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老帥凋落

隆興二年,南金正隆九年,正月初七,通許、杞縣金軍合力偷襲亳州不成,損失五千精銳輕騎兵後,在大雪尚未融化之時,忽然對杞縣外的宋軍大營發動攻擊。

宋軍有備,連續進攻半日,未得戰果,傍晚時分,金軍撤兵退走。

宋軍主將成閔,先前幾番在撤退之時損兵折將,此時見金軍攻城不利,準備撤退,當即決定待金軍撤退之時,出城追擊,找回顏面,博取戰功。

是時,金軍撤退半里,宋軍忽然打開營門,揮軍向金軍殺去。

不想金軍並未向之前的宋軍一樣,悶頭逃往己方大營,反而回身與宋軍展開激戰。

隨着混戰的展開,原本就不願在冷天中出戰的宋軍將士越發士氣衰落,從追擊變爲且戰且退。

混戰中,不知是誰大喊一聲“撤”,宋軍將士雖未聽聞鳴金收兵之聲,此字一出,便如同一道命令,迅速在戰場中傳開。

宋軍撤退了,近萬宋軍很快退往大營門口,擁擠成一團,拼命往大營內擠去,完全顧不上不遠處衝殺過來的金軍。

最終,只顧逃命,不知抵抗的宋兵被圍在大營門前廝殺。

大營內眼見情勢不對,想要關閉大門,可在蜂擁而來的大宋將士不斷衝擊下,根本不可能將大門關閉。

當最後營門關上,營外戰死的大宋將士已達到四五千人,而此時營外仍然有近千宋軍。

回不了營的將士再一次被大營拋棄,他們想要突圍,但爲時已晚,數千人如何在數萬人圍堵下突圍?

城外數千大宋將士望着近在咫尺的大營,在怨念中被金軍一一殺死,他們臨死前的喊叫聲,穿透營門,傳入大營之內。

營內將士,聞言無不悲痛心寒,全軍士氣,一時之間,低落到塵埃之中,全無半點士氣。

金軍得了便宜,又見宋軍大營堅固,便撤軍退走。

當晚,夜深人靜,一支宋軍從無人值崗的後營悄然離營,向睢縣方向退走。

就在那支宋軍離營不久,陸陸續續又有幾支軍隊離營而去。

在一個時辰之後,成閔聽聞有士兵逃跑,急忙聚將瞭解詳情時,方纔發現軍中的統制官已經消失了十之六七,不知去處。

眼見如此,成閔臉色大變,當即下令全軍撤退,撤回歸德府!

宋軍拋棄了一切糧草輜重,只穿着身上的盔甲,拿着手裡的武器,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兩個時辰之後,宋軍大營成了一座空營,營內留下的是來不及帶走,也來不及銷燬的糧草輜重。

第二天正午,當金軍探子抵近偵查,發現宋軍營內悄無聲息,也沒人影走動之後,仗着膽子翻入營內,方知宋軍大營已經是一座徹底的空營,營內四五萬宋軍俱已消失無蹤。

探子將消息帶回,金軍將帥起初不信,以爲是宋軍設下的計謀,待派出騎兵仔細搜尋周邊二十里,仔細查看營內一應事物之後,方纔確信宋軍確實已經撤離,撤回歸德府。

但爲防宋軍營內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金軍將糧草、輜重等一應有用之物全部搬走之後,一把大火,將大營徹底燒燬。

自此,杞縣境內再無宋軍。

成閔先在進攻通許之時失利,損兵折將,此時又退回歸德府,這給了張浚極大的打擊。

當初他在徐州指揮北伐,因邵宏淵與李顯忠不和,致使北伐大軍兵敗濟州城,導致北伐失敗,退守盱眙,此後北伐迎來轉機,接連收復多個城鎮,不想成閔卻是不堪大用之輩,不但在杞縣未得寸功,還屢屢失敗,短短四五個月時間,便損兵四五萬人。

張浚是大宋現存唯一的老帥,皇帝、朝中上下以及大宋軍中無不對他寄予厚望,全都指望他能統領大軍,一舉北伐成功,收復中原舊地,可如今怕是不能了。

張浚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他曾經是宰相,後又作爲統兵將帥參與抗擊金人,一生輝煌,雖然因主戰與秦檜勢成水火,不得趙構喜歡,賦閒在家二十年,可他那些輝煌的過往,註定了他是一個驕傲的人,能失敗一次、兩次,但絕不能有第三次。

兵敗濟州,朝堂上對他的彈劾之聲,被主戰派和皇帝趙昚聯手壓了下去,這件事他是知道的,後來皇帝和主戰派再次讓他統領北伐大軍北上歸德府,期間遭遇多少反對彈劾,張浚雖然並不是十分清楚,但也不是毫無耳聞。

第一次杞縣潰退,損兵兩萬,朝中主和派便有彈劾張浚的聲音,主戰派依然將那些言論壓制下去,通許之敗,再損兵三萬,朝中彈劾之聲更甚,陳康伯都給他送來親筆書信,讓他務必小心,即使不勝,也絕不能再敗,可見臨安形勢有多麼危急。

這次成閔損兵,匆匆逃回歸德府,之前收復的城鎮又全部落入金人之手,若這個消息傳回臨安,不光是張浚,連主戰派諸位大臣恐怕都要面臨狂風驟雨般的彈劾攻擊。

原本以爲,能在暮年率軍北伐成功,恢復中原,以青史留名,現在想來確實是功名蒙心,急功近利了!

張浚獨坐帥府內院兩日,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他的時代,大宋早已沒有那麼多能征善戰的將軍,也沒有那麼多悍不畏死的士兵,更沒有多少一心支持北伐的臣民。

如今朝廷富裕了,而整個大宋卻沒了進取之心,朝中主戰的,除了幾個五六十歲的老傢伙和新皇帝,根本就看不到年富力強的面孔,還有某些看似支持主戰派的青壯官員,實則是投機取巧之輩,哪派強勢,就倒向哪派而已,主戰還是主和,其實他們根本就不關心,他們心裡想的只是如何攀附上重臣,好平步青雲,至於北伐還是不北伐,他們毫不在意。

張浚看清了,北伐註定不能成功,新皇帝也只是一時氣血之勇,等朝中主戰的老臣一退,主和派三言兩語,就能馬上消磨完他的所有鬥志,更重要的是,目前看來,北伐並不是大宋朝野上下的共同目標,只是幾個六十多歲的老傢伙和新皇帝的夢想而已。

沒有持久的新鮮血液支持,北伐談何容易。縱使此時金國內亂又如何?大宋內部就一片祥和嗎?

大宋內部從來都不是祥和的,主和派對主戰派的壓制和拖累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前方仗打得好還是打的不好,主和派都會想到攻擊的辦法,哪怕出賣大宋的利益,只要讓他們用嘴與金人談判,奪得朝中權力,他們什麼都做的出來,誰讓太祖欺負柴家孤兒寡母,得位不正!

經過幾天靜想,張浚已經明白了,大宋北伐不可能成功,因爲要北伐成功就得要強大的軍隊,就得要戰功赫赫、能統帥全軍的將帥,但絕大的矛盾在於,皇帝和朝臣根本不會允許這樣的人存在,如果有人有這個苗頭,他們會第一時間扼殺,如果沒能第一時間扼殺,也會馬上想辦法剷除,絕不會給他統帥全軍的機會。

想清楚一切的張浚,決定放棄了,大宋的滅亡從太祖以武將之身欺負柴家孤兒寡母,黃袍加身時就已經註定了,幾百年來,他們沒有一天不害怕武將,在他們看來,能打仗的、會動腦筋的武將統統不能重用,蠢笨的、不會打仗的武將,纔是他們想要的良臣。

臨到老了,張浚才明白過來,他這一生的抗爭毫無意義,一時之間,盡不知是爲了誰,皇帝?百姓?還是自己?

他淡然了。

戰報如實飛馬送回臨安。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張浚接連寫了好幾封信,一封給徐州李顯忠,一封給襄陽吳拱,一封給新皇趙昚,一封給陳康伯,一封給興仁府楊叢義。

而後他便等待朝廷的命令。

隆興二年,正月二十二,臨安詔令傳至歸德府,歸德府北伐軍交由京東、河北路招討使、北伐右路軍統領李顯忠統領,令張浚回臨安擔任樞密使之職,成閔籤書樞密院事,一個月內,赴臨安任職。

該來的,終歸是來了。

可張浚已經不想再摻和,於是當即向朝廷上書,請辭樞密使之職,直言年老體衰,身體不適,難堪大任,要回老家養老養病。

二月初十,連番催促之後,李顯忠才很不情願的從徐州趕來歸德府,接管歸德府八萬兵力,接掌帥府。

李顯忠聚將儀式上,北伐軍原統帥張浚沒有出現,主將成閔也沒有出現,他們已經先後離開。

看着眼前的一衆統制官雙眼無神,李顯忠根本不知道他將面臨的是一幫什麼樣的人。

成閔一路趕回臨安,欣然赴任,他終於再次回到臨安了,當晚便包下了豪華的酒樓,宴請諸位新舊同僚。

張浚年事已高,一路走走停停,剛到盱眙,便接到朝廷的回覆,他請辭之事,朝廷不接受。

但張浚心意已絕,不管朝廷是否接受,他都不會再回臨安,於是再次上書請辭。

待到他來到揚州時,朝廷的回覆又到。

朝廷同意他請辭樞密院事,改爲出叛福州,張浚依然請辭不受。

五月初,張浚病逝。

朝廷贈其太保,後加贈太師,五年後,獲賜諡號獻忠。

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340章 擢升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31章 鳳凰村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395章 不及送別第354章 空餉救命第743章 禦寒之難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19章 都是餬口第472章 抽籤選將第123章 送別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78章 繼續查探第367章 畫像畫師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203章 百船離港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223章 出城退敵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32章 憤怒的村民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459章 從軍歌第524章 臨行準備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704章 太行山寨第315章 破局之計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585章 遼陽起事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617章 冷水驚夢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191章 議定諸事第99章 燒光了第736章 進軍忻州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677章 大野澤第107章 通名報姓第750章 攻擊臨潢第38章 西進第357章 銀子買錯第702章 商議方略第254章 老婆免費第391章 拜訪湯府第338章 均分戰利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481章 應對之策第660章 隨軍軍屬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344章 功勳覈查第647章 謀劃益都第30章 心裡有數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524章 臨行準備第129章 太學辯議(二)第645章 時機第506章 無子之惱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519章 進駐流求第564章 奇異氣味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407章 殿中議事(二)第764章 劉汜辯解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457章 思想準備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59章 夜半蛇影第237章 消滅路霸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61章 飛蛇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61章 飛蛇第318章 空城伏兵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536章 陸游的困惑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15章 失竊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178章 全權接手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692章 金軍來襲第715章 對耗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