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硬化官道

皇帝詔令,再加上資歷深厚的宰相史浩背書支持,言官朝臣再反對也無濟於事。

雖熱不能更改詔令,但言官們的奏摺還是如同雪片一般飛至趙昚案頭,北伐大事他不能廣爲宣揚,自然不能解釋,令他十分頭疼。

爲掩護楊叢義籌備北伐,無奈之下,趙昚只能讓史浩發動懲治貪贓枉法的行動,給言官們找些事做,轉移他們的視線。

沒想到這場皇帝和宰相親自發起的反貪腐行動,前前後後持續了兩年,殃及江北絕大多數州縣,下至縣令,上至六部侍郎,期間不知多少官員被牽連貶官、罷免。

在這場聲勢浩大、綿延兩年之久的反貪行動中,當年在宰相陳康伯主持,通過捐獻獲得官職、爵位的鄉賢,多數都被罷免了官職,削掉了爵位,就連已經過世多年的陳康伯都被言官們拉了出來,逝者不究,但他在朝中爲官的兒子卻被貶去了蜀中偏遠之地,這輩子恐怕都不會有機會再入朝堂。

除了那些捐獻的鄉賢外,曾在金國統治時期在金國做過官的官員,很大一部分也遭受牽連,絕大部分都被直接罷免,即使表現正常的官員也被降職貶官,只有少量政績突出、官聲不錯的官員得以留任和升遷。

這場反貪行動使江北各州縣出現了大量官職空缺,無官補任,汴京便向江南放出風聲,有功名在身的天下人才皆可入汴京求官。

此消息一出,三兩個月內便傳遍江南。

江南地界,成百上千通過科考之後,身負功名,卻只能在家待選的人,和沒有門路升遷的低級官員,紛紛北上求官。

甚至連臨安城內的太學生和江南各地書院的學子,都紛紛北上,臨安已老邁腐朽,年輕的學子根本沒有多少機會,既然汴京需要大量人才,必定是要開科舉的,到時候他們就能像汴京第一次科舉那般,力壓江北學子,一步登天!

兩年中,幾乎每天都有官員被貶被罷免,前邊的空缺職位還沒選出合適的人選,又有職位空缺,請求派官。

爲選官挑選人才,吏部、禮部忙的焦頭爛額,連兩部侍郎都換了幾個,都是因爲忙中出錯,被言官揪住不放,不得已辭官,或是直接被罷免。

選人充官,忙碌的吏部和禮部被御史臺的言官們盯得很緊,主掌國庫和天下賦稅的戶部也被御史臺盯着,刑部、工部更不用說,言官們根本不會放過,唯獨極爲低調、幾乎沒什麼事做的兵部,難以引起御史臺注意。

反貪兩年,是御史臺言官們最輝煌的兩年。

這兩年裡,只要被他們盯上的官員,幾乎就不可能逃脫貶官和罷官的下場。

提起御史臺,從汴京到地方,大小官員聞之色變,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官場關係複雜的地方官員,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誰牽扯出來。

當然這場反貪行動,除了風光無限的御史臺言官們喜歡,汴京城內聚集的成百上千的學子、以及等待派官的年輕士子們也十分喜歡。通過反貪,官職不高的言官們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就感,而學子、士子則擁有了迅速進入仕途的機會。

這場爲轉移視線而發動的轟轟烈烈的反貪,直至北定八年五月,大宋與金國完全撕破臉,撕毀和議盟約,朝中言官們的視線轉向邊關,才漸漸結束。

在汴京反貪開始後不久,河間府與真定府、燕京的關係忽然變得緊張,爲防西金、東金聯合,南下奪取河間府,入侵大宋,樞密院副使楊叢義便請纓趕赴山東濟南府,親自主持前線防務。

河間府局勢緊張,朝中無人不知,之前周振也因爲此事被罷免了官職,是以楊叢義請命赴前線,朝中沒有太多反對聲音,他得以成行。

北定六年四月,二夫人孟芸娘產子兩個月後,楊叢義隻身離開了汴京,沒有帶任何家眷,當然像他這種手握重兵的人,家眷也不可能離開汴京,除非交出手中的權力。

離開汴京之後,楊叢義直接趕往濟南府,而後就在此地駐紮,整軍備武,大有增兵河間府,強奪燕京、真定府之勢。

期間更是多次北上河間府巡視邊防事務,每次都要求守將勤練邊軍,修整城池,以防真定府、燕京金軍忽然襲擊,並不止一次警告邊軍守將,若河間府任何州縣有失,軍法處置!

幾次巡視之後,河間府駐軍開始每日不間斷的操練,每支軍隊都被調動起來,戰備級別驟然提高。

由於河間府的宋軍忽然提高了戰備級別,日日練兵,真定府和燕京便坐不住了,先後開始加強整軍備武,提防宋軍忽然發動戰爭。

準備戰爭就需要大量財力民力,更進加強軍備,本就財賦不足的真定府和燕京更加窮困,只能向當地百姓、鄉紳加徵賦稅,強徵徭役。

如此一來,真定府和燕京地區的百姓負擔加重,再加上他們感覺到大戰將近,便紛紛開始逃離居住了幾輩子的土地,但他們能逃的地方不多,往北天氣寒冷,不適合耕種,往西是高大的山脈,沒有土地可耕種,唯一的選擇就只有南下了。

於是真定府、燕京地區的百姓開始冒死向南逃難,他們一路從燕京外圍逃到河間府,得到賑濟之後,又覺得河間府不安全,便又從河間府逃至滄州,到了滄州又認爲南邊的濱州更安全,最終他們在各地官府救濟下,一路逃到山東境內,方纔逐漸穩定下來。

而從真定府南逃至大名府的百姓,並沒有全部留在大名府,不少人直接渡過黃河,來到黃河南邊的興仁府境內。

北方局勢持續緊張,真定府、燕京地區百姓紛紛逃離,河間府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即使官府一再安撫,隨着緊張的局勢持續,多數百姓爲了活命還是先後遷至濟水以南的山東各州府。

這麼一來,河間府便有了大量無人耕種的土地,當地駐軍即使屯田,也種不了那麼多地,幾個月後,那些良田便成了荒地。

與此同時,隨着無數北方流民遷入,山東境內已經沒有太多土地供他們開墾耕種,如何安排安置他們,不引起動亂,便成了問題。

好在益都府知府兼山東安撫使沈縉以前曾統管山東多年,各州府主官雖對他了解不多,但山東各州本地官吏和鄉紳百姓卻知道他的大名,感念他的功德。

當年山東之亂,便是在他帶領下迅速平定,無數流離失所的百姓得以安居,三年免賦,讓他們渡過難關,活了下來,並積累了一些糧食和資產,而後朝廷又繼續免賦三年,前後六年,山東才漸漸富庶起來。

所以這批南下的流民,沈縉出面,稍一號召,很快都得到安置。

這些人一部分租種了田地,繼續種地,一部分進了工廠作坊,還有一部分入行漕運和陸運,只要勤勞,吃飽飯沒有問題。

眼見山東境內百姓大幅增多,民力充足,經過籌劃,沈縉聯合益都府、濟南府、濰州、密州等地豪紳巨賈,修建連接密州、濰州、萊州、濱州、益都府、濟南府等山東重要城市的水泥道路。

經過多年試驗研究,當年他從流求帶來益都府的造院人才,已經研發出更好用的水泥,築城修路,綽綽有餘。

當年濟南府城池的重修加固便用了大量水泥,使工程進度大幅縮短,工期減少不少,準備反撲的金軍發現濟南府城牆比之前高了一丈,自知無論如何也難以攻破,便直接放棄了山東。

現今的水泥比當年那些又有進步,既然各州各府每年在修路上耗費不知多少民力財力,那爲何不拓寬官道,在上面鋪上水泥?

水泥堅固,如此一來,就不需要每年重修,一勞永逸。

加上密州、萊州臨海,航運逐漸發達,貨物轉運需求大,再加上濟南府臨濟水,而濟水又連通黃河、運河、淮河,溝通長江,漕運也很發達,物資豐富,但濟南府與益都府等山東其他州府沒有河流相連,只有陸路官道相通,物資轉運困難。

所以修築堅固的官道對山東各州府豪紳巨賈還說十分必要,但要讓他們自己修建,那是不可能的,因爲修築官道只有官府纔有權力。

於是在沈縉找到他們共商修築硬化路面之事時,他們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

但接下來,到商議各出多少錢財時,便出現了分歧。

有人建議按各自財產多少攤派,資產多的多出錢,資產少的少出錢,有人建議各修一段,還有人建議兩州之間的官道有當地商賈自己組織修建,比如萊州到濰州的官道硬化,就有這兩州鄉紳商賈出錢修建,不管花費多少,他們自行負擔,當然還有人建議,所有商賈平均分擔修路的錢。

衆人爭執不下,出錢修路,各有想法。

最終有商賈提出另外一個辦法,兩州之間的官道兩州自己修,修好之後,外地商賈和沒有出錢修路的商賈想要運貨路徑這條官道,就得按路程繳納一定數量的過路費,每年收取的過路費一部分用來維修道路,一部分按出資多少,返回出錢修路的商賈。

第222章 城外對峙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561章 香水賣誰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390章 另定契約第485章 問話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527章 總管府第561章 香水賣誰第9章 不速之客第270章 返回廣州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274章 我全都要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459章 從軍歌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541章 交易不順第678章 奪取歸德府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282章 宣威軍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548章 成親第422章 臨安再會第126章 別了第596章 敵軍渡江第179章 商船進港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199章 泉州圓房第614章 行營議事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765章 趕人第695章 合圍汴京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12章 漏網之魚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589章 請纓出戰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293章 水攻之計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325章 十萬大軍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721章 皇帝承諾第258章 使團進城第283章 重聚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635章 另有說辭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626章 腦中浮圖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34章 餓狼圍困第596章 敵軍渡江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89章 目的達成第695章 合圍汴京第726章 趙昚疑慮第552章 成立造院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282章 宣威軍第764章 劉汜辯解第668章 密道已通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601章 戰前檢驗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191章 議定諸事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28章 隱情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529章 重返巴格達第164章 囑咐參軍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681章 交底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20章 共守涼山第592章 大勝憂心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36章 殺戮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675章 殲滅金軍第418章 暗中調查第71章 忠義盟第184章 親訓新軍第793章 掌控權力第681章 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