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解元在備考之餘,順便擒獲無憂洞賊首?(第二更)

“寫文章是爲了什麼?文以載道,載,承載也!文章是天下讀書人,用來抒情、記事、講理的,而不是拿來炫耀文采的擺設!”

“看看現在的四六駢文,限以八韻,用典故、講對仗、闡事理,諸般限制,條條約束,光顧着不能出錯了,哪裡寫得出真正精彩的文章來?”

“駢文原本只是從古文發展出來的,但縱使司馬相如那樣華麗的漢賦,也無法擺脫空洞虛化、言之無物的毛病,更何況現在的西昆體,那當真是窮妍極態,浮華至極!”

……

“永叔說得好啊!”“贊!”“大讚!”

貢生文會之上,歐陽修一番話語說完,氣氛頓時變得涇渭分明起來,不少士子轟然叫好,連連附和,這些大多是重“白體”和“晚唐體”的。

“……”

另一派的士子則鴉雀無聲,甚至皺起眉頭,露出明顯的不悅,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重“西昆體”的。

王堯臣、韓琦和文彥博也位列席上,雖然因爲那個人的存在,他們近些時間參加文會詩會的次數明顯少了,但也不能完全將這些交際推掉,尤其是各地舉子的交流,將來的同科往往都是出於其中。

此時聽了歐陽修的種種高見,核心的意思無非是“文章無需浮靡雕琢,道理說清楚了,便自有文采之輝光”,這點他們其實頗爲認可,但都是二十歲左右,或尚未及冠,或弱冠之齡的年輕人,你此番居高臨下的點評,是不是等來日當了大儒後,再說也不遲?

而且這傢伙說話未免太過刺耳,將西昆體上下抨擊,對於駢文更是極度厭惡,難道不知知貢舉的劉公,正是此風的宣揚者?

文彥博一向以爲自己算是夠狂妄的了,與這位一比,都甘拜下風,暗暗搖頭。

歐陽修能夠感受到那些不喜,卻不以爲意。

他的相貌不算出衆,身子也不厚實,畢竟四歲喪父,家中貧寒,所幸母親出自地方大族,能夠用蘆杆當筆,在地上爲其啓蒙,教他認字讀書,很快便因聰慧過人,成爲周遭稱頌的神童。

歐陽修今年確實剛滿二十歲,但已經是第二次參加科舉,前一次在隨州應舉,文章寫得極好,被時人傳誦,卻因賦不合官韻,最終落選。

這倒也罷了,此番解試時竟因爲考官崇尚駢文,險些將他落了,後來還是被別的考官慧眼識珠,才勉強過了關。

地方上的解試,不像國子監的消息那麼封閉,許多事傳得很快,歐陽修聽了後忿忿不平,大肆抨擊,引發了不少當地士子的共鳴。

此番入京後也同樣如此,他在文會上屢屢點評西昆體的不妥之處,不是僅僅爲了自己的不平之氣,更希望糾正考官的過錯,重回言以載道,文以飾言之路,以才華爲國取士!

必要時,甚至可以聯合衆士子上書請命,請官家任命爲國取士,公心執中的大臣知貢舉,而非在某種文風上過於偏頗之人!

這點還是他在聽說,此前國子監士子爲民請命,嚴懲喪心病狂的權貴駙馬,壯舉令人心折,由此也得到了靈感。

可就目前而言,別說上書了,連回應的效果都不如人意。

歐陽修不免失望,目光一轉,落在王堯臣、韓琦和文彥博身上。

這三位是國子監的領頭者,這段時日與他們詩詞唱和,認同了彼此的才華,但還有一位始終未見:“不知國子監解元狄仕林何在,爲何始終不見他參加文會?”

王堯臣有些無奈,人家都不來了,你問不是自討沒趣麼?

韓琦一向是最沉穩的,這個時候往往是沉默。

唯獨文彥博開口,語氣裡就帶着幾分嘲弄:“歐陽兄要尋他比個高下?他所著的《浣溪沙》,可是得晏相公都稱頌不已的西昆體啊!”

歐陽修認真地道:“一曲新詞酒一杯,通篇抒懷之情,豈是一味追求華麗、空洞無物的西昆體能企及的?只可惜這位狄仕林的解試之文,倒是過於規整了!”

文彥博都樂了:“原來歐陽兄是要當面批判一番,可惜我沒法將他請來,不然還真想見識一番兩位的以文論道!”

歐陽修奇道:“爲何不來?”

文彥博也好奇了:“歐陽兄入京也有月餘了吧,沒聽過京師流傳的大案麼?劉氏外戚之死,三年前無首滅門案,都是狄仕林所破,他破案之餘,便在家中備考,一向是不參加文會的。”

歐陽修知道駙馬被士子問責,大爲贊同,但還真沒聽過背後的詳情,他對於那些也完全不感興趣,皺眉道:“此乃刑名之事,省試在即,當以文道爲先,豈可本末倒置?”

王堯臣不認可,開口道:“國朝取士,所求爲何?”

歐陽修馬上明白他要說什麼,反駁道:“非不重實務,而是主次有先後,文教之風關乎天下學子,身爲國子監解元,自當與我等探討,豈能只專注於刑名?”

王堯臣口才顯然不如這位,不得不閉上嘴,文彥博則鬥志起來了,剛要與之對噴三百回合,不料外面匆匆進來一人,大聲道:“喜事!大喜事!府衙抓到無憂洞的賊子了!還是那些賊人中的頭目!已經在府衙外張貼公告!”

“當真?”“此舉大善!”“我要去看看!”

外地士子一時間還有些愣神,京師國子監的士子們則大喜過望,紛紛起身,朝外涌去。

歐陽修皺起眉頭,這京師士子的戾氣怎麼如此重,抓個賊子興奮成這般模樣,成何體統?

不過眼見人走了大半,文會開不下去了,他也起身跟了上去,要去見一見那所謂的無憂洞賊首,到底是何等兇惡模樣……

一路上就見不時有人傳話,然後朝着一個方向涌去。

於是乎,越往開封府衙所在的街道走,人羣越是擁擠,最後幾乎寸步難行。

若不是這羣士子身材普遍比常人高大些,再加上體格還算健壯,聚在一起勉強往裡面擠去,恐怕都到不了開封府衙門前。

“呼——呼——”

大冬天的擠出一身汗,好不容易到了門前,就見幾名衙役正在欄前,守着一位書吏,唸誦上面的告示,每念一遍就引發一陣歡呼聲,顯然消息就是從這裡傳出的。

士子們則希望瞭解更詳細的情況,正要再找幾名書吏問一問,就見一道熟悉的身影正朝着府門裡面走去,頓時喊了起來:“公孫明遠!公孫明遠!”

公孫策回頭,頗爲驚訝:“諸位怎麼來了?”

文彥博率先道:“明遠兄,我們聽說無憂洞有賊首被抓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公孫策想了想,倒也走了過來。

在劉府門口,他曾經毒舌戰國子監衆士子,可當時的許多人,根本不在這些人中。

就這麼說吧,考過解試的,和沒考過的,已經自覺地分爲兩個人羣,像張宗順那批學子就不可能出現在這裡,公孫策也不會正眼瞧他們一下。

但對這羣國子監貢生的態度,卻無形中好了不少,此時耐心解釋道:“不是無憂洞,是乞兒幫,無憂洞有兩個幫派佔着裡面,乞兒幫是其一,抓住的是自稱‘七爺’的丐首,不久前殺害了開封府衙的謝推官!”

衆人不禁動容。

既爲推官被殺感到震驚,又爲開封府衙的擒賊效率感到敬佩。

有些還不太相信的,也知道說的這般詳細,肯定是真有其事了,而非隨便找了個賊人糊弄百姓,頓時連連稱讚起來:“陳直閣真乃青天,有他坐鎮開封府,那羣賊子想來再也不敢囂狂了!”

只要在京師生活一段時間,對於無憂洞就不會陌生,尤其是有年輕妻妾、年幼兒女的,那親朋好友,甚至左鄰右舍都會告誡,如果不能貼身護着,最好還是花錢財僱一下護衛,不然的話,指不定哪天就見不到了……

這羣士子有一半都已娶妻生子,自然有過類似的擔憂,也同樣知道,真要發生了那樣的事情,找衙門是沒用的,只能絕望地認下,沒想到這回衙門居然真的抓住人了,哪怕不是犁庭掃穴,都讓衆人驚喜非常。

公孫策解釋完畢,準備離開,韓琦目光微動,突然道:“明遠兄,狄仕林是否在府衙?”

“在啊!”公孫策心想婁彥先就是這位親手抓回來的,豈能不在衙門?

韓琦也緊接着問道:“能抓住此獠,是不是狄仕林之功?”

換成公孫策的意思,就驕傲地回答是,但想到那位的關照,模棱兩可地道:“是陳直閣明斷,順藤摸瓜,鎖定了與賊子勾結的大族,仕林與我,還有包希仁,也算有些功勞吧!”

“原來如此!”

衆人都知這位不是虛言吹捧之輩,聞言露出由衷敬意,尤其是國子監學子,紛紛作揖行禮:“多謝明遠兄,爲京師除此大害!”

公孫策胸膛一挺,確實榮耀,又拱手還禮:“過獎!過獎!”

但當他再度準備離開時,歐陽修湊了上來:“可否讓我們遠遠看一看那個賊首,到底是何模樣?”

公孫策掃了眼這個陌生的士子,覺得對方有些不知分寸,提醒道:“此事諸位還是別湊了,此人是重犯裡的重犯,關係到來日能否掃清無憂洞,常人是絕對見不到的!省試在即,也不該湊這番熱鬧……”

誰知歐陽修的目的並不是真的看囚徒,此言正中下懷,順理成章地道:“那請狄仕林也出來如何?各州貢生齊聚京師,正要探討文教之風,在下歐陽修,字永叔,亦有要事請教狄解元!”

氣氛頓時尷尬下來,不少國子監士子斜着眼睛看過去,公孫策也感到莫名其妙,但他從來就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乾脆道:“閣下急着見?”

歐陽修道:“倒也不能說急切,只是久聞其名,無緣一見,令人遺憾!”

公孫策一擺手:“那就是很急,但我勸你先別急!你要見仕林,拜帖、請帖遞入家中便是,若是不應,那就是不見,還要怎的?至於到這衙門口,跟我用言語機鋒麼?”

歐陽修怔住,沒遇到過比自己還衝的,面孔迅速漲紅:“你……你怎生如此……”

文彥博露出笑意,就連王堯臣和韓琦都抿了抿嘴。

果然這位一旦換成懟別人,頓時變得舒爽起來了。

而就在這時,發現外面的人羣越聚越多,更多的衙役們出來維持秩序了,見到這羣貢生舉子,倒是不敢怠慢,客氣地道:“諸位秀才公,還請移步!”

別人自然往後退去,歐陽修還待再說,韓琦和文彥博見了,默契地一左一右拉着他,往後面退去。

“誒!誒!公孫明遠,伱別走啊!”

歐陽修見公孫策消失在衙門裡,這回倒是真急了。

韓琦終究還是沒忍住,開口道:“永叔兄,無憂洞賊子被擒,對於整個京師都是大事,這纔是真正看得到的改變……”

“捨本逐末!”

歐陽修聽出了這位的意思,不就是說自己的努力那是白費功夫,心頭不禁更怒,給出了評價後,猛一拂袖,忿忿離去。

韓琦苦笑了一下,王堯臣則有些嘆息:“這位歐陽永叔才華橫溢,但此番省試,恐怕……”

文彥博冷哼一聲,說得就更直接了:“看不起我們這些寫駢文、用西昆體的,我倒拭目以待,這位大才子此番能否金榜題名!”

“倒也不用諷刺於他,歐陽永叔所言的不無道理,只是所求未免過於急切……”韓琦搖了搖頭,不太想討論文風的優劣,轉而看向府衙,突然道:“兩位以爲,此次擒賊,是不是狄仕林的大功呢?”

文彥博奇道:“真要是他的功勞,沒有不認的道理吧?”

韓琦目光微動,緩緩地道:“我也是剛剛纔想到,百姓深恨無憂洞,倘若知曉這位能夠擒兇,恐怕就一味催促了……”

破案和緝兇不同。

案子破了便破了,緝兇尤其是擒拿無憂洞的兇徒,廣大京師百姓由衷地希望將壞人全部抓到,如今抓到一個賊首,是不是還要繼續抓捕?過於突出個人的功勞,反倒容易被民意裹挾,甚至會被有心之人煽風點火……

韓琦起初沒有想到這點,但見到之前公孫策的表情有了一瞬間的變化,才隱隱察覺到對方所言的有些功勞,很可能是大大的謙虛。

欽佩的同時,又感到一股強大的壓力,這位同樣有志於省元的士子緩緩地道:“備考之餘,擒獲賊首,已是大大的分心,省試之中,我若還是比不過他,那就真的比不過了!”

王堯臣和文彥博也沉默下來。

真要如此……

那在這屆科舉考試中,便是真正的文有第一!

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迴歸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進和呂夷簡的強強聯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把誰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三十九章 越獄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一十八章 《書院監院遇害事件》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點狀元也別這麼明顯啊!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四百二十五章 寶神奴,你又多新獄友了!(暫無)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兩百一十六章 死這麼點就想結案?天真!第一百七十九章 雷家:我們如臨大敵的敵人,在狄進面前只顧着求饒?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二十六章 外宅第一百四十一章 駙馬,你知道“和離”嗎?(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暴風雪客棧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一十一章 三千貫酬謝,穩了!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兩百三十章 呂家人確實好用,狄三元很滿意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黨”挽救遼國太后黨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發展,唯獨七爺破防了!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第兩百三十五章 爲了證明你們的清白,案子不得好好查一查?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發展,唯獨七爺破防了!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四百三十七章 狄相公的經略佈局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一百四十三章 讓仇人生不如死!(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兩百四十章 兗州的地盤,我說了算!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黨”挽救遼國太后黨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京師無首滅門案》(第三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兩百七十四章 什麼!館伴使正在熱身?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兩百零二章 姐姐:我現在也有後臺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三十六章 轉變思路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三十章 真相第三百九十九章 趙禎:朕覺得給仕林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大!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兩百二十八章 破案要從娃娃抓起!第四百一二十章 “長春”,你終究逃不掉!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九章 鎖定綁匪特徵第三百二十六章 靈童舊案的真相第三百四十章 強強聯手第五十章 我是讀書人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騙了?(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兩百五十一章 滅了你的傲氣,破了你的底氣第兩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丟了兒子,你叫我拿什麼冷靜!(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動機!真相大白!第三章 狄氏家傳武器,鐗!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一位丐首徹底破防(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爺”,我現在要打死你,你能別跑麼?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元隨身帶一根鐗,不是很合理嗎?(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我將引領歷史的走向,徹底改變天下!第兩百六十五章 劉娥初見狄卿(除夕快樂!)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