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變法的序幕

御書房外,蘇陽看到章淳、王翰,還有一名剛剛提拔的參知政事吳維。

吳維王翰,都是章淳親信,也是變法的忠實擁護者。

“見過左相、王大人、吳大人...”蘇陽拱手行禮,章淳笑着道,“亦恆來了,坐吧,陛下應該也快到了!”

吳維對蘇陽笑着回禮,但王翰只是微微點頭。

蘇陽心裡清楚,王翰因爲劉縉雲的事情,對自己頗爲不滿。

他想要藉着徐方案,將劉縉雲趕出吏部,但是蘇陽這邊,卻沒有依照他的意圖辦案,王翰自然對蘇陽有些不滿。

但這種不滿,只能壓在心裡,別說蘇陽得皇帝信任,就是左相章淳,也對其極爲器重。

這時候,有內侍送來點心茶水,這些人在朝堂上佔了一個時辰,肯定是餓的潛心貼後背,今日皇帝要說的事情,估計不會短,所以先讓蘇陽他們墊墊肚子。

御廚的手藝自然沒的說,不過蘇陽在宮中任職數年,早已經對此免疫,而麻姑做點心的水準,更是勝過御廚一籌,蘇陽倒是沒有覺得多好吃。

不過看王翰和吳維兩人的表情,似乎頗爲享受這御賜的點心。

“我府上那廚子前兩日也做了這松花糕,但滋味卻不能比,同樣的材料,同樣的手藝,怎麼這味道會差這麼多呢?”吳維喝口茶壓了壓,然後一統感慨。

蘇陽對於這吳維瞭解不多,但聽蘇軾說起過,此人也是一個美食家,不過並非如同蘇軾那樣善於烹飪,而是重在品嚐。

“做點心材料是其一,火候和工藝看似差別不大,但細微處卻決定了口感,比如這紫薯餅,用的米需溫熱,與紫薯搗成泥壓制成餅狀,兩面微煎,火候極其重要,黃而不焦爲最佳!”蘇陽隨口說了一句。

吳維聞言,驚喜的道,“蘇大人對這點心也頗有心得啊!”

蘇陽搖了搖頭,“這東西我可做不來,賤內倒是常坐,偶爾看過幾次,只能嘴裡說說罷了!”

“哦,我想起來了,前年去見東坡,他提起過蘇大人有一位夫人廚藝非凡,而且蜀中盛行的麻姑餅,就是尊夫人所做,的確是別具風味!”

“呵呵,麻姑廚藝尚可,但與東坡兄相比,卻遠遠不足,唯有這點心比較擅長而已!”蘇東坡算是這個時代的美食大亨,不說他做的好壞,僅僅是發明的菜品,就有數十種,單單用他發明的菜品,都能拼一桌豐盛的大餐。

“這麼說,改日我可得厚顏去府上叨擾一二,我這人沒別的愛好,就是管不住這張嘴啊,以前東坡在的時候還好,總能去吃他幾頓,這幾年,天南地北,可是苦了我的五臟廟啊!”

吳維爲人豁達,和蘇東坡性格倒是類似,而在官場上,也比蘇東坡更加稱心如意,如今,剛剛過五旬,已經步入中樞,日後拜相也並非不可能。

“吳大人能來,蘇某榮幸之至,賤內的廚藝,也許吳大人這樣的大家來品鑑指點...”

兩人說笑着,氣氛融洽,章淳只吃了少許,然後就停了下來,似乎是在思考問題,王翰偶爾朝兩人這邊看一眼,但沒有半點參與進來的意思。

片刻後,幾人用完茶點,皇帝趙熙也讓人傳他們進入御書房。

御書房內,除了皇帝之外,還有中書舍人蔡卞。

自從蘇陽推薦了蔡京出任熙河路經略使後,蔡卞對蘇陽的態度更親切,雖然蘇陽知道,蔡卞和蔡京的性格還略有不同,雖然有些小問題,但卻比其兄更有底線,歷史上,若非蔡京所累,蔡卞的名聲,應該會好許多。

蔡卞擔任中書舍人,相當於皇帝身邊的秘書或者秘書長,品級不過正四品,但分量卻足以抵得上一個尚書之類的大員。

此時,蔡卞留在御書房,更說明了皇帝對其的信任。

“好了,今日召諸位愛卿前來,其一,爲兩曹尚書人選,其二,則是新法何時實施?”

這兩個議題,並不出意外。

無論蘇陽自己的規劃如何,新法卻不可能因他覺得還沒有準備好,就暫時擱置。

雖然第二個議題纔是重點,但第一個議題同樣重要。

“子瑜,你先將兩曹尚書人選說一說吧!”章淳對王翰說了一句,子瑜,則是王翰的表字。

“是!”王翰早有準備,從袖子裡取出準備好的公文。

“陛下,兩曹尚書待選官員各兩人,戶部尚書之位入選者爲現禮部尚書崇敏、觀文殿大學士李長治,兵部尚書入選者爲秦鳳路經略使方如林,河北東路安撫使曹琦!”

王翰能得章淳看中,能力自然不俗,而這兩個職位的人選,也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

他手裡的公文,也由蔡卞分發給幾人。

這上面,是四名候選人的仕途簡歷,還有吏部對其考覈的評判。

崇敏的資歷倒是不淺,在擔任禮部尚書之前,還在地方擔任過兩任知府和一任轉運使。

他的競爭對手李長治,也頗有來頭,是隴西李氏家族的成員,這李氏家族,比曹氏高氏的李氏更加悠久,似乎是唐朝李氏的旁支,不過在大宋開國期間,立下大功。

李長治也擔任過兩任知府,還擔任過安撫使一職。

不過此人常年在地方任職,這觀文殿大學士,只是一個散官,三年前李長治喪父,守孝在家,如今喪期滿,暫居觀文殿大學士,以待空缺。

秦鳳路經略使方如林,同樣是位高權重,執掌一方,甚至比韓琦,資歷還要深一些。

而吏部的評判,似乎也頗爲中意方如林。

蘇陽面色如常,但是心裡卻在衡量,自己要不要爲韓琦說話。

從吏部的評判來看,這方如林,肯定是章淳的人選,以自己如今的身份,想要改變章淳的心願顯然比較困難,而章淳力薦的話,皇帝也不一定會聽自己的。

更關鍵的是,蘇陽對於方如林並不是很瞭解,單憑吏部給的資料,很難判斷此人是否合適擔任兵部尚書。

“子瑜,你先說說這幾個人選吧!吏部評選的結果如何?”

章淳讓王翰給出一個意見。

“是!戶部尚書一職,崇敏和李長治,各有優劣,崇敏資歷豐富,擔任過知府及轉運使,在職期間恪盡職守,興修水利,發展民生,治下風評優良,其擔任禮部尚書四年,禮部各司井然有序,其能力毋庸置疑,唯一欠缺的是,崇敏沒有在戶部任職精力,也沒有擔任過類似的官職。

李長治長期在地方任職,履歷豐富,歷任常平使、知府、刺史、轉運使、安撫使等,三年前擔任江南東路轉運使。其欠缺的是在朝爲官經歷,進入戶部能否快速駕馭,尚未可知!”

介紹完這兩人,王翰停了下,等待先決定出戶部人選再定奪。

“都說說吧,蘇卿家...”

蘇陽沒想到自己被第一個點名。

蘇陽看了看手裡的資料,然後緩緩開口。

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零七章 聖賢有錯第九十六章 飲酒論策第七十九章 鼠口奪糧第六十章 牡丹花會五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臺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法的序幕第三十二章 瘟疫來襲五第三十章 瘟疫來襲三第六十六章 科場舞弊三第二百零一章 私鹽案十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機軍營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十一章 雪梅詩會一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四十二章 離開江寧第八十三章 造訪雲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用人之長第二百零四章 追貶司馬光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軍營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十一章 雪梅詩會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八十章 麻姑制餅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寧河之戰二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九十九章 師兄蔡京第六十七章 絕戶之計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邊情緊急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欽州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三十章 瘟疫來襲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趙佶第九十六章 飲酒論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臨大理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遠來援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三十八章 開辦酒坊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造訪劉法第二百零二章 變法的序幕第十章 蘇陽志向第一百八十五章 臨街刺殺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三十二章 瘟疫來襲五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會一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一百一十章 奔喪江寧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九十四章 茗煙困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一百三十九章 邊情緊急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與理念第五十一章 梅州趙籍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會一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鹽案六第二百零三章 兩曹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