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準備什麼

在楊元鼎期盼又急切的目光中,張司九揭曉了謎底,慈愛道:“是我精心爲你調製的活血化瘀膏和促進傷口收斂癒合的金瘡藥。沒破皮就用化瘀膏,破了皮,就用金瘡藥。放心,量很大,應該能堅持幾年, 到時候我就去京都了。”

頓了頓,張司九還補充了一句:“如果實在是不夠用了,就給我寫封信。雖然託人送過去很貴,但我這點錢還是捨得花的。”

楊元鼎的滿腔感動,已經死死的噎在了喉嚨裡。

後趕來的楊氏兄弟則是不厚道的放聲大笑起來,楊元峰更是高冷的稱讚了一句:“九娘十分貼心。”

楊元璋也是滿面微笑:“果然還是九娘瞭解三郎。九娘放心,他捱打的時候, 我會幫他上藥的。”

離別的傷感,因爲這麼一個插曲,頓時就有點揮發不出來,更別說發酵了。

楊縣令吹了吹鬍子,瞪了三兒子一眼:“三郎你看,連九娘都知道你該打!可見你該多反省!”

周氏站在楊縣令背後,伸手掐住了丈夫腰間軟肉,微笑道:“今日不說這些。人家孩子們之間的事情,咱們做大人的,就不要插嘴。”

她心裡卻想:一會兒肉餅別給楊修分了!哪有這樣挑撥離間的!三郎本來就要到了叛逆年紀,這樣一說,他豈不是要覺得這是九娘故意?再說了,子不教,父之過,這難道不是九娘提醒你, 少打孩子?

所以,他更明白,如果沒有楊縣令,張司九和徐氏做那生意雖然也一樣能賺錢,但只怕遲早都要出事。

楊縣令疼得渾身一僵, 可又不敢表現出來,趕忙收斂:“對對對,小山, 咱們說話, 咱們說話,孩子們就讓他們自己說吧。”

徐氏當初那件事,就是最好的證據。

說起來,兩家人之間,也是因爲張司九和楊元鼎兩個人,這纔有了交集。

就是張司九,指不定也會遇到什麼。

張小山立刻鄭重起來,人都站直了幾分:“您說。”

所以,他是打心裡也敬重楊縣令,更打心裡覺得,自己那是不配和楊縣令平起平坐的,更不要說稱兄道弟。

其實這話,楊縣令說得有些委婉了。

楊縣令滿意點頭:“第二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綿竹縣雖山川秀美,人傑地靈,但總歸是個小地方,若有機會,還是應當去更大的地方。九娘也好,小松小柏也好,有道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地方越大,能出人頭地的機會也就越多。哪怕是見識,也能比別處多些。況且,你們在綿竹縣並無根基,與其留下慢慢發展,倒不如在外一飛沖天後,再衣錦還鄉。須知,你無人加護,未必有人會讓讓你慢慢發展。倒是衣錦還鄉時,誰也不敢低看你一眼,小瞧你一分。”

這簡直是讓張小山誠惶誠恐。

直白一點說,就是,留在綿竹縣,張小山混再好,旁人也只覺得他是個泥腿子。

雖然這話不中聽,但張小山還真不生氣,他巴不得聽人誇徐氏呢,當即樂呵呵道:“那是當然,她是我婆娘,我就是掙再多錢,我也不能有別的心思。要是沒有她,我這個家,哪能這麼好?小松小柏,九娘小南瓜,哪一個也離不了她。而且她確實能幹,我比不上她。”

倒不如走出去,反倒是能有更好的機會。

他渾身都不自在:“哪裡哪裡?九娘救人,不過是巧合,而且,本來也不是圖什麼。再說了,這一年多,您幫扶我們家良多,就是三郎,也爲我們做了多少好事?他對九娘,更沒得說。要說感謝,該我們一家人道謝。要不是楊縣令您,我們如今還不知道過的什麼日子呢。”

原本在綿竹縣做縣令,楊縣令還真不好大張旗鼓的對張家怎麼幫扶,怕被別人說閒話,也怕張家糟了妒忌,如今要走,他也沒什麼好顧慮,只拉着張小山,誠心誠意道:“當初九娘救了三郎,我們還曾懷疑過這件事情,沒有第一時間去道謝,是我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望小山兄弟莫要氣惱。我年長一些,佔了便宜, 自稱爲兄,今日有幾句話, 我也想囑咐你幾句。”

楊縣令看了一眼正和周氏來回拉鋸的徐氏,壓低聲音道:“第一句就是,你有一位賢妻,不管將來你如何發達,萬不可辜負了她。她與你十分互補,對你來說,只有增益,沒有拖累的。甚至,你若有朝一日糊塗昏聵了,反倒是配不上人家了。”

這一年多,張小山從普通鄉下漢子,進了衙門,接觸到了許多,這兩個月,又去廠子裡負責那一大攤子的事情,那成長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楊縣令一把按住張小山,笑道:“如今我不是縣令,你只管叫我一聲修兄,我也叫你一聲山弟。你也不必想那些繁文縟節的,你的人品貴重,當得起。今日我與你說的這些話,你務必記住。”

沒有楊縣令,他進不了衙門,里正不會對他高看一眼,沒有這一層關係和從楊家這邊得的便利,他在村裡也不可能有威望,人人都得客氣幾分。

楊縣令現在這個態度,完全就是平輩交往的態度了。

但話雖委婉,道理卻掰開了揉碎了講得明白,張小山聽懂了,心中更加感激:“我記住這一番話了。等我攢夠了錢,我就帶着孩子們去州府——”

他被激起了雄心壯志,又忍不住改口:“不,去東京!”

這個鄉下漢子,在這一刻,對東京有了無限的嚮往。

楊縣令又說了第三句,這一句,是跟張小山個人有關的:“第三,有道是,登高必跌重,自身若不謹慎小心,粉身碎骨也常見。你如今手中有權,謹防小人。有真小人,一眼就看得出,就怕那口蜜腹劍的僞君子,最難看出,也最難防備。所以,遇事守住本心,切莫越了規矩違背了良心,便是守住了自己的安危。”

楊縣令:我有幾句話,總結就是《做男人在家庭在職場的自我修養》!

第898章 瓜熟蒂落第667章 病號飯第148章 商量第206章 紅紅火火第125章 嚇死我了(給錦衣衛:蕭嵐的打賞加第66章 口出狂言第288章 難唸的經第318章 不應該第411章 發財了第374章 實用派第419章 辦法第180章 哪個重要第848章 意外第785章 勸不住第739章 爲什麼第155章 不夠再來第712章 何必呢第526章 入學第817章 面對第41章 你怎麼看第64章 越來越好第684章 謝謝你第901章 婦女運動第184章 教育問題第623章 太平第423章 敬佩第12章 科學手法第56章 一筆生意第278章 兇險第667章 病號飯第367章 兄弟第606章 聽說要報官第478章 好辦法第307章 開藥方第370章 起因第428章 幹不幹第899章 不一樣第802章 酷烈第827章 人心第676章 風頭第791章 一口氣第263章 掃塵第724章 再相見第237章 找上門來第574章 決心第421章 全縣推廣第792章 阻攔第364章 驚爲天人(給書友鼕鼕的生日加更)第586章 太慘了第265章 糾結第436章 兇險第110章 情況緊急第236章 大禮包第613章 禍從天上來第49章 心安理得第83章 意料之外第690章 夫妻第693章 先發制人第559章 不怕虎第677章 出事第159章 開心一點第232章 完整童年第127章 苦口婆心第700章 主意第690章 夫妻第351章 自有真情在第447章 怎麼處理第393章 思路打開第497章 揚名立萬第142章 搞事業吧第612章 大型教育現場第699章 答疑解惑第62章 再打不遲第725章 調解員第761章 震撼第430章 出盡風頭第743章 臘月第796章 可笑第450章 不太對勁第815章 最後一面第48章 讚譽有加第418章 招工第466章 大實話第259章 算了吧第525章 考試第285章 教訓第505章 惡言第701章 大不敬第259章 算了吧第853章 好事第405章 什麼卵用第66章 口出狂言第81章 鬨堂大笑第569章 搬家第209章 什麼變態第306章 誰先來第580章 對錯第142章 搞事業吧第389章 想不明白第191章 你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