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

“破解渤海密藏?”

長風鏢局總舵,面對上門拜訪的歐陽春,狄湘靈應約而至,聽了盜首的兩個條件後,不禁露出詫異之色:“要寶神奴死,這點暫且不說,破解寶藏之謎,又是怎麼回事?”

歐陽春顯然來時已經有所考慮,坐了下來,擺出長談的姿態:“有些事情,我本來不想明言,但如今既然牽扯到了宋廷與盜門之間,也不得不說了,不知你們是否瞭解,遼國境內,一直有關於渤海密藏的傳說?”

狄湘靈道:“沒聽說過。”

看過藏寶圖,不代表知道遼國境內也多有傳說,她回答得十分坦蕩。

歐陽春緩緩地道:“渤海曾經也是一個強大的王國,按唐制所建,全盛時轄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享有‘海東盛國’之譽,後來國力逐漸衰弱,百年前,遼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親率大軍徵渤海,最終攻陷上京龍泉府,最後一任君王投降,渤海滅亡,然遼軍攻陷王都之後,卻發現王庫異常的空虛!”

受狄進影響,狄湘靈對於所謂寶藏已經不信了,此時也直接反問:“國都亡了,收繳不出錢財,存於國庫,是很正常的吧?”

歐陽春解釋道:“渤海衰敗亡國,國庫空虛自是正常,但王庫空虛卻不對勁,那最後一任渤海王殺伐果決,契丹軍隊入侵時,就將不少準備逃亡的渤海貴族殺死,收繳了他們的財產,最終那些財產卻不翼而飛!”

狄湘靈眉頭揚起:“所以寶藏的傳說由此而來?”

歐陽春道:“不止於此,渤海王室內也有人供述,早在數代之前,每任渤海王就喜歡將珍寶私藏於一個密庫之中,而這收集了衆多財寶的密庫,就在渤海五京之內,最有可能的地方,正是在龍泉府中!”

狄湘靈瞭然:“遼軍肯定是掘地三尺,結果卻沒搜出來?”

“不錯!遼帝下令搜索,一無所獲,便火燒了王宮,率軍離去……”

歐陽春說的很簡潔,並沒有如寶神奴那般,還通過沒有找到寶藏的遼軍將領被殺,來強調遼人的不甘心:“既然遼人沒有找到,密藏的傳說就流傳起來,直到今時,昔日的渤海遺址,還有一批又一批的人爲了尋寶,深入其中!”

狄湘靈目光一動:“盜首也是其一?”

歐陽春點頭:“是。”

“可你不是說過,盜首是宋人麼?”狄湘靈奇道:“渤海密藏的說法在遼國內流傳,那也就罷了,宋人千里迢迢,深入遼土,去探索所謂的寶藏,說不通吧?”

歐陽春稍稍沉默,在盜首的身份和職業中,選擇了職業的透露:“這其實並不奇怪,盜首曾經是一位摸金校尉!”

狄湘靈面色沉下:“盜墓賊!”

事實上,不是什麼盜墓賊,都能稱爲摸金校尉的,曹操安排部下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纔有了此職,後來考古人士常無奈地稱“漢墓十室九空”“漢墓考古靠運氣”,正是拜這羣特別專業的人士所賜。

宋朝不像漢朝講究厚葬,但也會爲逝去的親人準備陪葬品,而在重孝道的古代,朝野上下對於盜墓者的態度都是極爲痛恨的,做了這等事就是一輩子的污點,江湖人士都羞於與之爲伍,所以狄湘靈纔會有這樣的反應。

歐陽春知道那人爲什麼會淪爲盜墓賊,暗歎一聲,也不解釋:“盜首曾經親至遼東,探訪遺址,昔日的渤海五京此人都去過,也根據藏寶秘卷,進入過傳說中的密藏內!”

“藏寶秘卷?”

狄湘靈心頭一奇,秘卷不是在他們手中麼,怎麼又被盜首得到過:“那是藏寶圖麼?既然有了此物,盜首爲何還沒有找到寶藏?”

歐陽春解釋道:“那是流傳在外的秘卷,據說有多份,其中只有一份是指向真的密藏,其他全是假藏,假藏內充斥着機關陷阱,並且秘卷的指向就是錯的,故意將探寶者引入死局,恐怕如你我這樣武功高強之輩,都是難以全身而退的!”

狄湘靈撇了撇嘴,她根本不會將自己置於那種處境,與人鬥其樂無窮,與陷阱鬥那就是被貪婪矇蔽了雙眼:“我明白了,盜首得到的就是一個假的秘卷,曾經誤入過假藏,吃了大虧,因而對真正的渤海密藏念念不忘?”

“正是如此!”

歐陽春點點頭:“所以盜首如今提出兩個條件,請狄總鏢頭轉告狄神探,我便靜候佳音了!”

……

“解散盜門?關閉鬼市?”

當消息傳給狄進,他關心的重點又有不同:“聽這個語氣,盜首是對門下有着絕對的控制力,包括那些新近吸納的亡命乞兒了?”

狄湘靈眯了眯眼睛:“還是此人胡吹大氣,根本沒有誠意?”

“凡是成型的市集,即便是建造者想要摧毀,也得付出巨大的代價!”

狄進淡淡地道:“具體到這一件事上,且不說盜門想要解散,那些弟子答應不答應,鬼市想要關閉,就只有一個法子,殺!”

招安不是直接投降那麼簡單,往往伴隨着背叛與出賣,之前倆人討論時,準備看一看盜首的品性如何,正因爲答應下招安,基本就代表着背棄追隨他的人!

現在對方還真的答應下來,只是附上兩個條件,看似是意動,實際上並不是這麼簡單。

狄進分析道:“盜首恐怕也沒想到,朝廷會釋放招安之意,此人作爲首領,或許不願,但手下難免人心浮動,現在提出條件,我們卻難以辦到,便能讓手下認爲是朝廷並無誠意,甚至要將他們騙出無憂洞屠殺,反倒能進一步凝聚洞內的人心……”

狄湘靈皺眉:“可這提議極不合理,寶神奴是遼人諜細首領,這等重犯豈能隨意殺死?更別提渤海密藏,就不說這寶藏有沒有,那也是在遼國境內的事情,我們難道挖出來給他?他以爲自己是誰?簡直荒謬!”

“很多時候,藉口不需要解釋得那麼清楚,盜首隻要告訴盜門上下,自己提出了條件,朝廷卻根本不接受,就足夠了。”

狄進道:“不過盜首能撒這個謊,就說明此人對於渤海密藏的執念確實很深,否則沒必要特意拿遼國的寶藏做文章,渤海國的歷史,其實算在《唐書》裡面……”

盜首毫無誠意的談判條件,他不可能費勁完成,但整件事倒讓狄進目光一動,得了提醒:“館伴使之後,我一直在集賢院內讀書,新的差遣還未下來,如今拜他們所賜,倒是有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

“仕林,朝安!”

“伯庸,朝安!”

皇宮圖書館,狄進多了一個伴。

就在元宵之後,天聖五年進士榜的榜眼王堯臣,也被從地方召回,通過館試,進入館閣,同授從七品秘書省著作郎,直集賢院。

當然,兩人看似官職一樣,館職一樣,但王堯臣仍是綠袍,而狄進不僅服緋,佩銀魚袋,還任職過館伴使,官場資歷已是完全不同。

王堯臣此時在狄進對面坐下,看着對方一襲銀緋,捧書卷,品香茗,一派悠然自得,就有些羨慕。

羨慕並不嫉妒,因爲這是實打實的功勞換來的,甚至若不是這位太過年輕,別的官員能平息一場遼人蓄謀的大禍,都能憑此功入兩府。

而這樣的儲才,自然不會長期留在館閣看書,兩府已經在討論他的新任命了。

王堯臣來時就有所耳聞,忍了一忍,實在沒忍住,低聲道:“仕林,你可知如今朝堂有臣子,舉薦你入御史臺?”

狄進擡起頭來:“御史言官?”

御史彈糾不法,上管君,下管臣,萬事皆可奏,實在是一等一的要職,更是進士出身的年輕官員,向上進階的一條捷徑,只要擔任過一任御史,就等於在個人履歷上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畢竟即便是最低的監察御史裡行,都能擁有文學貼職。

文學貼職其實就是類似於狄進如今的館閣職位,但狄進是直集賢院,在集賢院上班,以他官兼任,就被稱爲貼職,而無論是館職還是貼職,都是朝廷儲才,前途無量。

這羣人晉升速度都會比尋常的進士快上近倍,尋常要三年磨勘才能得到一遷的差遣,到了做過御史的官員那裡,一年一遷都是理所當然。

就更別提當御史言官的時候,名字可以時常傳到執政者的耳中,即便是以前不熟悉的官員,這般刷存在感,執政者也往往會印象深刻,等到後面想起來,還有這麼一位忠正剛直的御史言官,平步青雲的日子就到了。

當然王堯臣知道,最後這一項狄進並不需要,可這依舊是最佳的升官途徑,所以他的語氣裡是帶着恭喜的。

然而狄進表情平靜地聽完消息,堅定地搖了搖頭:“我年少,眼界有限,難免偏頗,當辭讓不受!”

王堯臣愣住:“你不受御史言官?那仕林,伱接下來希望任何職?”

狄進笑了笑,把手中的史料文獻朝上擡了擡:“我爲三元,自當踏踏實實地做學問,此前聽劉公恰有修史之意……伯庸,你說我們重修一下《唐書》如何?”

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一百四十章 國子監學子仗義執言,圍堵駙馬!(第二更)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公寶庫的傳奇故事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四百一十六章 分屍總有其用意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寫!(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錦夜”:叛徒越來越多,擔子越來越重!第一百三十九章 說廢話沒有用,讓公主也節哀!(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友弟恭”“相親相愛”“整整齊齊”第兩百八十三章 功勳舊臣不允許提功勳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三百三十六章 展仲的死亡信息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四百二十二章 科學狂人的死穴卷末感言第五十八章 真小人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幫一幫可憐人(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狄相公的經略佈局第三百零八章 鹹魚丐首喻平背後的真相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三十六章 轉變思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殺人預告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寫!(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韓綱:狄相公以德報怨,我家不能不懂事……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一百六十章 解元在備考之餘,順便擒獲無憂洞賊首?(第二更)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權貴庇護?狄三元就是權貴!第六十六章 查案不忘上進第三百九十五章 連一千貫都不給你,還不坦白從寬?第四百一十五章 讓“英雄”查“英雄”,讓“好漢”查“好漢”第兩百六十五章 劉娥初見狄卿(除夕快樂!)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願成佛(第三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機宜司緝拿遼人諜細!閒者退避!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舉第一場——國子監發解試(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讓“英雄”查“英雄”,讓“好漢”查“好漢”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後還有蹊蹺?(第二更)第兩百六十六 你看!他們急了!(除夕快樂!)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四百二十四章 “錦夜”:叛徒越來越多,擔子越來越重!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幫一幫可憐人(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於露出馬腳了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呂夷簡:怎麼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錦夜”:叛徒越來越多,擔子越來越重!第兩百一十二章 呂夷簡:怎麼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團的真正主事者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發展,唯獨七爺破防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單防盜首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二十章 潘縣尉的推理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親眼見證三元神探抽絲剝繭的能耐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兩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對案件的剖析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科學狂人的死穴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兩百九十章 兇手的動機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進,卷死對手第三十二章 遲疑一秒都是對進士的不尊重第四百一十八章 親眼見證三元神探抽絲剝繭的能耐第兩百一十六章 死這麼點就想結案?天真!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兩百六十三章 都來拉攏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淨土”的名單》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丟了兒子,你叫我拿什麼冷靜!(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