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手段(下)

於是,大土地所有者偷逃稅收的問題便再也無法解決了。對於宋朝的大土地佔有者來說,如果可以通過隱瞞田產、在戶籍資料上造假等手段偷稅逃稅,那麼就一定會這麼做,在《宋會要輯稿》中就揭示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富民買田而不受稅額,謂之有產無稅;貧民賣田而不推稅額,謂之產去稅存。”

自耕農一直都是役兵制最重要的基石,放任土地兼併使自耕農階層不斷萎縮,對於失地的農民,再讓他們去服兵役既不現實也在道義上說不通,而且大宋的徵兵也比較鬆散,並沒有必須要服的兵役,一切都是自願行事,這也造就了一個更加畸形的大宋。

而最龐大的規模和最慷慨的投入到頭來只落了個冗兵、冗費的惡名,宋朝軍制上的失敗其實是土地政策失敗的延續。宋朝的統治者自以爲找到了解決土地問題的良策,殊不知由此產生的老問題沒有解決好而新的問題又產生了,結果也只是由一個惡性循環跳到了另一個惡性循環中罷了。

當初賈似道也希望可以通過變法來改變目前的狀況,他也是希望可以通過打擊大世家和大財閥來緩解國內的矛盾,但是元人並沒有他那麼多的時間,而來自於國內的阻礙也是非常之大,最終這也導致了在元軍過江之後大量的宋軍不戰而降,調轉槍頭對準大宋,這其中就有這些不可忽略的原因。

這些大財閥和世家已經掌控了大宋的財富,但是卻並不願意負擔他們本該負擔的責任,他們只是希望自己可以成爲那種依附在大宋身上的寄生蟲,不用擔負什麼責任只需要不停的吸收大宋的養料就好,所以在賈似道所代表的朝廷對他們露出了一點不滿之後,他們的反彈立刻就開始了。

賈似道死後其實大宋已經算是完蛋了,世家們彈冠相慶,開始安心等待大元軍隊的到來,但誰知道這個時候張順橫空出世,又硬生生給大宋增加了壽數,這也大大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過他們的態度也是非常曖昧的,根本就不給朝廷送去應該有的物資和金錢,對於朝廷的命令自然也是陽奉陰違。在文天祥等人掌權之後,對於他們的態度就是儘量拉攏,在他看來只要將這些人都拉攏到自己這一邊,就可以給自己增加勝利的砝碼,畢竟他們掌握着大宋的經濟命脈,而大宋比大元強的地方也就是這一個了。

可是張順卻和他們的辦法背道而馳,他對於那些人可是一點好感也沒有,因爲他知道正是這些人才使得大宋萬劫不復。實際上參照大宋的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本不應該敗的這麼徹底這麼不堪一擊,這一方面的原因是張世傑、陸秀夫等人的水平實在太差,不足以擔當大任,但最重要的卻是那些大財閥、大世家已經早早把寶壓在了元人的身上,對於苟延殘喘的的大宋,他們甚至比元人還要痛恨的多。

這可不是胡說八道,真實歷史上元朝在佔領整個中原之後,對於這些世家禮遇有加,在此後長達八十多年的大元統治中他們依舊風光無限屹立不倒,就算是後來元朝對漢人非常苛刻的時候,也並沒有爲難他們,甚至還一直都爲他們減稅,而正是這種優待也讓他們對於大元死心塌地,在元末的時候他們纔會不遺餘力的爲元朝出人出錢出力鎮壓起義軍,可謂是雙手沾滿了起義軍的鮮血。朱元璋在建立了大明之後對他們進行了大規模的鎮壓也就是因爲這個,而這也就是這些所謂的世家或者大財閥的真實面目。

張順卻並不能把這些事情那個告訴別人,但是卻可以自己做到極致,反正此時打字已經把事情搞成了這個樣子,他正好可以順勢將那些人的家產充公,反正那些人都已經跑到別處避難去了,他們可以帶走很多財產卻帶不走土地、帶不走家畜、也帶不走很多財產,而這些東西也就便宜張順和大宋的百姓了。

張順不是沒想過一步到位直接進行土地改革,但後來也就作罷了,因爲這個時代還不能支持這些事情。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侷限性,這個時代人還寄希望於打倒舊的世家,然後自己變成新的世家,要是自己真的把這些路都斷了,那麼對於他來說也不會是個很容易就能辦成的事情。

所以他只能把打擊範圍縮小到這些世家的身上,捎帶着大地主和大財閥,可是這些卻根本和大宋的利益不相符合,自然會遭到來自於大宋的抵禦。

牛富被文天祥等人蠱惑也好,說服也罷,總是不願意將張順的想法鋪開,但是此時徐寧可是重打鑼鼓另開張,他上臺之後已經解散了之前的司令部,把所有和朝廷有關的人全都束之高閣,或者去幹一些具體的事情,而新的指揮部人選則由他自己來挑選,而此時坐在他面前的就是他看好的人。

胡磊就是那支政委隊伍的領隊,當年也是出身於張順最原始的那支隊伍之中,曾經參加過不少大戰惡戰,而自從該做了政委之後依舊還是帶着一股殺氣,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個搞政工工作的人。

“老胡啊,這一次你們可是受了苦了,不過你們的表現也是非常之好。”徐寧的語速很快,他知道自己不需要這些人客氣,只要把事情說出來就好。

“好什麼呀,死了三十七個人。”胡磊的臉色有些難看,語氣更是低沉,他們也和牛富一樣被困在其中,當時都是豁出命去跟韃子惡戰,三百多人死了三十七個,基本上也算是傷筋動骨了,要知道這些人雖然誰也不怕死,可是他們卻都揹負着更大的責任,這麼戰死實在太可惜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之前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我們必須向前看。從現在開始,我給你們撥出三千人,將你們分散在各個地方,你告訴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公爺的佈局。”

第125章 規矩第184章 時代序幕第六章 畢業訓話(中)第121章 密謀(下)第十三章 目標龍尾洲(一)第八十一章 且慢(中)第七十七章 掌中雷第四十二章 前路(下)第五十四章 又一個麻煩第八十章 且慢(上)第四十四章 光明之路第三十二章 拖刀計(下)第三十九章 覆滅(二)第143章 臣不需要大宋(下)第187章 震盪(下)第七十一章 小法規大作用第128章 精髓第八十二章 歸宿第118章 山谷墳場(中)第七十四章 漕幫(一)第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下)第178章 攻城(三)第160章 雪恨(上)第144章 步步爲營(上)第132章 一夜驚魂第七十三章 援兵第九十五章 又見檀州第146章 憂慮(上)第121章 阿里海牙的憤怒第五十四章 夜襲(中)第八十七章 奪船(上)第132章 死戰(四)第三十三章 俘虜第五十五章 怎麼會這樣第177章 攻城(二)第九十九章 喚醒更多的人第179章 攻城(四)第104章 沒良心炮第四十四章 覆滅(七)第四十章 判斷第155章 突圍(六)第116章 今天就是今天了(六)第165章 奸細(上)第五十章 血海(三)第五十五章 鄉野村夫(上)第183章 成了第六十七章 亂戰(二)第六十五章 偷襲與強攻(四)第七十三章 阿速人的反擊(下)第109章 陷阱(中)第128章 精髓第九十四章 最終談話(下)第三十五章 大俠難當第三章 宣傳戰第190章 連環局(七)第二十五章 戰房縣(五)第七十三章 阿速人的反擊(下)第七十九章 簡單任務第六十四章 另類阻擊戰(一)第105章 死光第五章 大俠來了第三十四章 攻破水寨(二)第123章 臨安(上)第162章 合約第二十九章 戰房縣(九)第123章 臨安(上)第二十一章 勝了第203章 水軍(上)第五十七章 鄉野村夫(下)第156章 元人的勇氣(中)第138章 談判(上)第五十六章 局面第四十二章 天變(三)第五十五章 怎麼會這樣第111章 今天就是今天了(一)第150章 天才(下)第107章 真正的心思第七章 畢業訓話(下)第七十章 大年夜(二)第三十五章 攻破水寨(三)第204章 水軍(下)第八十九章 熱血男兒(下)第三十九章 狂妄(上)第六十二章 咆哮(下)第二十九章 新發明第六十章 敗了第三十一章 準備(上)第三章 首要問題(下)第182章 敷衍的祭祀第九十四章 託付(上)第196章 縫合(下)第六十四章 偷襲與強攻(三)第六十四章 另類阻擊戰(一)第六十八章 愁第207章 嘹亮的衝鋒號(三)第125章 大江南北第101章 信心(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援兵第五十七章 鄉野村夫(下)