓廂軍招募弓手,就無法消弱蕃人武裝。

讓蕃人入作坊做工,這不是瞎扯嘛。放牧的就該老老實實放牧,種地的就該踏踏實實種地,讀書的就是讀書。

對了,一說起讀書蘇軾的憤怒更甚,讓蕃人孩子和宋人孩子一起入州學,這也太沒規矩了。州學不是族學,那是有名額進行一級一級考試的。

也就是說再過十年八年,很可能會有蕃人的孩子進京趕考。試想一下,到時候突然出現幾個蕃人進士,這朝堂裡還不亂套啊。

最令人接受不了的就是王詵居然沒露面,就這麼把自己給晾了。自己好歹也是朝廷派來的,就算沒有管轄權,也不至於連個面都不露吧。拋去職務不聊,同朝爲官,以前還是摯友,這點禮節也能省?

這就是赤果果的侮辱,至於說這位姓許的提舉學事司監司,他是什麼玩意?連功名都沒有,還不如自己身邊的書吏呢!

“高俅,你且把此物送與駙馬,記住,只可親手交與駙馬,不可假託他人!”一提起書吏,蘇軾想到了一個回擊王詵無禮舉動的辦法。

你不是找個小吏來打發我嗎?得,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派個書吏去應付你。來時長公主託自己給駙馬帶了一些衣服,人家都不見自己,自己再上趕着用這個藉口去見面就顯得太賤了。

蘇軾的書吏叫高俅!這名字好像有點衰啊。如果他要知道後世有本書叫水滸傳,裡面也有個高俅高太尉,估計馬上就得給自己的書吏改名字。

其實改了也沒用,此高俅就是水滸傳裡的高太尉!沒錯,高俅發跡之前本是蘇軾身邊的書吏,也就是小秘書。

後來蘇軾又被貶,念高俅乃開封人,爲人又聰明伶俐,不想讓他跟自己一起遠走他鄉吃苦,於是就把這個小秘書送給了駙馬王詵。

王詵當時與端王趙佶交往甚密,端王就是後來的宋徽宗,王詵則是宋徽宗的姑父。

拋去這層親戚關係,王詵在當時畫畫很有名,宋徽宗從小也喜歡畫畫,沒事就跑到姑父家裡學習。要說後來宋徽宗在書畫上獨成一派,和他這位駙馬姑父也不是一點關係沒有。

高俅入了駙馬府,自然就有機會見到端王。端王除了喜歡書畫,也喜歡踢球。一次偶然的機會,就和高俅踢了幾腳,然後發現這個人球技不錯,乾脆就把高俅要到了身邊,算是個玩伴。

天知道皇帝的位子最終會落到他腦袋上,自己都當皇帝了,身邊的人自然也得水漲船高。高俅於是這才正式走上了仕途,然後一步步爬上了高位。

歷史上有關高俅的記載很少,也不像水滸傳裡所說的那樣是個無惡不作的大奸臣,好像北宋滅亡都是他和蔡京一手策劃的。

他其實就是個嘴皮子好用、能耐不多、又喜歡鑽營的官僚。比他壞、比他心黑的官一抓一大把,可是他倒黴被施耐庵看上了,還寫進了書裡,這才遺臭萬年。

否則啊,後世的人恐怕都不會知道有這麼個人存在,因爲史書上根本就沒有多少他的記載,大壞事沒有他,好事也沒有他。

高俅生在北宋開封城的一個普通小商人家庭,他童年和少年時期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學習不太好還經常惹是生非的熊孩子。

整日裡不務正業和街面上一羣混子玩,沒學什麼正經玩意。不過他從小也喜歡書畫,寫得一筆好字,身上還帶着點功夫。想來也是,整天和混子一起,身上沒功夫怎麼打架啊。

等他成年之後,他爹實在是管不了,於是就把他轟出家門,促其自立。這下高俅傻眼了,以前的好哥們全都幫不上忙,只好去給別人打工。

輾轉換了好幾個地方,靠着自己能說會道的嘴、察言觀色的眼和一筆不錯的毛筆字,終於在開封城一家文具店裡混了個記賬的差事。結果這家文具店老闆和蘇軾是朋友,一來二去又把高俅推薦給了蘇軾。

511 猢猻沒散737 演變3842 辭官(50票加更)232 火浣布371 一走一來348 這個女人不簡單865 父女情深3821 暴斃2826 無心插柳2540 超度了你們470 變毒爲寶(加更)830 年號中興228 用心險惡533 雷霆手段189 長安種氏556 眼見爲實866 父女情深4764 清水河2189 長安種氏397 平板玻璃和母豹子431 情報系統577 以戰代練126 第一張牌152 系列叢書(盟主加更4)171 一窩峰(560票加更)929 志同道合827 無心插柳3856 戰幽州7700 先遣部隊(100票加更)563 巡查263 借力191 你攤上大事啦!(白銀11/40)215 科技改變戰爭(白銀19)398 咱的養女是女王!759 北上613 按時抵達152 系列叢書(盟主加更4)020 入不敷出351 王十的大砲208 窗外有耳666 孩子大了不中留282 主動背黑鍋(白銀24/40)768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2415 不速之客2(白銀37)287 馬尾城440 隱憂442 三選一(白銀39)400 孤臣也有後手614 有點小麻煩196 功過相抵746 計劃有變436 蓄勢待發540 超度了你們866 父女情深4714 不一樣的日本3545 大名府的春天241 二零三和**山083 都是演技派823 連夜覲見788 賊心眼太多274 情況有變922 鄱陽湖206 渾人(白銀盟16/40)695 琴納很好色117 化險爲夷527 神仙下凡219 匪患443 戰火來臨(白銀40)253 苗魁接旨!612 鉅變396 是他們!343 屠城897 大宋第一橋573 酒壯慫人膽730 女兒換兒子902 公主不想走244 馬政728 苗魁的遭遇410 要錢還是要牌坊!093 你是女秘書338 科技就是戰鬥力194 只能週一?(白銀12/40)114 城樓論道017 病根686 農業合作社591 都是火種038 五品大員307 三光政策928 東窗事發722 蔡京上位868 傷離別2431 情報系統774 膽大妄爲513 一字並肩王371 一走一來070 盡棄前嫌511 猢猻沒散411 終於可以回家了(480票加更)396 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